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泰國財長突然辭職 資本市場可能將面臨短期動蕩

[複製鏈接]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7-3-1 10: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泰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比蒂耶通·鐵瓦恭28日在泰國總理府宣布,他已向總理素拉育·朱拉暖遞交辭呈,辭去副總理和財政部長的職位。比蒂耶通說,素拉育已接受他的辭職請求,他將於3月1日正式卸任。

  原因

  不滿政府重用他信親信


  今年59歲的比蒂耶通在2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解釋辭職原因時說,他不滿素拉育政府邀請原他信內閣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的頌吉·乍杜西比達出任政府經濟政策代言人的安排。

  素拉育在本月中旬宣布了對頌吉的任命,在泰國國內引起不小爭議。批評者認為頌吉是他信政府內主持經濟政策的重要人物,不應由他來擔任現政府經濟政策代言人,因為此舉可能導致社會分裂。頌吉上任不到一周,便在批評人士的抱怨聲中,宣布辭職。

  比蒂耶通在原他信政府中曾擔任泰國中央銀行行長,去年9月19日政變后,他臨危授命,被任命為素拉育政府主管經濟的副總理兼財政部長。

  目前市場正在關注比蒂耶通的繼任人選問題,據交易員和分析師們猜測,前泰國央行行長梭那恭和前任副總理威拉蓬·拉曼軍均有可能,此二人均能得到市場的認可。

  「這是一次倒退,」Julius Baer投資管理公司亞洲中東分析師主任V. Anantha-Nageswaran表示,「泰國政府每次在取得一點進步的時候,總是倒退兩步。」

  惠譽國際評級機構負責亞太地區的分析師文森特·霍表示:「他的離職對泰國政府而言是一個很大的損失。」他表示,目前該機構依然對泰國信譽評級維持在BBB+上,「他的決定可以看出泰國政府內部的分歧,並且給未來市場增添了許多不確定因素。」

  影響

  加劇泰國市場不穩定性


  此次財長辭職恰逢泰國金融市場「多事之秋」,加劇了人們對泰國市場能否保持穩定的擔憂。在比蒂耶通宣布辭職后,泰國曼谷SET股指早盤跌2.8%;午盤收於668.66點,雖下跌2.2%,但脫離了665.04點的盤中低點;收盤下跌1%。同時,亞洲股市和華爾街市場的大幅下挫引發了泰國股市的拋盤,由此拖累了市場走勢。

  泰國證交所總裁帕他麗雅稱,比蒂耶通的辭職可能會對股市造成短期影響,但這一影響只會是短期的,政府應會很快任命繼任者,繼續推行現有政策。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也表示:「政治紛爭導致比蒂耶通下台,不會對政策的延續性造成很大影響,對市場的影響更加有限。政治決策不會因為單純的某個人的個人好惡而出現巨大波動。」

  此外,泰銖也出現震蕩。美元兌泰銖在本地市場交易中從盤中低點反彈至35.475泰銖,此前一度跌至35.39泰銖;但鑒於美元人氣普遍看跌,美元不太可能突破35.50泰銖;支撐位看35.40泰銖。交易員表示,美元兌泰銖走強得益於泰國國有企業月末結算所帶來的美元買盤。

  泰國去年12月採取的外匯管制措施曾引發該國股市暴跌,令泰國政府被迫匆匆取消大部分管制。歲末年初,泰國首都曼谷又發生多起爆炸事件。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本周發布報告稱,鑒於泰國政局動蕩以及近期推出的資本管制措施,泰國的投資環境正日益惡化。標普也曾表示,考慮調降泰國的債信評級。

  與此同時,泰國央行政策委員會昨日決定降低基準利率25個基點,至4.5%,以期提振經濟。上述決定與市場預期一致。許多經濟學家預計,今年上半年基準利率還將下調25個基點,下半年還可能進一步降息,主要原因在於,政治前景不明朗以及信心減弱導致消費和投資增幅放緩。

  新聞背景

  限外政策逼比蒂耶通下台?


  □本報記者 朱賢佳

  臨危受命的比蒂耶通上台伊始非常被投資者看好,但去年年底出台的外資投資限制法案令投資者對其十分不滿,就連其班子中的重要成員央行行長塔莉莎也因這項「限外令」遭到質疑。標準普爾駐新加坡分析師小川隆平認為,比蒂耶通最大的問題在於「政策沒有穩定性、連貫性」。

  禍起去年12月19日泰國央行宣布的一項對外資流入的嚴厲管制措施。措施要求泰國各商業銀行將2萬美元以上的新增外匯存款凍結30%的賬戶資金,為期1年,而且這筆錢不計利息。如果要在1年內動用這30%的凍結資金,就必須將這部分資金的三分之一繳納稅款。之後,股市大幅跳水。

  面對有些失控的局勢,手忙腳亂的泰國央行、政府和股市官員在新政出台的24小時后就宣布部分解除對外資匯入的控制,即對外國投資者的股市投資不適用凍結30%資金的規定,不過,投資債券和其他債券類產品的外國投資者仍需遵守原來的規定。

  然而今年1月初,《外資經營法》修正草案的基本通過,再次加劇了外資可能大舉撤出泰國的擔憂,導致泰國股市大跌2.7%。

  最近幾日,比蒂耶通及其同僚推行了多項政策,他們似乎意識到,是時候要對政策進行調整了。

  2月26日,泰國央行一名高級官員表示,泰國計劃本周進一步放寬資本管制,以回應固定收益及地產基金承銷商放寬限制的呼籲。

  上周五,泰國央行行長塔莉莎表示,央行將很快宣布進一步放鬆對海外資本的管制,允許經過完全對沖的海外資本投資於本地債市和共同基金,不受扣留30%保證金規定的約束。為了取得豁免權,流入泰國的海外資本必須完全對沖,即通過貨幣掉期市場把全部資金兌換成泰銖。

  此外,2月27日,泰國政府還通過了貨幣和央行法案修改令,擬給予央行更大的獨立性。該法案將使央行具有更大權力,決定投資高收益率的公司債券,以及更靈活地管理外匯儲備。

  對於比蒂耶通辭職事件,此間輿論認為,比蒂耶通的離任也與其推行的限外政策有關。

  新聞觀察

  財長疑為替罪羊

  泰欲徹底廢除「限外令」?


  □本報記者 朱賢佳

  「泰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比蒂耶通成為泰國近期金融市場動蕩的一個替罪羊。」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徐明棋對記者表示。徐明棋認為,目前泰國政府可以將股市大跌、泰銖震蕩的種種不是通通歸咎於比蒂耶通,政府可能考慮徹底廢除備受爭議的「限外令」,以改變形象。但就在泰國國內一再質疑「限外令」的同時,全球不少國家及新興市場卻不斷推出限制外資流入的法令。

  財政班子不會集體辭職

  徐明棋分析,限外令是為了防止大量投機資本湧進,導致泰銖快速升值而制定的。「近期接二連三的泰國股市下跌、泰銖貶值,可以被視作外部資本流入壓力減輕的徵兆。這很可能給予泰國政府一個廢除限外令的機會。」因為外部現在並不將泰國視作一個值得炒作的地方。在外資流入壓力減輕,金融市場熱度降低的情況下,宣布取消限外令可以提升政府形象。

  對於比蒂耶通的財政班子會不會隨著比蒂耶通的離職,全體撂挑子不幹,徐明棋認為沒有這種可能,「因為時機尚未成熟,民主程序也沒得到完全恢復」。他認為,現在根本沒有合適的人選,整個內閣班子里本身就缺乏人才。今年年底前的大選,或許是一個契機。

  「儘管,內閣挑選了一些有現代管理才能的人才撐市面,但是總體而言,泰國政府的內部協調性很差,整個政府班子里的官員都有走著瞧的心態。最近面對複雜的經濟形勢,出台的一系列不太妥當的政策,政府間的互相指責與不和就更加容易顯現。可以說,比蒂耶通的辭職不是一個太大的意外。」

  許多國家熱推「限外令」

  儘管輿論認為比蒂耶通辭職與其推行限外政策有關,但有專家認為,比蒂耶通的政策在一定時期曾對泰國長期的金融穩定有很大的助益。這位專家表示,比蒂耶通曾任央行行長,經歷了因對外資規範不利而引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當時,外來投機資本把泰國洗劫一空,國家實力和百姓生活水平都大大下降。泰國國王普密蓬由此產生「自給自足經濟」理念,強調「國民快樂總值」比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更重要。泰國限制跨國連鎖超市的擴張,就是因為超市衝垮了傳統的鄉村小店模式,讓很多小業主失去了生存空間。因此,「比蒂耶通上任后制定的一系列對規範外資、限制外資流入的政策不失為明智之舉」。

  當前在全球範圍內,各國都在不同程度上推行限制外資的舉措。儘管一些美國政客屢屢抱怨他國對外資併購監管過嚴,但美國政府自身卻在不斷提高外資收購的門檻。據英國《金融時報》2月26日報道稱,根據美國政府下屬的外資併購審查機構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正在醞釀的一項新舉措,一旦外資收購交易被裁定危及美國國家安全,相關外國企業可能面臨高達數千萬美元的罰款。此舉無疑進一步加大了包括中國公司在內的外資機構收購美國企業的難度。

  俄羅斯近日也出台了限制外資的最新法規,圈定出40個戰略行業,規定私人外國投資者對相關企業的控股不能超過50%,以國家身份出現的外國投資者則不能超過25%。並對《礦產資源法》進行了修正,規定儲量超過7000萬噸的油田、超過500億立方的天然氣田和50噸以上的金礦都被視為戰略礦床,外國投資者不得參與開發。

  此前,拉美一些國家已經開始著手實行戰略產業國有化。而近兩年跨國公司頻頻撤出韓國市場,也是因為韓國在物流、研發、醫保等方面制定了很多不利於外資的政策。

  「限外令」還需冷靜對待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丁一凡研究員曾表示,「限外令」遍地開花的現象並不奇怪。上世紀50-70年代,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對外資懷有排斥心態,這種觀點到了上世紀80年代才發生變化。一批發展中國家嘗到了外資的好處,又開始走向另一個極端,不遺餘力、不計後果地吸引外資。然而,到現階段,一系列問題開始出現。

  從各國限外令的制定可以看出,各國政府都擔心關鍵領域的外國投資是否會威脅國家安全。輿論曾分析,當前泰國政府最大的政敵他信家族是此次「限外令」主要針對的對象。此前,他信家族轉讓股票給新加坡淡馬錫集團,使新加坡成為泰國大型電信公司AIS和ITV電視台的大股東。政變首領、陸軍司令頌提最近公開質疑,新加坡是否竅聽了泰國重要官員的電話,他要求軍方首領不再使用泰國最大移動通信公司AIS公司的手機,甚至使用對講機。淡馬錫還通過收購,控制了泰國唯一的衛星公司,頌提說,泰國應謀求重新發射自己的衛星。

  除了安全問題,金融問題也是「限外令」的主要防範問題。大量資本流入發展中國家,帶來虛假繁榮和泡沫經濟。一旦泡沫破裂,就會出現經濟危機。

  再次是環境問題。許多發展中國家不得不接受發達國家已經淘汰的落後生產設備,在生產過程中造成了大量的污染。而且外資的流入也加劇了社會不公等問題。最後是經濟安全問題。越來越多的外來者反客為主,掌握投資對象國的經濟命脈、市場和品牌。

  對於現在這股「限制外資風」,丁一凡同時強調,個別政府在處理這些問題時態度還不夠冷靜。對待外資不能一概而論,而應一個案例一個案例地具體分析。既不能敞開大門讓所有外資都進來,也不能一味加以排斥。
2009,我等你……

22

主題

5763

帖子

1183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83
沙發
番茄好味 發表於 2007-3-1 13:3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21: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