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紐西蘭先驅報 富裕但沒有社會和諧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張行行 發表於 2007-2-23 15: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周是中國的新年。這是一個人人歸家與家人共度的節日。這是一種反巢本能,當人們的正常收入不足以支付珍貴的車票,盜竊搶劫等犯罪率就飛速上漲。肇事者往往是那些在十多歲時就離開農村到沿海找工作的民工。

    中國的家庭關係是了不起的。我記得我是在進行文革研究時第一次讀到這些關係。通常,只有大家庭的成員(例如,配偶的雙親、第二代堂兄妹)才會處於反革命與餓死之間。他們常常冒著極大的風險,為那些他們往往並不直接了解的人們送上珍貴的食物。

    理由是顯而易見的。當國家殘酷而專制時,家庭是唯一的依靠。但在中國,人們不應該對家庭關係感傷。當重點被放在互利時,它們可以極度幽閉。

    孩子們會受到巨大的壓力,要在學校爭優秀,要變得足夠富裕以供養他們的父母和祖父母。

    無論如何,對大多數人來說,中國新年應該是一個喜慶的日子。經濟仍然表現強勁,復甦的股市將提供關鍵性的「財富效應」,決策者可以從中以此為自己的執政辯護。

    但一些觀察家,包括我,稍微擔心中國的社會動態。

    上周我在日本,如同中國,日本是一個儒教國家,等級嚴格。有趣的是,家庭關係在滑坡,讓位於更廣泛的社會關係。

    在中國,這種更廣泛的關係非常弱。我們從很多關於孤兒、農民和病人的可怕故事中知道這些。任何和中國朋友共同進餐並看到他們怎樣對待服務員的人們會知道我指的是什麼。這反應中國大多數人們並沒有尊重或幫助家庭和工作關係圈子之外的人們的道德責任。

    相反,在日本,社會和諧遠遠超越這樣一個狹小的圈子。

    在某些方面,日本人如今比中國人更儒家。儒家習慣認為人們必須仔細思考他們的標籤及分類,並實踐那些標籤。

    如果你是士兵或農民,你應該為自己的職業感到自豪,並精於業。這提供了一個有等級的但穩定的社會,尊重自上而下存在於整條鏈子。

    這在中國消失了。沒有尊重流向鏈子的「下游」,而許多諂媚流向「上游」。

    日本是不同的。我如今可以說一點日文,因此可以參與到服務提供者和服務接收者之交交互影響的全過程。我的日本朋友教我不要像在中國那樣走出餐廳而完全無視服務員,或像在英國那樣嘀咕一聲並不熱心的謝謝。不是這樣的,我被告知我要正視人們,並認真地喊出我對他/她的辛勤工作和美味食物的感謝。

    儘管日本的經濟政策會無理性,但這種社會資產——互相支持和尊重的傳統——是日本最大的優勢之一。

    在中國,經濟政策變得非常功利,但國家的社會資產正被鯨吞。中國的新富用錢來凸顯權力和地位。在日本,錢被用來凸顯人們的「日本性」——人工製品、和服、藝術、書法、傳統的房屋。

    結果就是,在中國,你感到你生活在某些污穢的尖端。如果你是西方人或富裕的中國人,你可以過好日子。如果你不是幸運的少數,你就面臨嚴重的掙扎。

    但這是新年,提這些太灰暗了。

    全中國的母親們、父親們、祖父們們和孩子們匯聚一堂慶祝豬年的來臨是美好的。

    中國家庭關係的強大事實上是它的一種力量——只可惜不像日本,(中國人)和社會其他成員的關係很薄弱。(作者 Eye on China)

0

主題

1294

帖子

26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3
沙發
yzlcss0103 發表於 2007-2-23 16:44 | 只看該作者
藏富於民才是富裕,藏富於官那來和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5 14: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