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自由亞洲電台:  今是昨非:從諾貝爾物理學獎說起--寒山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7-2-20 03: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www.rfa.org/cantonese/zhu ... i/2004/10/07/nobel/
2004.10.07       自由亞洲電台
20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剛剛公布,美國科學家格羅斯、包利則和魏徹克由於在夸克研究中的貢獻而分享了這項最富有世界聲譽的獎金。他們的研究不但對夸克的研究,也對宇宙中大量的黑暗物質和強作用力的了解做出了貢獻。

物質的基本結構和宇宙的活動原理一直是物理學研究的重點,也是諾貝爾獎委員會關注的課題。如果我們看一下幾十年來諾貝爾物理學得獎人的名單,可以看到有很多次是頒發給了對基本粒子的研究做出重要貢獻的科學家,例如1998年和1999年就是幾個量子物理學家得了獎,1994年的獎則頒給了研究中子的科學家。

很多人或許會以為物理就是物理,它對社會的影響不會超出科學的範圍。但實際上,物理學所描繪的物質世界和人們的世界觀和哲學有密切的聯繫。在歐洲中世紀,由於基督教神學把世界說成是被上帝創造的,因此任何認為宇宙無限的觀點都被看成是異端而受到禁止和迫害,義大利科學家布魯諾就是以為主張宇宙無限而被宗教裁判所燒死的。

到了二十世紀,在共產黨國家,這個局面則倒了過來:由於辯證唯物主義主張宇宙是無限的,任何認為宇宙有限的觀點都被看成是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甚至是資產階級的反動思想而受到批判。例如在70年代,大爆炸的假說和宇宙背景輻射在中國的傳播就受到限制和批判,因為人們能夠從這些理論中推出宇宙有限的結論。

在這個意義上,夸克研究也具有超出科學本身的意義。夸克是在上個世紀60年代中期提出並受到實驗證明的,1969年代諾貝爾物理學獎就頒給了提出夸克理論的美國科學家。夸克理論認為夸克是物質最基本的單位,現在已知道的夸克有六種,它們不可再分了。這個理論在西方世界除了科學上的重要性外或許還有哲學意義,但在共產黨國家,它還有意識形態上的重要性,因為它是對辯證唯物主義所主張的物質無限可分論的衝擊。對馬克思主義有基本了解的人都知道,自從恩格斯和列寧在他們的《自然辯證法》和《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中提出物質無限可分論之後,這個觀點一直是馬克思主義者用來「指導」科學的教條。

在60年代的中國,物質無限可分的教條更是和毛澤東的階級鬥爭理論結合在一起,為他的所謂「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服務。早在1955年毛澤東就說他相信物質無限可分。在和中國核物理學家談話時,他不但向他們詢問基本粒子現在已經分到什麼層次,還說「你們不信反正我信。」1957年在莫斯科國際共產黨人會議上他用物質無限可分來證明社會主義社會內部有衝突和矛盾。到了60年代,他對這個問題更是關心,曾經發表過多次談話,《紅旗》雜誌還發表了受到他讚賞的日本物理學家板田昌一的文章。在毛澤東看來,如果物質世界最終是可以一分為二的,那就是說不管在什麼層次上都有內部矛盾和衝突,那麼他的社會主義社會中始終存在階級、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的理論,以及他的資產階級就在共產黨內的理論就有了所謂「科學」根據。

為了迎合毛澤東的科學興趣,中國科學界在1965-66年曾經組織了一個「北京基本粒子小組」,指望用當時盛行的「會戰」方法,去攻克基本粒子理論,證明物質確實無限可分。在半年時間裡,這個小組在中國的科學刊物上發表了幾十篇論文,形成了一個所謂「層子模型」,雖然沒能完全達到目的,但為證明「無限可分」留下了餘地。

但就在中國的科學家們用毛澤東的「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的方法去證明他的「物質是無限可分」的信念的時候,國際科學界提出並證明了夸克理論,從而說明馬克思主義和毛澤東的物質無限可分論是毫無科學根據的。當然,這並不是說夸克理論就是最終的科學結論,而是說物質有限也好、無限也好,有資格下結論的是科學家,而不是那些自命為掌握了宇宙真理的哲學家。

有意義的是,就在「北京基本粒子小組」中,有一個叫劉耀陽的年輕的科學家通過數學方法得出了和夸克理論類似的模型,但卻受到了壓制,沒有科學刊物發表他的論文,只有一家雜誌發表了他的論文的摘要。為什麼劉耀陽的研究受到壓制呢?有人認為是當時更有威望的物理學家不喜歡他的數學方法,也有人認為是他的研究違背了認為物質無限可分的毛澤東思想。文化大革命中,劉耀陽被下放,等到多年後人們可以自由談論物質究竟是不是無限可分時,他的觀點早就過時了,他的科學生涯也被人為地中止了。今天在中國有人提出,劉耀陽的貢獻應該象夸克理論一樣得到國際科學界的承認。但是,更值得人們思考的應該是另一個問題:在毛澤東時代,為什麼這樣一個有創見的觀點會被扼殺、這樣一個有才華的科學家會被糟蹋呢?

© 2005 Radio Free Asia

[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07-2-20 12:04 編輯 ]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沙發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7-2-20 03:22 | 只看該作者
節選自話說何祚庥——歷史上參與扼殺科學的斑斑劣跡
http://bbs.phoenixtv.com/fhbbs/archiver/?tid-2149419.html
「層子模型」 --- 何祚庥對劉耀陽的論戰

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大獎的「層子模型」是何祚庥一生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它根據毛澤東「
物質無限可分」的思想創立的一個基本粒子的模型理論,帶有當時很強的政治色彩。現在
我們知道,「層子模型」的指導思想與蓋爾曼的「物質不是無限可分的夸克模型」是對著
乾的,蓋爾曼因「夸克模型」獲得諾貝爾獎。但我們現在把這條界線隱蓋了,乾脆把「層
子」說成是「夸克」。據《科技日報》報導,中國科技大學很有才華的理論物理學家劉耀
陽,在1964年他還是年輕教師時,就堅持物質「不是無限可分」而取得了與蓋爾曼「夸克
模型」相似的成果。應該說劉耀陽有很好的獲諾貝爾獎的條件,但劉耀陽獲獎的機會被扼
殺了,他的論文只能象徵地作為是對「物質無限可分說」的爭鳴,摘要發表在國家一份刊
物的末尾 (見6)。

何祚庥積極鼓吹不僅層子是存在的,而且層子下面有「亞層子」,「亞層子」下面有「無
子」,「無子」下面有「前子」,「前子」下面有「毛子」,等等。「無子」即無產階級
子,「前子」即前進子,「毛子」即毛澤東子。這些「子」們是否真的存在,雖然目前還
沒有結論,但應當說,這些「子」的名稱確實閃爍著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理論光輝。


按照波譜爾的分界標準,「物質無限可分」這個命題根本無法證偽,因而只能是偽科學。
但何祚庥的工作得到了我國政府的承認,「層子模型」的論文榮獲國家自然科學進步獎,
這也是現在有關他的報導中常常提到的所謂重大貢獻。事實上,原來是個「偽科學」。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3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7-2-20 12:07 | 只看該作者

果然2004諾貝爾物理學獎與中國人又擦肩而過. 而且又與何祚庥有關.

果然2004諾貝爾物理學獎與中國人又擦肩而過.  而且又與何祚庥有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8: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