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1世紀經濟報道 你「抵消」了自己的二氧化碳嗎?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張行行 發表於 2007-2-19 00: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春節將至,我們來談談禮物,要知道它們是另一支春運大軍,正熙攘、交錯、互換,甚至戲劇性地回到原處——每個人等待的禮物都說明他們的希望和憂懼。

  我指望在今年收到這樣一份禮物,它永不通往變質和毀損,並且會在另一個地方,化作潔凈的空氣與水流,草地與綠樹。我也願意自己給其他人送上這份好禮,當然不幸的後果可能是,他也許會覺得自己什麼也沒得到。

  前不久一對舉行婚禮的新人,就接到了這樣一份禮物——一張「碳抵消證」,這張證需要兩百多美元,它將用於植樹等環保事業,用來抵消大約150位參加婚禮的嘉賓在婚禮上所製造的二氧化碳。

  這個禮物說明,碳抵消運動,終於進入了個人層面。這個1997年問世的概念已經擁有部分現實的力量,所以《新牛津美國字典》將「碳中和」評為2006年年度辭彙。

  「碳抵消」是現代人為減緩全球變暖所作的努力之一。利用這種環保方式,人們計算自己日常活動直接或間接製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並計算抵消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經濟成本,然後個人付款給專門企業或機構,由他們通過植樹或其他環保項目抵消大氣中相應的二氧化碳量。

  滙豐銀行曾在2004年12月承諾,將成為一家完全「碳抵消」的環保型公司。為此,滙豐銀行更新辦公室照明設備與空調裝置、減少員工商務旅行,以此減少能源消耗,降低可能製造的二氧化碳。

    當員工搭乘飛機出差時,滙豐銀行為此支付額外費用,用於中和每個員工旅程產生的二氧化碳。以倫敦往返香港的航班為例,每個乘客間接製造出2.76噸二氧化碳。為此,滙豐銀行為每個員工的機票多付25美元,以4.45美元一噸的價錢中和他們間接製造的二氧化碳。
  
    而去年全年,自發市場上成交的「碳抵消」量是2005年的兩倍,預計今年這個數字將比去年翻番。
  
    有環保人士質疑「碳抵消」的有效性,認為這種做法沒有實際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更容易給人錯覺,以為只要付錢就可以繼續不環保的生活方式。但比較起事不關己的漠視態度,無論如何這個運動都是一場值得支持的觀念革命。
  
    我想,應當有相關組織考慮到中國春節的禮俗文化,開發專門針對春節碳抵消證,我們完全可以統計出來,為了過一個春節,我們所消耗掉的能源和我們所製造的污染,該為此補償多少棵樹,多少條溪流。

    但是值得深思的是,假如要求人們自己來贖買對環境造成的危害,那麼必須保障這些贖買個體的基本權益。社會性贖買力量的薄弱導致了人們的麻木,傷害了這種公益心理。

    試想,當要求在寒風凜冽中買不到火車票回家的人們,為自己在這個烏龍事件中所呼出的二氧化碳負責,大部分人可能都要發出一聲惡罵。
  
     碳抵消證有點像一樣東西———德國宗教改革時遭到猛烈攻擊的贖罪券,也許我不應該產生這樣的聯想,贖罪券不是教會斂財的借口么,那麼我們用來贖買環境的碳抵消證,究竟會有多少,真的用來換回被我們蠶食掉的綠樹清水?很多基於完美心愿交付的努力,最後被證明被嘲弄的比比皆是,但願這個贖買環境的禮券,能多幾分可能的兌現。

  每到新年,我們總不免要評論一下什麼是最好的新年禮物,我想雖然抱了幾分懷疑的態度,我依然把碳抵消證視作最佳禮物的候選,尤其是今年,在奇暖與酷寒的春節前夕,我正在廣州的正午感到悶熱,而我在北美的朋友打電話來說,她們遭遇了零下四十二度的寒流,零下四十二度!這是什麼概念?冰箱的正常溫度是零下十八度,最低是零下二十六度。

  在人們日漸把自己放上烤爐和冰箱的時候,一張贖買環境的禮券,也許真是最佳禮物的候選。(作者:陳郡)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1 14: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