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際先驅論壇報 中國變了,香港沒有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張行行 發表於 2007-2-15 00: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
  從10年前英國把香港交還北京以來,香港發生了什麼變化?從 1997年7月以來,幾乎每個來訪者都會提出這個問題,我盡量避免回答。但是,隨著回歸10周年紀念日的接近,我這個從1973年以來一直住在這裡的居民也許該發表一點隨想。

    人們總以為北京收回以後香港必定發生了巨大變化。但是。在我看來,香港基本上只是變大了,賺錢、高樓、噪音以及有時不雅的特性沒有變。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個地區的多數中心城市已經變得面目全非。從城市的系統發展看,香港很難勝過吉隆坡。曼谷在它後面不遠,雅加達也變了。首爾和台北建成了先進的地鐵系統。只有馬尼拉明顯下滑了。

     相比之下,香港幾乎沒有什麼變化,儘管污染明顯嚴重了,來自廣東工廠的煙塵以及它利潤可觀的燃煤電廠的煙霧使這個城市窒息。這些都不是什麼新鮮事,香港的權力結構也沒有很多新的變化。那些從房地產或者銀行系統中得到巨大財富的家族的主宰地位比10年前更穩固。   

    回顧1997年以來的生活,一些主題反覆出現。當時我講到在我住的公寓馬路對面的淺水灣區一塊住宅用地創紀錄的售價,直到最近那個價格才被打破。那幢樓迄今為止已經花了近12億美元,但一直沒有人住。這表明財富多得數不清嗎?還是表示愚蠢得難以用言語形容?天曉得。香港總有人比看上去富,也總有人並不像看上去那樣富。

    2007年可能看到一個周期的絢束,房價仍然是這裡的話題。在回歸時房價達到最高水平,在2001年左右下跌約50%,降到最低點,現在差不多回到或者超過以前的最高點。但是樂觀情緒少得多。   

    香港的認同感增強了,而同內地仍然存在強烈的差異感。講普通話的人多了,但是廣東話仍然像過去一樣根深蒂固,傳統的繁體字並沒有被簡體字所取代。

     然而香港意識到它已經滑入了中國城市那一類。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官員一心想著與內地的關係,使香港的國際性緩慢但不停地減弱。香港政府把香港稱為「亞洲的國際都市」,但是世界過去就認為它已經是了,無需提醒。對香港國際形象威脅更大的是英語水平降低,社會公共機構內向;狹隘的民族主義上升,特別歧視棕種亞洲人,包括當地出生的人。

    但是香港仍然是一個非常開放、放任自流的地方,一些人來自喀麥隆和巴西這些意想不到的地方。一項大的國際賽事——七人橄搬球賽——仍然很火。在1997年許多人認為那次是最後一次為主要是西方觀眾進行的比賽,然而它現在仍然是常常使香港體育場爆滿的賽事。英國軍樂隊早就走了,但是下個月香港警署樂隊將帶著蘇格蘭風笛,為另一批滿座的觀眾演奏同樣的音樂。

    維多利亞女王像仍然平平安安地立在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公園裡。(作者 菲利普·鮑林)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9: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