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鄧小平對接班人問題的最後交待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張行行 發表於 2007-2-15 00: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977年12月,剛剛復出的鄧小平在中央軍 委全體會議上提醒:「現在我們的領導幹部年齡都比較大了,5年以後,50歲以下的人,打過仗的就很少了。所以,我們這些老同志,要認真選好接班人,抓緊搞好傳幫帶。」為了改革開放的大業後繼有人與國家的長治久安,鄧小平在選拔中青年幹部的問題上傾注了巨大的心血;在他的倡導下,中央廢除了領導幹部的終身制,建立起了離退休制度。鄧小平身體力行,帶頭退居二線,並在1990年辭去了他擔任的最後一個領導職務,為幹部制度的改革作出了表率。

  鄧小平沒有忘記王洪文的叫囂

  1978年6月2日,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鄧小平談到接班人的問題:「我們老同志在這個問題上,眼光要放得遠一些。選好接班人,帶好接班人。這件事做好了,我們才有資格去見馬克思,見毛主席,見周總理。」

  1978年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全會恢復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確立了以「四化」建設為工作重心的新的政治路線。選拔大批的中青年幹部進入領導崗位顯得更為急迫。

  1975年,「四 人 幫」在四屆人大搶班奪權失敗,王洪文叫囂:「十年後再看。」因此,1979年7月29日,鄧小平在接見海軍黨委常委擴大會議的全體代表時說:1975年王洪文說十年後再看的問題還沒有解決,現在也還有十年後再看的問題。一是因為粉碎林彪、「四 人 幫」以後,許多老同志回到原來的工作崗位中擔負相當原來職務的工作,這在前一段是必要的,但現在各級領導班子歲數太大,精力不夠。二是「現在反對黨的政治路線、思想路線的,還大有人在。他們基本上是林彪、『四 人 幫』那樣一種思想體系,認為中央現在搞的是倒退,是右傾機會主義。如果讓這些人掌權,他們一遇機會就會出來翻騰的。我們對林彪、『四 人 幫』的影響不能低估,不能想得太天真了。」

  鑒於這種形勢,鄧小平指出:現在擺在老同志面前的任務,就是要有意識地選拔年輕人,選拔一些年輕的同志來接班。老同志要有意識地退讓,要從大處著眼,小道理服從大道理,不要一涉及到自己的具體問題就想不通了。

  1979年9月5日,全國組織工作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時任中央中央秘書長的胡 耀 邦在會上傳達了鄧小平的意見:要把培養選拔中青年幹部、改革幹部制度作為當前迫切的任務來抓;黨的組織工作問題準備3年左右的時間加以解決,不用在全黨搞政治運動的辦法來解決。

  五中全會提出廢除終身制

  在培養接班人的問題上,大多數老前輩的認識是一致的,但對這個問題的輕重緩急,認識還很不一致。有些老幹部受林彪、「四 人 幫」迫害,靠邊站了多年,如今剛出來工作,又要讓位,一時難以轉過彎來;有些老幹部擔心年輕人經驗少,壓不住陣腳;還有些老幹部對「文 革」中那些頭上長角的造反派小將大整老幹部還心有餘悸,擔心會把一些幫派分子甚至打砸搶分子選上來,等等。用鄧小平的話說:確實是障礙重重。

  1979年11月2日,在中央黨、政、軍機關副部長以上幹部會上,鄧小平就培養接班人問題的緊迫性,講了幾條「對高級領導幹部來說不是那麼愉快」的意見:

  現在我們國家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不是四個現代化的路線、方針對不對,而是缺少一大批實現這個方針和路線的年富力強、有專業知識的幹部。

  因此,對於我們的老同志來說,第一位的事情就是要認真選拔好接班人,要準備交班,其他的日常工作是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第五位、第六位的工作。現在廟很多,每個廟的菩薩也很多,老同志蓋住了,年輕人上不來。我們一定要認識到這是一個關係到我們黨和國家長遠利益的戰略問題。

  1980年2月23日至29日,十一屆五中全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

  三中全會解決了黨的思想路線和政治路線,五中全會主要解決組織路線。會上,鄧小平、葉劍英、陳雲等作了重要講話。鄧小平指出:「5年以後,再開中央全會,在座的相當一部分人不能工作了,那時再考慮接班人問題就晚了。怎樣解決擋路的問題,就需要認真想一想,採取有效的措施。」

  五中全會討論了黨章修改草案,提出了廢止領導幹部職務實際存在的終身制,全會還決定成立中央書記處,相對年輕的胡 耀 邦當選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全會結束不久,中央政治局會議又通過了《關於喪失工作能力的老同志不當「十二大」代表和中央候選人的決定》,目的是為一批年富力強的幹部進入中央領導層騰出台階,應當說,這些舉措為實現領導幹部年輕化方面向前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呼籲老同志選好接班人

  1980年8月18日,即將決定中央人事變動的五屆人大三次會議前夕,鄧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就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作重要講話。他說:「這項工作(指提拔中青年幹部接班)當然要有步驟地進行,但是太慢了不行。錯過時機,老同志不在了,再來解決這個問題,就晚了,要比現在難得多,對於我們這些老同志來說,就是犯了歷史性的大錯誤。有些同志擔心年輕人經驗不夠,不能勝任。我看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經驗不夠,只是比較而言。同志們回想一下,我們中間許多人當大幹部、做大事,開始的時候還不到二三十歲?」

  27日至29日的十一屆六中全會上,華國鋒辭去黨中央主席和中央軍 委主席,胡 耀 邦被推舉為中央委員會的主席,鄧小平為中央軍 委主席。

  十一屆六中全會標誌著中央領導層的重大人事變動,實現了平穩的交接。但是,就全國範圍來說,老同志讓路,中青年幹部接班的問題還沒有解決,還存在一定阻力。鄧小平為此繼續奔走。六中全會剛落下帷幕,鄧小平又特意把各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留下來開會。他說,全國範圍的幹部接替問題,如果再過三五年不解決,那就可能造成一種混亂,要來一次災難。解決這樣一個大問題,老同志要開明,要帶頭。

  中顧委實現歷史性過渡

  實現領導幹部年輕化的實踐步履艱難,這除了一些老幹部主觀認識方面的原因外,也還存在一些客觀因素的制約。其中最主要的是多年來我們黨沒有注意提拔中青年幹部,造成幹部隊伍的青黃不接,如果老同志一下全退下來,確有實際困難,年輕的幹部也需要經驗豐富的老同志傳幫帶。這種特殊的歷史現狀決定了:要在短時期內徹底廢止領導幹部職務終身制,全面實行領導幹部的退休制度,還難以達到,必須尋找一個過渡的辦法。

  1980年8月18日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鄧小平透露:中央正在考慮再設立一個顧問委員會,連同中央委員會,都由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這樣,就可以讓大批原來在中央和國務院工作的老同志,充分利用他們的經驗,發揮他們的指導、監督和顧問的作用。同時,也便於使中央和國務院的日常工作班子更加精幹,逐步實現年輕化。

  真正考慮成熟並下決心決定設立顧問委員會是在十二大召開前夕。1982年2月18日,鄧小平在會見西哈努克親王和夫人時說:「幹部老化問題已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了。」

  7月30日,十一屆七中全會舉行前夕,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討論即將向十二大提交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改草案)》。經過修改的新黨章草案規定:中央和省一級設顧問委員會,以發揮許多富有政治經驗的老同志對黨的事業的參謀作用。鄧小平說:鑒於我們黨的狀況,我們幹部老化,但老同志是骨幹,處理不能太急,太急了行不通。還有,我們多年來對中青年幹部的提拔就是少!而且還得承認,確實是障礙重重,這個障礙有些是有意識的,有些是無意識的,兩種情況都有。所以,我們需要一個顧問委員會來過渡。

  9月1日至11日,黨的十二大在北京開幕。會議審議和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改草案)》,正式宣布在中央和省級設立顧問委員會。大會選舉了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172人。9月13日,中顧委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鄧小平為顧問委員會主任,薄一波、許世友、譚震林、李維漢為副主任;選舉了25名常務委員。

  鄧小平在中顧委成立之時就預計:全國範圍內的新老幹部的合作與交替的完成大概需要10年。從1982年到1992年,正好是10年。10年來,黨的幹部離休、退休制度已全面建立並順利進行,新老幹部的交替已取得如期進展,同時,顧問委員會歷時兩屆,委員們大都年事已高,作為一種過渡性的組織,其使命已完成。鑒於此,在黨的第十四次代表大會召開之際,中央顧問委員會提出:十四大后不再設立中央顧問委員會。十四大經過充分討論,決定不再設立黨的中央顧問委員會和省、直轄市、自治區顧問委員會。

  「我希望帶頭退休」

  從黨和國家的前途著想,鄧小平多次表達了退休願望,並堅決主張廢除領導職務終身制。

  1979年11月2日,鄧小平在中央黨、政、軍機關副部長以上幹部會上提出:「要建立有利於提拔年輕幹部的制度,只靠顧問制度不能解決問題,重要的是要建立退休制度。我自己就有這個想法,如果黨允許我今天退休,我馬上就退休。這是真話,不是假話。」

  1980年8月18日,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的講話中,鄧小平鄭重提出要廢除領導幹部職務終身制。這一年鄧小平辭去了國務院副總理職務。

  1981年7月4日,鄧小平在省、直轄市、自治區書記座談會上說:「解決幹部年輕化這樣一個大問題,我們老幹部要開明,要帶頭。不開明可不行呀!我和陳雲同志交過心的,老實說,就我們自己來說,現在叫我們退,我們實在是心裡非常愉快的。當然,現在還不行。」

  1984年10月22日,在中顧委第三次全體會議上,針對國際上「鄧某人不在了政策要變」的擔心,鄧小平說:兩年前我就說過,我希望帶頭退休。鄧小平說,我希望逐步過渡到完全不做工作但身體還是好的,那樣我就完成任務了。

  在開始準備十三大人事安排工作時,1986年10月,鄧小平與李先念、陳雲共同約定在十三大時一齊退下來,不只是退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而且要一退到底,退出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員會。然而,在十三大召開前夕的十二屆七中全會上,許多代表要求鄧小平不要退。針對「小平不能退」的呼聲,鄧小平多次答覆和解釋,表示他不退不行。

  在這種情況下,中央人事安排小組經過議論和研究,提出了讓鄧小平「半退」的辦法,即先退一點,過一段時間再全退。這樣,到1987年11月召開黨的十三大時,鄧小平就不再擔任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的職務,只留任黨和國家的中央軍 委主席一職。在十三大上,李先念、陳雲也實行了「半退」,兩人都退出中央委員會,陳雲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一書記改任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李先念在十三大之後不久由國家主席改任政協主席(國家主席由楊尚昆接替)。

  鄧小平辭去最後一個職務

  1989年9月,在北京政治風波平息三個月後,以江澤民為核心的新的中央領導集體已卓有成效地開展工作,國內政局趨於平穩。鄧小平認為實現他退休想法的條件已經成熟。

  9月4日,鄧小平約請江澤民、李鵬、喬石等幾位中央領導人專門商談他的退休問題。

  同一天,鄧小平致信中共中央政治局,鄭重提出辭職請求: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選出的以江澤民同志為首的領導核心,現已卓有成效地開展工作。經過慎重考慮,我想趁自己身體還健康的時候辭去現任職務,實現夙願。這對黨、國家和軍隊的事業是有益的。懇切希望中央批准我的請求。我也將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辭去國家軍 委主席的請求。

  作為一個為共產主義事業和國家的獨立、統一、建設、改革事業奮鬥了幾十年的老黨員和老公民,我的生命是屬於黨、屬於國家的。退下來以後,我將繼續忠於黨和國家的事業。我們黨、我們國家和我們軍隊所取得的成就是幾代人努力的結果。我們的改革開放事業剛剛起步,任重而道遠,前進中還會遇到一些曲折。但我堅信,我們一定能夠戰勝各種困難,把先輩開創的事業一代代發揚光大。中國人民既然有能力站起來,就一定有能力永遠巋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鄧小平1989年9月4日

  1989年11月,黨的十三屆五中全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這次全會把鄧小平退休的問題作為會議的兩個主要議題之一。全會認真討論了鄧小平的辭職信,統一了認識,大家認為小平同志高瞻遠矚,應該尊重他的意願,同意他的請求。

  黨的十三屆五中全會高度評價了鄧小平的革命歷史和卓著功勛。

  1990年3月至4月,七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批准鄧小平辭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 事委 員會主席職務。來源於夕陽紅論壇

44

主題

645

帖子

16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0
沙發
zhiyuanjun 發表於 2007-2-15 01:56 | 只看該作者
接班人問題其實很簡單:讓自家孩子接班就是了----"還是自己人放心啊".從小看著長大的嘛,多年在家裡一直傳幫帶,從換尿布就開始了.不見前有小蔣今有小金和小布的成功先例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62

帖子

14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4
3
betahash 發表於 2007-2-15 03:14 | 只看該作者
樓上的「自家人接自家班、管自家朝廷」觀點有很大的普遍性。
華僑中也大有用當代中國官僚比對封建王朝的事情。

而近年高幹子弟從商,用人脈享受法制特權,掌管國家90%經濟命脈的分析又很流行。

事態總是發展的。我是只好接受現實,期待合理髮展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19: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