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定位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張行行 發表於 2007-2-15 00: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任何的國家(政權)在一定的歷史時代后都會被後人研究,後人一定會根據某些原則將它歸類為某種類型,因為偶然中一定有必然。現在中國建國已經半個多世紀了,而對於建立什麼樣的國家仍然沒有定性,就是說,中國是個大國,但不一定會是強國,更不能武斷的說是這個時代的文明之國。
    從建國初期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定位,實際上當初是擺脫了國際帝國主義勢力,進行民族主義復興的時代。中國自從被滿族佔領300餘年後,心理上漢族一直有滅亡的感覺。雖然現在提倡「中華民族」,然而事實上是,沒有漢族,就沒有中華民族,中華民族的文明實際上是漢族人的文明,而其他的周邊民族,是作為補充進入的。漢族人的沒落,就是中華民族的沒落,漢族人的亡國感覺就是中華民族的亡國感覺。這裡沒有詆毀和蔑視其他不可或缺的少數民族的意思,其他的民族,多數是地方性質的,或者是少數的,而漢族人是主體,中華民族的榮耀,大部分是漢族人的榮耀。因此上,建國初期的高漲人氣,是對漢族人重新掌握政權的榮耀,是一種揚眉吐氣的感覺,它沒有了滿族的統治,趕走了日本的入侵,與國民黨代表的美國帝國主義勢力進行了決戰並取得了勝利,所以是民族主義的勝利。但是民族主義並不是中國建國的定位。那太小了,是脫離歷史發展的。當時的定位應該是社會主義的,儘管這個「社會主義」是什麼,誰也不清楚,但它當時是代表著正義,代表著中國的希望,沒有了壓迫,沒有了窮困,沒有了「各式各樣的老爺們」。
     然而從經濟改革后,情況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社會主義這個抽象的名詞已經不在是當初的意義,取而代之的是現實的資本主義。這種情況,恐怕是當初進行經濟改革的先生們沒有料到的事情。一切被曾經批評的東西逐漸的來到了普通人的身邊,從倫理上的,到經濟上的,到政治上的,一切的情況都以「中國國情」這個更抽象的名詞替代了,出現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個雙重抽象的名詞。工人階級重新會到了它當初的定義,資本主義又開始橫行,國際帝國主義又來到了中國。國內已經明顯的劃分出強烈對立的階級,經常可以聽見「群眾鬧事」的消息。貧民窟只要願意就可以在5公里內找到,社會上的下層人普遍的有絕望很憤懣的情緒。在這個時候,民族主義的提出已經變成了一個將國內矛盾轉化為國家政權間矛盾的策略,已經不會有很大的政治意義了,變成了一個「邪惡的手段」。
   因此上,民族主義不能是中國的國家定位。
   那麼什麼才是呢?從普遍認為資本主義成為社會秩序后的今天,國民的普遍失落,對正義道德的淪喪,表明了中國喪失了當初建國的那種」正義感,正在為日益惡化的經濟狀況所帶來的恐慌而消退。當然這也並不是僅僅因為經濟的不樂觀,以美國為代表的國際帝國主義勢力從骨子裡從來沒有放棄過在中國取得特權的機會,從來沒有放棄過把中國這個巨大的土地變成自己勢力範圍的機會,所以,中國國民的很多情緒與這些勢力的「積極努力」是分不開的。在現實的難堪,帝國勢力的宣傳攻勢下,才有「誰叫你是中國人呢」這樣的抱怨。
   那麼,中國到底應該是個什麼樣的國家呢?中國是個大國,是個有歷史經驗的大國,在目前的水平下,應該考慮到,國家一個政權,是否會因為它強大的政治力量和軍事勢力而受到景仰呢?歷史上的羅馬,秦漢,僅僅是因為有強大的政治力量嗎?中國應該和可能為世界的進步做出自己應有的巨大貢獻。立足於社會主義,中國應該思考如何更加的解放出人的能動性,更正義,更進步,從根本上追求強盛,而不是目前的全民失望,大部分絕望,追求了個 「強大」的表面,內部其實已經腐朽,開始有滅亡的先兆。這樣的選擇是可以鄙視的。
   社會主義不是一個抽象的名詞,它代表著正義,代表著先進生產力,代表著人類的發展方向。從農耕文明發展而來的中國社會主義將會是一個相對於以資本掠奪為特色的資本主義的文明形式,它不再以控制,剝削和壓迫占絕大部分的弱者為特色,而是以一個各個階層都有自己的利益和立足點,都把自己作為整個人類社會的一部分來對待正常發展(相對於資本世界的掠奪其它,強大自己而言,而且將商業原則擴大到無限)的人類文明。困難當然很多,而且會很漫長,然而它將是中國應有的定位,絕對不是應該把自己變成一個龐大的國際資本勢力的小弟或者也成為資本叢林中的一頭新興的惡狼。

0

主題

1495

帖子

306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06
沙發
worldland 發表於 2007-2-15 02:2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9 05: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