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葬禮流行脫衣舞、紙偉哥

[複製鏈接]

6195

主題

6540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00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DT001 發表於 2007-2-13 22: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中國包頭的東河墓園內,一處標榜著「風水優良」的地點上,座落一座面積一萬平方尺的半圓形涼亭墓穴,墓穴的石碑上繪有龍騰,巨大的卵石倒置於一旁,墓園工作人員表示,此墓是由一位卡拉OK老闆所買下,共花費11萬美元。

在中國,興建一座豪華的墳冢,似乎成為一種趨勢。

根據洛杉磯時報報導,在內蒙古墓園工作六年的李大戲(Li Daxi),描述花11萬元整修墳地的主人「只有40歲,但他設想周到,事先買下了五代子孫的墓穴。」

在這所墓園的辦公室里,兩個銷售員從暖氣機旁起身,介紹名為「生命的後花園」的墓園宣傳冊子,小冊子里列出高價位與低價位的出租地點,價格從六百到12萬5千元不等。

其中一名銷售員的桌面除了一台收銀機外,空無一物,他表示,「價格具有可議空間,如果你將家人的墓穴從別處遷過來的話,可享有30%的折扣。」

幾千年來,中國人相信越大的墳墓越具有保佑後代子孫的效力,能讓後代贏得尊重與榮耀。不過十餘年來,中國共產黨試圖遏止這個被視為「奢華」的傳統,指出此為迷信、浪費的行為。

當中國人變得越來越富裕,奢華觀念回到社會中,花費在後事上的金錢隨著收入的增加成正比,使得殯葬業擠入中國十大產業,其中許多中國人將好幾年的收入都投入規劃後事上。

人類學家指出,中國奢華喪葬文化的背後,是對孝道、祖先崇拜以及社會聲望的信念。

而孔子認為喪葬所強調的莊嚴、儉樸精神,到了20世紀,在學者林語堂的觀念里,又大為不同。

林語堂寫道:「(喪禮)沒有理由莊嚴。即使是今日我在看到靈柩或婚禮轎車前,仍無法辨別這是一場喪禮或婚禮。」

在某些場合,現代中國的喪葬儀式甚至看起來像是場告別單身派對。

去年八月時,江蘇省東海縣孔白村一戶農家舉辦喪事,邀請兩班戲子為喪禮「烘托氣氛」,演出到高潮時,表演者跳起脫衣舞,另將現場觀眾拉上台同樂,共吸引近兩百人圍觀,負責人解釋,因為當地風俗是老人家過世,前來看錶演的人越多越風光。不過事後五名女性因涉嫌情色表演遭到居留。

雖然傳統觀念無法在一時之間改變,但共產黨已設法阻止喪禮排場奢華的風氣。

重慶市煙草公司前副總經理馮文超,於去年7月因腦拴塞死亡,享年63歲,馮文超生前花大量金錢在老家黔江區滲壩鄉為健在的家人修建豪華墳墓,被指涉嫌收賄12萬餘元而遭起訴、總經理的頭銜也被革除。地方居民認為此事件對馮文超的健康情況影響極大。

如今馮文超1200萬平方尺的墓冢位於城鎮外的山丘上,兩旁原有的石獅被敲去,電子照明系統被雜草掩蓋,石牆則只剩下斷垣殘壁。

然而,村民對於馮文超的印象卻不壞。「他給社區的回饋不少,我想,是他過於裝潢的墳墓害了他。」

過於自我誇耀的商人也是政府「整頓」的重點。去年江西煌上煌集團董事局主席徐桂芬於江西南昌市著名風景名勝區梅嶺國家森林公園興建三千平方尺的豪華墳冢,整個墳墓依山而建,由四個平台及相連的石梯、直達山腰的專用簡易公路組成。兩側各有一尊石獅;平台頂端各有兩條20餘級的階梯,整體望去非常壯觀。

然而為了建墳,墓地周邊樹木遭到砍伐,破壞公園景觀。且墳冢在徐桂芬的公婆入葬的情況下,越建越豪華,有關當局獲報后要求徐桂芬將墳冢拆除。徐桂芬表示,「在仔細思考後,我明白修建這樣的墳的確不適當。」

中國人口數佔全球的20%,然而卻只有6%的可耕地,因此對喪葬政策來說,保護土地成為一個基本要素。

去年4月是毛澤東、鄧小平、周恩來等無產階級革命家簽名倡導火葬的50周年紀念。紀念會中指出,為進一步推動殯葬改革,要鼓勵群眾採取骨灰撒散、深埋植樹,以及花葬、草坪葬、生態葬等殯葬方式。此外,也推廣網上祭掃、集體或家庭追思會等形式,推展文明祭祀的觀念。然而,毛澤東的墳據地30萬平方尺,位於天安門廣場中最好的地點。

據中國民政部統計,2005年中國殯儀館共計火化遺體450萬具,火化率達53%,比2000年提高了七個百分點,比起美國的30%多了近兩倍。北京、天津、上海、山東等十多個省市的火化率均達到95%以上,不過居世界火葬率首位的仍是日本的99.4%。

上海殯葬協會表示,越來越多人死亡,但土地卻越來越少,土地缺乏的問題在未來將更為嚴重。

中國每年有超過八百萬人死亡,在北京及上海等大城市中,每年火化10萬具遺體,空間擁擠的現象已浮現,在此情況下,部分民眾自然傾向為亡者安排火葬。

一名57歲的劉姓退休軍官日前於北京東郊火葬場為91歲過世的父親標到一個好的後事「服務」。

在一個充滿玻璃的房間內,一具具遺體在輪床上等待,整個火葬過程不到30分鐘。基本的火葬費用是50元美金,若多付27元的「高級服務」費用,則可親眼見到遺體被火吞噬的景象。

劉姓退休軍官表示,「我很能接受火葬,如此讓亡者不需對土地擁擠負責任。」

火葬雖然避免了建造墳冢需佔用土地的問題,但火化后的骨灰仍會放置於骨灰罈中,在上海等土地需求量大的城市裡,政府正積極鼓勵人們將骨灰灑入海上或樹下,但這樣的呼籲還未普遍被大眾接受。

此外,民眾也尚未完全認同火葬,在中國傳統「入土為安」的觀念中,下葬能為亡者帶來平和寧靜,這樣的觀念根基於孔子的「身體法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雖然民眾抱持此傳統觀念,但共產黨消滅迷信、提倡科學觀念的努力仍持續。

上個月,政府下了一道禁令,限制官員在喪禮中邀請非親屬的人到場觀禮,防止原是家務事的喪禮變成個人排場展示。一部份的人將此禁令視為是對傳統習俗的扼制,然而實際情況是,不少官員在公告喪禮訊息時,同時希望部屬準備裝有現金的信封袋以表達「慰問」之意。

這筆現金可讓亡者家屬僱用專業的「哭墓」隊伍,此行為也正是共產黨欲禁止的。上海大學科學與科技學教授喬寬元(Qiao Kuanyuan,音譯)表示,「我們無法完全阻止這類習俗,但我們鼓勵人們用其他方法來減輕傷痛。」

去年4月,北京禁止然燒紙卡拉OK服務員、紙保險套、紙偉哥等可於另一個世界用到的物品給死者。中國官員表示,燃燒這些物品不只是種迷信,也讓社會顯得低俗。

但這道禁令還未對包頭殯葬業者造成影響,一私人喪葬公司的專業便標榜著滿足今生與來世的人。

47歲的風水師劉道(Liu Dao,音譯)表示,人們花在喪葬上的費用越來越多,「紙名車與豪宅都賣光了,無論你在今生喜歡什麽,我們都能做出來、送到另一個世界。」

多維安涵編譯
一個內心陰暗的人是容不得任何光明的,因為光明讓他們原型畢露,嘲笑正義、調侃崇高是他們的心理需要。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13: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