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反右」運動對於現實的若干啟示

[複製鏈接]

1072

主題

3463

帖子

1873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87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愛華 發表於 2007-2-15 23: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右而左 02/15/2007

今年是「反右」運動50周年,不少人在故作善良和正義,假惺惺的為當時的知識分子抱打不平。「反右」運動毫無疑問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走向。不管一些人如何按照「經典」照本宣科的把「反右」說成是 「一場中國知識分子的災難」,「反右」的結果是「打折了中國知識分子的脊樑」,「讓中國變得鴉雀無聲了」,我卻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反右」是一場嚴肅的護憲運動(詳見本人《作為護憲運動的「反右」運動》)。而毛澤東本人在《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式》一文中則明確指出:反右派鬥爭,實際上是關於要不要社會主義道路、共產黨領導、無產階級專政和民主集中制等重大問題的全民性大辯論。(《毛澤東傳1949-1976》722頁)。

經過後面一個時代少數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哭訴、歪曲和篡改(如「傷痕文學派」的哼哼唧唧,章怡和「少奶奶」之流的「憶苦思甜」 ),一場影響深刻的、維護中國社會向積極方向(社會主義方向)變革的運動,改變了它原來的含義,變成了一個那時的共產黨 「獨裁專制」的標籤,一個毛澤東「迫害知識分子」的符號,簡單而空泛,以至於當我致力於恢復這場運動的一些本來的含義,呼籲知識分子要懂得懺悔的時候,有位虎豹清涼油網友,無知又無畏的大聲斥責我說:你倒是給我說說老舍怎麼就成了右派? 我的確不知道老舍在這位先生的頭腦中怎麼成了右派,因為老舍到跳太平湖的那一刻,也不曾被打成過右派。由此可見,某些知識分子,昧著良心,靠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反覆鼓動他們在共產黨黨內的代理人和保護人通過政治洗牌,完全徹底的達成了自己的目的,而許多人則被「傷痕派」和「少爺少奶奶派」徹底洗了腦。

在我看來,「反右」運動不僅沒有在打折真正的知識分子的脊樑,而且相反,讓真正的知識分子的脊樑變得更加堅硬了。那被打折了的不是新時代知識分子的脊樑,而是舊時代知識分子不堪一擊的虛偽自私、假仁假義的面具。「反右」以後的中國社會不是鴉雀無聲,相反,是舊知識分子壟斷輿論的舊格局被打破,開始出現現實政治生活中知識分子、工人、農民、軍人、學生等的各種聲音的偉大交響與合唱,即所謂「時代的最強音」。如果不是這樣,我們就無法解釋自那開始直到在毛澤東時代結束后的若干年內,中國社會思想的巨大變化,中國民眾對於社會政治生活的廣泛關注和積极參与,以及有各界知識分子參加甚至領導的具有深遠歷史影響的政治事件,如「大躍進」,鄧拓等的「三家村」事件,吳晗的「海瑞罷官」事件,「文革」,xx民主牆事件,x大三角地,以及「精神污染」事件,85 學x,87學x,「89風波」。由這些事件構成的歷史要略,清楚地告訴我們,中國知識分子到底是何時被打折了脊樑,吃上了權貴和富人的「軟飯」,並在一切事關工農大眾的利益的問題上,變得鴉雀無聲起來,或者強詞奪理起來(如劉吉就根本否認貧富兩極分化的實際存在)。

毛澤東真的惡待知識分子了嗎?我以為沒有。毛澤東本身就是知識分子,是最傑出的知識分子。當時中國頂級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知識分子,如馮友蘭,金岳霖,錢學森,成為他的座上客,與他縱論天下和中國科學的未來之後,對他總是佩服之至;甚至連被打上冷板凳幾十年、被人讚頌為「最後的儒家」 的梁簌溟,也不得不佩服毛澤東的學識和心胸的寬廣。作為毛澤東同樣也是傑出的知識分子的證據還有許多,略舉一例,三十年代,關於中國社會性質問題的討論,席捲整個中國知識界,最後還是毛澤東一錘定音:中國社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當時,中國的「大人物」是蔣介石,毛澤東還在陝西的山溝里,在這個中國社會的定性問題上,毛澤東可不是靠權力而獲得的權威。現在許多人能說出「半殖民地半封建」,卻並不清楚這個說法源於毛澤東對當時中國社會所作的定性,為當時參與爭論的各方所一致接受,沿用至今。

自己作為一個「五四運動」以來的知識分子,建國初,毛澤東力排眾議,留用國民黨時代留下來的大批舊知識分子,並給與他們當時可能給出的最好待遇。而作為一個畢生為中國的民主自由奮鬥的知識分子,毛澤東自然懂得知識分子對「自由和民主」的需要,同時也明顯的感到舊知識分子對於新中國的新自由和新民主的不適應。為了鼓舞這些知識分子發揮積極性,為新中國服務,1956年,毛澤東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在文藝領域「百花齊放」,在科學領域「百家爭鳴」)。然而,某些大牌的知識分子,不是出於民族團結和國家利益的考慮,而是出於自己黨派利益、團體利益,甚至個人利益的考慮,綁架了許多小牌知識分子(包括年輕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一起走向了毛澤東絕對善意的絕對反面。

毛澤東探索中國革命的經歷,揭示出一個認識論的基本要求:全面觀察認識對象,方可全面了解認識對象、全面把握認識對象,並對認識對象提出改造的方法論。中國社會的歷史、現狀和未來就是毛澤東的認識對象,而農村和城市構成中國社會的全部。 因為他出身農村,後來在大城市求學,又再紮根農村的農民革命,長期和農民革命者相依為命、出生入死,革命成功之後,再次進入城市。這樣,他才真正的全面的了解中國,並提出了解放中國的最合適的道路和建設中國的最快捷的方法。

基於這個方法的需要,毛澤東讓知識分子到工廠、礦山、農村去和工人、農民同吃同住一段時間,通過了解中國的現實改造他們自己的思想,並通過批評和自我批評,自覺建立起為無產階級服務的意識和情操,既當先生又當學生,當好學生再當好先生。這表達了他對知識分子寄託著厚愛和信賴,希望他們真能擔當得起民族的使命和歷史重任。雖然個別心靈和人格都十分脆弱的知識分子在這過程中覺得顏面掃地自殺了,但毛澤東並沒有對知識分子搞什麼肉體迫害,或者生命剝奪。相反,早在「反右」運動發生之前(那時他並不知道後來會有一場反右運動),毛澤東就談到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即使有1956年的許多知識分子不懷好意的鬧事和由此引起的社會失衡,毛澤東還是把知識分子有關的系列問題看做人民內部矛盾。而且,在1957年六月發起反右運動稍後,毛澤東就公開發表了其最具人文關懷精神的輝煌著作之一《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以防止某些作風簡單的官員不能很好執行政策,發生迫害事件,同時警告自己的黨內同仁,對知識分子不要壓服,而要說服,對犯錯誤的人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

毛澤東的善意被某些人惡意利用之後,毛澤東開始認識到,靠舊知識分子是不能完成國家的振興而達到民族的強盛的,依靠他們,中國的未來足堪以憂。這是由舊知識分子的歷史局限性、階級立場和有嚴重缺陷的自我清高與優越意識決定了的(現在鬧得滿城風雨的那位章怡和「遺少奶奶」的哭天喊地的「坐地炮」作風就是這一表述的最好註解)。1957年,毛澤東說:「為了建成社會主義,工人階級必須有自己的技術幹部隊伍,必須有自己的教授、教員、新聞記者、文學家、藝術家和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家隊伍,這個任務應當在今後十年至十五年內基本解決」。「在這個工人階級知識分子宏大的新部隊造成之前,工人階級的革命事業是不會充分鞏固的」(施拉姆《毛澤東的思想》第133頁)。後來「文革」中,他提出「教育要革命」,降低入學門檻,讓工農大眾的子弟,廣泛地接受高等教育,不許少數人論斷教育資源,壟斷知識分子這個頭銜,刻意培養新中國自己的新知識分子,以保證共產黨革命的理想不會半途而廢,則表現了他對舊知識分子屢次教育、舊知識分子卻屢教不改的徹底失望。

今天中國知識界最大的問題是什麼?依我看,就是在有機會、有聲的知識分子中,沒有了工農知識分子強有力的聲音。許多工農知識分子曾經被當作「三種人」一刀切出了國家事物之外,與此同時,整個知識分子群體開始分化瓦解,投降的投降,背叛的背叛,最大的一部分以各種方式加入到了為權貴和富人梳妝打扮,「為悅己者容」的下作行列中,目的是為自己謀取名與利,快樂的復歸「人性」,幸福的做穩奴隸;少數還有脊樑者,或者退隱或者在邊緣地帶發著微弱的吶喊。就國家政治生活而言,由於官僚主義癌症的普遍存在,國家決策者不得不問政於少數食洋不化的「大牌知識分子」, 結果,成功完成反攻倒算的少數知識分子,依靠「半吊子知識」綁架了政治決策者而成功綁架了整個中國。

鑒於這個情況會危害國家的長治久安和民族的前途與命運,現在的政治領導人,要想擺脫被綁架,從所謂「專家治國」的誤區中走出來,我看,需要借鑒「反右」的某些合理做法,把那些吸人民的血汗卻食洋不化、養尊處優卻亂點江山、巧言為富人說話卻強詞奪理於廣大工農的知識分子,強制下放到農村、工廠、礦山,讓他們與工農生死與共一段時間。毛澤東倡導的「思想改造」和無產階級意識的培養,舊時代的知識分子是不能接受和忍受的,那麼,今天的知識分子能接受和忍受嗎?

某地區一位有豐富農村工作經驗的的行署秘書長對我說,如果以後的中國總理在正式上任總理職位之前,先去當至少一年的縣長,那麼中國農村的問題就好解決了。毛澤東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毛澤東還說,看花有兩種方法,「走馬看花和下馬看花」。我想,知識分子今天要是脫下西裝革履,「下到工農中看花」,然後再來指點江山,工農大眾是會接納並且熱愛他們的,而如果在共產黨的幹部隊伍中,也掀起一個務實的「下馬看花」的運動,「三個代表」大概不難實現,「以人為本」就會由口號變成現實生活,腐敗的問題,行政機構的臃腫問題,政府機構效率低下,民眾上訪,群體事件,「三農」問題等等,或許都可以得到很好地解決。

中國社會的進步呼喚中國有良知的知識分子,到工農大眾中找回被別人而不是被毛澤東打折或者收買了的脊樑;而中國的現實尤其需要一個工農大眾可以暢所欲言而非由少數知識分子壟斷的輿論陣地。要造成這樣的一個氣氛,毛澤東領導的「反右」運動和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系列論斷,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導致對毛澤東的詆毀的原因很多,除了「反右」運動本身,還包括他的「槍杆子裡面出政權」的政治哲學名言、他的「農村包圍城市」的武裝革命的理論;或許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在整個革命生涯中對農民階級的真心真意的依靠和革命成功之後對包括農民在內的革命階級的利益的誓死捍衛(以後談毛澤東的政治哲學時候詳談)。

2007-02-15
一個需要謠言作為論據的論點是沒有說服力的。 一個經常被謠言攻擊的人應該是偉人。 一個經常散布謠言的人絕對是道德低下的人。

3

主題

326

帖子

7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1
沙發
吹又生 發表於 2007-2-16 03:28 | 只看該作者
可笑!可嘆!滑天下之大稽!你根本就沒有經過那個時代!胡言亂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31

帖子

26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6
3
ZT0609 發表於 2007-2-17 04:02 | 只看該作者
你懂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9

主題

2880

帖子

72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28
4
東海艦隊副政委 發表於 2007-2-17 08:21 | 只看該作者
政治運動把人的屁股都給烤焦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 07: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