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信仰上帝的科學家

[複製鏈接]

21

主題

125

帖子

4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rans 發表於 2007-2-9 04: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信仰上帝的科學家



基甸


中文網上爭論「科學與宗教」的話題的時候,科學家的宗教信仰問題常常被提出來。比如諾貝爾獎得主中的科學家中究竟有多少人信上帝的問題,在網上曾經一再成為熱門爭論話題。



其實科學家(包括現、當代傑出科學家)是無神論者還是有神論者,對上帝的存在與否並不具有太大的意義。科學家也是人,也會犯錯,科學家的宗教觀完全有可能是錯的。上帝「並不是因為某些科學家相信才存在的;同樣,也並不會因為某些科學家不信,就不存在」[1]。所以,基督徒「護教」也好,無神論者「反基」也好,其實都根本不需要「拉名人壯膽」。



說到科學家的宗教信仰,「反基」朋友常常會提到一個很好的問題,就是「一個人能夠是一名良好的科學家並同時相信上帝嗎?」。我認為,實事求是的答案應該是「是的」。歷史上,現代科學的那些奠基人和當時最優秀的科學家大多數都是虔誠的基督徒,這是個不爭的事實[2]。就算是現、當代諾貝爾獎獲得者對此問題的回答,也跟普通人一樣多元化,有「不」,但也有「是」。著名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費曼(Richard Feynman )曾說「許多科學家確實既相信科學,也相信上帝--啟示的上帝,而兩者可以完美地一致」。2005年6月,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激光發明者陶恩斯(Charles H. Townes)在哈佛大學演講時表示科學與宗教是「平行的」,科學本身離不開信仰,現代科學的最新發現,如大爆炸和宇宙常數(這些參數必須絕對精確,宇宙和人類才可能存在),都指向創造和上帝的存在的可能性。陶恩斯還曾經說過「科學試圖了解宇宙的機理,宗教則闡明其意義。二者不可分裂開來。」諾貝爾獎獲得者、進化生物學家勒德博格(Joshua Lederberg)甚至說「迄今沒有任何事否認上帝。無可爭議的是,宗教熱誠引導我們去有心持續探索科學。除此之外,盡屬推測。」



對歷史上一些偉大的科學家信仰上帝的事實,無神論者往往以「歷史局限性」來解釋。有人甚至說那些科學家信上帝是因為他們怕受社會排斥、懲罰(乃至被處死)而做出的違心之舉和假裝的表象。我覺得這樣的論斷不但太貶低這些偉大的科學家,而且實在是很膚淺。現代科學為什麼是在基督教文化而不是其它文化的背景之下誕生?答案當然可能很複雜,但是有一個很多學者認同的原因,就是基督教的宇宙觀。正如一樂兄所說:


「現代科學的興起是與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同時期發生的......文藝復興以及之前中世紀理性和文化方面的逐漸復甦,都對現代科學有著直接的影響。但簡單說單憑希臘傳統便足以引起科學革命是過於草率的......雖然現在許多科學工作者秉持自然哲學的宇宙觀,認為自然是一個封閉系統,但在現代科學誕生的時期卻不是這樣。其實從哥白尼至馬克斯維爾的大部分現代科學的拓荒者都是以基督教的宇宙觀做基礎的,而且其中很多都是基督徒......特別有一個信念更影響了這群科學家:宇宙對上帝是開放的,上帝是創造者和定律的賜予者,人可以從創造之物發現上帝已經放在創造之物中的定律......儘管在古代的許多文化當中都存在著發展科學的潛在因子,但現代科學在西方誕生,確實有其文化深層(宗教哲學)的原因。促使大部分現代科學的拓荒者從事觀察、歸納、經驗的科學工作的宇宙觀的先設是:在開放的宇宙中,有等量齊一的自然諸因,或說,在這個有限制的時間距離內,有等量齊一的自然諸因。上帝造了一個有因果律的宇宙,所以人可以從『果』找出『因』,但是上帝和人都在等量齊一的自然諸因之外,換言之,所有存在物並非都在一個巨大而囊括一切的宇宙機械之內......。」[3]



還有一種斬釘截鐵的說法,是「科學家信上帝違反科學精神」。可我要問,科學家信上帝為什麼違反科學精神?我更要問,什麼是「科學精神」?「科學精神」的含義是隨著時間的遷移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變化的。對歷史上迫害相信「日心說」的人的那些當時的科學家(同時也是神學家甚至神職人員)來說,「科學精神」就是必須符合他們對聖經的解釋,而他們錯誤地認為聖經是支持「地心說」的,所以「日心說」對「捍衛真理」的他們來說是「違反科學精神」的異端邪說。對培根、開普勒、帕斯卡、牛頓、波義耳、法拉第、麥克斯韋甚至哥白尼、伽利略、布魯諾。。。這些信仰上帝的科學家來說,「科學精神」就是在上帝的創造中去努力探索、發現,以此盡人被上帝賦予的管理自然的本分,榮耀上帝,「按著上帝的思想來思想」(開普勒語)。對今天的一些科學家來說,「科學精神」則必須隱含自然主義的信仰先設,因此上帝和一切的鬼神、超自然思想都應該先設性地被擯除在科學以外。很多人認定科學家信上帝就是違反「科學精神」(或者應該稱之為當今科學界的「行規」?),我想就是基於這樣的預設。但這樣的以無神論自然主義信仰為前設和基礎的科學範式只是啟蒙運動以後才逐漸被確立起來並被科學界接受的(對很多人來說,這種接受可能是潛移默化、無意識的接受)。在今天的科學家中,無神論自然主義信仰的先設似乎已經成為科學觀的「正統」和先驗性的、不容置疑的無神論「神學」。先驗到一個地步,就算現代科學的發現(如大爆炸、宇宙常數和生物系統的極高複雜性等等)強烈指向創造、「智慧設計」和上帝存在的可能性,無神論的科學家仍然堅持用自己的「信心」來抵抗科學的證據。這個正是所謂的「信仰的力量」—無神論者沒有宗教,卻可能有很強的信仰。然而面對現代科學那些「神學意味太濃」的發現,並非所有的科學家都是如此閉眼不顧證據、作鴕鳥狀地「盲信」。一些科學家在證據面前表現出實事求是的精神,承認現代科學並未證偽上帝的事實,並由此指出科學與上帝信仰並無衝突。這樣的科學家包括諾貝爾獎得主、傑出知名人士,也包括眾多普通的科學家(科學工作者);包括基督徒科學家,也包括非基督徒科學家;包括加入建制宗教的科學家,也包括沒有加入建制宗教的科學家;包括物理學、化學、天文學等領域的科學家,也包括生物學、醫學等領域的科學家。陶恩斯、費曼、勒德博格、霍義爾、彭若斯、謝菲爾。。。這些傑出的科學家相信科學跟上帝的存在不矛盾、無衝突[4],在我看來,恰恰正是實事求是、注重證據而不是執迷於信仰的科學精神的最好體現。真正的科學精神,就應該是服膺真理,儘管真理可能挑戰你的信仰。所謂「一個好的觀察抵得上一個世紀的壞的哲學」(「A single good observation is worth a century of bad philosophy」,引自"Instant Physics" by Tony Rothman)。這種精神的體現從這些科學家的相關言論中應該不難看出。



說科學與宗教信仰不一定衝突,並非貶低科學、反科學,恰恰是尊重科學;也並非是造謠捏造,而是實事求是。優秀的科學家信仰上帝,在我看來,沒有什麼不可思議和「大逆不道」的,倒反而是自然和順理成章的事。



2005-09



參考文帖:



[1] 安居拉《科學家信不信神又怎麼樣呢?》

http://www.godoor.net/jidianlinks/22-kexuejia.txt



[2] H.F. Schaefer, "Scientists and Their Gods"

http://www.leaderu.com/offices/schaefer/docs/scientists.html  

(謝菲爾《科學家和他們的上帝》--謝菲爾是曾獲諾貝爾獎提名的美國喬治亞大學化學系教授,計算量子化學中心主任)



[3] 一樂《宇宙觀與科學》

http://godoor.net/jidianlinks/yl-yzg.txt



[4] 新民《部分著名科學家論科學與信仰》

http://jidian.bokee.com/2816194.html





基甸連線 http://godoor.net/jidianlinks

83

主題

1796

帖子

428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28
沙發
常常 發表於 2007-2-9 07:11 | 只看該作者

這些科學家當中,支持神創論的恐怕沒幾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

主題

125

帖子

4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0
3
 樓主| trans 發表於 2007-2-9 08:10 | 只看該作者
哪個「神創論」?

基督徒當然都相信「神創」(上帝創造),但是某種特定的「神創論」(人的理論)很可能有錯,而且很可能沒多少基督徒相信。見:

進化vs.創造/設計
http://www.godoor.net/jidianlinks/jhl.htm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3

主題

1796

帖子

428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28
4
常常 發表於 2007-2-9 10:3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 trans 的帖子

相信聖經上記載的那個神創論的基督徒科學家,恐怕也沒幾個!

相信聖經上記載的先出現植物,瓜果蔬菜,然後才出現太陽,月亮,群星的基督徒科學家,恐怕一個也沒了!!
多喱咪化嗦啦柒哆!!!(1 2 3 4 5 6 7)
飛行麵條怪與你同在!拉麵!
http://zh.wikipedia.org/wiki/飛行麵條怪物信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

主題

125

帖子

4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0
5
 樓主| trans 發表於 2007-2-9 10:42 | 只看該作者
簡回方舟子《神創論能否是科學》

Source: 進化vs.創造/設計
http://www.godoor.net/jidianlinks/jhl.htm


送交者: 新民

2002年7月03日 於 彩虹之約


方:神話以及與之相關的宗教訴諸超自然事物,而科學排斥任何超自然的解釋,
因此在本質上,宗教和科學註定了無法調和。

新民:不見得如此,也不必如此。科學對超自然的事件幾乎不給自己發言權。
但如果宇宙之主果真如聖經所啟示的,科學所發現的任何自然規律都一定不在
上帝起初創造的定律之外。就如許多科學名師所認同的,科學發現上帝的心意
(the Mind of the Lord)。

方:「科學神創論」的全部依據是《聖經·創世記》的前面幾章,特別是第一、
二章。

新民:不完全如此。詩篇8篇、19篇、33篇、90篇,以及散見於舊約其它講明上
帝是造物主的篇章中。新約聖經(如約翰福音第一章、歌羅西書第一章、希伯來
書第一章)更加明告宇宙萬有為上帝兒子耶穌基督而造,也借著耶穌基督而造成。
換言之,Made in Christ 的註冊商標已然在宇宙萬有之中。耶穌把水變成酒的
神跡(約翰福音2)更是表明他是創造者( H2O ->C2H5OH 和其中的醇香味)。五餅
二魚餵飽五千男人外加婦女孩子的神跡,再次表明他是創造者。

方:可見,今天我們看到的《聖經》,已經過了漫長的演變過程。在編輯、傳抄、
印刷、翻譯過程中,積累了無數的錯訛和自以為是的修改,出現了多種互不相同
的版本。

新民:聖經當然是經過編輯、傳抄而來的,難道上帝要等到今天的電子時代才開
始啟示人類不成?我們手頭的聖經固然不是原文原本的複製件,但除非我們象方
舟子一樣悲觀(即使《聖經》真的是上帝的話語,歷史也已證明上帝對保存、正
確地翻譯其話語漠不關心,聽任種種謬誤流傳,甚至不介意信徒亂叫他的名字。
原教旨基督徒要人們相信《聖經》字字皆真理,那麼面對如此多的不同版本,人
們該相信哪一種呢?),我們完全可以從諸多的版本中明確一致地看見上帝在歷史
中預備又成全救恩的偉大作為,清楚知道上帝對人類回歸他的不變心意。

方:不論是哪一個版本的《聖經》,本身都存在眾多的自相矛盾之處,其中的許
多錯誤,從《聖經》成書的那一天起,就已經存在。

新民:方認真地「剖析」了創世記第一二章神名字原文中的不一樣。他同意某些
學者的觀點,即:神創論者做為主要依據的《創世記》前兩章,就講了兩個很不
相同的神創故事。其實,上帝的名字在舊約聖經中何止一兩個,不信方舟子好好
搜尋看。方所對比的兩種解釋好象不一致,其實大可不必如此解。基本上來講,
第二章是第一章創造人類簡說的細說而已。而且地點是在伊甸圓一個局部區域,
不可把那裡發生的事兒一鼓腦兒推廣到全地球。

方:這不僅是因為《創世記》反覆地說「有晚上,有早晨,是第N日」,表明它
說的的確是通常意義上的「一日」,而且其創造的順序與科學所揭示的進化順序
完全不相容。

新民:反覆說有夜有晝,是第N日,也不一定是24小時的一日。我個人認為這反
復的說明,一方面表示有序的地球變革(黑暗變光明、水天一線變成上下天地分
明、無陸地變成有陸地、無生命變成有生命),二方面也反覆暗示宇宙有限有開
始。因為無窮大無窮年齡的宇宙中,地球上有晝夜光暗的分明是不可思議的,
地上應當被無窮積分的宇宙光照得徹底通明。

方:就《創世記》提到的那些事物而言,進化論認為其出現的
順序應該是:

星辰 → 日、地球、月 → 魚 → 種子植物 → 昆蟲 → 獸類 → 鳥類
→ 人類

這個進化順序,是被無數證據所證實了的,以後新的發現也許會在局部上有所
更動,卻不可能有根本的變化,再怎麼變也不可能像《創世記》第一章所說的
那樣,種子植物出現在有太陽之前,因為我們無法理解,沒有陽光,種子植物
怎麼生存、繁衍?

新民:不完全如此。光在第一天就有了,植物到第三日才有。光合作用沒有任
何問題。真正的出入是鳥類的起源。然而進化論並無一致的說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

主題

125

帖子

4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0
6
 樓主| trans 發表於 2007-2-9 10:43 | 只看該作者
「六日創世」的解讀

作者: snowball (猞猁)

Source: 進化vs.創造/設計
http://www.godoor.net/jidianlinks/jhl.htm



對於創世記第1章的體裁,解釋者有兩類看法:一種認為它是按時間先後順序來記事的,另一種看法則認為,這段記載不是按年代順序,而是按主題順序。

何謂主題順序?我們以《史記》為例(以下是粗略的說法),這部史書不是按人物或事件所處的年代先後來安排全書結構的,而是把歷代帝王的生平一起編入《本紀》部分,排在其後的《世家》則是以諸侯為對象,再往後的《列傳》寫的則是大夫這一等級的人—所以,你不能單憑相關歷史人物在該書中的「出場」次序,來判斷他們所處年代的先後。如果你把《史記》從頭向尾的閱讀,你會先在《本紀》部分看到秦始皇的記載,后在《世家》部分看到孔子的生平,這不表示秦始皇生活在孔子之前的時代,事實恰好相反;另外,韓信在書中的位置更加靠後(他屬於《列傳》部分),但他與《本紀》中的漢高祖是同時代的人;老子和韓非子在書中非常「靠近」(他們被合寫入同一篇傳記中),但時代卻相隔甚遠......

這樣,我們可以大體了解「按主題順序」的寫作方式,它在編排一定數量的史料時,不是以時間先後為標準,而是先根據別的特徵來進行分類,把它們分別納入各自的集合中,再把這些集合按照某種標準進行排序——在這種寫作框架中的「順序」顯然就不是時間順序了。

如果創世記第1章的記載也是以主題為序的,那就意味著:作者並沒有想告訴我們各種事物在歷史上出現的先後次序以及具體時間,他的本意只是要傳達這一信息——這一切都是上帝所造的,當然也都被他所掌管。也就是說,這段六日創世的描述等價於「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詩篇第146篇),我們不能期望從中得到額外的信息,因為那並不是作者的意圖。上述兩處經文所描述的是同樣的內容,只不過用了不同的方式——創1使用了一種更加富有層次感和節奏感的描繪形式,顯得恢弘華麗。為了產生這種效果,作者把「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作了分類,把每一類分別納入相應的「日子」中,再按照某種標準對這些「日子」(其實主要是針對每個日子的內容)進行排序並編號。

我們要注意那個時代近東地區通行的寫作方式。今天,各種作品的文體和性質有明確的區分,我們很容易分辨詩歌與記敘文,也知道哪些是煽情的政治檄文、哪些是貌似冷靜的調查報告/學術作品。然而在創世記成書的那個時代,一部文字作品往往要同時承載今天所有這些體裁作品的功能——要記載某些重要的事件,還要藉此闡明應有的政治秩序、相關的權利與職責,總之,要具有教化和政治宣傳的功能;另外,還要達到某種文學上的要求,這不是附庸風雅,相反,是因為民眾很少甚至從不接觸文字,因此,這種「具備倫理功能的史學作品」就必須被設計成一種琅琅上口、易於傳誦的形式。正如一位解經家所說:

「(作者並不是要教導他的原始聽眾有關創造工作的順序),在開頭的記載,他為了創造一個更詩體的結構,抑制了一些按年代順序排列的細節,使得這個記載變得容易記憶,攜帶和傳送,同時,也更容易教導。這發揮了一個教學的功能。教學在古代是一個很重要的實踐。畢竟,希伯來人就總的來說,必須記得所有的事情──他們沒有舊約小冊可以參考。」

以上已經說明,由於今天我們在文化背景和語言習慣上與那時的人已經有很大的差異,所以我們對某段經文的第一印象未必是可靠的。相關的歷史背景知識對於理解某些經文的原意是很有必要的,至少當一個人通讀了整箇舊約,對於那個時代特有的表達習慣有一定的了解后,再看創世記第一章時,可能就與第一次看時(那時沒有任何背景知識)有完全不同的印象。打個比方,時代周刊的封面畫了一頭驢子和一隻大象,幼兒園的孩子可能以為這是有關動物的話題,但對政治稍有興趣的人就知道這表示民主、共和兩黨。再比如,中國人解釋彌爾頓的《失樂園》時,很容易認為撒但是影射議會,而上帝是以查理一世為原型的。他們不能想象的是,彌爾頓會把追求絕對權力的查理一世當作是像撒但一樣反叛上帝的人,這也說明文化背景知識的必要性。

還有一個更明顯的例子,請看創世記11章的家譜:亞法撒活到三十五歲,生了沙拉。 請問,你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時,認為沙拉是亞法撒的兒子還是孫子?
如果你還未聽說過與族譜壓縮有關的知識,也沒有人給你講「兒子」、「父親」或「生(became the father of )」這些說法在希伯來語中的多重含意,也沒有翻到路加福音的族譜去對照(「沙拉是該南的兒子;該南是亞法撒的兒子」),也沒有仔細查馬太福音那「14代、14代、14代」的家譜是否有意省略掉了幾代,甚至也沒有注意「亞伯拉罕的兒子,大衛的兒子,耶穌基督的家譜」這種非同尋常的說法
... ...那麼你毫無疑問會得到錯誤的結論,單有中譯本或英譯本是不夠的。

當然,舊約的許多書卷之間有相當大的時間跨度,但基本的社會形態和文化特徵還是一致的。比如記錄一場戰爭,今天的人重視的是時間、地點以及詳細的經過,總之在作品中會含有大量細節。然而古人的相關的文獻或碑文卻並不體現對技術細節的重視,對他們來說,記載歷史的首要目的不是供後人進行學術考究,而是用於歌功頌德,為統治者進行宣傳,以便對人民和鄰邦起到鼓動或威懾的作用。鋪陳、重複和詠嘆充斥了整個記載,這在今天的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但應意識到:寫作目的完全不同,自然寫作方式也會有很大差異。

例如,考古學家在埃及底比斯城(Thebes)的卡那克(Karnak)神廟中找到了一塊高達7英尺半的黑色花崗石碑,為梅連塔法老登基第五年(約1231BC)所立。石碑上端左右對稱地刻畫了梅連塔法老及他兩旁的守護神。在石碑上用象形文字、詩歌文體,並以極其誇張的語氣描述他在迦南地的戰績。在碑文的第27行這樣寫著:「我擊敗了亞實其倫(Ashkelon),擒獲了基色(Gezer),將亞能城(Yanoam)毀得無影無蹤,以色列國被消滅,其後代不再生存。"

如果我們看創世記中,挪亞一家和各種動物進方舟避難的描述,它與上述碑文在格式上有某種驚人的類似:鋪陳、重複和對仗,當然,如前面我們分析創世記第1章的六日結構時所指出的,先將描述對象進行分類是必要的準備工作。
挪亞就同他的妻和兒子、兒婦,都進入方舟,躲避洪水。
潔凈的畜類和不潔凈的畜類,飛鳥並地上一切的昆蟲,都是一對一對的,有公有母,到挪亞那裡進入方舟,正如 神所吩咐挪亞的。
... ...
正當那日,挪亞和他三個兒子閃、含、雅弗,並挪亞的妻子和三個兒婦,都進入方舟。
他們和百獸,各從其類;一切牲畜,各從其類;爬在地上的昆蟲,各從其類;一切禽鳥,各從其類;都進入方舟
凡有血肉、有氣息的活物,都一對一對地到挪亞那裡,進入方舟。凡有血肉進入方舟的,都是有公有母,正如 神所吩咐挪亞的。

這種結構特徵很明顯吧?單純的敘事散文是不會這樣高度格式化的。

摩西寫作創世記時,刻意仿效當時的以色列人可以理解的、古代近東通行的寫作方式來傳達神的真理。

以色列周圍的文明古國寫作太古史最主要目的是:以太古世界作為支持當前的宗教與社會制度的證據。這些文獻的作者通常是祭司,他們指出當前的一切生活方式都是眾神祗早已安排妥當,世界原本應該有的模式。有些時候,他們特別注重一些宗教上的事務,比如神殿、祭司和禮儀。那一位神偏好那一所神殿?那些祭司家族應當服事?另一些時候,他們關心更大的社會結構,象政治權力和法律,誰該被立為王?為何某些人生而為奴?簡單的說,異邦文明的太古傳統不只是用來教導過去的歷史,而是要藉著眾神明在起初預定的事來支持當前宗教和社會秩序的合法性。

史書和史實對當時的民族或社會有特殊的意義,遠遠超出學術研究或求知慾這些範疇——它決定了整個社會秩序的合法性,也決定了人們採取何種全方位的生活方式。比如,乾隆是不是雍正的親生兒子這個問題,無論答案是什麼,我們今天的生活都不會因此受到什麼影響,但是,但是,以色列人是否應該遵守摩西律法,卻直接取決於他們是否真是被上帝領出了埃及,正如摩西十誡的序言所說「我是耶和華你的 神,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在這裡,神人之約借用了當時宗主國與附屬國之間的「盟約」的特有形式:戰勝者以宗主國的姿態,主動地以宣告的形式,頒布給它的附屬國;在約文中會強調宗主國對其附屬國所施行過的恩惠,並以此基礎要求其附屬國的忠誠與順服。

照樣,對於當時整個的以色列族來講,他們在摩西的領導下,與法老和眾多民族為敵,又要面對嚴酷的環境......他們真的有美好的前景嗎?這取決於,打發摩西來領導他們的那一位,他是否真的是萬有的創造者,真的擁有至高的權能,能夠使整個大自然聽他的命令,一切大國或是強悍的民族都無法阻止他的行動。創世記第1章的目的,是闡明並反覆宣告:耶和華上帝正是這樣的一位。

故此,創世的記載是為了體現上帝的造物主身分,他對萬物的主權,以及人對他的服從義務。這部作品的任務是「政治宣傳」,它宣告的信息是:一切人類賴以生存的東西——無論是光、空氣、大地、天體,無不是上帝所造(儘管這些事物在當時的文化中甚至被視為神祗)。人類本身被造也是為了服從他、榮耀他(對當時的以色列人來說,這具體表現為服從摩西的帶領,嚮應許之地進軍)。創世記第1章的敘述結構和字句的選擇都是著眼於這一任務。正如我們以上所看到的,這種性質的作品注重渲染、鋪陳和形象化的描述,以便統治者的豐功偉績栩栩如生的呈現出來,給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對當時的聽眾而言,這篇描述上帝創世行動的作品在體裁上正是他們所熟悉的那種,只是主人公不再是那些熱衷於修造宮殿和樹立記念碑的暴君,而是整個宇宙的建造者和統治者,也是以色列全體族人的拯救者和引領者。

以上,我們已經對文化背景、語言習慣和寫作目的等因素進行了必要的分析,指出作者的首要目的不是滿足聽眾對技術細節的好奇心,而是宣告上帝是造物主的這一事實。「日子」的運用是為了產生文學上的效果,對聽眾產生震撼(正如一篇激情洋溢的演講所能做到的)。整個創世紀1章的敘述與以下這類有關創世之工的描述是等效的,

諸天藉耶和華的命而造,萬象藉他口中的氣而成。因為他說有,就有;命立,就立。

你,惟獨你,是耶和華!你造了天和天上的天,並天上的萬象,地和地上的萬物,海和海中所有的,這一切都是你所保存的;天軍也都敬拜你。

我手立了地的根基,我右手鋪張諸天,我一招呼便都立住。

耶和華用能力創造大地,用智慧建立世界,用聰明鋪張穹蒼。

耶和華以智慧立地,以聰明定天;以知識使深淵裂開,使天空滴下甘露。

他立高天,我在那裡;他在淵面的周圍,劃出圓圈,上使穹蒼堅硬,下使淵源穩固;為滄海定出界限,使水不越過他的命令,立定大地的根基。

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地和地上所有的,都屬耶和華你的 神。

你們要對他們如此說:不是那創造天地的神,必從地上從天下被除滅!

即使兩個人在Day的解釋上不能達成一致,他們對於創世記1章的內容還是能達成許多共識的——即這個世界並不是本來就存在的,而是被上帝所造;上帝用話語創造一切,這個世界體現了他的智慧和能力;上帝對這個世界的萬事萬物擁有主權,人必須敬畏他,服從他的命令(對當時的以色列人來說,這具體表現為服從摩西的帶領,嚮應許之地進軍)。

而我與年輕地球論者的不同在於:他們(一日24小時論者)認為創世記1章還告訴了我們一些其它信息,比如各種事物在歷史上出現的先後次序以及具體時間,總之是交代了一些技術細節。而我所接受的理論則是認為,創世記1章並沒有包含這些附加信息。有關宇宙歷史細節的知識是要人通過一般啟示去獲得的。

也就是說,創世記1章與以下經文說的是同樣的事,即上帝的造物主身分和他對世界的主權。我們不能期望從中得到額外的信息,因為那並不是作者的意圖。

創世記第1章提供了哪些信息?我們不要一廂情願的認為,在成書那個年代的人,一定與今天的讀者(如方舟子)有相同的印象。我們不需要藉助現代的科研結論,而是要注意文體和語言習慣方面的知識。

還有就是不要隨意給人扣帽子,並非所有反對太陽日觀點的釋經者都是在迎合現代科學(想想奧古斯丁)。

即使針對現代的神學家,也不要隨意貼上「妥協」的標籤,而應該首先準確的了解他們的觀點和理由。大家在學習巴文克的著作時還會遇到這個問題。



創世記第1章藉助「工作周」和「日」這些概念來進行擬人化敘述,這類似於「使他榮耀的膀臂在摩西的右手邊行動,在他們前面將水分開,要建立自己永遠的名」,或者「他就用大能的手和伸出來的膀臂,並大可畏的事與神跡奇事,領我們出了埃及」這類表述。

正如探究「膀臂」到底是指肉臂還是鐵臂並沒有意義,所以「日(day)"也並不表示時間。要記住連時間本身也是上帝造的,既然他在六日里創造一切,而時間也是受造之物(這就是說時間本身也是在「六日」裡面被造的),我們可以斷定作者並不希望讀者把「日」和某種類型的時間段對應起來。



上帝作為超越者,當他向我們這些有限的受造者啟示的時侯,常常要「俯就」我們,用我們熟悉的事物和場景來作為表達的媒介。比如:
「我是真葡萄樹,我父是栽培的人。 凡屬我不結果子的枝子,他就剪去;凡結果子的,他就修理乾淨,使枝子結果子更多。你們要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你們裡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樹上,自己就不能結果子」
沒有讀者會因為這段話而認為耶穌是一株植物——這裡根本談不上是字面解經還是靈意解經的問題,只要有語言常識就行了。

再看幾處經文:
所以你要對以色列人說:『我是耶和華,我要用伸出來的膀臂重重地刑罰埃及人,救贖你們脫離他們的重擔,不作他們的苦工。
你們今日當知道,我本不是和你們的兒女說話,因為他們不知道,也沒有看見耶和華你們 神的管教、威嚴、大能的手,和伸出來的膀臂,
行法術的就對法老說:「這是 神的手段。」Then the magicians said unto Pharaoh, This is the finger of God.
這些地方我們也明白,是用了擬人的手法。上帝並無血肉之軀,而這些經文卻提到「膀臂」和「手指」這些東西,這不是為了誤導我們,而是為把上帝大能的作為用形象化的方式來表達,給讀者(聽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之易於傳誦。

現在的問題是,上帝六日做工的描述是否也等同於以上情況。我們都能牢記上帝的無形性,所以對於以下的詩句會有正確理解:
從他鼻孔冒煙上騰,從他口中發火焚燒,連炭也著了。
耶和華從天上打雷,至高者發出聲音。
他射出箭來,使仇敵四散;
耶和華的斥責一發,鼻孔的氣一出,海底就出現,大地的根基也顯露。
他從高天伸手抓住我,把我從大水中拉上來。
然而我們卻常常忘了,上帝也是超越時間和空間的,days照樣可以是擬人化手法的體現。其實反對這一點的應該是那些亞里士多德主義者,他們認為時間是與上帝同樣自有永有的,上帝所做的一切只是在永恆的時空裡面對那些永恆的物質元素進行塑造。

既然是在六日之內創造「萬有」,而時空也只不過是受造之物,那麼奧古斯丁的觀點還是很有說服力的。

奧古斯丁認為,上帝不是在時間中創造萬物,而是把萬物連同它們所在的時間一起創造出來——所以,day不是24小時,而是一種描述角度,與時間無關(因為連時間本身也是在其中受造)

無論他認為宇宙歷史有多長,他對day的解釋都是與方舟子不同的。

再舉例:

來吧!我們歸向耶和華。他撕裂我們,也必醫治;他打傷我們,也必纏裹。
過兩天他必使我們蘇醒,第三天他必使我們興起,我們就在他面前得以存活。(何西阿書6章)

我們讀聖經,是為了知道作者所要告訴我們的,而不是強求作者為我們所感興趣的事提供答案。

你將要受的苦你不用怕。魔鬼要把你們中間幾個人下在監里,叫你們被試煉,你們必受患難十日。你務要至死忠心,我就賜給你那生命的冠冕。(是哪十天?)

我又看見寶座與四活物,並長老之中有羔羊站立,象是被殺過的,有七角七眼,就是 神的七靈,奉差遣往普天下去的。(上帝有七個靈?這七個靈各是什麼靈,叫什麼名字?)

我一直在澄清的,即創世記第一章的文體與詩篇或智慧書的同類部分並無本質差異,就體裁而言,它並不是單純的敘事散文。我們很容易辯認它所帶有的詩體或者說高度的格式化特徵——包括對仗、重複和對數字概念的反覆應用。

聖經是明白的,但這是針對當時的人而言,今天我們在文化背景和語言習慣上與那時的人已經有很大的差異,所以我們對某段經文的第一印象未必是可靠的。相關的歷史背景知識對於理解某些經文的原意是很有必要的,至少當一個人通讀了整箇舊約,對於那個時代特有的表達習慣有一定的了解后,再看創世記第一章時,可能就與第一次看時(那時沒有任何背景知識)有完全不同的印象。


創世的記載是為了體現上帝的造物主身分,他對萬物的主權,以及人對他的服從義務。這部作品的任務是「政治宣傳」,它宣告的信息是:一切人類賴以生存的東西——無論是光、空氣、大地、天體,無不是上帝所造(儘管這些事物在當時的文化中甚至被視為神祗)。創世記第1章的敘述結構和字句的選擇都是著眼於這一任務。對當時的聽眾而言,這篇描述上帝創世行動的作品在體裁上正是他們所熟悉的那種,只是主人公不再是那些熱衷於修造宮殿和樹立記念碑的暴君,而是整個宇宙的建造者和統治者。

原載「求真論壇」



基甸連線 http://godoor.net/jidianlinks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3

主題

1796

帖子

428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28
7
常常 發表於 2007-2-9 10:52 | 只看該作者

答非所問!

相信聖經上記載的那個神創論的基督徒科學家,恐怕也沒幾個!

相信聖經上記載的先出現植物,瓜果蔬菜,然後才出現太陽,月亮,群星的基督徒科學家,恐怕一個也沒了!!

相信聖經上所記載的,上帝第一日造地球,第二日造空氣和水,第三日造所有植物瓜果蔬菜,第四日造太陽月亮群星,第五日造魚類飛鳥,第六日造人的故事的基督徒科學家,恐怕一個也沒了!!
多喱咪化嗦啦柒哆!!!(1 2 3 4 5 6 7)
飛行麵條怪與你同在!拉麵!
http://zh.wikipedia.org/wiki/飛行麵條怪物信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

主題

125

帖子

4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0
8
 樓主| trans 發表於 2007-2-9 10:59 | 只看該作者
常常,你再看看上面的轉帖,真的不是答非所問。(嘁哩喀喳看不懂我覺得比較自然,你給我的印象還是比較明白的人。)

相信聖經的基督徒科學家很多,包括非常優秀的科學家,不是你想象的那麼愚昧。

聖經如果真的向你說的那麼豆腐,那麼明顯的是迷信,不要說科學家了,一般人都騙不了。創1的問題絕對不是你才提出來的。上面的轉帖講到解經的問題。作者當然是相信聖經的神創的,但他解釋了為什麼他不認為創1講的是你理解的那樣的次序。

[ 本帖最後由 trans 於 2007-2-9 11:05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

主題

125

帖子

4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0
9
 樓主| trans 發表於 2007-2-9 11:02 | 只看該作者
再舉個例子:

---------------------------

基甸一個無神論「佈道家」的「錯覺」---點評道金斯vs奎恩之辨
http://www.godoor.net/jidianlinks/lx/jddjs.htm

。。。

奎恩指出的道金斯的另一個「稻草人」,是相信「年輕地球論」的科學家。道金斯說有時候人的思想或人格可以割裂(compartmentalized)到令人驚嘆的地步,「甚至有做科學研究做得不錯的科學家按照字面相信《創世記》講的地球的年齡只有六千年。」奎恩認為道金斯舉的這個「割裂症」的例子過於極端。奎恩指出,實際上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既相信上帝又相信地球有兩百億年歷史或者相信進化論的人。。。基督徒科學家對進化論和地球年齡本來就有多元化的看法[5]。奎恩指出世界上有很多信仰上帝而同時相信「年老地球論」甚至接受進化論的科學家(如今年寫書見證「生命邏格斯」的柯林斯[6]。。。

[5]新民《特殊創造論與神導進化論簡介》
http://www.godoor.net/jidianlinks/jhl/xm-jhl.htm


[6]新民《從〈上帝的語言〉看人類的起源》
http://godoor.net/jidianlinks/kx/xm-kls.htm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3

主題

1796

帖子

428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28
10
常常 發表於 2007-2-9 11:0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8 trans 的帖子

我看不出來你的帖子說明了什麼問題

你是不是想說聖經上這個「日」的長短和現在不一樣?

我說的是次序,第一,第二,第三,。。。

如果你說聖經是豆腐,是迷信,那我也不說什麼了,因為我就知道聖經是豆腐,是迷信
多喱咪化嗦啦柒哆!!!(1 2 3 4 5 6 7)
飛行麵條怪與你同在!拉麵!
http://zh.wikipedia.org/wiki/飛行麵條怪物信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

主題

125

帖子

4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0
11
 樓主| trans 發表於 2007-2-9 11:11 | 只看該作者
暈。樓上snowball那篇花了很多篇幅他解釋為什麼他不認為創1講的是你理解的那樣的次序啊。

「日」的長短當然也跟是否「豆腐」相關啊。你認為是豆腐,當然是你的自由。但是一個基督徒科學家或者科學工作者不相信是豆腐,也有他的理由,對吧?如果你認定聖經是講的這個、那個,但是你搞錯了,那麼你認為是豆腐的理由是否也需要審視一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3

主題

1796

帖子

428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28
12
常常 發表於 2007-2-9 11:1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1 trans 的帖子

你的意思是,創世紀的日,其實不是時間,而是分類?

這個日應該解釋成「類」?
多喱咪化嗦啦柒哆!!!(1 2 3 4 5 6 7)
飛行麵條怪與你同在!拉麵!
http://zh.wikipedia.org/wiki/飛行麵條怪物信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paullian 發表於 2007-2-9 11:19 | 只看該作者
我一次一次的發貼。。但基督徒們全都固執的裝看不見?
科學家們做過無數次的試驗,尋找道了無機分子轉化成有機分子的過程已經所需要的要素。而有機分子恰恰是所有生命的起源。
也就是說,聖經說先出現植物,瓜果蔬菜,然後才出現太陽,月亮,群星。
而再科學家的眼裡,先出現太陽系,然後有了五大行星,然後地球由於火山運動以及大氣層的化學作用產生原始海洋,原始海洋開始囤積大量的無機分子。各種無機分子在雷電,火山,環境劇變,等影響下,相互產生化學作用,從而產生有機分子,如氨基酸之類。而有機分子漸漸產生蛋白質之類膠狀有機分子。從而具備了進化成簡單的單體細胞的條件。。大量的酶,與蛋白質之類的有機分子相互結合產生單細胞生物。單細胞生物為了能夠生存,開始吸收養分,這就開始了營養進化。而有些單細胞開始學習光合作用。,生殖,分裂,然後在相結合,生殖分裂。單細胞,分裂成多細胞生物,藻類,,珊瑚,等。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

主題

125

帖子

4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0
14
 樓主| trans 發表於 2007-2-9 11:22 | 只看該作者
zt

。。。

?創世記一2-5陳述第一階段的創造工作;光的形成;主要是指太陽和其他天體的光。一般來說,陽光是動植物生長的先決條件——雖然有些在地底下的生物無毋陽光而仍可生長)。

??創世記一6-8代表第一階段:蒼天(expens;raqia')形成;將懸浮在天空的水份與凝結於地面的水份分開。raqia'的意思,並不是某些作者所以為的,指一個錘打成的金屬蓋(在任何古代文化中,都沒有這種概念);這字的意思只是「鋪張的穹蒼」。有一個明顯的例子是以賽亞書四十二5,該處運用同源字roqa',「創造諸天,鋪張(源於動詞natah[展開]窗帘或帳幕索)穹蒼,將地和地所出的(名詞se'sa'im時常指動植物)一併鋪開(raqa')……的神耶和華如此說」。很明顯,raqa'在本段經文並不是指「錘打」或「踩踏」的意思(若這字與金屬工程有關,就可以作「錘打」或「踩踏」);而同義字。natah更可證明這字於本段經文應解作張開或膨脹的力量。因此,raqia'這名詞的意思只是「蒼天」,而沒有硬金屬蓋的涵義。

??創世記一9-13乃關於神創造工程的第三階段;海洋和湖泊的 水退減至較低的地方,使廣大的陸地露出水面,成為旱地。毫無疑問,是地球慢慢冷卻而引起水氣凝結才導致這個結果;因地殼壓力而產生的大小山脈,當然也會使水與陸地分開。旱地(hayyabbasah)一旦出現,植物就有機會在地球表面繁殖。

??創世記一14-19陳述神於第四個創造階段將雲撥開,使陽光直接照射地面,使地上還可以準確地觀察太陽、月亮與眾星的運行。第十六節不可解作是指明神在第四個創造日才造成各個天體;反之,這節經文指出,在第一天被造而作為光源的日、月和眾星,這時被神安放在特定的位置上,使地球上的人類國著觀察這些天體而得知時間(「天宮、季節、日子、年份」)。第十六節的希伯來文wayya'as,應該譯為「於是[神]『已造了』(made)」。(希伯來文沒有「過去完成時態」的語式,只有用「完成時態」或這裡的「未完成過去時態」,來表達英文的「過去時態」或「過去完成時態」,至於是代表那一種,則由上文下理決定。)

??創世記一20-23指出,在第五個創造階段,神已完全使深海生物、淡水生物及飛行生物繁衍了(飛行生物包括昆蟲、蜥蜴類或有羽毛的雀鳥)。從觀察地層中的化石,得到一個使人感興趣的發現:無脊椎動物的化石,是突然間在古生代寒武紀出現的。我們不能從寒武紀之前的地層得知五千多種古生代的海陸動物如何繁衍,因為在寒武紀之前形成的地層中,沒有這些種類的化石(參看D.Dewar,「The Earliest Known Animals,」Journal of the Transactions of theVictoria Institute 80[1948]:22-29)。

??創世紀一24-26記載創造過程的第六(即最後)階段。神使地上的動物各按其種類而產生(24節的lminah及25節的lminehu,意思是「各從其類」,但沒有指明最先創造的是雄性抑或雌性);這創造過程的高潮是創造人,關於這一點,上文已有詳細討論。。。

---http://www.tochrist.org/book/download_books/sjnthb/chapter06.1.html

[ 本帖最後由 trans 於 2007-2-9 22:25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

主題

125

帖子

4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0
15
 樓主| trans 發表於 2007-2-9 11:26 | 只看該作者
。。。

D、畫景描意論

    今日基督教福音派中有些神學家贊成畫景論的看法。他們同意奧古斯丁對創世記第一章解釋的原則,認為猶如先知對未來之事預見的觀象,創世記的作者,回顧神所創造之天地萬物,所顯現的一幅圖畫。作者好似將這幅畫景,安放在一個框架中。他將神創造的工作,分成八類來描述,並用象喻性的含意,以六天的日子來表明全部創造工程的完成。工程的先後,並不一定按照作者對它描述的次序,但是也並不是毫無次序的。亞當的被造,顯然是發生在神造齊其他一切事物之後(人的地位及使命,並自然科學的發現,都如此證明)。第七日的安息日,不但表明神已經完成他全部的創造,也是由此制定選民應當遵守安息日的法則,及六與一之比例的原則(出廿: 8-11)。

    這種論說承認,宇宙已經有一個很久遠的歷史。在創造開始的初期,在每一個時期中,各種受造之物的發展及相互之間的關係,大致上是按照(神所制定的)自然定律的; 而且根據他美好的計劃,按時候創造各種類別的生物。最後,當地球適宜於人居住及生活時,神按照他自己的形像,造成亞當及他的配偶夏娃。

    畫景論和時期創造論至少有兩個主要的不同點: 第一,畫景論的解釋無需按照創世記第一章所列的次序,因此避免了與自然科學之發現相衝突「第二,畫景論相信,在創造的過程中,神也利用自然定律,使受造之物,按它們的本性與自然的循環,得以發展並繁殖。

    茲將畫景論的根據簡列於後:

    ① 這種解釋比較最滿意地解決了創世記第一、二章的文字所引起的困難: 例如日月星辰與地球被造的次序; 菜蔬果實的生長; 地球在無太陽時的晝夜之分; 水族類的產生經過等等。

    ②作者顯然有意將創造分佈於兩個相對的三日: 第一日與第四日描寫光與光體; 第二日與第五日描寫天空及水與飛,鳥及水族; 第三日與第六日描寫陸地及植物與動物及人。(參閱馬太一章的家譜分為三個十四代。)創世記第二章也並不是按受造之物受造的先後而列述的。

    ③ 這種解釋得到地質學之發現的支持。在地球的年代上,礦植物及動物等的出現上,以及各種物體的發展上都沒有主要的衝突。

    ④ 畫景論基本上移除了其它三種解釋所引起的困難。

    然而我們應當記得,全部的創造的浩大,是遠超我們所能想像的,而神往聖經中所給我們,關於創造之工的啟示,卻是非常簡略的,因此我們不能太自信或自滿地,以為某一種解釋乃是絕對準確,或是認為其他的解釋是完全錯誤的。聖經的研究及對自然的觀察,或許在將來可以給我們更清楚的了解。

    創世記一、二章及聖經中其他經文,對天地的來源的記載,為要使我們知道,第一: 天地並非是永遠存在的,而是由惟一永遠存在之神所創造的; 第二,因此宇宙及其中的一切都是屬於神的,而且是應當榮耀他的; 第三,人是按照神的形像而造成的,應當侍奉神,並且與他保持密切的交通; 最後,神所造的一切都是「好」的,都是合乎他的計劃和目的的。

---http://c-highway.net/book/system2/sys2-9/7.htm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

主題

125

帖子

4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0
16
 樓主| trans 發表於 2007-2-9 11:34 | 只看該作者
創1:1    起初,神創造天地。
創1:2    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
創1:3    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
創1:4    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
創1:5    神稱光為「晝」,稱暗為「夜」。有晚上,有早晨,這是頭一日。
創1:6    神說:「諸水之間要有空氣,將水分為上下。」
創1:7    神就造出空氣,將空氣以下的水、空氣以上的水分開了。事就這樣成
         了。
創1:8    神稱空氣為「天」。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二日。
創1:9    神說:「天下的水要聚在一處,使旱地露出來。」事就這樣成了。
創1:10   神稱旱地為「地」,稱水的聚處為「海」。神看著是好的。
創1:11   神說:「地要發生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並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
         果子都包著核。」事就這樣成了。
創1:12   於是地發生了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各從其類;並結果子的樹木,各
         從其類;果子都包著核。神看著是好的。
創1:13   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三日。
創1:14   神說:「天上要有光體,可以分晝夜,作記號,定節令、日子、年歲,
創1:15   並要發光在天空,普照在地上。」事就這樣成了。
創1:16   於是神造了兩個大光,大的管晝,小的管夜,又造眾星,
創1:17   就把這些光擺列在天空,普照在地上,
創1:18   管理晝夜,分別明暗。神看著是好的。

。。。

所以是:

先造光、再出現植物,瓜果蔬菜、然後(16節)太陽,月亮,群星被安置。

16節不可解作是指明神在第四個創造日才造成各個天體;反之,這節經文指出,在第一天被造而作為光源的日、月和眾星,這時被神安放在特定的位置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
paullian 發表於 2007-2-9 11:40 | 只看該作者
對不起。。科學研究認為,先有宇宙,然後有太陽,太陽,然後有地球,
生命也不是先有植物,而事現有單細胞生物,單細胞生物形成藻類,然後有魚類
這些研究事科學家們從大量的化石里尋找到的。
你們不求甚解的死讀聖經,科學家們日以繼夜的研究化石,古生物,深入險境的尋找新物種,這就是他們跟你們的分別。
也就是說,你們寧可相信上帝,而停止了追求真理的腳步,而他們放下了牽伴,義無反顧的再未知的路上尋找真理。
所以,我看不起那些固執的,只知道拚命攻擊別人辛苦的勞動成果,自己卻盲信,懶惰的不願思考真理的,基督徒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18
研究 發表於 2007-2-9 12:12 | 只看該作者
回:#4              神在第一日就造了光。(創:1:3)
回:樓下:    你注意到沒有?神在創造日月,方便我們記日之前,神就說有早上,有夜晚。這七日,我猜應該是神的日子。「神看千年如一日.....「可能更長。但只有神知道。

[ 本帖最後由 研究 於 2007-2-9 12:39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3

主題

1796

帖子

428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28
19
常常 發表於 2007-2-9 12:1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5 trans 的帖子

就是說,你其實相信,創世紀的第一日,第二日,第三日,等等,並不表示次序,而是一種分類?

你看,你應該說出你自己的看法,不要老是轉別人的,因為別人的帖子是回答其他問題的,往往對我們討論的問題說得不清不楚
多喱咪化嗦啦柒哆!!!(1 2 3 4 5 6 7)
飛行麵條怪與你同在!拉麵!
http://zh.wikipedia.org/wiki/飛行麵條怪物信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

主題

125

帖子

4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0
20
 樓主| trans 發表於 2007-2-9 21:05 | 只看該作者
常常,除了「畫景論」等等,最簡單的就是16節的解經,說明你和泡連所謂「先出現植物,瓜果蔬菜,然後才出現太陽,月亮,群星」的次序是因為誤解了16節。創一的次序是

----------------------------------------------------------------

先造光、再出現植物,瓜果蔬菜、然後(16節)太陽,月亮,群星被安置。


QUOTE:
16節不可解作是指明神在第四個創造日才造成各個天體;反之,這節經文指出,在第一天被造而作為光源的日、月和眾星,這時被神安放在特定的位置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05: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