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洞觀鄧小平逝世十年後的中國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803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ent 發表於 2007-2-5 07: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章立凡


    「有話要說,給我一隻貓」,是鳳凰衛視《有報天天讀》的一句廣告語,大家耳熟能詳。今年2月19日,我有話要對一隻偉大的貓說。因為這隻貓不僅改變了中國,也改變了世界的格局。


「貓論」的歷史貢獻


    十年前逝世的鄧小平有一句名言:「不管黃貓黑貓,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貓。」這是1962年 7月2日,他在中共中央書記處討論「包產到戶」時引用的四川諺語。後來被訛傳為「不管白貓黑貓,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貓」,「文革」中更被冠以「貓論」的罪名而遭批判。鄧的形象從此與貓結下不解之緣。

    「文革」結束,鄧小平二次復出,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務實的「貓論」提升為治國方略。鄧小平不同於毛澤東之處在於:毛似乎是一個天生的秩序破壞者,任何不喜歡的東西都可以推倒重來;而鄧則是秩序的建立者,不會憑著浪漫的革命詩思橫掃一切,而是腳踏實地,朝著現實目標探索前行,「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口號由此應運而生。

     鄧小平對中國現代化的最大貢獻,在於摒棄了「階級鬥爭為綱」的教條,結束了那種隨時「觸及靈魂」的革命,實現了「經濟工作為中心」的基本國策轉移。他以快刀斬亂麻式的果決,使國家迅速走出「文化大革命」的陰影,推動國民經濟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才有了今天經濟上的驕人成就。與此同時,中國承襲毛的外交思路,利用冷戰時代東、西方陣營的對立,將自己定位於第三世界,形成了不容忽視的第三極;並通過對外開放,擺脫了毛澤東時代的國際孤立狀態,迅速融入國際大家庭。國際外交格局因鄧小平而改觀。

    為推動國家的現代化,鄧小平發動了對「兩個凡是」的批判,打破了意識形態的堅冰,「思想解放」成為80年代最響亮的政治口號。鄧小平作為執政黨的領袖,對維護本黨的執政地位同樣不遺餘力。在對「凡是派」的鬥爭佔據上風后,他迅速提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並堅持保住毛澤東的偶像地位。雖然中共中央作出《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否定了「文化大革命」,但相對保留了對「反右」的評價。這兩個歷史問題至今仍是禁區。


總設計師的遺憾


    中共第二代領導人曾力圖通過民主與法制建設,推動政治體制改革,這也是當時朝野的共識。但民間訴求操切,僵硬的意識形態則不時吹動寒流,迫使鄧在執政地位與政治改革之間作出抉擇。不按指令捉「老鼠」,當然夠不上「好貓」,社會矛盾的加劇令衝突日增,導致他的兩位親密助手先後下台。1989年的重大歷史事件后,鄧小平淡出政壇。

    進入90年代,當鄧的改革開放路線再度受到嚴重挑戰時,這位自稱為「平民」的老人拍案而起,用顫抖的聲音和手勢發表「南巡講話」,最後一次捍衛了自己的尊嚴和歷史功業。他以政治餘熱開創了一個政治學上罕見的先例,至今無人有勇氣和能力仿效。

    「北京風波」以及叫停「姓社姓資」的爭論,使國人自毛時代以來養成的高度政治熱情被強力退燒;作為化解手段,鄧機智地撬動經濟槓桿,將全民推入了一場風起雲湧的經商大潮,「一部分人先富」成為最時尚的口號。50-60年代被消滅的民營經濟,自90年代迅速崛起。一些失意精英的政治怨憤,也從經濟發跡中得到補償。政治體制改革處於停擺狀態。

    鄧小平在淡出政壇前作了這樣的檢討:「十年最大的失誤是教育,這裡我主要是講思想政治教育,不單純是對學校、青年學生,是泛指對人民的教育。對於艱苦創業,對於中國是個什麼樣的國家,將要變成一個什麼樣的國家,這種教育都很少,這是我們很大的失誤。」

    總設計師作為執政黨領袖所表達的遺憾,帶有明顯的意識形態特徵,但也是「摸著石頭過河」的實用哲學所須付之代價。在「文革」造成的社會道德真空狀態下,將全黨全民推入經濟大潮;直到他逝世,未能完成政治體制改革和道德重建的任務;這些都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歷史遺產中的債務


    全社會追求物慾的急功近利心態,使執政黨內腐敗風氣上升,知識精英社會責任感淪喪,其道德後果在鄧逝世十年內日益凸顯:領導為彰顯政績而罔顧民生,官員因謀求私利而貪贓枉法,商人因追逐利潤而摒棄誠信,學者為出名出書而弄虛作假,百姓因蠅頭小利而你爭我奪,企業為追求效率而忽視安全環保……

    鄧小平早在20年前認識到:「不改革政治體制,就不能保障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經濟體制改革繼續前進,就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阻礙四個現代化的實現。」作為鄧時代的遺產,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繁榮與民主監督功能的缺失,使轉型中的社會逐漸失衡:一黨執政體制下的「權力尋租」,造成普遍的權錢交易和官場腐敗;「諸侯經濟」的迅速崛起,令執政黨的各項政策面臨「下有對策」的挑戰;教育、醫療、住房、社會保障等民生領域的種種弊端,隨著中國工業化、城市化的加快而日見突出。

    鄧小平早年受過傳統和新式的教育,青年時代有著在法國工廠務工四年的履歷。嚴格的工業化啟蒙訓練,使他超越了「國際農民工」水準,具備了產業工人和知識分子革命家的素質,並有著不同於毛澤東式農民領袖的眼界。對設計師而言,工業化設計的思維是縝密而務實的,目標明確,不受浪漫理想的支配,注重技術上的可操作性和製造工藝。

    與當今世界多數發達國家領導人的法學、政治學教育履歷不同,自上世紀末起,中國逐步進入了「工程師治國」的時代,鄧的「貓論」在繼任者手中持續發揚光大。歷經江澤民時代之後,作為鄧小平隔代指定的接班人,胡錦濤在繼承經濟遺產利益的同時,也不得不接受政治遺產中的債務。

    胡錦濤、溫家寶等現任領導人所面臨的,是大量前任及隔代遺留的問題,權力壟斷下無數因侵權引發的群體事件,經濟訴求的對象是政治體制。面對日益尖銳的社會矛盾衝突,依靠傳統威權以及法律等技術手段,也只能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社會現代化的高速列車,已不再是「技治主義」手段所能駕馭,需要引入更多的人文理念,從道德和政治層面解決社會難題。

    有鑒於此,在承襲固有意識形態的前提下,胡錦濤去年提出「社會主義榮辱觀」,試圖以「八榮八恥」的設教,重建社會道德標尺;繼而重拳出手,懲治貪腐諸侯,重振中央權威。關注民生和社會公正的舉措與姿態,年來也頻頻出現於媒體。但基本上都屬於執政黨自查自處。


改革的危險來自內部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經濟全球化及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國際資本大舉進入中國,重回計劃經濟的後路已斷。國內市場經濟化催生的股票、房地產等市場,促使法律逐步健全,人民的財產權利意識日益蘇醒。與其說「改革不可動搖」,毋寧說已無回頭路可走。

    從經濟民主走向政治民主,雖僅一步之遙,行進卻無比艱難。如果說鄧小平、胡耀邦等第二代領導人所遭遇的改革阻力主要來自上層,則當今中共領導人所面臨的局面要複雜得多:由於政治體制改革滯后,「科層化」的弊端尾大不掉,自中層上下,已膨脹為一種利益盤根錯節、規模龐大無比的官僚體制,且不斷有新生代踴躍躋入。政治體制改革的風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沒有人民的支持不會成功。

    1989年「北京風波」后不久,發生「蘇東劇變」,社會主義陣營解體,近年又出現了第二輪的「顏色革命」浪潮。所謂關係到執政黨生死存亡的大事,無非是對執政地位而言。去年智囊們提出「一黨執政,黨主立憲」等策論,也是圍繞這一主題做文章。最擔心會失去的,往往是最有可能失去的。足以動搖改革和顛覆執政地位的危險,並非來自什麼「國內外敵對勢力」,而是蟄伏於執政黨體內。

    毛澤東走了,「兩個凡是」失效了;鄧小平走了,「摸著石頭過河」的時代結束了;今後「貓捉老鼠」光靠「目的正義」和威權利爪不好使了,要講究「程序正義」了。社會沒有民主不會健康,改革要使大多數人獲益才會成功,政治家要有歷史感才可擁抱未來。

    政治上實現社會民主,經濟上實現分配公正,將遠近積累的歷史問題作個了斷——這是鄧小平身後留下的三道待解之題。

7

主題

1296

帖子

27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3
沙發
定軍山321 發表於 2007-2-5 10:0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515

帖子

31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10
3
純爽 發表於 2007-2-5 22:26 | 只看該作者
感謝樓主精彩提供!!!!!樓主辛苦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495

帖子

306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06
4
worldland 發表於 2007-2-6 04:2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294

帖子

26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3
5
yzlcss0103 發表於 2007-2-6 11:4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531

帖子

11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0
6
hjm00600 發表於 2007-2-6 16:0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81

帖子

18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18
7
ak7619 發表於 2007-2-13 10:16 | 只看該作者
改革要使大多數人獲益才會成功,政治家要有歷史感才可擁抱未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297

帖子

6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7
8
gerenyanlun 發表於 2007-2-14 10:30 | 只看該作者
好文章總是不能割裂歷史的聯繫。謝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93

帖子

21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1
9
gzhxt2006 發表於 2007-2-14 11:0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3

主題

2631

帖子

739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39
10
zzbgw603 發表於 2007-2-14 18:15 | 只看該作者
讓歷史來證明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1: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