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擔心成為"跳板" 中小企業患上名校恐懼症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7-2-10 01: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news.tom.com  2007年02月08日 09時25分 中國青年報  
http://news.tom.com/2007-02-08/070M/05104115.html

資料圖:現在企業招人已不再盯著名牌大學不放,而是找專業對口、適合自己企業,且能夠踏實工作的學生 中新社發 凱楓 攝

「真鬱悶,難道出身名校也是一種錯?」剛剛被天津一家二星級酒店「拒絕」的大四學生楊鶴寧有些想不通。

作為一名南開大學的本科畢業生,楊鶴寧本


來對自己的「出身」充滿信心。他學的是工商管理專業,屬於就業形勢最好的學科之一,且在全國的學科排名中位居前列。大學3年多,他積極參加各項與專業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履歷表上「戰果輝煌」。

可最近在應聘中遇到的一連串挫折讓楊鶴寧感到非常迷茫。「這不是一次兩次了。」楊鶴寧覺得很委屈,「好多企業一聽說你是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就把你的簡歷往邊上一放,基本不予考慮。」當然這些企業多為正處於發展初期的中小型公司,他們不接受名校畢業生的理由是:怕高材生們拿中小企業當做跳板,幹不了多久便會跳槽。

中小企業被好學生「閃」怕了。

學生:進名企難只好「騎驢找馬」

「其實,那些企業的顧慮也不是全無道理。」楊鶴寧說,由於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許多同學都只能採取「一約多簽」的辦法,來增加自己的心理安全感。

自1999年高校擴招以來,畢業生進名企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很多名校大學生漸漸開始將目光轉移到具有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一些收入穩定的事業單位也受到了歡迎。

在日前舉行的一次校園招聘會上,天津一所普通中學的攤位吸引了幾位南開大學歷史系的應屆生。他們希望應聘當歷史教師。負責招聘的老師看了簡歷,覺得不錯,但一直不放心地追問:「你們的條件這麼好,能安心教師崗位嗎?」

事實印證了這位老師的顧慮。一名學生非常直率地告訴記者:「我不能保證三五年之內不跳槽,如果做老師需要簽訂長期合約的話,我要再仔細考慮一下。」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許多名校生在求職過程中都抱有上述「騎驢找馬」的心態。

做名企新丁,還是成為小公司的「開國元老」?七成以上的大學生表示,自己還是會選擇前者。他們普遍認為,大企業已經形成了完善的運行機制和規範的管理制度,而且有良好的企業氛圍,在那裡工作可以學習到更多的東西,為今後的道路打好基礎。與這些好處相比,對於一些中小企業提供的豐厚薪水,他們只好忍痛割愛。

「如果實在擠不進名企,那我就先選擇一個薪水豐足的中小企業簽訂最短期限的合約」,一名會計學專業的本科生說,「等到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和經濟實力之後,我會重新跳到大公司去。」

企業:重視忠誠度,不再迷信名校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許多單位都十分擔心自己成為名校學生的「跳板」。「高材生對自己的定位比較高,進入社會時希望有較高的起點,我們這樣的小公司讓他們覺得自己的能力沒有施展空間。」一位企業招聘人員說,名校生的頻繁跳槽,使得公司崗位一直不穩定,對公司的日常工作影響很大,因此在招聘時會特別謹慎。

不僅僅是中小企業,一些大型企業也表示出同樣的憂慮。作為校園招聘大戶,金山公司每年都要招收百名左右的應屆大學畢業生,但他們曾經提出「不要一流大學的學生」,原因是「用不住」。豐田汽車(中國)公司的相關人士也曾表示,所謂的第一流人才並不好用。

「他們最大的缺陷就在於自視過高,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太強」,南開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劉月波分析,「企業可能不會懷疑你的能力,但會對你的忠誠度提出質疑。」

某國有企業人力資源部陳先生告訴記者,現在企業招人已不再盯著名牌大學不放,而是找專業對口、適合自己企業,且能夠踏實工作的學生;「態度決定一切」這句話,在老闆心中的分量越來越重,知識經驗、社交資源已經不是最後的決定因素,對工作的真誠度和忠誠度將被放在第一位,這也是為什麼一些名校生有時反而不被企業看好的原因。

「每個人都要在取悅中成長」,劉月波指出,「職場發展都是要通過獲得別人的肯定才能實現的,即使是再優秀的人,也要在交往中得到別人的肯定才能成功。在取悅成長的過程中,個人的溝通能力再也不能被忽視了。」

名校生和名企是最好的組合?

一方面,有學生抱怨企業的眼睛只盯住名校畢業生;另一方面,也有企業感慨名校學生自視甚高,不好用。名企攜手名校畢業生,這樣的「強強聯合」為何換回一堆牢騷與抱怨?

劉月波主任認為,名校生和名企雙方對彼此的期望值都太高才是上述矛盾的根本原因。

他分析,在名校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社會和家庭對他們的極高期望給他們造成了較大的心理負擔,而「天之驕子」的地位更使他們心高氣傲。一旦企業在招聘時許諾的優厚待遇成為「口頭支票」,學生會產生強烈的失落感,出現怠工、跳槽的情況;與此同時,名企也希望自己招到的都是綜合素質強、發展潛質好的人,盼著這些金子早些發光。當這種預期沒有達到時,企業便發出「名校學生不好用」的感慨。

「事實上,名企未必是所有人的最優選擇,大學生應根據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作出最終決定。」劉月波認為,就業不僅是企業對求職者的一個選擇過程,更是求職者自我選擇的過程。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職業目標在哪裡,在有利於職業目標發展的前提下進行抉擇。

據一項對北京人文經濟類綜合性重點大學大學生的調查中顯示,大部分學生對自己將來的職業沒有規劃:對自己將來如何一步步晉陞、發展沒有設計的佔62.2%;有設計的佔32.8%,而其中有明確設計的僅佔4.9%。

在大學期間,大學生對自己的發展規劃不明確,不能運用職業設計理論,規劃未來的工作與人生髮展方向,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學生對就業的提前準備和準確定位,甚至影響對工作的適應。

比如你是喜歡安逸平穩的工作環境,還是願意成為勇於挑戰的創業者?你是看重長遠發展,還是更趨於眼前利益?對於這些問題畢業生應該自己先想清楚。

劉月波認為,大學生在選擇第一份工作時,首先要問問自己就業的目的在哪裡。他認為就業的目的應該是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斷地積累經驗。他說:「從這個角度來看,找到一份與專業業務有直接關聯,與今後職業發展目標緊密相關的,且能夠對自身不斷增值的工作,比進入名企更加重要。」 (張劍、李新玲)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09: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