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走近科學:偽造還是UFO 新疆喀納斯碟影迷蹤

[複製鏈接]

2409

主題

9365

帖子

4007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400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e2000 發表於 2007-2-9 23: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5年9月,一對夫婦意外地拍到了一個白色發光物,這個發光物僅僅只出現了4秒鐘突然爆炸,地面上沒有留下任何痕迹,它是UFO嗎?

  

  一 神秘物體瞬間爆炸 卻沒留下痕迹

  主持人:經常收看我們節目的朋友們可能注意到,以往我們播出的中國水怪、UFO懸案調查節目中,都曾提到一個地方,就是新疆的喀納斯風景區。說到這,大家一定會說,這個地方怎麼這麼奇怪,竟出怪事。據從喀納斯風景區旅遊回來后的人說,這裡給人的感覺的確如此,人只要一到那,就感覺要出事兒。這話偏偏還應驗了。

  2005年9月的一天,一對從雲南省昆明市前往喀納斯景區旅遊的夫婦,在距喀納斯150多公里的布爾津縣附近,也就是這,意外地拍到了一個白色發光物,奇怪的是這個發光物僅僅只出現了4秒鐘,突然爆炸,就像空氣一樣蒸發了,地面上沒有留下任何痕迹。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這對夫婦因為這段錄像,一夜之間成為昆明市眾人關注的人物,甚至在不到半年時間裡,就接受了許多家大的媒體採訪,那麼他們拍到的是什麼,為什麼會引起這麼大的轟動呢?故事還得從一年之前說起。

  2005年9月19日這一天,來自雲南省昆明市的周紀鴻夫婦,與同車的其他17名遊客,一大早從烏魯木齊市出發,趕往喀納斯旅遊風景區。 下午7點,對於內地的許多地方來講,天已經黑了。而新疆,正是夕陽西下的時候。美麗的塞外景色,對於經歷了近800公里長途顛簸的遊客們來講,已毫無吸引力。

  就在旅遊車行駛到離布爾津縣還有10公里的地方,劉明儀發現在她的右前方,突然出現了一道亮麗的景象。

  目擊者劉明義:東邊的阿勒泰山全部黑了,但是山腳下怎麼會有一條金色的光帶,就像金腰帶一樣。

  這不禁讓她想起不久前剛剛見過的一幅畫。於是劉明義讓坐在右窗邊上的丈夫,趕緊用攝像機錄下來。但是他們誰也沒有意識到,在這段罕見錄像的背後,竟隱藏著一個驚人的秘密。

  9點半左右,旅遊車到達布爾津縣。因為天色已晚,所以導遊安排所有的遊客就近住了下來。晚飯後,周紀鴻夫婦拿出攝像機想看看沿途拍攝的風景。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從未見過的神秘現象出現了。

  目擊者周紀鴻:一個白色亮點在山的上下左右晃動。

  周紀鴻:然後一下就掉到山的背後。爆炸后,產生的一道光。當時我覺得是不是我的眼睛看花了,我趕快又倒回來又了一遍。

  從錄像中他們清楚地看到,對面阿勒泰山上空,大約100米左右的地方,有一個白色的亮點,正隨著汽車的抖動,上下運動著,好像是追著汽車跑。雖然這個亮點離自己有十多公里遠,但是從它離地面的高度,很容易判斷這是一架剛起飛不久或者即將降落的飛機,難道有飛機墜落了嗎?

  可是,第二天周紀鴻夫婦從當地的新聞中,並沒有聽到有關飛機失事的報道。之後,也沒有聽到有人談論這件事情。

  主持人:事發當天,周紀鴻夫婦乘坐是一輛19座的中巴車。從烏魯木齊出發,一路北行。從目擊者的描述來看,阿勒泰山是在車的右邊,也就是東邊,下午7點,在新疆太陽雖然已偏西了。但是日頭還很高,這時的陽光是斜照在阿勒泰山。

  現在我們來看看神秘飛行物出現前,有沒有什麼異常現象。當時天空中有烏雲,但是我們可以看到一縷陽光。我們再看下面,當太陽進入雲層之後,阿勒泰的山全黑了,可是奇怪的是山腳下出現了一條很亮的光帶。然後,一個白色的亮點跳了出來,猛一看,很像是一個發光物,奇怪的是下面。4秒鐘后,這個亮,突然爆炸,不見了。在回放看一下攝像機一直開著機。這就奇怪了,如果說這是人類的飛行器,爆炸之後一定會留下一些碎片這樣的殘骸物吧,即使是傳說的UFO,從以前目擊報告中,我們也了解到,像這樣超低空飛行,UFO飛過之後,會在地面留下一些被燒焦的痕迹,可是這次為什麼就沒有任何動靜呢?

  自從上個世紀40年代末,有人在空中看到九個碟形的不明飛行物后,關於UFO的傳說便接踵而來。據統計,在過去60多年的時間裡,有數萬人聲稱自己曾經看到過UFO。雖然,此後有近95%的UFO事件,被證實是人類已知的自然現象或者飛行器,但仍有將近5%的,是目前無法解釋清楚的,於是人們猜測這些很可能就是地外某些高等智慧生物的飛行器。

  劉明義:基本上了解就是飛碟類的,圓形的,在空中飛的。

  從之前的目擊報告中,人們發現雖然UFO每次在空中停留的時間並不長,但還是有許多的目擊者看到了它。可讓周紀鴻夫婦詫異的是,不管是文字,還是圖片,以前並沒有關於UFO爆炸的記錄?

  周紀鴻:導遊、司機都在那裡看,大家都說太奇怪了,太驚奇了,有的人還拿照相機照,還拿DV錄。

  在喀納斯風景區旅遊的那段日子裡,讓周紀鴻夫婦困惑的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拍攝當時,他們為什麼就沒有注意到這個神秘的亮點呢?

  主持人:事情確實讓人有些難以琢磨,這麼亮的東西,既然已經拍到了,那當時就應該可以看到,難道是因為時間太短,還是因為它的行蹤比較詭秘,只能是攝像機能捕捉到,而人眼根本就看不到嗎?從過去的一些目擊報告或是外星人的科幻電影中,UFO出現前,天空會突然暗下來,一道亮光劃過等這些異常現象。從劉明義夫婦的錄像來看,當時的情況很符合這種情況。另外,從發光物在空中的姿態,懸在半空中,與傳說中的UFO也是一樣的,這些跡象似乎可以肯定,劉明義夫婦拍到的就是UFO呢?

  周紀鴻:我以前在一些雜誌上,或者一些報刊上看過這樣的報道,但是對這個事情我始終是半信半疑的。

  回到昆明已經一個多月了,周紀鴻夫婦怎麼也忘不了去喀納斯景區旅遊時的奇遇,每當看到錄像中的這個亮點時,內心不免又增加了對它的不解。採訪目擊者周紀鴻:暫停看,我看有幾個鏡頭就是圓圓的,看上去就是一個圓形的一個團,好像就是一個圓形的飛行物。

  劉明義:飄飄浮浮,好像和原來印象當中想象的東西是吻合的。以前看到的都沒有爆炸的這個情節,但是對那個圓形的光點,始終堅信不疑是不明飛行物。

  可是,有誰能證明錄像中的飛行物就是傳說中的UFO呢,劉明義試著找了一些相關的科研單位。

  但是結果讓周紀鴻夫婦感到有些失望。如果連科研單位都沒有人能證明自己拍到的就是UFO的話,那麼還有誰能證明這一切呢?

  周紀鴻:我們覺得我們這個東西擺著好像也就失去價值子,所以還是和新聞單位聯繫聯繫吧。

  劉明祝是生活新報採訪部的一名記者,曾經做過一些關於UFO事件的專題報道。

  生活新報記者劉明祝:我覺得很神奇,我自己本身沒見過,只是從錄像上,從一些有關資料上,一些書籍,看各方面的書籍,對UFO都是抱有一種到底有沒有,到底是不是存不存在。

  儘管在這之前,劉明祝也看到過不少市民送來的有關UFO事件的照片和錄像。但是像周紀鴻夫婦倆拍到的這麼清晰的不明飛行物圖像,他還是第一次見到。

  劉明祝:我覺得挺神奇,跟以往我看到的不一樣。以前都是看到了UFO,現在這麼長時間拍下來很少,而且他拍到了UFO爆炸的瞬間。

  第二天,周紀鴻夫婦拍到不明飛行物的事,登在了生活新報的頭版頭條,出人意料的是,當天就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周紀鴻:就有很多人打電話到報社去問,還有的親戚朋友也打電話來問,就說你們怎麼拍到的,是不是真的。

  

  而讓劉明祝沒有想到的是,很多市民希望報社立即辦一場看片會,想親自來現場看看不明飛行物那神奇的面孔。

  李光容:飛碟一般見識,它是外星來的,速度應該是很快,而且是很遠的,一下就過去,它不會在一個地方老轉,如果是其它現象又不可能。

  採訪市民鄒妙榮:這個現象可能跟地域比較空曠,比較容易觀察,可信度更大的我認為70%是UFO現象。

  二 多方認定結果——某種飛行器

  也就在這間會議室里,周紀鴻夫婦第一次見到了段立新。曾經在昆明市鐵路部門工作的段立新,是一位UFO的愛好者。從上個世紀的80年代初,開始搜集發生在我國的UFO事件案例。 可是當他看了周紀鴻夫婦帶來的錄像時,他似乎看出了這其中的問題。

  UFO愛好者段立新:我說這個光碟她複製的時候,不是完完整整按照原樣複製的,而是編輯了一個標題。 周紀鴻夫婦為什麼不把原始的錄像素材帶來,而只是拿了一個經過編輯的光碟呢,這不禁引起的段立新的懷疑。

  段立新:到目前為止,找到確切做假的例子還是不多,但是確實是有這樣的情況。

  在隨後的調查中,段立新了解到周紀鴻原是昆明市一家醫藥公司的幹部,而妻子劉明義也在鐵路部門任職,二年前,夫妻二人相繼退休。 2005年7月,愛好攝影的劉明義,聽人說新疆喀納斯的風景很有特色,於是與丈夫商議去那旅遊。9月10日,夫婦倆登上了西去的列車。

  段立新:如果要做假,要用特技來搞。我問了一些直接涉及IT技術的一些問題,他們的回答都說明他們是不懂的,甚至於連他自己的攝像機是什麼型號都記不清。

  既然不明飛行物不是偽造出來的,那它又會是什麼呢?

  段立新:這段影像的時間太短暫了,幾乎沒有看清楚。再一個她沒有記錄下可供研究的細節。

  由於現場缺少可以測算不明飛行物大小和速度的參照物,所以段立新一時也不知如何定論。於是,他找來了自己的好友韓南征,請他幫著分析一下不明飛行物可能是什麼?

  今年已經60歲的韓南征,離休前曾是空軍航空兵27師的飛行教官,他不僅有著超凡的飛行技術,而且還非常熟悉國內外的各種飛行器。從不明飛行物在空中的飛行姿態和速度來看,他肯定了這不是飛機,但很像人類的另一種飛行器――熱氣球。
人在江湖飄,哪能不喝高

2409

主題

9365

帖子

4007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4007
沙發
 樓主| be2000 發表於 2007-2-9 23:37 | 只看該作者
  誕生於1783年的熱氣球,在經歷了二百多年的發展之後,如今已成為許多普通人翱翔藍天的工具。布爾津縣地域廣闊,人煙稀少,正好是許多戶外運動者休閑的好去處。

  但是,讓韓南征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熱氣球是靠液化氣的燃燒飛行的,它所發出的光遠不及眼前這個不明飛行物的亮度。

  另外,即使熱氣球要下降,它的速度最大也不超是6米/秒。那麼怎麼可能在6秒的時間裡,從上千米的高空,消失的無影無蹤呢?

  UFO愛好者韓南征:高空的話原來是充著氣,到高空的話氣膨脹,外面壓力小它會爆炸,一旦它是高空降落下來的,到下面以後應該是裡面的氣壓小,外邊的氣壓大,它就不會產生爆炸行為。

  除此之外,韓南征考慮到布爾津縣位於我國西北邊境,與哈薩克、蒙古等國接壤,像這樣一個有著特殊地理位置的地方,空管部門是不可能允許有熱氣球隨便出沒的。

  事實也的確如此,從當地空管部門傳來消息,事發當時雷達沒有發現有任何飛行物途經布爾津縣的上空,那麼周紀鴻夫婦拍到的到底會是什麼呢? 隨後,段立新與中國科學院相關研究所取得了聯繫。

  段立新:萬萬沒想到這家研究院還真的給了一個回復,他們的專家傾向於認為是某種科學試驗。時間又過去了一個月,不明飛行物是不是科學試驗,周紀鴻夫婦卻無處去考證。所以關於他們拍到的這段錄像會是什麼,也就成為許多人心中無法解開的謎。

  三 進京找專家解疑點

  紀鴻夫婦拍到UFO的消息很快傳開了,並引起了眾多媒體的關注。2005年年末,夫婦倆應邀來到北京,參加一個訪談節目。在節目的錄製現場,他們意外地碰到了北京UFO研究會的秘書長周小強。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周小強在這之前也有過一段與他們相同的經歷。

  北京UFO研究會秘書長周小強:比如說我們曾經在理工大學考察的時候,發現一個光點在不斷地移動。

  事後經多方核實,周小強遇到的UFO事件,只不過是人類已熟知的自然現象。但是從那一刻起,周小強便開始關注發生在我國的每起UFO事件。

  當周小強看了周紀鴻夫婦拍到的不明飛行物后,他感覺這段錄像確實非同尋常。

  周小強:光點出現的時候,不是在連續的鏡頭上。車窗好像位置變化了,然後光點就出現了。

  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錄像中的不明飛行物竟然會爆炸。

  

  2006年1月2日上午10點,在周小強的邀請下,周紀鴻夫婦來到北京天文館二樓會議室,在這裡他們見到了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作為一位從事天文科普宣傳多年的工作人員,朱進很早就開始關注UFO現象,並不止一次地參與了UFO事件的調查。

  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對於這種拍到的東西,因為它和你實際看的不一樣,所以我一般的反應首先看有沒有可能是其它的原因造成的,不一定是真東西。可是,當朱進聽了周紀鴻夫婦拍到不明飛行物全部事實經過以後,一個疑問頓時閃現了出來。

  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一個很強的一個特點是什麼,他當時並沒看到什麼東西,只是拍,拍完以後,回過頭來再看的時候才看到。現場究竟發生了什麼,周紀鴻夫婦當時為什麼就沒有注意到不明飛行物呢?

  採訪目擊者劉明義:那天我也不知道,冥冥之中吧,是什麼東西,反正有些東西很奇怪的。我覺得有時候視覺的偏差這也是存在的。因為我們在看山腳的光帶,它那個東西從山頭飄下來了。

  四 是不是球星閃電

  更讓朱進疑惑的是不明飛行物飛了4秒后,為什麼會突然爆炸,這樣的情景在以往的目擊報告中並沒有出現過。正當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現場有人提出了一個觀點。

  周紀鴻:他認為當時那個天氣,從畫面上看很陰,可能是球狀的閃電。

  主持人:到目前為止,關於不明飛物已經有四種說法了。之前有人猜測這個不明飛行物很可能是某種科學實驗,可是由於考慮在那麼一個荒無人野,又離邊境線那麼近,在那做科學實驗似乎可能性又很小。第二種就是人類研製的飛行器,比如說飛機。

  因為很多時候,飛機的反光,也可能形成這種亮點的情況,可是亮點的爆炸又無處考證。第三,就是熱氣球,經過空管部門證實當天沒有熱氣球飛過。第四種,就是球形閃電。由於在這個現場沒有從事這方面研究的專家,所以大家也下不了結論。所以,我們欄目的記者為此專門去了一趟中國氣象科學院。

  張義軍是中國氣象科學院的一名研究員,與雷電打了近二十年的交道。

  中國氣象科學院雷電物理與防護工程實驗室研究員張義軍:我們經常看到的一些閃電,基本都是直線的,都是從雲里打到地面上,或者是在雲裡邊發生的一些閃電。但是它的形狀類似於球形,所以大家都叫它球形閃電。

  張義軍告訴記者說,無論是直線形的,還是球形的,閃電其實就是自然界一种放電現象。是由高空中冰晶內的正、負電荷相互碰撞后產生的。

  但是,從不明飛行物飛行軌跡來看,除了消失前的爆炸與球形閃電有點相似之處,其它沒有任何地方有共同點。

  張義軍:球形閃電一般的情況下它是出現在近地面,離地面比如說一米左右,或者有的時候會跳到二到三米這樣的高度,不會再出現完全孤立的一個球形閃電,在比較高的高空中飄浮。

  另外,從現場的天氣情況來分析,張義軍也認為即使天空中布滿了烏雲,像這樣的層狀雲,也是不可能發生閃電的。

  不明飛行物是球形閃電的說法很快被推翻了。研究會的成員又重新聚在一起,這時,有人提出了另一個觀點。

  五 實驗之後,真相大白

  主持人:從劉明義夫婦拍到的不明飛行物,從形狀、亮度上來看,確實很容易認為這是一種光的反射現象。但是不是現場剛才說的是雲的光暈呢?如果是雲的光點,那麼它的原理就跟我現在演示一樣。太陽就是手電筒,而雲就相當於這面鏡子,這是車窗。可是這裡有一個問題,就是如果人要看到這個亮點,或者拍到這個亮點,他必須在玻璃的這一面,也就是車窗外,可是當時周紀鴻在車內,怎麼能看到這個亮點,或者拍到這個亮點呢?

  即使說這個亮點就是太陽,太陽總不會先照在左車窗,然後再到右車窗上吧。看來太陽在車窗形成反射光點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另外,不管是太陽,還是雲彩,不到1秒鐘的時間,就消失的無影無蹤。所以從這些地方一分析,大家認為這個觀點是很難成立。如果不是太陽光的反射,那麼這又會是什麼呢?

  剛剛有的一點線索又中斷了,阿勒泰山上空那個神秘的不明飛行物到底是什麼?此時,所有人不得不把目光聚集在了不明飛行物的爆炸之上。周小強:這時候朱館長就說,不要緊,現在既然大家都這麼認為,可以馬上做實驗,任何道理實驗以後就證實了這個問題。

  在朱進的建議下,劉明義拿出隨身帶來的照相機和攝像機。

  就在朱進按下照相機快門的時候,他發現對面玻璃窗上果然出現了一個亮點。

  而在閃光燈閃的那一刻,亮點也爆炸了,所有的人都感到十分欣慰,困擾了大家幾天的UFO事件,終於要水落石出了。可是讓人意外的是,劉明義此時竟然提出了一個讓現場所有人都沒有想過的問題。

  劉明義:那天車上基本沒有人用照相機,因為顛簸的問題,照相你無法定格,但是那天的那個光點,從出現到爆炸是6秒鐘的時間,就是能夠用照相機,也沒有誰按常規照相,會把那個快門半按下來,6秒鐘才把它按下去,從攝影的一般角度來說是不可能存在的。

  主持人:現在看大屏幕。左邊這幅是閃光燈的影子,右邊就是目擊者拍到的不明飛行物,看上去,的確有些像。現在我手上拿著一個照相機,跟現場實驗時用的差不多。我們剛才從玻璃窗上看到的照相機上的亮點,就是這個對焦指示燈。照相時,自動對焦用的。一般在光線暗的時候,它會自動亮。我們試一下,指示燈亮了,光有些弱。但是這麼一按,閃光燈亮了,和現場測試的情況是一致的。我們在回到測試現場,現在看到的這個亮點,是我們攝影師拍到的,拿照相機的人在我們攝像機的前面,而當時拍攝的周紀鴻是坐在窗邊,前面不可能有人。如果說這個人在周紀鴻的身後,並排坐著的劉明義一定能看到丈夫身後的這個人,她為什麼說沒有這個人呢?到底是她看錯了呢,還是我們分析的有誤呢?難道目擊者拍到的真是UFO嗎?

  

  劉明義:如果真想下這個結論,真是要用破譯這兩個字的話,還是應該有點科學的態度,應該到比較顛簸的公路上去,在夕陽西下的時候多做幾次實驗。

  根據周紀鴻夫婦提供的線索,記者到郊外找到一條與事發現場差不多的公路,開始了第一次的實驗。

  結果讓人有些意外,不管記者如何調整角度,周紀鴻從他的攝像機鏡頭裡都看不到光點,甚至在車窗上也沒有出現亮點。難道事實正像劉明義所說的那樣,事發當天,車內根本就沒有人用照相機嗎?

  帶著種種疑惑和不解,記者找到了首都師範大學物理系的錢小林老師。

  首都師範大學物理系副主任錢小林:後面的閃光燈照在前面汽車擋風玻璃上的時候,反射如果能夠進到前面這個人的攝像機里,實際這個機會是非常少的,但是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

  在錢小林看來,要想讓車窗上的亮點進入攝像機的鏡頭,就必須是拿照相機的人,明顯高於前面拿攝像機的人,並且還要掌握好照相機和攝像機拍攝的角度。

  為了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性,記者重新找了一輛與事發現場相同的旅遊車。

  記者:當周紀鴻先生坐在這個位置,他的夫人劉明義坐在這個位置,據他們回憶在他們的後面有另外一名旅客,而其他的旅客都坐在前邊。現在我們這輛車是靜止的,我們現在還原一下當時的情況,看看從玻璃窗上能不能看到那個發光的亮點。

  當所有的準備就緒之後,車慢慢動了起來。

  就在記者半按著快門的時候,奇迹發生了。

  周紀鴻從攝像機鏡頭裡,看到了一個亮點,正隨著汽車的抖動,上下的運動著。而在閃光燈閃的那一瞬間,攝像機鏡頭內的亮點也爆炸了。

  錢小林:也就是當入射光線到玻璃窗上以後,在一定的入射角情況下,滿足反射定律,反射光線就可以通過攝像機的鏡頭記錄在他的攝像機的記錄帶上面,所以看到的應該是玻璃上的反射光線。

  困擾了周紀鴻夫婦和所有UFO愛好者,半年之久的碟影事件,今天終於有了答案。

  周紀鴻:原來自己以為拍到很珍貴的一段影像,結果變成一個光學現象,肯定心裡面不像原來感到那麼好,還是有一點不好受,但是你還得接受事實,因為科學的東西你得接受。

  主持人:其實在整個實驗過程中,記者也發現要想做到像劉明義夫婦提供的那段錄像中的情況一樣,實在是太難了。不僅是高度要合適,連照相機、錄像機的拍攝角度也要合適。另外,在記者按下快門,閃光燈亮的一瞬間,大家注意到車窗上出現的亮點爆炸形狀與錄像中的完全不同。

  據專家分析說,這可能與現場那位拍照的人使用照相機型號有關,另外,與當時的那輛旅遊車的車窗玻璃的材質也有關係,所以說劉明義夫婦拍到這麼一段罕見的錄像,可能就是千分之一,甚至萬分之一的機會。由於劉明義夫婦不知道當時用照相機拍照那位遊客的身份,所以我們暫時無法聯繫到這位目擊者。即使是這樣,劉明義夫婦在看了記者的實驗之後,他們已經接受了這個事實。在這裡,我們也想告訴車上拍照那位遊客,如果您看到了我們的節目,可以儘快和我們聯繫,這樣就可以完全了卻了劉明義夫婦的心結,也讓整件事有一個更圓滿的結果。
人在江湖飄,哪能不喝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6 12: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