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東方時事解讀2007年2月5日 中美過招嚇著了玩強勢外交的日本首相

[複製鏈接]

120

主題

2291

帖子

562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有車階層(十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嘟嘟1218 發表於 2007-2-8 00: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東方時事解讀2007年2月5日

李登輝再「變臉」,高調重提「兩國論」
  【綜合台灣媒體消息】據中央社報道,李登輝今天致詞時說,「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很早以來就是『一個國家與一個國家』的特殊關係,台灣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由蔣中正政權接受日本投降后,台灣地位變成很特殊。一九九七年西德廣播公司訪問他時表示,中共視台灣是叛亂的一省,讓他很錯愕,他表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省,而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國際上沒有前例」。  
他建議民進黨政府訂頒新產業獎勵辦法,吸引外資來台投資,並表示,也可規範「中資來台」的辦法,規範可投資行業、項目、比率多少。  
  他表示,透過平台與中國大陸討論經貿問題,而不是像現在官員般畏縮,不敢與中國大陸接觸,透過民間談判,也非常危險。    
據報道,李登輝今天在他的李登輝學校南部分校聯合結業典禮致詞時,重提他的「兩國論」,重申「台灣與中國是『特殊國與國』的關係」。不過,他則繼續堅持日前提出的兩岸關放建議,他說,經貿交流或問題都可尋找平台協調,只要規範好,也「不必怕中資來台」。  
  李登輝日前「我不是台獨,也從來沒有主張台獨」的言論,遭到獨派猛烈炮轟,台聯黨分裂傳聞不絕於耳。李登輝這兩天的言論已相對作出調整,多了討好獨派的「挺獨」言論。
  雖然重提「兩國論」,但他還是繼續強調兩岸開放的新觀點。他說,現在兩岸經貿交流卻是單向。早年台灣與中國大陸是「三不政策」,兩岸不來往;後來廢除「動員勘亂臨時條款」,終止內戰狀況,台灣選舉「國代」、「立委」、「總統」;但台灣的傳統產業土地、工資等成本高,於是轉往中國大陸投資,但必須通過政府審核,即「戒急用忍」政策;二千年認為「戒急用忍」政策太繁瑣,檢討后開放,形成目前中國大陸外資中,台灣佔一半以上。工廠大量外移,台灣資金一直往中國流,造成台灣工廠無法擴充、失業率高。
  李登輝說,現在要台商迴流台灣,中國大陸「不核准同意」,但台灣與中國大陸是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台灣可以透過這個平台向中國大陸爭取台商資金迴流台灣。如去年中國大陸毛巾傾銷台灣,也可透過世界貿易組織與中國大陸談,甚至可扣反傾銷稅,「但台灣官員卻不敢講」。     
【時事點評】李登輝這個人,就如我們之前所講的,是個善於玩弄政治手腕的「政客」,說白了,其所作所為,完全站在日本的立場上,是個道地的「日本人」,而且是個能為「他的祖國」做奉獻的「日本人」。
因此,我們在任何時候,在「評判」李登輝的所做所為時,都必須把持一個前提,即:一定不要從「李登輝」的角度、而一定要從「岩里正男(李登輝的日本名)」的角度去看問題。  
●「岩里正男」衝出來遙相配合、大玩「再變臉」、可謂是再及時不過了  
顯然,秉承這一點,我們自然就會產生這種感覺:在日本外相麻生衝出來攻擊美國伊拉克政策「非常幼稚」的同時,台灣島內的「岩里正男」也衝出來遙相配合、大玩「再變臉」、可謂是再及時不過了。  
●李登輝的「再變臉」,為我們的「多個判斷」提供了「驗證」的機會  
對此,首席評論員就指出,李登輝的「再變臉」,在短時間內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機會、一個對之前的「多個判斷」進行「驗證」的機會。  
大家知道,在元月份里,針對李登輝的前後兩次(1月8日,1月29日)自我解讀,一再辯解「我不是台獨」,我們先後提出了這樣「一組」判斷:  
第一,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任何一個有政治思維能力的人,都不難下這個結論,那就是:「鐵的事實」早就為這個老邁的台獨分子「提前釘上了最後一根棺釘」。
  
愛滑鼠
●李登輝以「再變臉」的方式重新蜷進了「台獨」這口爛棺材  
因此,我們認為,就算李登輝將來更加極端一點兒,比如說、最終學習「綠頂商人」許雲龍、公開發表一份與台獨決裂,支持「一國兩制」、「一個中國」的公開聲明,但是,在我們看來,他的「日本情結」、他那為「他的祖國」獻身的精神,註定他永遠爬不出「台獨」這口爛棺材。  
顯然,這個老邁的台獨分子、在離第二次「自我解讀」僅僅只有幾天的時間,就來了個「第三次」自我解讀,以「再變臉」的方式、自動蜷回了「台獨」這口爛棺材。  
●李登輝的「第三次」自我解讀、仍然與日本的戰略壓力有關  
第二,東方評論員還認為,李登輝辯解「我不是台獨」,除了有台灣島內玩政治陰謀、徹底瓦解泛藍的需要之外,最主要因素在於「他的祖國」--日本、在國際戰略的選擇上遭遇了空前的壓力。  
在我們看來,正是出於「其祖國」的召喚,李登輝才甘心將自己那張老臉奉獻出來,並只當它是一隻「老南瓜」,自己可著勁兒地「煽」起來沒完兒!  
顯然,李登輝的「第三次」自我解讀、仍然與日本的戰略壓力有關。  
大家知道,在上周的《東方時事解讀》中,針對李登輝「在一個月之內、第二次塗抹其台獨歷史」,美國副總統切尼準備這個月訪問日本,我們曾經預設了一個看點,即:在李登輝這個能夠「其祖國(日本)」做奉獻的「日本人」、不惜不要老臉、再次「叛變投敵(聲稱自己不是台獨、並主張兩岸往來)」,從而替「他的祖國」要求華盛頓「更改議題」、或者知難而退之後,切尼還會持「同樣的心情」趕到日本去嗎?  
●「後續發展」不僅已經來了、而且來得「非常兇猛」  
顯然,就在東方評論員與大家共同關注事態後續發展的這幾天中,「後續發展」不僅已經來了、而且來得「非常兇猛」。  
在我們具體展開「上述預設看點」之前,我們還是先通過數則新聞,來詳細了解一下「事態的後續發展」。  
資料:報道稱日本防衛省要求與美舉行防務峰會遭拒  
【東方檔字NO.200702020218】  
新成立的日本防衛省近日向美國國防部非正式提出舉行兩國間的防務峰會,但是遭到美國官員的拒絕。  
據日本《每日新聞》報道,日本防衛大臣久間章生此前曾公開批評美國對伊拉克開戰並因此惹怒美方。日本本來想通過兩國的防務峰會消除雙方的摩擦,但是據稱美國官員對日方的提議毫無興趣。  
羅伯特-蓋茨去年12月出任美國國防部長,日本防衛廳也在近期升格為省。日本防衛省因此提議在1月份按照「二加二」安全會談的形式召開兩國的防務峰會。但是,由於久間章生對伊拉克戰爭的公開批評,加之美國國防部正忙於伊拉克事務,此次會談未能舉行。  
消息人士稱,日本是在今年1月底提出舉行防務峰會建議的。久間章生本人還曾考慮前往德國,與在德國訪問的蓋茨會面,促成美日防務峰會。但是,美國官員表示,駐日美軍調整已經完成,兩國之間沒有緊迫性的事務。美國官員還表達了對此前久間章生言論的不滿。  
日本防衛省可能會再次向美方提出舉行防務峰會的建議,時間會定在3月份。有消息稱,日本防衛省正考慮本月與美國國防部舉行視頻防務峰會。  
【時事點評】請大家注意資料中的這段文字,原文是:日本是在今年1月底提出舉行防務峰會建議的。久間章生本人還曾考慮前往德國,與在德國訪問的蓋茨會面,促成美日防務峰會。但是,美國官員表示,駐日美軍調整已經完成,兩國之間沒有緊迫性的事務。美國官員還表達了對此前久間章生言論的不滿。  
●日本防衛相為「表示誠意」做得「過」了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就表面而言,為了促成美日防務峰會,這位日本戰後「第一任」防衛相在「表示誠意」方面似乎做得「過」了,竟然考慮追到德國、去拜會訪問波恩的蓋茨。然而,這些都是表象。  
我們知道,幾天前,就是這位準備趕到德國「追星」的防衛相、代表玩「強勢外交」的安倍內閣、率先向美國發難、公開批評美國攻打伊拉克政策錯誤的。  
●我們的觀感:日本竟敢對美國人玩「打一巴掌來,顆棗」  
對美日間的齷鹺,如果我們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做個評判,那麼,華盛頓以「駐日美軍調整已經完成,兩國之間沒有緊迫性的事務」為由、斷然拒絕日本提議的防務峰會,雖然不太禮貌、但卻順理成章:顯然,儘管有點兒日落西山、但美國仍然是世界警察,更是日本的保護者,日本竟敢對美國玩「打一巴掌來顆棗」,這讓美國人的臉往哪放?當然不幹!  
因此,我們也注意到,日本首相安倍似乎也給美國人面子,對向美國發難的防衛相進行「勸告」、意思是「小心說話」。  
但是,更有意思的事情隨後就發生了。  
日本外相稱美軍對伊拉克的佔領政策「非常幼稚」  
【東京消息】2月4日電 日本外相麻生太郞3日在京都市發表演講時評論說,美軍對伊拉克的佔領政策「非常幼稚」。  
  據日本《每日新聞》報道,在談及接連不斷發生自殺性炸彈的伊拉克國內局勢時,麻生太郞在演講中稱:「戰爭結束后伊拉克的局勢變得非常困難,這一點已經變得很清楚。拉姆斯菲爾德(美國前國防部長)只想到了迅速開戰,但是做為佔領后的作戰行動卻是非常幼稚的,很難被順利的實施。」  
  對於伊拉克戰爭,日本防衛大臣久間章生在不久前也剛剛發表了一番批評美國的言論,並已經給日美關係帶來了影響。而??次對日美兩國關係帶來衝擊。  
  在日本防衛大臣久間章生批評伊拉克戰爭后,美國已經在本月2日拒絕和日本舉行日美防衛首腦會談。原本鑒於近一段時間內日美防衛領導層發生了一系列的人事變動,美國新任國防部長蓋茨在去年12月份上任,而日本防衛廳在今年1月份升格為防衛省,加之在本月內日美還將召開日美安全保障協議委員會,為了配合形勢,日本方面提議召開日美防衛首腦會談。同時,對於由久間章生批評伊拉克戰爭的發言而引發的日美摩擦,日本政府此前也滿懷希望的期望以此次舉行兩國防衛首腦會談為「秘策」來修復日美關係。但是日本提議的日美防衛首腦會談最終由於美國方面忙於應對伊拉克問題,以及久間章生的批美言論而擱淺。  
【時事點評】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到這條新聞出現為止,我們可以對「美日」之間的這段「你來我往」做個小結了:  
首先,是日本防衛大臣久間章生多次批評美國發動伊拉克錯誤、並激起美國人強烈抗議;  
  
愛滑鼠
●安倍在進行「勸告」時、顯然用了一句我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用詞  
其次,為了日本提議的日美防衛首腦會談,一向對美國人說不的日本防衛大臣久間章生、甚至表現得願意放下身段,準備到德國「追星」,但是,日本提議的日美防衛首腦會談最終因美國人以「太忙」而遭拒絕;  
再次,是日本首相出面、約束手下不要亂講話。然而,我們想強調的是,安倍在進行「勸告」時、顯然用了一句我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用詞:「這是個人意見,不代表日本政府」。  
●安倍的「勸告」沒有作用,我們之前的另一個觀點似乎也得到了驗證  
最後,東方評論員注意到,安倍的「勸告」沒有顯現任何作用:在日本軍方頭目親自「定性」布希伊拉克政策錯誤之後,日本外相也「悍然」地加入了「批美」,一時間,我們之前的另一個觀點似乎也得到了驗證,即:在美國人已然成了地球上「最為孤獨者」的情況下;在「中歐俄」都在圍攻華盛頓的中東政策的情況下,攻擊美國利益、特別是攻擊美國的伊拉克政策,自然也就成了日本官方的一種「時尚」。  
●日本將「中日關係」中的那一幕完全拷貝到「美日關係」中了  
事實上,在我們看來,與其說是一種「時尚」,不如說是一種「大合唱」來得貼切。可以這樣說:到此為止,就「形式」而言,日本保守勢力似乎將「中日關係」中的那一幕完全拷貝到「美日關係」中了,根據「反華大合唱」的劇本,上演了一幕「批美大合唱」。  
不是嗎?僅就「形式」而言,安倍內閣掀起的這場「批美」大合唱、與之前的小泉內閣「反華」大合唱兩相對比、是何等的類似?都是高官「以激烈言詞」頻繁「失言」,招致對方強烈抗議,接著、是日本首相拿著「這是個人觀點」去一一辯解、最後,冒頭「再唱兩句」的此起彼伏;  
●反華大合唱也好,批美大合唱也罷,都不是目的,都是手段  
在我們看來,在形式上,唯一不同的就是,小泉內閣在反華時,是日本首相想到北京訪問,想見中國領導人,但北京不給機會;安倍內閣「批美」時、則是安倍不想立刻訪美。
顯然,反華大合唱也好,批美大合唱也罷,都不是目的,都是手段,都是日本想擺脫戰略被動的手段,提升自己戰略價值、實現戰略突圍的手段。  
●再談「強勢外交」  
在這裡,東方評論員想強調的是:小泉政府反華,其基調是所謂的「小泉路線」、是「對美一邊倒」;安倍批美,其基礎則是「兩面下注」、是所謂的「強勢外交」、是對「對美一邊倒」的強勢修正。  
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曾經對所謂的「強勢外交」給出了這樣一個判斷,即:其施展的手段,就是要主動出擊、各個擊破。就安倍首訪北京的戰略動作來看,安倍是在把「北京之行」當作這一路線圖的起點,以緩和「中日關係」為基礎,以「準備」向歐盟靠攏、同時與俄羅斯緩和為手段,開始其在「中歐俄美」間的戰略騰挪。  
同樣,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還給出這樣一個判斷,即:至今不肯訪問華盛頓的安倍,之所以敢於喊出「強勢外交」,其基礎不是「美日軍事同盟」,而是一個已經緩和的中日關係,因此,只要安倍打算繼續其「強勢外交」路線圖,想繼續在「中歐俄美」間進行戰略騰挪。那麼,他就必須在「中歐俄美」中選擇一個「攻擊一點、就能聚集人氣、擺脫困境」、且不會「立刻」損害自己利益的「方向」進行攻擊。  
顯然,安倍內閣掀起的「批美」大合唱表明,安倍政府將攻擊美國、特別是,將攻擊美國重中之重的「伊拉克新政」作為「強勢外交」的出擊方向。因為這更能體現「強勢外交」所具有的「兩面下注」、「三面下注」、甚至「四面下注」的特色。  
因為日本要搞所謂的「強勢外交」、搞「三面下注」、甚至「四面下注」,除了必須緩和「中日關係」之外,還得取得歐洲的「全面認同」,最好是俄日關係也得到改善。  
因此,已經拿到一個緩和的「中日關係」的日本,就需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取得歐盟的全面認同,這就需要日本立刻調整其「有害於歐盟」中東政策,與美國伊拉克新政保持距離。  
顯然,日本的動作,遭到了華盛頓的反擊。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美國官員對日方的提議的「兩國防務峰會」毫無興趣,只是第一步,真正的反擊來自朝鮮方向。  
朝鮮"要求數十萬噸原油才能棄核」  
  【綜合消息】朝鮮的核談判特使對美國前國務院官員表示,作為朝鮮進行棄核的補償,該國要求美國每年提供50萬噸原油。  
  據BBC報道,日本《朝日新聞》指出,朝鮮的副外相金桂冠上周在平壤與美國前國務院官員威特以及核專家阿爾布賴特見面的時候列出了上述的要求。  
  這一要求將會超出1994年達成的協議中朝鮮從美國得到的援助。這一協議自從2002年朝鮮核危機發生之後失效。  
  《朝日新聞》引述這兩名美國官員的話說,金桂冠和其他朝鮮官員表示,如果朝鮮能夠得到每年50萬噸原油,朝鮮會停止在寧邊的核試驗。  
  另外,朝鮮官員還要求華盛頓方面不再把朝鮮列為支持恐怖活動的國家以及停止對朝鮮的制裁。韓國特使對記者們表示,能夠首先關閉朝鮮的核試驗場將是繼續六方會談良好的開端。  
  美國特使希爾在星期六對記者們表示,他對即將在北京召開的六方會談感到一定程度上的樂觀。他表示在過去幾個星期他一直通過朝鮮駐聯合國特使與朝鮮核談判特使進行非直接的接觸。
【時事點評】請注意這句話,原文是:《朝日新聞》引述這兩名美國官員的話說,金桂冠和其他朝鮮官員表示,如果朝鮮能夠得到每年50萬噸原油,朝鮮會停止在寧邊的核試驗。  
  
愛滑鼠
●美國人透露的這個消息中,有兩個關鍵詞  
顯然,美國人透露的這個消息中,有兩個關鍵詞,一是「每年50萬噸原油」,二是「寧邊的核試驗」,熟悉朝核危機起因的人都知道,正是布希政府意圖用一隻冒火的朝鮮半島緊張東北亞形勢、牽制中國、日本、韓國「可能的」東北亞經濟合作,在發動伊拉克戰爭的那段日子裡,單方面取消了柯林頓承諾的「每年50萬噸原油」,撕毀朝核框架協議,之後,朝鮮才重新核試驗的。 ●「這種猜測」經媒體送到安倍的辦公桌  
因此,如果「每年50萬噸原油」重新流進朝鮮,那麼,布希的朝核政策也就回到了從前,我們想問的是:這是否意味布希政府「為了伊拉克、為了中東而急劇調整的朝鮮半島政策」、為了其伊拉克新政的順利實現,為了向北京妥協,也出現了調整必要呢?  
●圍繞中東和平問題、伊核問題、朝核問題、已經產生了三個重要信號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將「這種猜測」經媒體送到安倍的辦公桌,恐怕就是兩名美國官員「放風」給《朝日新聞》的意圖。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圍繞中東和平問題、伊核問題、朝核問題、已經產生了三個重要信號:
第一,中國駐日大使王毅近日在日本也是公開警告「如果安倍參拜靖國神社....一切都將無可挽回....」;  
第二,根據媒體報道,巴基斯坦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5日在接受中國香港鳳凰衛視專訪時明確表示,巴勒斯坦信任中國,希望中國積極介入中東和平進程;  
第三,俄羅斯外長公開表示:美國向俄羅斯保證沒有軍事攻擊伊朗的計劃,稍後,美國國防部長也明確表示:美國沒有軍事解決伊朗問題的軍事計劃。  
●美國通過阿巴斯向中國發出了信號  
到此為止,我們認為,2月2日在華盛頓舉行的中東四方會議、果然開出了一個令美國失望的結果,結果就是,美國通過阿巴斯向中國發出了「願意考慮為北京在中東四方工作小組辦公室訂購一張辦公桌」的意向。  
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華盛頓表示「願意考慮解凍澳門銀行朝鮮存款」之後,朝鮮表示,「如果朝鮮能夠得到每年50萬噸原油,朝鮮會停止在寧邊的核試驗」、也就成了必然。  
●即然華盛頓「願意考慮改組中東四方工作小組」的建議、那麼,中美之間還有什麼不可以談的?
顯然,即然華盛頓「願意考慮改組中東四方工作小組」的建議、那麼,中美之間還有什麼不可以談的?只是「願意考慮解凍澳門銀行朝鮮存款」也好,「願意向朝鮮提供每年50萬噸原油」也罷,在朝核政策上,「本質上」都是布希主義在向柯林頓主義回歸,本質上都是在對」919共同聲明」的「落實」與「具體化」,儘管離「真正的落實」還遠著呢!  
●中美間的這一回合,顯然嚇著了玩「強勢外交」玩出了「成就感」的安倍  
大家知道,在朝核問題的「屬性」問題上,我們一直在強調一點,??是日本戰略地位被「最終定型」之日,因此,在「中美」的中東政策又多了點兒「理解」之後,朝核問題「最終解決方案」取得一點兒進步,是理所當然。  
中美間的這一回合,顯然嚇著了玩「強勢外交」玩出了「成就感」的安倍。  
●海調船「東方紅二號」在「調查」安倍「有沒有膽子」往回走  
因此,「參拜靖國神社」又被日本保守勢力當牌抽出來了。對此,中國的回應就是海調船「東方紅二號」跑到釣魚島去搞調查,至於調查什麼?在東方評論員看來,「調查」就是「警告」、即「調查」安倍「有沒有膽子」往回走,也「警告」安倍一旦往回走,那麼「...一切都將無法挽回」。
顯然,王大使的這句話算是點到了安倍的痛處:一旦往回走,什麼中日關係、強勢外交、民主自由之弧、日本在歐盟面前的地位,日本在印度眼中的價值,等等,都將回到死水一潭的小泉時代。  
●儘管李登輝「再變臉」,蜷回了「台獨」這口爛棺材,但是,他沒有收回其支持「兩岸互通有無」的相關講話在這個背景下,我們再來仔細審視李登輝的「再變臉」,我們也就不難發現,儘管他又蜷回了「台獨」這口爛棺材,但是,他沒有收回其支持「兩岸互通有無」的相關講話,這就是說,在中美於中東方向極有可能「妥協一回」之後,已經在考慮「靖國神社牌」的安倍、在中日關係上、也留有一扇巨大的「後門」,這就是說,日本仍然在中美面前「保持著一種隨時調整的格調」,這就是說,安倍仍然準備將「強勢外交」進行到底,至少目前是這樣的。但是,這就有個難處,怎麼處理日本在中美之間的關係。  
●海調船「東方紅二號」跑到釣魚島去「調查」、這已經將話說得很清楚了  
事??」、這已經將話說得很清楚了,就如我們之前所說:  
在阿拉伯國家、伊斯蘭世界都在「警惕」美國伊拉克新政策將造成的嚴重後果的情況下,在「中歐俄」都在積極準備著、隨時對華盛頓的伊拉克新政「扔下板磚」的情況下,特別是,在布希的中東冒險一旦絕望,就極可能以極端手段威懾、甚至打擊伊朗、敘利亞、巴基斯坦,這些個支撐「非美勢力」全球戰略的核心戰略支點的情況下,日本知道,對這種「一旦回答」,就將決定日本外交命運、甚至國家、民族命運的重大問題,其最理智的態度就是「緊閉雙唇」,或者讓華盛頓知難而退。不然,一旦回答「是」,就將立刻令日本成為「非美勢力」眼中的、必須加以打擊的、支撐著美國全球戰略的核心戰略支點
●旦釣魚島方向有點兒什麼事,日本誰都指望不上  
在釣魚島問題上,與北京下忙於中東交易的華盛頓、剛剛「忙得」沒有時間與日本舉行防務峰會、之前卻與日本一再舉行以釣魚島為目標之軍事演習的華盛頓,至今不肯表態,哪怕是暗示,這就是說,玩強勢外交的安倍政府,一旦釣魚島方向有點兒什麼事,他誰都指望不上。
"中國人"這個稱號沒有什麼對不起我的. 能成為她的一員,我已很深感榮幸!

1

主題

54

帖子

14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14
沙發
無量無邊 發表於 2007-2-8 01:53 | 只看該作者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東方評論員看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294

帖子

26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3
3
yzlcss0103 發表於 2007-2-8 09:22 | 只看該作者
狗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0

主題

2291

帖子

562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有車階層(十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62
4
 樓主| 嘟嘟1218 發表於 2007-2-8 13:39 | 只看該作者
樓上為何罵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

主題

1001

帖子

27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助教(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4
5
bigtutu 發表於 2007-2-8 14:58 | 只看該作者
這次科考船的出現的確有點打牌的感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6
mm021 發表於 2007-2-8 15:24 | 只看該作者
一九九七年西德廣播公司訪問他時表示,中共視台灣是叛亂的一省,讓他很錯愕,他表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省,而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國際上沒有前例」。  
==================================

這是睜眼說瞎話,就在台灣,三百多年前,那時候的人和事和現在就差不多。
歷史告訴我們,叛國者只有死路一條,而且還要被上「遺臭萬年」的罵名。或許這正是它所期盼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43

帖子

12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12
7
jiazhi720 發表於 2007-2-8 20:4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 yzlcss0103 的帖子

在罵人就把你閻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3: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