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央行承認進入加息觀察期 物價指數上揚將難持續

[複製鏈接]

1932

主題

2065

帖子

200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0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迷死佛陀 發表於 2007-2-5 17: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目前由糧價導致的居民消費價格(CPI)上漲難以持續,是否加息還需要進一步觀察。」對於市場近期熱議的加息,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易綱昨天首次作出正式回應。

  儘管去年全年CPI上漲1.5%,延續了上一年低通脹的局面,但去年12月份卻大幅上漲2.8個百分點,創下兩年來新高,大大高於市場預期。而通脹之憂也引發了市場對央行加息預期的激增。

  加息「靴子」何時落地仍然充滿懸念。但是,物價持續上漲導致加息的預期已在學界達成共識。昨天,一項由北京大學經濟研究中心和國內13家研究機構的最新預測顯示,今年上半年物價將繼續保持上漲趨勢,預計一季度CPI將保持在2.6%的水平,在這14家機構中,有11家預測加息將在一季度來臨。

  易綱在昨天出席北京大學中國經濟觀察論壇時對加息作出回應。對於近期CPI的持續上漲,易綱解釋到,由於國際糧食產量去年減產,造成去年國際糧價提高,繼而影響到中國的糧食價格在去年後兩個月出現上漲,「我認為由於糧價上漲造成目前的CPI上揚是暫時的。」

  易綱還對糧價的繼續上漲表示懷疑,「中國糧食連續三年獲得豐收,已經從三年前較低水平增長到去年的較高水平,未來糧價持續大幅上漲的可能性比較小。」

  易綱表示,儘管CPI是衡量通貨膨脹最重要的指標,不過,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和進口商品價格等其他指標也是央行所關注的,「央行堅定不移地實行穩健貨幣政策,是否加息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在加息傳言此起彼伏的攻擊下,近期「黑色星期五」多次成為股市的噩夢,因為央行一般在周五傍晚宣布加息。結合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06年宏觀經濟數據,經濟學家們對加息與否、何時加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現無加息必要

  2006年12月CPI的漲幅遠超過預期,主要原因是糧食價格上漲,但並沒有可持續性。另外,不斷加快的人民幣升值步伐對通貨膨脹會產生抑制作用。CPI走勢已進入下降過程,因此,現在並沒有加息的必要。宏觀經濟政策從戰略上應該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適當加快人民幣升值的步伐,技術操作上可繼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並增強商業銀行的穩健性。

  花旗集團中國區經濟學家沈明高 CPI有走高壓力

  一季度加息的可能性不大,因為目前通貨膨脹的預期並不高,不過,儘管糧價推動CPI增長的因素將減弱,但水電油氣等資源價格的上漲具有可持續性,這將推動CPI走高。未來會不會加息,央行除CPI外,還將考慮兩個因素:一是政府對於資產價格泡沫的擔憂程度,如股市和房市;二是信貸擴張壓力。

  中國國際金融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已到加息時

  如果CPI觸及2.5%,就應該加息。因為目前中國的存款利率扣稅後只有2%左右,實際利率為負。這會帶來諸如鼓勵低回報投資、增大銀行風險、催生資產價格泡沫、拉大貧富差距等問題,對於產業結構調整、資本市場發展乃至整體國民經濟都非常不利。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 CPI連續高位可加息

  如果CPI漲幅連續兩個月保持在3%以上,央行有必要通過利率手段對宏觀經濟進行微調。就目前的物價指數而言,春節之前央行加息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如果未來的數據顯示出通脹壓力加大、糧食和原材料價格上漲,可能影響央行的加息決策。

  社科院金融所貨幣理論與政策研究室主任彭興韻加息未必抑制股市上漲

  對於股票市場的大幅上漲,許多人的解釋是中國泛濫的流動性。人們的共識是,國際收支的失衡是造成中國流動性擴張的重要原因。在全球資本市場「中國熱」和「中國概念」的推動下,加息無疑會助長更多的遊資進入。各種因素綜合在一起,加息的結果可能會使中國面臨更嚴重的國際收支失衡和更加泛濫的流動性。沒有結售匯制與匯率制度的根本性改革,指望通過加息來減輕資產泡沫,無異於隔靴搔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2: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