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軍官在日本遭日軍官蓄意刁難 中國軍人以「學」服人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7-2-2 16: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鼎盛軍事 錄入時間:2007-2-1 來源:世界新聞報

   兩國軍官漢字聊天 中國軍人以「學」服人
  
  「武 器不會說謊,軍人也不會說謊,親眼見識了,才能消除疑慮。」日本前防衛廳長官石破茂在談到中日軍事交流時如是說。人們形容中日關係,常用「政冷經熱」一類的表述,兩國軍事交流的重要性被大大低估了。  

  中國軍官留學防衛廳 歡迎會來賓「AA制」
  
  2003年9月,中國國防大學教官孟凡明中校,作為中國第一位現役軍官留學生出席了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新學期開學典禮。防衛研究所位於東京市中心,直屬於日本防衛廳(現升格為「防衛省」),受防衛長官直接領導。
  
  孟凡明被編入防衛研究所第51期學習一般課程。當期共有外位留學軍官,除孟凡明外,還有3名美國軍官、一位韓國軍官和一位泰國軍官。日本在校軍官對中國學員很友好,也很好奇,紛紛圍著孟凡明用英語交流。光說不過癮,日本軍官就拿出毛筆,和他用漢字「筆談」。
  
  日方為各國學員舉行了歡迎會,軍官們用過自助餐后,日本學員還組織起「團結會」,以示親熱。酒足飯飽,各國軍官依照日本的習慣,「AA制」平攤了當晚的花費。
  
  孟凡明在防衛研究所學習了一年,主修方向是「日美同盟的強化與發展趨勢」。據他講,「課程安排得非常緊,但授課方式屬於填鴨式」。
  
  資料室少佐蓄意刁難 中國軍官以「學」服人
  
  2004年,中國國防大學馬駿博士在日本進行學術交流。一天,馬駿提出想到防衛研究所資料館,查看一下日俄戰爭的統計數字。負責資料館的日本少佐先是說「館舍正在維修,不方便」,隨後,他又託辭「工作忙,沒法陪馬博士進去」。最後,少佐被「磨」得不耐煩了,乾脆說:「我們是日俄戰爭的勝利者,有全世界最全的資料,日本人在這方面是權威,你們就不用研究了。」他還挑釁地說:「據我所知,中國沒有日俄戰爭史研究專家,雖然戰爭發生在你們國家,但你們知道的真沒有我們多。」
  
  馬駿沒有和日本少佐正面衝突,他準確地說出了日俄戰爭中雙方犧牲的具體人數、主要要塞及其構造,甚至講出了在一次很小的要塞爭奪戰中日軍指揮官的姓名。日本少佐驚呆了:「你怎麼知道他的?日本國內也沒有多少人知道啊。」隨後,少佐馬上打開資料室,陪馬駿查閱了相關資料臨別,他把馬駿送到防衛研究所大門口,一再表示:「馬君,你真的很了不起。」
  
  馬駿事後回憶說:「日本在戰爭史研究方面研究得很細很實。不過你有真東西、真水平時,日本人也佩服。」
  
  兩國軍人一道爬山 以水代酒慶祝登頂

  2005年,一隊中國軍官訪日。在參觀部隊和政策介紹會之餘,為了活躍氣氛,日方特地安排兩國軍人一起爬山。
  
  當天,因為還有別的活動,中國軍官們穿著正裝帶著運動服出發。山腳下,中方更衣室里人滿為患,兩位年輕的中國軍官實在擠不進去,正在發愁,旁邊一個自衛隊隊員很熱情地招呼他們說,他辦公室現在沒人,可以到裡面去換。
  
  自衛隊員拉上窗帘后,轉身出了辦公室,等兩名中國軍官換好衣服,他又變魔術一般拿出兩瓶礦泉水,「帶上吧,爬山會流很多汗的。」
  
  山很高,日方甚至還特地派了兩名醫療隊員隨行,生怕有意外發生。中國軍官一天奔波,又拿了不少「行李」,爬到半山腰時,幾位年紀大的軍官已經氣喘吁吁了。日本醫療隊員很自然地接過他們手中的水,大家一邊數著山路上彎路的個數,一邊相互鼓勵。
  
  到山頂時,已然夕陽西下,解放軍軍官和自衛隊士官們打開礦泉水,慶祝順利爬上山頂。
  
  日軍官生病不掉隊訪華重新認識中國
  
  日本軍人一向以守紀律著稱。2006年,防衛廳代表團訪華。一名自衛隊員剛到中國就水土不服,開始腹瀉。他吃了點止瀉藥,沒把病情告訴他人。第二天,中方接待人員察覺這位自衛隊員臉色不對,建議他休息。但他堅持要隨團行動,並說:「代表團一起行動,不能缺員。」
  
  接下來的幾天,這名自衛隊員始終堅持和大部隊一起行動。每到開飯的時候,別的日本軍官都能享受美味的中華料理,而他只能喝一點中方特意準備的對腸胃溫和的粥。
  
  臨回國最後一天,自衛隊員的病情終於好轉。他不無遺憾地說:「可惜這麼多好吃的都沒吃到。」他很感謝中方對他的照顧,還說,來中國前,經常覺得中國軍費增長過快,但參觀了中國士兵的食堂,看了中國軍人開墾的菜園,聽了中國軍方的相關介紹后,他完全理解中國為提高官兵生活而增加費用。他表示,訪問改變了他對中國的印象,特別是對中國軍隊的印象,今後要為兩國友好儘力。

 新聞縱深


  自衛隊員對中國很好奇

  
  目前,中日軍事交流主要有3條途徑:一是中國國防大學和日本防衛研究所互派學員留學進修;二是日本防衛醫科大學與中國解放軍總醫院的交流;三是民間基金支持的青年軍官短期互訪交流。
  
  在和日本基層軍官的交流中,中國軍人感受最深的就是日本軍人一方面對中國軍隊很好奇,另一方面又對中國心存戒心。這兩點,在中日軍方的高層互動中也可見端倪。
  
  2006年11月,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章沁生中將訪日,會晤日防衛廳長官久間章生等軍方高官,並與防衛廳事務次官守屋武昌舉行了第七輪中日防務安全磋商。據說,會談氣氛融洽,因為兩人談興甚濃,會談還延長了兩個小時。然而,事後日本媒體大肆炒作的卻是,日方就中國軍費透明度「表達關心」。
  
  總的來講,中日軍事交流渠道還比較窄,層級相對還較低,主要停留在體育、醫學和學術等領域。究其原因,是近年來日本領導人的某些言行降低了兩國政治關係的熱度,進而影響到中日軍事交流。
  
  去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華,兩國政治關係轉暖,中日軍事交流也逐漸升溫。日本媒體報道說,自衛隊統合幕僚長齋藤隆打算春天訪華,中國國防部長曹剛川也可能於夏天率團訪問日本。兩國還在協商海軍軍艦互訪的相關事宜。
  
  專家觀點
  
  軍事交流助推中日和解

  
  2006年秋季以來,中日兩國關係走向全面恢復,一個最為明顯的標誌就是兩國間延宕已久的軍事交流合作終於進入正軌。

  了解近年中日關係實際狀況的人都知道,中日間的軍事交流可謂「舉步維艱」。儘管中國方面早就希望通過軍方交流對話,使兩國關係真正達到「化干戈為玉帛」的境界。但日本方面為實現政治大國目標而配套的「有事法制體系」和對外軍事部署,以及少數政治家在歷史認識問題上的倒行逆施,一直嚴重阻礙兩國軍事交流的順暢進行。
  
  筆者歷來認為,中日關係的徹底改善,除了政府間的良好互動外,離不開民間交流和軍事交流的「兩翼」。一方面,中日之間的最終和解,一定是草根層面和民間意義上的和解;另一方面,只有作為維護國家安全的軍事系統能夠開展直接的對話交流,一衣帶水的中國和日本才能把東海變為名副其實的「和平之海」。
  
  毋庸諱言,軍人的職責在於保護本國利益,這種職業特殊性決定了各國軍隊之間要麼是友軍,要麼是敵軍,面臨二者必居其一的艱難選擇。因此,各國軍事交流的難度也大大高於經濟、文化等一般意義上的接觸交往。不過,只要當事國真正朝著全面改善關係的方向努力,把思路從「以鄰為壑」轉換到「鑄劍為犁」,軍事關係也可以成為推動國家關係的良好渠道。
  
  例如,國家元首國事訪問時,東道主通常要鳴禮炮以示友好和禮遇。殊不知,鳴放禮炮本起源於放棄軍事敵意的舉動——在老式火炮彈藥裝填耗時費力的十八、十九世紀,軍艦駛入他國港口時,需要放空主戰火炮,表示自己乃是和平的使者。
  
  值得慶幸的是,經過中日雙方共同努力,人們期盼已久的兩國軍事往來已經啟動。2006年末,章沁生中將率團訪問日本,而今年兩國軍事領域的對話交流更成是引人關注。
  
  然而,逐步回暖的中日關係中也夾雜著幾分料峭春寒——新年伊始,日本防衛廳已升級為防衛省,自衛隊的正規軍化也只是時間問題。最近,安倍首相訪問歐洲,仍在要求各國維持對華軍售禁令。
  
  日本方面的上述舉動,從反面印證了軍事交流的艱難和複雜。但是,中日兩國改善政治關係已經為軍事領域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深遠而廣闊的背景。正所謂: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中日兩國間的軍事交流——無論是軍方的高端對話,還是兩國軍艦的友好互訪,已經是一種時代的必然。為了維護中日關係良好發展的大局,日本的某些政治家也應該轉換固有的思維方式,在推動兩國軍事交流上做出應有的努力。徐長軍 盧曉 高洪

[ 本帖最後由 白頭翁 於 2007-2-2 16:07 編輯 ]

156

主題

4240

帖子

101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終生會員(天子級)

Rank: 4

積分
1011
沙發
天子 發表於 2007-2-2 16:19 | 只看該作者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02

主題

3990

帖子

191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915
3
xwsxws 發表於 2007-2-2 22:41 | 只看該作者
打他娘的小日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5: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