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全國工商聯主席稱「非公經濟」難進壟斷行業

[複製鏈接]

9777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積分
1200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ullbird 發表於 2007-2-1 17: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報訊 (記者 程剛) 「在郵政、通信、廣電、電力和金融等領域,民營經濟的進入遭遇到大量的『玻璃門』現象。」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今天在民營經濟發展形勢分析會上說。

黃孟復所說的「玻璃門」指的是,儘管中央和國務院出台了一系列鼓勵民營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和文件,但對民營企業來說,很多鼓勵性政策就像被擋在玻璃門背後一樣,看得見卻享受不到。

2005年底,國務院頒布「非公經濟36條」,要求清理限制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明確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金融、電力、電信、鐵路、民航、石油等原國有企業壟斷的行業和領域,拓寬非公企業的融資渠道。輿論評論為非公經濟再次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春天。

黃孟復今天表示,儘管中央一再強調要認真落實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但非公經濟的發展仍面臨諸多限制。

「政策待遇不平等、市場競爭不公平,法制不健全、執法不公正,市場秩序不規範、社會治安不穩定,官僚作風和官員腐敗等等,這些不和諧因素,已經成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重大障礙。」黃孟復說。

全國工商聯今天發布的《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分析報告》顯示,黃孟復所說的「玻璃門」現象主要集中在行業准入上。一些高利潤的准入領域商機,對很多民營企業來說卻是「看得見、進不去」。

「比較突出的就是,以資本實力、技術水平和從業資歷等各種理由,抬高民營企業的准入門檻。」黃孟復說。

「銀行仍在信貸上對中小企業設有種種不合理限制,內外資企業統一稅制改革仍處在研究制定之中,民營企業稅負成本明顯高於其他企業。」報告說。

某些壟斷企業在實際上更加排擠民營企業。報告指出,部分壟斷企業出於維護自身利益需要,通過長期維持壟斷高價、影響政府部門抬高行業准入門檻等手段,排擠民營企業進入。

儘管遭遇諸多限制,但民營經濟在2006年仍保持了快速發展。來自國家稅務總局的統計顯示,2006年全國私營企業稅收總額3495.2億元,比2005年增長28.6%,高於全國企業平均水平6.7個百分點;佔全國企業稅收總額的比重為9.28%。

「民營經濟不僅解決了中國新增就業的全部,而且還吸納了因國有企業改制而分離分流出來的員工。」報告表示,與在就業、稅收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相比,民營企業遭受的種種待遇顯得不夠公平。

部分社會輿論將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和收入分配不公等問題,簡單地歸因於私營經濟的發展。報告表示,這使不少人對民營企業仍持異樣眼光。

而關於「原罪」問題的再次爭論,也給部分民營企業帶來負面心理影響。面對民營企業在早期創業過程中存在的某些違規行為,一些人將此視為「原罪」,要求予以譴責和追究。「這種輿論在一定程度上還影響了某些政策的制定和執行,影響了某些司法行為,也影響了民營企業家的心理。」報告說。
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我可以增加它的深度,我不能左右天氣,但我可以掌握心情;

我不能改變容顏,但我可以展露笑容,我不能控制別人,但我可以主宰自己;

我不能預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握今天,我不能樣樣第一,但我可以事事儘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0: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