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的民主掉你頭上,你別做夢了!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803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ent 發表於 2007-2-1 10: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我說不得

    美國問題向來是網路上的熱門話題,畢竟,美國是當今世界的SUPER POWER,也就是當今世界的老大,不服不行,不承認就不是實事求是。就拿中國的對外政策來說,對美國的外交政策是中國外交政策中是最首要,和美國關係搞好了,其他的問題就相對有利一點。我們的鄰國日本那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那才叫緊跟美國,亦步亦趨,跟著強者走,搭強者的便車,日本可謂是運用得相當的純熟。美國早在01年的四年防務報告里就明確指出,30年內難有同等量級的對手出現,如此的自信應該是有相當的底氣和實力。美國這個超級大國主導目前的國際形勢,這是我們這代人面臨的國際政治現狀,我們必須承認美國的科技、經濟政治制度和管理等是先進的,不承認就不是實事求是,只有承認這個現實才能端正自己心態,真正學習到人類最先進的東西。

    值得特別說明的是,既然是SUPER POWER,在國際社會上是可以不講民主的。如果非要講什麼民主,那也只是手段而已。我想這點應該是很好理解也很正常的國際社會現象。在一個無政府狀態下的國際社會,民主的操作本身就是件很可笑的事情。一戰結束后,美國總統威爾遜先生帶著他的理想主義方案來到巴黎,以為會得到全世界人民的理解----當然,話說回來,全世界人民特別是中國人民很想理解他,可其他的巨頭和首腦們沒法理解他,甚至連他自己國家的國會議員也不理解他,結果巴黎之行威爾遜先生被弄得灰頭土臉,帶回來的協定被國會認為不利於國家利益而不予通過。

    國際社會畢竟不像國內社會一樣有最高權力中心,有政府,有執法機關。國際社會是最典型的無政府狀態,只能適用叢林法則,國家實力的大小決定了聲音的高低,弱肉強食幾乎就是真理。即使現在的國際社會比過去要文明很多,集體安全受到很多關注,但大國之間,特別是政治制度、意識形態不同的國家,在安全問題上,更多是零和博弈,你所得就是我所失,利益衝突導致的互不信任是根本原因。任何國際政治的博弈,最終都是取決於國家實力的大小和國家利益的去向,特別是大國間的博弈。

     那些認為美國要在全世界推行民主是大錯特錯的,民主從來就不是美國所要追求的目標。美國的民主,只可能是美國人民自己家裡的民主,從來就不是全世界共享的東西。即使美國在國際上大力鼓吹民主制度,但決不能認為美國要到世界上去推行民主,美國即沒有這個義務,也沒有這個權力。歸根結底,美國的任何外交政策都取決於美國國家利益的得失,民主不民主,只是其外交政策的輔助條款。假如美國支持一個國家搞民主,那一定是美國認為這樣做可以增進美國的利益,而決不是出於熱愛民主所然。

    那些認為美國在全世界鼓吹民主是真正想把世界搞成民主世界的觀點是極其幼稚的。但反過來說,以美國是打著民主的幌子實行強權政治作為例子,去證明美國其實不是民主國家的說法也是同樣荒謬的。我們應該承認的一個前提是,美國的確是民主國家,而且是世界上實行得最好的民主國家,只是這個民主國家的民主是不會和其他國家的人來分享的。從歷史上來看,美國民主政治的良好運轉是有著良好機遇的,譬如沒有封建歷史的包袱。當時到新大陸的人大都是反抗歐洲封建統治和宗教迫害的移民,對自由和民主有著強烈的願望,容易在獨立戰爭前潘恩著名的小冊子《常識》(common sense),就用非常淺顯的語言宣傳了平民的民主政治觀,這對當時文化並不高明的殖民地人民有一個啟蒙作用。

    獨立戰爭結束后,美國的民主制度建立是一個非常複雜並且相互妥協的過程。民主往往就是相互妥協的過程,雖然決策速度慢,但卻能保證長期有效;相比那些一竿子到底、雷厲風行的作風,往往是開始效果好,但最後卻有很多的後遺症。當時美國最大的問題是,建立怎麼樣的政府才能不像英國的政府一樣侵害老百姓的權利?從一開始,美國人民對政府就是抱不信任的態度的。他們要做的就是,先界定那些是政府的權力,那些又是民眾權利;那些是聯邦權力,那些又是州的權力等等重大問題。

     很有幸的是,當時歐洲民主革命的思潮已經傳到了美洲大陸,當時美國的政治家已經開始理解並運用了三權分立這個民主制度構建中最核心的理論。1787年憲法是三權分立學說的勝利,也是首次用憲法的形式肯定了下來的民主制度構建。儘管英國司法權獨立在光榮革命前就有雛形,但立法權和行政權分卻是在1688年光榮革命后。三權分立制度被列為典範的應該首推美國的1787年憲法。當然,美國的民主也並非有了憲法就一勞永逸了,事實上它的運行和成熟也是個很漫長的過程。比如選舉制度,也是個逐漸擴大的過程,從有一定財產要求到無財產要求,從白人到有色人種和婦女的選舉權的普及等,也有一個過程。但總的來說,經過六七十年代的民權運動和婦女運動,美國的民主選舉制度相對已經比較完善,而且還在進一步完善中,比如司法對選舉的介入、選舉人團制度等。以美國目前的兩黨制度為例,其實也是歷史形成的。兩黨制看起來也是比較符合大國的實際情況,能夠在政治中比較有效率,日本現在就有這個趨勢。(一黨獨大和多黨制度對小國可能不錯,但對於大的國家可能就不一定有效率)。再如其他方面,如美國的聯邦政府和州的權力劃分也是很清楚的,立法系統和行政系統的產生互不相同而且都有嚴格的法律保障。司法方面也是嚴格中立,法官的地位受到特殊的保護。美國民主制度的總體運行還是很成功的,基本沒什麼大的紕漏。後來各國的憲法也大都以美國憲法為模版,包括孫中山先生倡導的《臨時約法》。孫先生後來結合中國實情發展成五權學說,其實是三權分立學說在中國國情上的繼承和發展,但本質和根源還是三權。

    但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美國的民主是美國國內老百姓的,而決不是世界人民的。民主永遠是對內的,沒有對外的民主一說。民主既然是國內製度,任何國家都必須自己去建立,沒有國家可以光靠別人來幫助建立。就拿日本韓國來說,那也是基本靠國內政治力量的學習和適應過程。日本學習得相對比較成功一點,韓國在前期就差了很多。再如現在伊拉克,其實也是一樣,說美國推動中東民主是不科學的,伊拉克的民主與否,主要還是取決於伊拉克人自己的選擇,依靠他們自己的理解和努力,如果他們沒有這樣的條件,強制所建立起來的民主必將是空中樓閣,這樣的偽民主保持不了多久。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在這樣一個極端宗教傳統的國家建立民主,怕是有相當難度的。不過,能不能成功建立伊拉克民主制度恐怕不是最重要的,雖然我們很容易被這個問題吸引住。事實上,建立對美國親善的伊拉克,才是美國對伊拉克的利益和底線所在,才是美國外交成功的衡量標準,是不是民主制度其實並不是其宣傳的那樣放在第一位。當然,如果可以同時順利建立民主伊拉克的話,倒也完全符合美國的價值取向,就算是美國的意外收穫好了。

    最後要特別提醒那些無知的民主哄客們,美國的民主永遠只是美國老百姓的民主,別指望美國的民主哪天會覆蓋到我們的頭上,即使你再為美國的民主吶喊助威也是沒有用的。民主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建立的,千萬別指望天上掉餡餅---天上只會掉石頭,不會掉餡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22: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