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鐵礦石進口企業 洗牌 在即

[複製鏈接]

318

主題

325

帖子

286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8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un288 發表於 2007-1-28 18: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鐵礦石進口企業 洗牌 在即





提高准入門檻,強化統一協調

國際鐵礦石「肆無忌憚」一再漲價,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鐵礦石進口企業數量過多而且分散,缺乏必要的統一協調和自律,導致盲目進口和競相抬價。忍無可忍的中鋼協終於下決心結束這種混亂的局面。據悉,正在昆明召開的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進口鐵礦石工作會議,即將確定2007年
進口鐵礦石資質標準。預計能夠獲得資質的企業將不超過90家,削減幅度超過20%


採購體系分散造成混亂

「我們在忍受國際鐵礦石價格高漲帶來的痛苦,他們卻『趁火打劫』,囤積鐵礦石高價倒賣。」一位姓韓的鋼企人員向記者透露,去年6月20日,由於囤積在港口的鐵礦石太多,國家發改委等四部委甚至聯合下發《關於對港存進口鐵礦石進行疏港的通知》要求儘快對港存進口鐵礦石進行疏港工作。

事實上,鐵礦石行業混亂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受利益的驅動,國內鐵礦石生產和流通企業數量龐大,統計顯示,2001年僅為173家,2004年激增至523家。鐵礦石採購供應體系極為分散。目前國內從事鐵礦石貿易的企業主要分三類:一是大型進口商,自己沒有鋼鐵企業,只做鐵礦石貿易,如中鋼集團,其每年的進口量約1000萬噸;二是國內的一些大型鋼鐵企業,主要通過長期合同從國際市場進貨;三是一些小的貿易商,進口后尋找國內買家,其中包括一些過去從未接觸過鐵礦石進口業務的小企業,看到鐵礦石貿易巨大的利潤空間而匆忙進入。「國內鐵礦石價格大大高於國際長期價格」的局面,不但造成鐵礦石進口市場惡性競爭,還加大了鋼鐵企業生產成本。為此,近兩年,中鋼協曾多次削減擁有進口鐵礦石資質企業的數量。2005年,擁有進口資質的企業達到500家,2006年一舉削減至120家左右。

鐵礦石進口資質的持續削減,是為了逐步規範目前混亂的鐵礦石進口局面。最直接的誘發原因是國內鋼鐵企業在國際鐵礦石價格談判中屢屢受挫的被動局面。

中國鋼鐵企業多次被迫接受國際鐵礦石巨頭大幅度漲價的不合理要求。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羅冰生就曾指出,「中國鐵礦石進口企業數量過多而且分散,缺乏必要的統一協調和自律,導致盲目進口和競相抬價」。



抬高門檻利於談判

五礦化工的相關人士指出,昆明的會議上正在討論的鐵礦石進口資質標準,顯著提高了申請資質企業所需的條件。新的資質標準主要從多個方面對鐵礦石進口商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比如產能、資本,甚至環保方面都做了限制。

首先,申請進口資質的企業粗鋼年產能不得低於100萬噸(生產特殊鋼產品的企業可適當放寬);其次,申請企業的註冊資本從原來要求的1000萬元人民幣提高到了2000萬元;銀行給予企業的授信額度必須達到4億元以上。資質標準甚至對企業的環保方面都做了要求,企業應具有與生產規模相適應的環保治理設施,主要污染物排放達到國家規定的《污水綜合排放標準》和《大氣污染綜合排放標準》等有關排放標準。鋼鐵企業噸鋼綜合能耗必須達到20年行業平均水平741.05公斤標煤及以下,噸鋼耗用水必須達到2005年行業平均水平8.03噸及以下。

五礦化工相關人士表示,隨著礦石進口企業資質得到嚴格控制,一批不達標企業被清理出局,將使國內寶鋼、武鋼等大型公司在國際鐵礦石的談判中具有更重分量的話事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6: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