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歌苓認為進入英文狀態並不難,最大的難度是文化。裘小龍也談到,有些歷史背景對中文讀者來說相當熟悉,英文讀者理解起來就有很大的困難,作者得通過這樣或那樣的辦法解決。比如紅英是一個工人勞模,而美國讀者一般不知道勞模是怎麼回事,他就通過書中人物的對話很自然地作了介紹。當然,譯成英文的中國古典詩詞會顯得有些怪異,如李商隱的詩:「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竟成了「相見很難,分離也很難,東風無力,百花衰敗」(It is hard to meet,but hard to part too,the east wind languid,hundreds of flowers wasted),不過美國讀者還是能解其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