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斯泰芬尼·庫茨(Stephanie Coontz),著有《婚姻歷史:愛情如何征服婚姻》(Marriage, A History: How Love Conquered Marriage),在華盛頓州奧林匹亞市常綠州立大學(Evergreen State College in Olympia, Wash)任教。
長久以來,女人往往被告知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千百年來的傳統智慧說女性取得成功的代價就是忍受孤獨。現代的評論家們也不甘落後,2002年經濟學家惠勒特(Sylvia Ann Hewlett)說「女人越成功,結婚生子的可能性就越小。」去年,《紐約時報》專欄作家莫林·多德(Maureen Dowd)聲稱美國患上了職業女性失去丈夫和孩子的流行病。」因為男人仍然不願意與受過良好教育的,特彆強悍的女人建立平等的關係。在20世紀70年代初,由於女性上大學、從事專業工作的機會大增,情況確實如此。獲得學士或者博士學位的婦女確實比教育程度低的姐妹失去夫人地位的可能性更大。
教育程度高的女性現在像教育程度低的女性一樣願意生孩子,而且更容易生合法婚姻內的孩子。與此同時,經濟上成功的女性是少數民族女性中增長最快的部分,如果她們不結婚,仍然選擇生孩子。最近出版的兩本新書的標題總結了女性不得不融合的兩個機會,並在個人和職業生活中尋求平衡。由克里斯蒂·威爾蘭(Christine B. Whelan)寫的《為什麼聰明的男人和聰明的女人結婚?》(Why Smart Men Marry Smart Women),和由羅珊娜·赫茨(Rosanna Hertz)寫的《被動選單身,主動做媽媽》(Single by Chance, Mothers by Choice)
威爾蘭的書目標針對她稱為未婚女強人群體(SWANS-- Strong Women Achievers, No Spouse)。威爾蘭調查了1629個在25歲到40歲之間的成功男女,發現幾乎一半的女性回答說擔心她們在事業上的成功會成為愛情路上的障礙。威爾蘭進一步證實男人越來越願意和同等地位的女性結婚,多數男人不再對教育和事業上成功的女性感到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