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股市火爆 中國去年居民戶存款同比少增1125億元

[複製鏈接]

318

主題

325

帖子

286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8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un288 發表於 2007-1-29 19: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股市火爆 中國去年居民戶存款同比少增1125億元




  
    伴隨著股市的火爆,儲蓄存款增幅明顯減緩,2006年居民戶存款同比少增1125億元――

    1125億元流向何方

    1月28日,記者在中國工商銀行北京海淀西區支行營業部看到,許多儲戶排著長隊,手裡攥著填好的銀行轉賬單和基金申購單。「這段時間,營業部傳統的儲蓄存款業務減少了許多,碰到新股和基金上市,每天接待的客戶起碼有一半以上是取錢去炒股票和買基金的。」一位櫃檯工作人員說。

    這樣的印象得到了數據支撐。中國人民銀行最新統計顯示,2006年全年,金融機構居民戶存款增加2.09萬億元,同比少增1125億元,而居民戶存款主要為居民儲蓄存款。

    儲蓄正在分流,儲蓄流向何方?  

    主要流向資本市場

    理財產品、炒金、炒匯等也牽引著儲蓄的流動

    「以前,我把所有的錢都存在銀行,並且不少是定期。」在一家大型國企上班的張芳自從去年8月底買了基金之後,就一直為基金收益的節節攀升而高興。當時,她花3萬元以每份1.02元申購的一隻股票型基金,現在的收益率已達70%以上。

    金融專家王先生年輕時曾當過兵。最近,幾十年都沒有聯繫的老戰友突然給他打來電話,說想拿出存款炒股票,請幫忙推薦一隻股票。

    去年下半年特別是四季度以來,隨著股指的強勁上揚,股票型基金也成了「香餑餑」,截至去年12月初,年收益率超過100%的股票型基金有13隻,超過50%的有50隻。這令人心動的收益引得居民紛紛取出存款購買股票和基金。用張芳的話說就是:「與其讓存款躺在銀行吃低利息,不如拿出一些來分享牛市的高收益。」

    這句話說出了許多居民的想法。央行統計表明,隨著股市的快速上漲,儲蓄存款增幅明顯減緩。去年10月末,人民幣儲蓄存款同比增長15.5%,增幅創下2005年4月以來的最低點,當月儲蓄存款減少76億元,這是2001年6月以來首次出現月度儲蓄存款下降。相應的,去年10月,證券公司的客戶保證金餘額同比增長高達182.9%。  

    央行的2006年四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也顯示,在如何支出中,選擇「購買股票和基金」的人數佔比達18.5%,躍升至歷史最高(見圖表),其中,選擇「基金」為最主要金融資產的居民人數佔比從上季度的6.7%猛升至10%,基金成為居民家庭除儲蓄存款外擁有最多的金融資產。相應的,選擇「儲蓄存款」為最主要金融資產的居民人數佔比為65.8%,比上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別下降2.4和3.6個百分點。

    「顯然,這一輪儲蓄分流主要流向資本市場」,中國社科院財貿所副所長何德旭認為,隨著居民投資熱情的高漲,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炒金、炒匯等也正在改變著百姓的理財方式,牽引著儲蓄的流動。

    目前的儲蓄分流有積極作用

    有利於擴大直接融資,不會影響銀行資金來源

    「目前的儲蓄分流有積極作用,有利於發展資本市場,擴大直接融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長夏斌向記者表示。

    在成熟市場經濟國家,直接融資佔全部融資的比重達30%―50%,甚至更高。而長期以來,我國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發展很不協調。2006年前三季度,在國內非金融機構部門的融資總量中,股票、國債、企業債等直接融資比重僅為14.2%,而貸款等間接融資比重高達85.8%,間接融資占絕對主導地位的金融結構使風險過度集中於商業銀行。儲蓄流向資本市場,能擴大直接融資的規模,分擔商業銀行的壓力,維護金融安全,同時,也能更加有效地配置資金。

    不過,也有人表示擔心:儲蓄存款約佔我國商業銀行各項存款的一半,一直是銀行放貸的重要資金來源,如今,在儲蓄少增的同時,貸款卻持續多增,會不會導致銀行資金來源與資金運用不對稱,埋下流動性風險的隱患?

    對此,多數專家給出了否定的回答。中國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長王松奇分析說,近年來,我國儲蓄存款年均增長17%左右,去年約為15%,雖然增幅下降,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儲蓄增幅都不到10%,「15%」仍然是一個很高的數字。居民取錢炒股票、買基金,使儲蓄存款變成了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可以運用的資金。這些資金仍然存在銀行,銀行的存款並沒有減少,只是存款的主體變了。因此,目前的儲蓄分流不會影響銀行資金來源的穩定性。

    進而言之,當前金融運行中最大的難題是銀行體系資金過於充裕,出現了流動性過剩的現象,到去年底,存款減去貸款的差額即存差多達10.97萬億元,約佔存款總額的1/3,儲蓄分流有助於緩解流動性過剩的矛盾。

    當然,王松奇也認為,如果出現長時間、大規模的儲蓄分流,可能會給商業銀行特別是以個人客戶為主的商業銀行帶來一定程度的資金緊張。

    分流是否持續取決於股市冷暖

    高收益必然與高風險相伴,應合理安排家庭金融資產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教授李義平坦言,未來儲蓄分流是否會持續取決於資本市場的冷暖。不過,在社保體系尚不健全、住房、醫療、教育等預期支出增加的今天,老百姓謹慎動機的貨幣需求仍佔主導地位,投機動機的貨幣需求只佔次要地位,儲蓄常常被首先用來滿足日常交易和預防風險,因此,其分流也是有限度的。

    採訪中,專家們一再提醒居民要有風險意識。何德旭說,高收益必然與高風險相伴,居民還是應當量力而行。他建議居民按照安全性、流動性、盈利性的原則安排好家庭金融資產,把股票或基金、存款、保險等家庭金融資產分佈在一個合理的結構上。

1202

主題

3990

帖子

191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915
沙發
xwsxws 發表於 2007-1-30 10:18 | 只看該作者
危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02: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