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軍第一槍手――志願軍英雄張桃芳(組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06.5.23










狙擊英雄張桃芳。
  
  志願軍的冷槍冷炮運動也造就了一名具有傳奇色彩的狙擊英雄,他就是志願軍24軍72師214團8連戰士張桃芳。
  
  張桃芳的軍齡很短,年齡也不大。1951年3月,19歲的他自願報名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1952年9月隨部隊進入朝鮮戰場,1953年1月中旬到一線陣地。這時距朝鮮停戰只有半年多的時間了。 練就一手好槍法靠得是勤奮和鍛煉;成就一名優秀的狙擊手則靠得是勤奮加才華;而要成為一名狙擊英雄,在很大程度上就要靠天分了。張桃芳稱得上是天生的狙擊手。天分加勤奮,使他成為了一名狙擊英雄。
  
  張桃芳所在連隊據守的陣地,是上甘嶺戰役中英雄黃繼光犧牲的597.9高地。自從進入陣地的那一刻,這位年輕戰士就對狙擊手的行當入了迷。閑暇功夫,他不是向老狙擊手請教射擊要領,就是端著步槍瞄個不停。因而當他真正成為一名狙擊手時,很快就進入了角色,第二次參加狙擊作戰就擊斃一名美國兵。此後40多天時間,他用240發子彈,斃傷了71個敵人,成為全連一號狙擊手。
  
  連里的幹部發現張桃芳是一名可造之材,立刻選送他到團里舉辦的射擊訓練班深造。在訓練班中,他與其他狙擊手們相互交流體會,經驗和技術又進一步。訓練班結束,團長親自考核射手們的槍法。輪到張桃芳時,他沒有打靶子,卻五槍打落四隻飛鳥,讓所有人驚嘆不已。
  
  回到陣地之後,張桃芳更是一發不可收拾,每次出戰均有斬獲,很快闖過了斃敵100名的大關,在志願軍的狙擊手中嶄露頭角。他的事迹也上了報紙,在戰友中間廣為傳誦。不過,對張桃芳狙擊技藝最大的肯定,還是來自敵人方面。儘管不知道張桃芳是何許人,但597.9高地有位志願軍狙擊手,槍法如神,對面陣地上的美國兵們卻一清二楚,也恨之入骨,專門調來了狙擊手,決意要拔掉張桃芳這個眼中釘、肉中刺。這就引出了一場兩位頂尖狙擊手之間的精彩對決。
  
  1953年初夏的一天,天氣晴朗,萬里無雲,張桃芳照例一早就上了陣地。他剛沿著交通溝走進三號狙擊台,就有一串機槍子彈貼著頭皮飛過。張桃芳腦袋一縮,趴在了交通溝里,神經陡然緊張,感覺到了一種異樣的氣氛。「今天苗頭不對,看來對面有人在等著我」。
 
  交通溝里丟著一頂破鋼盔,張桃芳順手拾來,用步槍將它頂起露出交通溝。以前他曾多次用這種方法引誘對手暴露位置。可這次鋼盔晃了半天,他的對手卻一槍未發,顯然也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射手。
  
  「總算遇到對手了,這種小把戲糊弄不了他。」張桃芳暗道。他在交通溝里匍匐前進,到了交通溝盡頭,突然竄起,幾個箭步穿過一段小空地。他剛要進狙擊台,對面的機槍又是一個點射,子彈緊追著他的腳跟,打得地面塵土飛揚。張桃芳雙手一伸,身子一斜,像被擊中似地摔進了狙擊台左邊的掩體里。
  
  這個假動作顯然矇騙了對面的射手,他暫時停止了射擊。張桃芳慢慢地從掩體里探出頭,開始搜索對面陣地。他先仔細觀察了美軍陣地上的機槍掩體,發現有兩挺機槍正向其它方向射擊。張桃芳沒有出槍,因為他明白,這在某種程度上是誘餌。真正的對手肯定躲在其它地方,也在搜尋他的位置。只要他一開槍,馬上就會引來殺身之禍。張桃芳很清楚,自己此刻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對面那個最狡猾也是最可怕的對手。
  
  他耐心等待著,搜索著。終於在對面山頭上兩塊緊挨著的岩石縫隙,發現了對手的位置。張桃芳立即出槍,將槍口對準了對手的腦袋。然而就在他要扣動扳機的一剎那,他的對手也發現了他,腦袋一偏,脫離了張桃芳的槍口,緊接著手中的機槍就吐出了火舌!張桃芳再次被壓制在掩體內。這一次,他的對手顯然也意識到了他的厲害,機槍槍口始終對準了張桃芳的狙擊台,幾秒鐘就是一個點射。張桃芳稍微露頭,立即就會引來一個長點射。張桃芳沒有著急,坐在掩體後面,靜靜地觀察著對手的彈著點。
  
  過了很長時間,他忽然發現對手似乎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狙擊台左側,也就是他現在所呆的位置,而對狙擊台右側打的次數不多,並且中間常常會有一個間隙。他在砂袋的掩護下,慢慢地爬到了狙擊台右側,輕輕地把步槍緊貼著砂袋伸了出去,但沒有開槍,因為他需要判定這究竟是對手的真正疏漏,還是設下的一個圈套。
  
  他足足等了十多分鐘。機槍的彈著點表明,他的對手的確沒有發現他已變換了位置。時機終於到了!當他的對手剛剛對狙擊台右側打了一個點射,把視線和槍口轉向左側時,張桃芳猛地站起身,槍托抵肩,即刻擊發。幾乎與此同時,他的對手也發現了張桃芳,立即轉動槍口扣動了扳機。
  
  高手對決,勝負只在瞬間。張桃芳的子彈比對手快了零點幾秒。就是這零點幾秒,決定了兩位的結果。當張桃芳的子彈穿過對手的頭顱時,對手點射的子彈卻貼著張桃芳的頭皮飛了過去。

  到1953年5月初,張桃芳在3個多月的時間裡,以436發子彈,斃傷214個敵人,這是志願軍狙擊手單人戰績的最高記錄。他因此而榮獲志願軍特等功臣、二級英雄稱號,並被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授予一級國旗勳章。
    
  張桃芳,一個令廣大軍事愛好者熱血沸騰的名字這位有著傳奇般色彩的志願軍狙擊英雄,在上甘嶺防禦作戰中,3個月內狙殺了214名美軍,上演了狙擊史上的紅色神話。不久前,中央電視台播出的電視片《狙擊英雄》再次在軍事愛好者中掀起了「張桃芳熱潮」。讓我們零距離接觸這位神奇的狙擊英雄!!
  
  皮定均:張桃芳真有那麼神?
  
  1953年,朝鮮,志願軍24軍靶場。

  「啪!啪!啪……」幾聲清脆的槍響過後,報靶員揮舞小旗報告成績:「10環1 10環1 10環……」觀看射擊的部隊沸騰了,歡呼聲、掌聲如雷響動。對一名訓練有素的射手來說,在100米處打10環並不稀奇。然而,這些身經百戰的志願軍官兵此時卻異常興奮。這是一場怎樣的射擊表演呢?順著歡呼聲望去,只見靶位前站著一名年輕的射手,面對戰友們的歡呼,顯得有些不好意思。這個靦腆的小夥子是214團的新兵張桃芳。此時,他的手中平端著一枝蘇制莫辛D納甘步槍,那幾個10環張桃芳是端著槍打的,根本沒有瞄準。如果不是親眼所見,誰也不會相信剛才發生的一幕。檢閱射擊的團首長小聲嘀咕:「這張桃芳,真他娘神了!」

  志願軍某射擊集訓隊駐地。清晨,戰士們圍坐在一起吃早飯,張桃芳眯著眼睛,看著40米開外的幾棵樹發獃。樹上,幾隻「白頭鳥」正跳來跳去。射擊隊長湊過來:「張桃芳,有種你就把那鳥揍下來!」張桃芳一聽,撇下飯碗從衣服口袋裡掏出一顆子彈,「嘩啦」一聲推彈上膛。

  戰友們見狀都圍了過來,準備看熱鬧。有「好心」人勸:「別打了,那麼小個東西打不著可丟人哦!」張桃芳沒言語,舉槍就打。「砰!」小鳥應聲栽了下來。幾天後,在射擊集訓隊結業考核的靶場上,面對設定好的射擊目標,張桃芳提不起一點興趣,倒是幾十米外飛來的幾隻「白頭鳥」讓他立刻來了精神。5聲槍響過後,4隻鳥兒成了戰士們午餐時的美味。記者問「白頭鳥」到底有多大,張桃芳哈哈一笑:「營養不良的麻雀而已。」

  上甘嶺,597.9高地。擔任狙擊手的張桃芳在一個月內連續狙殺了71名敵軍。他的冷槍戰打出了名氣,成了部隊的「一寶」。214團政委更是對手下這員驍將喜愛有加,讓他擔當團里的射擊教員。若不是曾親眼目睹張桃芳斃敵,政委怎麼也不敢相信這個細眉細眼的小夥子竟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取得如此戰績。對團首長們來說,這桿「神槍」給個火箭炮連都不換。政委拍著張桃芳的肩膀說:「張桃芳,你的冷槍打得很好;美國鬼子對你是又恨又怕。不過,只有一個神槍手還不夠,你要把團里射擊隊的射手們都培養成和你一樣的神槍手!」張桃芳的回答很乾脆:「這個,辦不到!」政委一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張桃芳解釋道:「我會儘力把射擊經驗毫無保留地教給同志們,培養出更多的神槍手來消滅敵人。但是,要想培養成和我一樣的神槍手,辦不到!」

  「24軍出了一個神槍手!」消息傳到了軍長皮定均的耳朵里。此時張桃芳的戰績已經讓自己的軍長都感到驚訝了。

  「張桃芳真有這麼神嗎?」皮定均問。他拿出一雙毛皮靴,吩咐參謀去597.9高地前沿看看這個張桃芳是不是真這麼厲害:「要是真的,就把皮靴獎給他,要是假的,皮靴還拿回來!」
  參謀拿著皮靴來到張桃芳所在的7號前沿陣地。張桃芳聽明來意,提著槍上了狙擊台。

  不久,山谷中出現了一個拾柴火的美國兵。張桃芳說:「注意!我要射擊了!」當時的射擊條件並不好,敵人在樹林中穿行,時而伏地,時而起身。挑這樣一個目標給人看,著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參謀也暗自捏了一把汗,問張桃芳:「你行不行,打這個有沒有把握?」

  「打了你看!」言畢,一發曳光彈像流星一樣刺破空氣,徑直在美軍的胸膛上鑽了個窟窿。緊接著,張桃芳又用兩發子彈乾脆利索地送另外兩個傢伙回了老家。參謀回復皮定均:「張桃芳這個神槍手,是真的!」
  
  對決美軍狙擊高手
  
  張桃芳用沒有瞄準鏡的莫辛D納甘步槍幾乎是一槍一命地消滅著敵人,但他並不知道,自己註定要在中國軍隊的狙擊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他也根本沒想到,世界上不少王牌狙擊手和他相比都將黯然失色。張桃芳的想法很簡單:跟著毛主席,打美國鬼子!

  一天清晨,張桃芳像往常一樣在1號狙擊台上觀察美軍陣地。突然,一串子彈「嗖嗖」地射來,他的大衣和棉衣上頓時穿了7個洞。幸運的是,子彈只是「穿衣而過」,並未傷人。突如其來的冷槍把張桃芳驚出了一身冷汗。狙擊手的直覺讓他意識到:這次遇見對手了!他剛要抬頭看看子彈射來的方向,「咔咔咔……」又一串子彈射來,濺起的泥土灑在張桃芳的帽子上。他放棄了再次觀察的打算,順著交通溝撤回了坑道,那個幽靈般的美軍狙擊手決非等閑之輩,消滅這樣的頂尖高手,張桃芳需要等待有利的戰機。

  雖然被「幽靈」盯上,但張桃芳打心眼兒里就不害怕。他要和美軍狙擊手較量一下,看看到底誰是好漢。然而,「幽靈」似乎猜到了他的意圖,再也沒出現。「也許是換防了吧。」張桃芳感到有些失望。又是一個清晨,他提著槍向4號狙擊台走去。4號狙擊台是一個5米多寬的射擊陣地,與陣地間有一段狹窄的坑道相連,狙擊台對面是美軍的青石山陣地。突然,張桃芳聽見頭頂上「嚓」的一聲,感覺有顆子彈呼嘯著飛了過去。他知道,這種聲音說明子彈是貼著頭皮飛過的。

  好險!危急時刻,張桃芳奮力甩掉大衣,敏捷地鑽進連接狙擊台的坑道。敵人的子彈尾隨而至,激起的煙土封住了整個坑道口。張桃芳算好時機,突然從坑道中躍出,向狙擊台撲去。「嗒嗒嗒……」20多發子彈追著張桃芳掃了過來。他身體一歪,佯裝中彈倒進了狙擊台。

  美軍狙擊手停止了射擊,隱蔽在掩體後面的張桃芳清楚,對手肯定正在觀察戰果,不能赫然出擊。他爬到了狙擊台的另一側,悄悄地探出頭,順著子彈來襲的方向仔細搜索對手的位置。突然,青石山陣地上的兩塊巨石吸引了張桃芳。很快,他那鷹一樣敏銳的眼睛就找到了隱蔽在石縫間的敵軍狙擊槍,那是一挺裝備了瞄準鏡專門用來狙擊的M2重機槍。就在張桃芳發現對手的同時,「幽靈」也從瞄準鏡中看到了他,M2機槍瞬間噴出一道火舌。張桃芳就勢一滾,躲回了掩體。

  「幽靈」發現這個中國狙擊手顯然要比他想像的難對付得多,便用火力封鎖了狙擊台兩端張桃芳可能出槍的位置。張桃芳也領教了對手的本領。他知道,和美軍狙擊手決戰的時刻到了。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的較量,必須一槍將對手擊斃,「幽靈」不會給他打第二槍的機會。

  「你該回去休息了!」張桃芳抓住美軍機槍射擊的間隙,突然起身出槍,在令人難以置信的時間內一氣呵成完成了據槍、瞄準,隨即果斷扣動扳機。「幽靈「幾乎也在同一時間內,發現了張桃芳,迅速瞄準擊發。就這樣,中美兩名頂尖狙擊高手在剎那間完成了交鋒。張桃芳射出的子彈擊碎了「幽靈」的腦袋,而那串12.7毫米的機槍彈則擦著張桃芳的頭頂射人泥土。
  
  孫悟空式的英雄
  
  在濰坊軍休所的會議室中,記者見到了已過古稀之齡的張桃芳老人。老英雄身量不高,滿頭銀髮,精神矍鑠。在上甘嶺戰場上,張桃芳曾多次在800米一1000米的距離上斃傷敵人,因此老人的眼睛引起了記者的極大興趣。張桃芳眼睛不大,總是頑皮地眯成一條縫。在挑選目標教記者學習測距時,老人的眼睛顯示出超人的「功力」,看清10米處牆壁上的小釘子毫不費力。老人笑言自己得益於這雙遠視眼。有意思的是,其他老人只有在讀書看報時才戴的老花鏡,張桃芳卻在走路時也戴。老人性格開朗,甚至有些頑皮,說到開心處還調皮地吐起了舌頭。張桃芳機敏的思維和驚人的記憶力著實令人佩服。在老人栩栩如生的講述中,半個多世紀前發生的那一幕幕彷彿活生生地出現在記者眼前。
  
  張桃芳,1931年出生,江蘇興化人,鄭板橋的同鄉。他的童年正趕上日軍侵華。那時,附近的日軍隔三差五就要來村裡殺人放火,但勇敢樸實的農民並沒有被嚇倒。鬼子每次要來村裡禍害時,他們就殺雞,將雞血潑在鬼子的必經之路上。令張桃芳不解的是,平日里看似凶神惡煞的鬼子見到雞血便頓時沒了氣焰,作惡取樂的興緻大減。張桃芳悟出了一個道理:看起來兇殘的敵人其實非常膽怯。抗日戰爭勝利后,張桃芳當上了兒童團團長,手下有五六百個兒童團員。1947年還鄉團反攻,將抓住的兒童團副團長毒打致死,又四處通緝張桃芳。當時,張桃芳就在旁邊的田裡悠然自得地給人放牛。16歲的張桃芳心裡充滿了對敵人的不屑:「就憑你們還想抓住我?」

  1953年,張桃芳所在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4軍進入上甘嶺陣地,與志願軍15軍換防。初上陣地的第一夜,班長派張桃芳去站崗。15軍的哨兵領著張桃芳來到哨位,介紹完情況便隨部隊換防了。張桃芳在掩體中警惕地守衛了一夜。次日天明,他突然發現,自己倚靠的掩體竟然是用美國兵的屍體壘起來的!此時,朝鮮的嚴寒已經把這些屍體凍得像磚頭一樣堅硬。張桃芳嚇了一跳,但回過神來就敲著「牆」笑道:「這也算你們為正義事業做點貢獻吧。」

  張桃芳的性格與神話中天不怕、地不怕,敢把天兵天將打下馬的齊天大聖頗有幾分相似。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張桃芳才成為傳奇人物,不斷在戰場上創造著奇迹。一天,張桃芳和幾名志願軍狙擊手在前沿陣地觀察敵情。突然,敵人的一發機槍子彈打來,正好射在一名戰士的腦門上,腦殼一下被掀開,白花花的腦漿頓時露了出來。在場的另幾名戰士都以為同伴犧牲了,但張桃芳一個箭步上前,把戰友被掀開的腦殼一蓋,抬下去送醫療隊搶救。幾個月後,那名腦袋上開了「天窗」的戰士重新回到了狙擊美軍的第一線。

  張桃芳在前沿陣地打了3個月的狙擊,殲敵214人,自己卻毫髮未損。張桃芳常調侃美國兵:「別信上帝了,你們的上帝盡保佑我了。」此雖戲言,但冥冥之中彷彿真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保護著他:一次,敵人的子彈擊穿了他的棉大衣、棉衣、絨衣,把裡面的白襯衫都打黃了,但他一點皮也沒破。還有一回,美軍的冷炮削掉了張桃芳的半個棉帽子,可他連根頭髮絲都沒掉。另一次經歷更為驚險。當時,張桃芳從前線下來,準備回國參加英模大會。在24軍後勤部換車時,正好遇到敵機空襲,張桃芳和17名男女軍官只好躲在一個掩蔽部里。時間一長,掩蔽部里的人大多被震得不知所措,紛紛跑出去逃命。結果,跑出去的人中除1人重傷外全部陣亡。張桃芳一直躲在掩蔽部里,外面的碎石被爆炸的氣浪沖了進來,像子彈一樣四處橫飛。張桃芳對著天大叫:「這回是真完了,沒法再回去收拾鬼子了!」沒想到,這回他又一次躲過了劫難,而且仍然是一點皮都沒蹭破。

  打了這麼多年仗,就沒受過一點傷?記者看著張桃芳老人右臉頰上的一處傷疤產生了疑問。老人哈哈大笑:「這個還真是受的傷!但不是在戰場上,而是童年時和小夥伴打仗留下的紀念。」真沒想到,眼前這位在戰場上出生人死的英雄,僅有的一處傷疤居然來自兒時的遊戲。其實,這也在情理之中。像張桃芳這樣將狙擊技術發揮到極致的狙擊手,如果在戰場上與敵人相遇,對手將永遠沒有獲勝的機會。因為,他是最優秀的DD神槍張桃芳!
  
  張桃芳簡歷

  張桃芳,江蘇興化人,1931年出生。1946年擔任兒童團團長。1951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2年9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在上甘嶺阻擊戰中,張桃芳擔任狙擊手,斃敵214人,被志願軍總部和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務委員會授予特等功、二級英雄和朝鮮一級國旗勳章。1954年調入空軍,進入徐州第5航空預備學校和濟南空軍第5航校1團學習。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空軍高密第1訓練基地擔任殲擊機飛行員,飛行退役後進入濰坊空軍某師擔任政治教導員。1980年退休。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沙發
 樓主| 一個中國人 發表於 2006-5-23 11:39 | 只看該作者

中國王牌狙擊手張桃芳

一個奇迹。一個不曾接受過任何正規戰術訓練的新兵蛋子,成長為志願軍中冷槍射殺最高紀錄的狙擊英雄,成為名副其實的狙擊之王。

一個更大的奇迹。憑藉一枝不帶任何光學瞄準設備的老式蘇制步騎槍,單兵作戰32天,擊發442次,斃敵214名,而自己卻毫髮無損,作身而退。

從朝鮮戰場回國后,以自己的優異出色再一次脫穎而出,成為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新式戰鬥機飛行員,並有著上千小時的安全飛行記錄。

這,就是奇迹般的狙擊英雄――張桃芳。

中國絕對狙神――張桃芳

1953年,朝鮮,志願軍24軍靶場。

「啪!啪!啪……」幾聲清脆的槍響過後,報靶員揮舞小旗報告成績:「10環1 10環1 10環……」觀看射擊的部隊沸騰了,歡呼聲、掌聲如雷響動。對一名訓練有素的射手來說,在100米處打10環並不稀奇。然而,這些身經百戰的志願軍官兵此時卻異常興奮。這是一場怎樣的射擊表演呢?順著歡呼聲望去,只見靶位前站著一名年輕的射手,面對戰友們的歡呼,顯得有些不好意思。此時,他的手中平端著一枝蘇制莫辛D納甘步槍,那幾個10環是端著槍打的,根本沒有瞄準。如果不是親眼所見,誰也不會相信剛才發生的一幕。這個士兵是誰?

他就是中國狙神――張桃芳。

張桃芳,1931年出生,江蘇興化人,鄭板橋的同鄉。他的童年正趕上日軍侵華。那時,附近的日軍隔三差五就要來村裡殺人放火,但勇敢樸實的農民並沒有被嚇倒。鬼子每次要來村裡禍害時,他們就殺雞,將雞血潑在鬼子的必經之路上。令張桃芳不解的是,平日里看似凶神惡煞的鬼子見到雞血便頓時沒了氣焰,作惡取樂的興緻大減。張桃芳悟出了一個道理:看起來兇殘的敵人其實非常膽怯。抗日戰爭勝利后,張桃芳當上了兒童團團長,手下有五六百個兒童團員。1947年還鄉團反攻,將抓住的兒童團副團長毒打致死,又四處通緝張桃芳。當時,張桃芳就在旁邊的田裡悠然自得地給人放牛。16歲的張桃芳心裡充滿了對敵人的不屑:「就憑你們還想抓住我?」

在抗美援朝的英雄史冊上,中國人民志願軍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譜寫了一曲曲英雄的讚歌,刷新著現代戰爭史上從沒有過的記錄,編織著一個個別驚心動魄的故事。這個年僅22歲的年輕戰士,志願軍214團8連狙擊手張桃芳,在金化郡上甘嶺狙擊戰中,用442發子彈,殲敵214名,創造了朝鮮前線我軍冷槍殺敵的最高記錄。

1952年,張桃芳是剛上前線三個多月的新戰士。在上甘嶺陣地,他憑弔了英雄黃繼光的地方。一腔愛祖國、愛人民、學英雄、做英雄的激情在他的胸中涌動:「我一定向黃繼光學習,爭做殺敵百名狙擊手!」

第一次上狙擊台,他懷著滿腔仇恨,突突突一個連射,一梭子子彈打空了。班長問他打著沒有,他臉紅了。班長拍著他的肩,安慰說:」難怪你打不到敵人,是你還沒有掌握打『活靶』的規律。「班長又耐心地教他上山的敵人該怎樣打,下山的敵人該怎樣打,走得快的該怎能樣打,走的慢的該怎樣打,班長的話使他恍然大悟,他心裡暗想:「我一定吸取教訓。」

第二次狙擊開始了,張桃芳端起槍射擊向山下走去的三個敵人中的頭一名,「叭」的一聲,頭一名敵人沒打倒,卻擊中了第二名敵人。這是怎麼回事呢?真把張桃芳弄蒙了。班長又耐心地告訴他:」敵人是向山下逃,你瞄準第一個敵人的腦袋卻打著了第二個,對下山的敵人要用這種打法。「他認真聽、仔細體會,。結果有一天狙擊下來,他撂倒了4個敵人。張桃芳緊鎖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來。

可是殺敵心切的張桃芳不甘心一天擊斃4個敵人的記錄,在陣地上,他和戰友們專心觀察敵人活動的道路,休息和出沒的地方,只要聽到報告,槍聲響處敵人就要喪命。

一次,張桃芳把槍放在封鎖口上,忽聽觀察員喊了一聲「注意,二號發現活靶。」張桃芳舉槍便射擊,「叭」的一聲,這個敵人立即倒下接著便滾下山去。原來這是個挑油桶的敵人,中彈倒下時,油桶也隨著滾下,屍體上濺滿了油。

戰友們哈哈笑著說:「美國佬臨死還揩油呢。」

還有一次,張桃芳在射擊台上發現兩個敵人吵架,越吵越凶,張桃芳可樂了,說「我給你們拉拉架吧。」

「叭」 「叭」兩槍送兩個敵人上了西天。吵架當然平息了。

在18天的戰鬥中,張桃芳用220發子彈,消滅了敵人71名,差不多第3發子彈報銷1名敵人。他所在的班立了三等功,張桃芳光榮地加入了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上級領導為了進一步培養這名有著光榮戰績的狙擊手,調他到狙擊訓練隊學習了兩個星期。在這裡,他向其他陣地上的戰友們學習了不少寶貴經驗。他的射擊技術又提高了一步。

13天時間裡,他用212發子彈消滅了140個敵人,平均第3發子彈擊斃2個敵人,每天擊斃11個敵人,幾乎成了百發百中的神槍手。

一陣機槍掃射擊,一陣炮轟,使張桃芳的四周硝煙瀰漫,然而精明的張桃芳卻沒傷一根毫毛。等一個敵人探出腦袋探聽「勝利成果」時,張桃芳又是「叭」一槍,這個敵人裁倒下去。一個投降的敵兵豎起大拇指說:「你們的狙擊兵說打腦袋就不打脖子,太厲害了。」惱羞成怒的敵人繼續組織更瘋狂的轟擊。在張桃芳的隱蔽處,是一塊100多米高的石頭,敵人對著這塊石頭猛轟,石頭被彈片削得敵了一大截,然而我們英雄的狙擊手仍頑強地堅守在陣地上。

敵人的反撲,一次次失敗 。儘管如此,敵人,還在繼續耍花樣,為了偵察我狙擊手的準確位置,狡猾的敵人扎了四個草人,在草人的掩護下用望遠鏡觀察我們。張桃芳從陽光照射下的望遠鏡的反光中發現了敵人,「好小子,你想來參觀我們的陣地嗎,對不起,我們陣地謝絕參觀!」。「叭」 「叭」 「叭」槍聲響了,敵人一個個倒下去,新花樣又失敗了。

在這場狙擊戰中,張桃芳的所在班已消滅了760名敵人,差不多等於兩個營。張桃芳一個人消滅的敵人幾乎是兩個連。他懷著對祖國對人民深沉的愛,懷著對敵人刻骨的仇恨,用桿槍譜寫著現代戰爭史上狙擊敵人的最高記錄。

張桃芳用沒有瞄準鏡的莫辛D納甘步槍幾乎是一槍一命地消滅著敵人,但他並不知道,自己註定要在中國軍隊的狙擊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他也根本沒想到,世界上不少王牌狙擊手和他相比都將黯然失色。張桃芳的想法很簡單:跟著毛主席,打美國鬼子!

一天清晨,張桃芳像往常一樣在1號狙擊台上觀察美軍陣地。突然,一串子彈「嗖嗖」地射來,他的大衣和棉衣上頓時穿了7個洞。幸運的是,子彈只是「穿衣而過」,並未傷人。突如其來的冷槍把張桃芳驚出了一身冷汗。狙擊手的直覺讓他意識到:這次遇見對手了!他剛要抬頭看看子彈射來的方向,「咔咔咔……」又一串子彈射來,濺起的泥土灑在張桃芳的帽子上。他放棄了再次觀察的打算,順著交通溝撤回了坑道,那個幽靈般的美軍狙擊手決非等閑之輩,消滅這樣的頂尖高手,張桃芳需要等待有利的戰機。

雖然被「幽靈」盯上,但張桃芳打心眼兒里就不害怕。他要和美軍狙擊手較量一下,看看到底誰是好漢。然而,「幽靈」似乎猜到了他的意圖,再也沒出現。「也許是換防了吧。」張桃芳感到有些失望。又是一個清晨,他提著槍向4號狙擊台走去。4號狙擊台是一個5米多寬的射擊陣地,與陣地間有一段狹窄的坑道相連,狙擊台對面是美軍的青石山陣地。突然,張桃芳聽見頭頂上「嚓」的一聲,感覺有顆子彈呼嘯著飛了過去。他知道,這種聲音說明子彈是貼著頭皮飛過的。

好險!危急時刻,張桃芳奮力甩掉大衣,敏捷地鑽進連接狙擊台的坑道。敵人的子彈尾隨而至,激起的煙土封住了整個坑道口。張桃芳算好時機,突然從坑道中躍出,向狙擊台撲去。「嗒嗒嗒……」20多發子彈追著張桃芳掃了過來。他身體一歪,佯裝中彈倒進了狙擊台。

美軍狙擊手停止了射擊,隱蔽在掩體後面的張桃芳清楚,對手肯定正在觀察戰果,不能赫然出擊。他爬到了狙擊台的另一側,悄悄地探出頭,順著子彈來襲的方向仔細搜索對手的位置。突然,青石山陣地上的兩塊巨石吸引了張桃芳。很快,他那鷹一樣敏銳的眼睛就找到了隱蔽在石縫間的敵軍狙擊槍,那是一挺裝備了瞄準鏡專門用來狙擊的M2重機槍。就在張桃芳發現對手的同時,「幽靈」也從瞄準鏡中看到了他,M2機槍瞬間噴出一道火舌。張桃芳就勢一滾,躲回了掩體。

「幽靈」發現這個中國狙擊手顯然要比他想像的難對付得多,便用火力封鎖了狙擊台兩端張桃芳可能出槍的位置。張桃芳也領教了對手的本領。他知道,和美軍狙擊手決戰的時刻到了。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的較量,必須一槍將對手擊斃,「幽靈」不會給他打第二槍的機會。

「你該回去休息了!」張桃芳抓住美軍機槍射擊的間隙,突然起身出槍,在令人難以置信的時間內一氣呵成完成了據槍、瞄準,隨即果斷扣動扳機。「幽靈「幾乎也在同一時間內,發現了張桃芳,迅速瞄準擊發。就這樣,中美兩名頂尖狙擊高手在剎那間完成了交鋒。張桃芳射出的子彈擊碎了「幽靈」的腦袋,而那串12.7毫米的機槍彈則擦著張桃芳的頭頂射人泥土。

張桃芳在前沿陣地打了3個月的狙擊,殲敵214人,自己卻毫髮未損。張桃芳常調侃美國兵:「別信上帝了,你們的上帝盡保佑我了。」此雖戲言,但冥冥之中彷彿真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保護著他:一次,敵人的子彈擊穿了他的棉大衣、棉衣、絨衣,把裡面的白襯衫都打黃了,但他一點皮也沒破。還有一回,美軍的冷炮削掉了張桃芳的半個棉帽子,可他連根頭髮絲都沒掉。另一次經歷更為驚險。當時,張桃芳從前線下來,準備回國參加英模大會。在24軍後勤部換車時,正好遇到敵機空襲,張桃芳和17名男女軍官只好躲在一個掩蔽部里。時間一長,掩蔽部里的人大多被震得不知所措,紛紛跑出去逃命。結果,跑出去的人中除1人重傷外全部陣亡。張桃芳一直躲在掩蔽部里,外面的碎石被爆炸的氣浪沖了進來,像子彈一樣四處橫飛。張桃芳對著天大叫:「這回是真完了,沒法再回去收拾鬼子了!」沒想到,這回他又一次躲過了劫難,而且仍然是一點皮都沒蹭破。

張桃芳可以說是一個神話人物,是一個天才,他在中國狙擊歷史上的地位是無法超越的。

1954年,24軍選拔戰鬥英雄支援空軍飛行員隊伍建設,經過體檢,214團僅張桃芳一人合格,進入徐州第5航空預備學校和濟南空軍第5航校1團學習。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空軍高密第1訓練基地擔任殲擊機飛行員,飛行米格15和米格15比斯殲擊機,但在隨後換裝新式殲擊機后,身體不適應高空缺氧,由空軍司令劉亞樓親自批示,轉到防空兵,任防空兵某部營長,後來歷任坊基地警衛連副指導員、上海空軍政治學校學員、山東濰縣基地警衛連指導員、濟空地空導彈第九團司令部副參謀長、地空導彈九團副團長等職務。

1985年6月,張桃芳退職休養。

後記

一位名叫蔣中清的戰士寫的一首描寫冷槍殺敵的詩很樸實也很精彩:打冷槍要提倡這個戰術真正叫吃香代價小勝利大這是敵人致命傷射手找好隱蔽位置射擊之前先把子彈裝注意敵人活動眼看四方發現情況沉住氣不要發慌先瞄好准到有效射程再放槍一槍撂倒一個兩槍撂倒它一雙你也打我也打打得鬼子暈頭轉向為了世界和平堅決把侵略者消滅光在狙擊活動最頻繁的 1952年4月至8月,中國軍隊狙擊殲敵即達13 600餘名,另1月至8月遊動炮射擊殲敵8 900餘名。幾乎每支部隊都能從隊列中提溜出一長串的神槍手。聯合國軍全線的晝間活動,基本上被中國軍隊所控制。聯合國軍的士氣,降到了冰點。一次志願軍小分隊夜襲美軍地堡,唯一一個值勤的美國士兵把槍架在地堡槍眼上,頭卻埋得低低的,當然被一窩端,問他為什麼不觀察外面,那美國兵說:「不能抬頭。」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3
 樓主| 一個中國人 發表於 2006-5-23 11:42 | 只看該作者

中國槍神――張桃芳

最牛是這位英雄自己毫髮無傷, 還幹掉了一個美軍專門派來對付他的狙擊手!!! 英雄目前還健在!在濰坊某軍干所休養!

    到1953年5月初,張桃芳在3個多月的時間裡,以436發子彈,斃傷214個敵人,這是志願軍狙擊手單人戰績的最高記錄。他因此而榮獲志願軍特等功臣、二級英雄稱號,並被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授予一級國旗勳章。

    志願軍的冷槍冷炮運動也造就了一名具有傳奇色彩的狙擊英雄,他就是志願軍24軍72師214團8連戰士張桃芳。

  張桃芳的軍齡很短,年齡也不大。1951年3月,19歲的他自願報名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1952年9月隨部隊進入朝鮮戰場,1953年1月中旬到一線陣地。這時距朝鮮停戰只有半年多的時間了。 練就一手好槍法靠得是勤奮和鍛煉;成就一名優秀的狙擊手則靠得是勤奮加才華;而要成為一名狙擊英雄,在很大程度上就要靠天分了。張桃芳稱得上是天生的狙擊手。天分加勤奮,使他成為了一名狙擊英雄。

  張桃芳所在連隊據守的陣地,是上甘嶺戰役中英雄黃繼光犧牲的597.9高地。自從進入陣地的那一刻,這位年輕戰士就對狙擊手的行當入了迷。閑暇功夫,他不是向老狙擊手請教射擊要領,就是端著步槍瞄個不停。因而當他真正成為一名狙擊手時,很快就進入了角色,第二次參加狙擊作戰就擊斃一名美國兵。此後40多天時間,他用240發子彈,斃傷了71個敵人,成為全連一號狙擊手。

  連里的幹部發現張桃芳是一名可造之材,立刻選送他到團里舉辦的射擊訓練班深造。在訓練班中,他與其他狙擊手們相互交流體會,經驗和技術又進一步。訓練班結束,團長親自考核射手們的槍法。輪到張桃芳時,他沒有打靶子,卻五槍打落四隻飛鳥,讓所有人驚嘆不已。

  回到陣地之後,張桃芳更是一發不可收拾,每次出戰均有斬獲,很快闖過了斃敵100名的大關,在志願軍的狙擊手中嶄露頭角。他的事迹也上了報紙,在戰友中間廣為傳誦。不過,對張桃芳狙擊技藝最大的肯定,還是來自敵人方面。儘管不知道張桃芳是何許人,但597.9高地有位志願軍狙擊手,槍法如神,對面陣地上的美國兵們卻一清二楚,也恨之入骨,專門調來了狙擊手,決意要拔掉張桃芳這個眼中釘、肉中刺。這就引出了一場兩位頂尖狙擊手之間的精彩對決。

  1953年初夏的一天,天氣晴朗,萬里無雲,張桃芳照例一早就上了陣地。他剛沿著交通溝走進三號狙擊台,就有一串機槍子彈貼著頭皮飛過。張桃芳腦袋一縮,趴在了交通溝里,神經陡然緊張,感覺到了一種異樣的氣氛。「今天苗頭不對,看來對面有人在等著我」。

  交通溝里丟著一頂破鋼盔,張桃芳順手拾來,用步槍將它頂起露出交通溝。以前他曾多次用這種方法引誘對手暴露位置。可這次鋼盔晃了半天,他的對手卻一槍未發,顯然也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射手。

  「總算遇到對手了,這種小把戲糊弄不了他。」張桃芳暗道。他在交通溝里匍匐前進,到了交通溝盡頭,突然竄起,幾個箭步穿過一段小空地。他剛要進狙擊台,對面的機槍又是一個點射,子彈緊追著他的腳跟,打得地面塵土飛揚。張桃芳雙手一伸,身子一斜,像被擊中似地摔進了狙擊台左邊的掩體里。

  這個假動作顯然矇騙了對面的射手,他暫時停止了射擊。張桃芳慢慢地從掩體里探出頭,開始搜索對面陣地。他先仔細觀察了美軍陣地上的機槍掩體,發現有兩挺機槍正向其它方向射擊。張桃芳沒有出槍,因為他明白,這在某種程度上是誘餌。真正的對手肯定躲在其它地方,也在搜尋他的位置。只要他一開槍,馬上就會引來殺身之禍。張桃芳很清楚,自己此刻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對面那個最狡猾也是最可怕的對手。

  他耐心等待著,搜索著。終於在對面山頭上兩塊緊挨著的岩石縫隙,發現了對手的位置。張桃芳立即出槍,將槍口對準了對手的腦袋。然而就在他要扣動扳機的一剎那,他的對手也發現了他,腦袋一偏,脫離了張桃芳的槍口,緊接著手中的機槍就吐出了火舌!張桃芳再次被壓制在掩體內。這一次,他的對手顯然也意識到了他的厲害,機槍槍口始終對準了張桃芳的狙擊台,幾秒鐘就是一個點射。張桃芳稍微露頭,立即就會引來一個長點射。張桃芳沒有著急,坐在掩體後面,靜靜地觀察著對手的彈著點。

  過了很長時間,他忽然發現對手似乎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狙擊台左側,也就是他現在所呆的位置,而對狙擊台右側打的次數不多,並且中間常常會有一個間隙。他在砂袋的掩護下,慢慢地爬到了狙擊台右側,輕輕地把步槍緊貼著砂袋伸了出去,但沒有開槍,因為他需要判定這究竟是對手的真正疏漏,還是設下的一個圈套。   他足足等了十多分鐘。機槍的彈著點表明,他的對手的確沒有發現他已變換了位置。時機終於到了!當他的對手剛剛對狙擊台右側打了一個點射,把視線和槍口轉向左側時,張桃芳猛地站起身,槍托抵肩,即刻擊發。幾乎與此同時,他的對手也發現了張桃芳,立即轉動槍口扣動了扳機。

  高手對決,勝負只在瞬間。張桃芳的子彈比對手快了零點幾秒。就是這零點幾秒,決定了兩位的結果。當張桃芳的子彈穿過對手的頭顱時,對手點射的子彈卻貼著張桃芳的頭皮飛了過去。

  到1953年5月初,張桃芳在3個多月的時間裡,以436發子彈,斃傷214個敵人,這是志願軍狙擊手單人戰績的最高記錄。他因此而榮獲志願軍特等功臣、二級英雄稱號,並被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授予一級國旗勳章。

  毛澤東在志願軍入朝參戰前,曾對志願軍在朝鮮戰場的戰略戰術指導思想作了這樣的形象描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彈,我打手榴彈。抓住弱點跟著你,最後打敗你。」這段話以最通俗的語言,闡明了最深奧的戰爭理論,同時也道出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以劣勢裝備戰勝絕對優勢裝備的美國軍隊的奧秘。

  志願軍冷槍冷炮運動所體現的同樣是這種克敵制勝的戰爭指導思想。雖然裝備的劣勢使志願軍在陣地對峙作戰初期處於下風,可就是憑著這種自信、靈活和來源於廣大群眾的無窮創造力,志願軍將各種似乎已落伍的兵器予以靈活組合,進而賦予其有效的戰術,演出了一幕世界戰爭史上最匪夷所思的狙擊作戰。它無法決定戰爭的進程,但與志願軍所創造出的其他陣地防禦作戰手段結合后,就產生出巨大的威力,為志願軍奪取戰場主動權,進而奪取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後勝利,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

  從1952年5月到1953年7月,志願軍在冷槍冷炮運動中共斃傷「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5.2萬餘人。這一輝煌的戰績足以使志願軍的狙擊手們載入世界戰爭的史冊.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290

帖子

6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2
4
sswolf 發表於 2007-1-31 10:01 | 只看該作者
向英雄致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00

帖子

20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0
5
七點半 發表於 2007-1-31 15:28 | 只看該作者
敬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80

帖子

17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17
6
jimsu 發表於 2007-1-31 16:40 | 只看該作者

英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

主題

126

帖子

6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0
7
liyiazhu 發表於 2007-2-1 03:19 | 只看該作者
子孫在哪? 好好培養去參加奧運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334

帖子

8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2

積分
80
8
占士 發表於 2007-2-1 12:27 | 只看該作者
中國的電影導演都哪去了?這麼好的題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

主題

126

帖子

6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0
9
liyiazhu 發表於 2007-2-1 17:13 | 只看該作者
時代變了,他們都去拍酒池肉林和野合戲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22: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