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經濟飛速發展 民眾感覺為何遲鈍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803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ent 發表於 2007-1-27 23: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7年1月25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統計局局長謝伏瞻介紹2006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並答記者問。會上謝伏瞻局長宣布了一組振奮人心的消息,據初步核算,2006年我國GDP為209407億元,增長10.7%,增速比上年加快0.3個百分點。這樣,從2003年開始,我國經濟增長率一直在10%平台上加速。經濟高速增長,百草止水和全國人民一樣高興,這充分說明我們國家的綜合國力又在持續增強。然而作為普通民眾的一員,百草止水又委實同周圍群眾一樣感到遲鈍,因為普通百姓的收入又委實沒有多大的增長。

然而謝伏瞻局長又宣稱城鄉居民收入加速增長,2006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同比實際增長10.4%;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3587元,實際增長7.4%。不知這份數據是如何得來的,怎麼老百姓的心裡就感受不到10.4%和7.4%的明顯變化呢?不過有一部分人的收入的確增長很快,首先就是公務員,他們的工資一年調整好幾次,增幅遠不是10.4%就可以打住的;其次就是以國有壟斷資本為基礎的公有企事業單位,這些單位的領導和員工的工資年年飛漲,這可以算是引領10.4%增長率的主力之一;再次就是外資或合資企業的員工,這些員工的工資也基本上就是年年見長;當然活躍在中國社會領域的白領階層也是一股重要力量,這個階層包括各個企業的中層幹部在內,他們的收入水平更是增長迅猛,在「拉開收入差距」的偉大旗幟的號召下,他們與普通員工的差距在迅速地擴大;那些老闆級富翁級的人物就更不用說了,他們的收入不是按照比例增長,而是按照幾何級數在跳躍。以上這些人的收入增長,都遠遠高於10.4%,有他們參與平均的數字恰好就遮蓋了普通民眾收入增長數字的尷尬,中國人均收入的統計數字看上去就變得十分美麗,一種太平盛世的感覺便躍然而上人們的心頭。這是統計的魅力!這是平均的功績!!

然而中國有13多億人口,如果事事平均起來,所有的問題就都將被掩蓋。國際上有一個衡量一國或地區收入差距的標準,這個標準就是基尼係數,一個國家收入差距的合理基尼係數介於0.2~0.4,超過了0.4就意味著貧富差距已經相當嚴重。可是,中國早在2000年就衝破了基尼係數0.4的國際警戒線,目前中國基尼係數雖然存在不同版本,但共識是已達到或超過0.45,還有統計是0.47或者0.5甚至更高。這個指標已超過了所有歐洲國家,在亞洲也僅次於菲律賓。據亞洲開發銀行估計,在中國大陸的13億人口中,有大約5億8千3百萬人生活在國際公認的貧困線以下,每天的生活費用不到兩美元,其中更有至少兩億人每天的生活費用連1美元都不到。而據清華大學教授孫立平的說法,僅僅是城市居民的基尼係數,也在0.5以上,基本在0.54左右;這還不包括農民,如果加上廣大農村居民,這個數字會大很多。從基尼係數來看,中國的貧富分化已經相當嚴重。現在的中國,占社會20%的富人,擁有的財富占國民財富的60%,甚至更多。而其他80%的人,就只能分享剩下的40%的財富,這筆財富還未扣除國家機關及其官員們的花費,真正能落到這80%的人手中的,恐怕也就20%。就這點微薄的財富,還要背負著「教育、醫療、住房」等新三座大山,大家想想看,這是一個多麼令人焦慮不安的社會狀況啊!

中國的貧富分化現象使得人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拉美國家,一場中國會否步拉美後塵的辯論曾經轟轟烈烈地展開。絕大多數拉美國家的人均收入已達3000美元以上,個別國家甚至超過5000美元,人均收入水平遠遠超過中國乃至東南亞諸國。但是,拉美社會並沒因此幸福穩定,不僅大多數國家社會動蕩,甚至不少國家連政局都常常失控。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拉美財富分配過度懸殊的緣故。拉美國家的基尼係數都在0.43以上,有的甚至在0.6以上,平均係數為0.52,是一種極不均衡的發展,社會財富出現了的過度集中現象。美洲開發銀行的一個專題報告顯示,拉美佔總人口30%的窮人僅獲得國民收入的7.5%。這一比重為世界最低(其他地區平均為10%)。在拉美收入分配的另一端,佔總人口5%的富人卻獲得了國民收入的25%,佔總人口10%的富人則擁有國民收入的40%。與此相對應的的西方國家,基尼係數平均為0.32,收入差距適當,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比較適當。更令我們吃驚的是,我們的鄰國日本,其基尼係數僅僅只有0.23。目前,我們的經濟發展水平還不如拉美,但表徵社會收入差距的基尼係數就已經與拉美如此接近,不容我們不倍加憂心啊!當我們沾沾自喜於10.7%經濟增長率時,當局是否對這組數字掩蓋下的貧富分化現象揪心呢?

據謝伏瞻局長介紹,全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5%,漲幅比上年回落0.3個百分點。唯一屬於特例的就是房地產價格,儘管比上年回落2.1個百分點,但全年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仍比上年上漲5.5%,房地產市場依然泡沫嚴重。而房價的高增長,受害最深的依然是廣大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老百姓,因為他們的收入不僅原遠低於全國10.4%的增長率,也低於房價上漲5.5%的水平。更何況即便房價從此不增長,單靠工資收入,中國老百姓也永遠買不起房。多數老百姓買房的資金來源,一是靠借貸,二是靠父母親朋的接濟。中國的房價水平,早就遠遠超出了中國百姓的承受能力。中國要發展要富強,社會要和諧要安定,不能只盯著GDP數字和社會人均統計數字,關鍵要看廣大群眾的收入狀況和承受能力。

曾幾何時,我們麻木不仁地將勞動力價格低廉定位我國的競爭優勢,把建立在勞動力低廉基礎上的世界工廠確定為我們的國策。殊不知這嚴重傷害了廣大勞動人民的利益和感情,不僅不利於我們國家的發展,更不利於社會的穩定。對一個國家來說,經濟的發展無非依賴於投資出口和消費這三要素,其中投資又分為內資和外資,外資和出口仰賴於外界,只有內資和消費才是全靠自己。對國際社會來說,消費已成公認的拉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引擎,尤其是美國,其國家經濟的發展,幾乎全要靠消費來拉動。我們正相反,消費的拉動作用非常微小,經濟的發展主要還是仰賴外資和出口。然而要吸引外資和加大出口,中國的勞動力就註定要維持在一個較為便宜的水平,這樣才能降低成本,為外商或外國採購團提供暴利。而靠消費拉動經濟的國家,自然希望工人們的收入高些,只有這些占國家人口最大多數的公民收入增加了,他們才會有更多的錢來購買商品,消費旺盛了,投資和生產自然會跟著旺盛。中國的這種發展模式,將註定我們的企業利潤和公民收入維持在較低水平,絕大多數的利潤將註定被外資和外國採購商拿走。同美國的發展模式相比,每1美元的國民生產總值中,如果美國能獲得0.5美元利潤的話,中國將只能獲得0.1美元,有時甚至還低。這就意味著,當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與美國相當時,我們的實際國民利潤將只有美國的1/5,我們的擴大再生產能力和自我投資能力將始終落後於美國。這說明,將低廉勞動力當作吸引外資擴大出口的經濟發展手段,傷害的不僅僅是廣大中國老百姓,而是中國長遠的發展潛力和後勁。一個國家的發展,如果缺乏了潛力和後勁,或者以犧牲大多數國民及其子孫後代的利益為代價,那麼這個國家的發展就會極其危險,不僅會成為曇花一現,而且容易毀於一旦。所以百草止水一直主張,中國的發展不能建立在低勞動力價值勞動密集型產業上,國家應引導和發展高附加值產業,並把高附加值產業的發展上升到國家發展的最大高度;政府應積極引導國民收入的增長,切實把老百姓的收入問題放到最高的政治高度,這不僅有利於社會的和諧穩定,更有利於國家經濟的長期發展,畢竟靠自主消費拉動的經濟才是最穩定和可靠的。

按照謝伏瞻局長所說,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那麼一個三口之家就應該有35277元的收入,這種收入水平除了生活在大城市且夫妻又都有穩定工作的家庭外,一般的城市百姓家庭是很難達到的。中國的經濟在飛速發展,這是事實,如果經濟的飛速增長不能同比轉化為普通百姓的收入增長,而是將更多的經濟發展成果沉澱在少數人或個別集團的手裡,那麼我們的社會將遲早會步上拉美國家的後塵。警鐘長鳴,亟需驚醒,及時轉型亡羊補牢,也許會糾偏於一時獲益於永世!

0

主題

37

帖子

9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9
沙發
haiyang88w 發表於 2007-1-28 13:50 | 只看該作者
深有同感!中國的貧富差別真是太大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8

帖子

7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7
3
唐韻秦風 發表於 2007-1-28 17:28 | 只看該作者
中國是一個畸形國家,太注重權利了,拉開收入分配差距是一個是為了掠奪人民利益的美麗借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7: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