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麥克弗森:《佔有性個人主義的政治理論:從霍布斯到洛克》,The Political Theory of Possessive Individualism: Hobbes to Lock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3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載《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 張灝:《烈士精神與批判意識:譚嗣同思想的分析》,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21-25頁。
5 許紀霖、王儒年:《近代上海消費主義意識形態之建構》,《學術月刊》,2005年第4期。
6 潘曉:《人生的路啊,怎麼越走越窄》,《中國青年》1980年第4期。
7 Jing Wang, "Bourgeois Bohemians in China? Neo-Tribes and the Urban Imaginary", pp. 532-548.
8史華慈:《中國與當今千禧年主義》,《世界漢學》,2003年第2期。
9 麥克弗森:《佔有性個人主義的政治理論:從霍布斯到洛克》,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Possessive Individualism: Hobbes to Lock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參見萊斯諾夫:《《二十世紀的政治哲學家》,商務印書館2001年版,第93-14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