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經濟騰飛商機無限 向北瞄準俄羅斯

[複製鏈接]

318

主題

325

帖子

286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8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un288 發表於 2007-1-25 19: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經濟騰飛商機無限 向北瞄準俄羅斯



  自新航在去年開拓直飛俄羅斯的航線后,俄羅斯已成為越來越多新加坡人前往旅遊的目的地。然而,在談到到當地經商時,一些本地商人仍對俄羅斯過去不穩定的政局,以及眼前許多未知數和語言障礙感到困擾而覺得戰戰兢兢。

  經歷政經改革后,俄羅斯近幾年來已以新興市場的姿態展翅騰飛。如果因為甩不開過去的陰影,停止探索進軍俄羅斯市場,本地企業可能將錯失許多良好的發展商機。

  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在2003年發表的《與BRICs共同夢想:通往2050年之路》報告中提出,到了2050年,全球10大經濟體名單可能呈現截然不同的面貌,而金磚四國(BRIC)成員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的經濟,到了那個時候對環球經濟的影響力將大大提高,成為環球經濟活動的重心。

  據財經雜誌《福布斯》統計,俄羅斯擁有全球第三多億萬富翁,排在美國和德國之後;而隨著經濟起飛,以往不存在的中產階級迅速擴大,估計有2500萬人。

  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IE Singapore)表示,金磚四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在未來將成為推動全球商品以及物品需求的新勢力,是我國商家不容忽視的市場。

  企發局國際業務部歐洲署區域署長梁靜芬說:「我們鼓勵新加坡公司探索俄羅斯等新市場或新興市場,它們未開拓的商機多,競爭也沒那麼激烈。本地公司在俄羅斯可以在汽車零配件、餐飲、房地產發展與基建服務、資訊科技和電子等領域找到商機。」

  她指出,自從普京政府於1999年接手俄羅斯后,俄羅斯的政治局勢已變得穩定,經濟因此得以發展神速,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每年平均超過5%,為我國商人製造了良好的投資以及經商環境。

國際評級機構

調高俄羅斯評級
    國際評級機構近年來相繼調高俄羅斯的評級。去年7月,惠譽(Fitch)把俄羅斯的主權評級從BBB上調到BBB+。穆迪(Moody's)和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則分別在2005年10月和2006年9月,將俄羅斯的主權債務評級調整至Baa2和BBB+。這些達到投資級的評級,意味當地的項目應能及時應付財務上的承諾,情勢和經濟情況的逆轉也不太可能打擊到俄羅斯。
  在雙邊貿易方面,俄羅斯是我國第38大貿易夥伴,2005年的貿易額達13億2000萬元。俄羅斯是我國第42大出口市場,主要出口包括電信器材、電腦與周邊配件。在2004和2005年之間,出口本地的貿易額增長25.1%,達6億8230萬新元。其中,原油、燃油和天然氣占其整體出口的63.3%,金屬佔14.1%,機械化工佔5.9%。入口方面,俄羅斯則是新加坡第36大供應商,主要入口有煉油產品、鋁和鋼鐵。

  儘管俄羅斯目前的經商環境大有改善,但由於它是個發展中國家,本地企業想進軍當地市場,要做好心理準備面對眼前要走的路,因為它將不會是一帆風順的。

  梁靜芬指出,本地企業在初期可能會在適應當地天氣、文化和語言方面碰到一些困難。

  另外,根據PBN公司去年為俄羅斯經濟與貿易發展局以及外資投資顧問委員會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外商最關注的是當地的貪污情況,其次是行政和法律詮釋及實施方面的問題。

  對於首次進軍陌生市場的本地公司,梁靜芬建議可以首先到當地尋找合適的合作夥伴,從它們那裡了解「俄羅斯體系」的運作方式。所謂「人多好辦事」,本地企業也可以選擇同有意進軍俄羅斯的其他本地公司結盟,一同進場以分散風險和加速學習過程。

  去年在莫斯科正式設立辦事處的企發局能夠協助本地公司在俄羅斯尋找合適的合作夥伴。此外,企發局也通過「國際夥伴」計劃(iPartners),幫助本地商家結盟,共同開拓俄羅斯市場。

  除了提供諮詢和援助外,企發局自2000年起也率領了6支商業考察團出訪俄羅斯,探索當地的發展商機。梁靜芬透露,企發局今年計劃舉辦幾個考察團,到俄羅斯探索當地的飲食以及房地產業。

  另外,企發局將在3月6日,連同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以及俄羅斯最大的私人投資機構Troika Dialog集團,主辦第二屆「俄羅斯——新加坡商業論壇」(Russia-Singapore Business Forum)。來自兩國的商家和官員將在論壇上向新加坡公司分享它們在俄羅斯經商的經驗以及當地的商機,同時提供俄羅斯公司一個推介自己的場合,藉機尋找新加坡夥伴或利用新加坡為基地,擴充亞洲及更大地區的業務。
威霸在俄尋得夥伴,設銷售點賣發電機

  本地發電機製造商威霸企業(Vibropower)發現俄羅斯電力短缺危機中潛在龐大商機,去年決定進軍這個新興市場。

  威霸企業董事經理江明將說:「俄羅斯雖然擁有世界最大的天然氣儲量,但大部分都被出口到外地市場,國內市場只能依賴入口,以致它成為世界第五大缺電地區。問題最嚴重的地方包括莫斯科、列寧格勒(Leningrad)區以及西伯利亞西部的含氣區。為了確保建築、道路建設和鑽油台工業在寒冷的冬天裡的電源不被間斷所干擾,當地對發電機的需求量非常大。」

  去年三月,在企發局的協助下,威霸企業在當地成功找到兩個合作夥伴出售公司,在俄羅斯設立銷售處出售發電機。

  江明將表示,由於俄羅斯人不通曉英語,而且在向外國供應商進貨時非常謹慎,要求諸多,因此在初期階段碰到許多困難。

  「公司在進軍俄羅斯之前做了徹底的可行性研究,在碰到問題時不放棄,努力不懈,加上一點運氣,最後才得以成功打入俄羅斯市場。」

  過去一年來,公司在俄羅斯市場得到的反應相當不錯。隨著俄羅斯的經濟逐漸壯大,當地企業對能源的需求量將不斷增加,江明將預計俄羅斯將在兩年內成為公司主要的收入來源。威霸企業目前在9個國家擁有業務。
過去三年來,俄羅斯是國際零售業者的首要零售目的地,並擁有歐洲兩個最大的購物商場。除此之外,它也是歐洲增長最快速的手機市場。這些都證明了隨著經濟好轉,俄羅斯人變得越來越富裕。
  樟宜機場國際公司(Changi Airports International副總裁(歐洲)林益展表示,看準這個趨勢將帶動俄羅斯在休閑與商業航游的需求,況且俄羅斯在改善及發展宇航業結構方面有迫切的需要,因此公司一直尋找到當地發展的機會。

  樟宜機場國際公司去年三月與俄羅斯國際機場企業洽談后,組成聯營公司,負責管理和經營莫斯科的新蘇雜雷姆提耶夫國際機場第一搭客大廈。

  52萬平方英尺的新搭客大廈正在興建中,估計可在2007年中開始運作。這座搭客大廈每年估計可接待500萬搭客人次,並取得約1億1000萬新元的收入。

  談到在當地的經商經驗,林益展說:「有很多人想象俄羅斯是個布滿荊棘的經商環境。以我們的經驗來看,除了語言之外,俄羅斯的經商環境並不會比其他的新興市場來得困難。此外,俄羅斯人非常重情重義,在一同奮鬥、克服困難之後,我們的團隊和許多俄羅斯人都成為朋友。」

  展望未來,林益展表示,在俄羅斯機場的零售業務存在著龐大的商機,公司因此希望借著在本地經營樟宜機場零售業務的經驗,與聯營夥伴一起改善和發展當地的機場零售業務。

莫斯科和聖彼得堡房市炙手可熱

  亞洲和新興市場的房地產近年來非常旺熱,俄羅斯也不例外。根據世邦魏理仕(CBRE)的統計顯示,投資在俄羅斯房地產項目的海外資金在2006年達到15億美元,是2005年的將近一倍。

  俄羅斯的A級辦公樓稅前市值增長率達9到13%。俄羅斯擁有成熟零售市場,優質購物中心的收益約9.5到10.5%,而購物街上的商店收益則高達11到13%。隨著俄羅斯經濟蓬勃發展帶動消費需求,當地企業以及外商對工業及物流園區的基礎建設,比如貨倉及物流設施的需求已逐漸提高。

  俄羅斯被譽為歐洲最有看頭的房地產投資市場之一,企發局因此重點推薦本地商家考慮進軍當地的房地產市場。
莫斯科市政府估計,到莫斯科觀光的旅客人數在接下來10年裡達到500萬人,因此計劃在2010年之前蓋建100家新酒店。聖彼得堡市政府則計劃在2010年之前新建150家酒店,為逐年激增的旅客以及前來參加會議和商業論壇的商人提供住宿。
  企發局指出,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目前缺乏供應旅客和商人的中檔旅店以及服務公寓(serviced apartment),經營這方面業務的新加坡公司可以考慮進場,享受這個領域的可觀增長潛能。莫斯科市中心目前估計只有200個服務公寓。由於需求高,供應少,這些服務公寓全年的入住率高達95%。

  此外,由於經濟大好,人們的收入不斷提高以及當地房屋貸款市場的發展,莫斯科住宅市場也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莫斯科市政府目前不斷地推出發展計劃以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企發局說,有興趣到莫斯科參與當地住宅發展項目的新加坡公司可留意這些計劃如「New Moscow Ring」(建設60個,平均高35層樓的摩天大樓)和「Industrial Zone Redevelopment Programme」(把舊工業區轉換成住宅區)等所製造的進場機會。

  至於辦公樓市場,莫斯科的辦公樓租金收益是歐洲國家之中最高的一個,而空置率則是最低的,目前為2.9%,具有很大的潛在商機。優質辦公樓的租金在2006年上半年上漲了20%,平均達每平方公尺900到1200美元。近年來,莫斯科的辦公樓也逐漸遷移到市區外的商業園,預計有60%的辦公樓目前處於市區外。企發局認為,發展商業園的商機值得本地企業關注。

本地發展商

可考慮進軍當地零售市場

  隨著俄羅斯人的消費能力逐漸提高,企發局認為,本地發展商也可以考慮進軍當地的零售市場。莫斯科目前擁有約50家購物中心,但市場未達到飽和點。市場目前的趨勢傾向於結合辦公樓或地下停車場的多用途優質購物商場。

  另外,莫斯科和聖彼得堡也迫切需要高素質貨倉及物流設施。

  在莫斯科,幾乎所有的新建貨倉在建築階段已被租戶租用,空置率僅僅為0.5%,是歐洲國家當中最低的。談到租金,莫斯科的貨倉租金收益在歐洲國家當中排名第三,緊次於倫敦和都柏林。
聖彼得堡方面,高素質貨倉的總面積目前只有約32萬平方公尺,以致越來越多大公司如英美煙草(British American Tobacco)在嚴重短缺的市場中得自己蓋建貨倉。
  此外,由於聖彼得堡的地理位置優越,俄羅斯政府有意把它發展為一個跨國交通和商業中心。企發局認為,新加坡作為主要的交通樞紐,我國公司在這方面的經驗將能很好地把握當地所需的物流區管理以及貨倉服務帶來的商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21: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