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智庫:李雲龍代表中國軍隊指揮官的特點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7-1-26 10: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7年01月26日 中國青年報
[center]

李雲龍一線指揮作戰

李雲龍個人肉搏能力強悍

《亮劍》李雲龍下屬[/center]
  林東

  一提起智庫,人們可能最先想到的是著名的「蘭德公司」。如今,智庫在美國已經發展成生產和銷售思想的一大產業,一群政策諮詢機構把謀士傳統與商業化運作結合起來,在美國引領21世紀百家爭鳴的思想創新運動。

  智庫創造的價值很難用其研究報告賣出的價格來衡量,他們的論文、著作和研究報告左右著美國未來20年的戰略投資和政策導向。他們在政治、外交、軍事、經濟、文化各領域為政府獻計獻策,也為政府宣教大眾,同時還對各類政策評頭論足,向大眾傳播新思想。

  在此次訪美的過程中,我走訪了40多家美國防務安全領域的智庫,對他們的研究內容、研究角度、研究方法、研究結論及其對美國戰略決策和美國大眾的影響進行了比較深入的了解。

  智庫決定國家走向

  在美國,防務類智庫大致分兩類,一類是美軍體制外的,一類是體制內的。

  體制外的智庫也稱為民間智庫。它們思想自由,不受政策拘束,常常發表與官方觀點背道而馳的言論。它們擁有自由的身份,可以無拘束地在世界各國調研,並且能自由地與大眾媒體接觸。這些優勢使它們在國際政治和軍事政策研究領域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它們長於預測重大國際安全事件,客觀、公正地評論軍事政策的得失,策劃戰爭與和平的大政方針。

  而體制內的智庫則鮮為人知,它們總體上不與官方唱反調,而是通過汲取民間智庫的思想不斷改進和完善美軍戰略,給軍隊提供一套切實可行的戰略。

  這一類智庫主要包括美國國防部凈評估辦公室、各大軍種司令部和職能司令部所轄作戰實驗室,此外還有國防大學、海陸空軍的戰爭學院、海軍研究生院等軍事院校。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國防部凈評估辦公室左右著美軍的發展戰略和戰爭戰略,研究的課題包括:誰是美國的威脅,誰是美軍的對手,誰有能力挑戰美軍,美軍如何戰勝對手,如何維持美軍在世界的優勢地位等重大課題。

  而各軍事院校則處於下一層次,突出研究各軍種和各戰區更具體的發展戰略。例如,美國國防大學主攻亞太和中亞問題,海軍戰爭學院主攻海戰變革問題,空軍戰爭學院主攻伊戰問題,陸軍戰爭學院則主攻反叛亂和重建和平行動問題。

  近年來,美軍智庫結構與布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在美國各類智庫中早期防務類智庫比重最大,現在更強調政治、軍事和經濟、文化綜合安全,突出多學科交叉研究和綜合研究。所以,防務類智庫和經濟類智庫在相互滲透。

  美國智庫也看《亮劍》

  出國前,我就聽說美國有些智庫對外軍研究的角度很獨特,這次走訪發現確實如此。在斯坦福大學,我發現他們的研究員通過觀看《亮劍》這類的軍事電視劇來研究中國軍隊的現代化

  斯坦福大學亞太研究中心是一個著名的防務智庫,這裡的研究員既有前政府要員,如前國防部部長佩里,也有長期埋在文字堆里的教授、研究員們,還有來自亞太各國的訪問學者。

  最近,他們剛出版了一部關於中國軍事現代化研究的新作,我為此徵詢了他們對中國軍隊現代化的看法和意見。出乎意料的是,我與亞太中心徐立泰研究員的談話居然是從《亮劍》開始的。

  徐立泰告訴我,中國這幾年拍的《DA師》、《突出重圍》、《亮劍》這幾部軍隊題材的連續劇,他都認真地研究過。在這幾部片子中,他最喜歡看的還是《亮劍》,而且從頭到尾看了整整3遍。從研究軍事的角度看,《亮劍》中中國軍隊的靈活性讓人生畏,「它足以讓世界上所有強大的軍隊不再敢小視中國軍隊」。他很欣賞《亮劍》中的男主角李雲龍,他覺得「李雲龍代表了中國軍隊指揮官的特點」

  徐立泰認為,《亮劍》里反映出的中國軍隊那種靈活機智的戰略戰術、不講常規的作戰方式,是西方軍隊所不具備的,也是西方軍隊難以招架的。

  智庫是政府官員的蓄水池

  智庫在美國政界、軍界影響極大,不僅僅因為他們是國家戰略的意見諮詢者,他們還可能成為美國政府的官員,執掌美軍的中軍大賬。

  國際戰略研究所出了基辛格,耶魯大學出了現在的國務卿賴斯。可以說,智庫離政府只有一步之遙。這些一流的學者說不定哪天就可以直接掌握美國的命運。這是美國式的學而優則仕。

  因此,要成為智庫里的研究員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流的智庫需要一流的學者,同樣,一流的智庫也造就一流的學者。在我所接觸的智庫專家中,基本都是政治、經濟、歷史、軍事知識集大成者,著作等身。

  近年來,這些智庫對政府和公眾的影響也越來越突出。現在,很多優秀知識分子先在智庫里熱身,再去政府任職,從政府退休下來會再回到智庫中,而有些學者在政府和智庫間轉換了好幾次。僅「企業研究所」就為共和黨政府貢獻了20位政要。

  由此可見,從美國政府與智庫的特殊關係上看,多與智庫交流,加強與美國智庫的團結與合作,不僅能影響當前美國決策,更是對未來兩國關係的戰略投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22: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