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軒轅黃帝生平年表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paullian 發表於 2007-1-24 10: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據李延軍《黃帝生平年表初編》,年代改編:上古人)
遠古時代,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經盤古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媧氏以至神農氏,天下為12氏(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畜氏、軒轅氏、赫胥氏、尊廬氏、祝融氏、伏犧氏、神農氏)。「當是時也,民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莊子·肢篋》)。在西北黃河中上游的河套以南,南北綿延千里的子午嶺一帶,混居著兩個古老的氏族——少典氏和有喬(蟲旁,音轎)氏,他們相互通婚,孕育出了炎黃子孫的兩位偉大祖先——炎帝神農氏和黃帝軒轅氏。
公元前6019年陰曆二月初二,黃帝軒轅氏出生於壽丘(今陝西省黃陵縣黃帝陵橋山東南橋溝塔之長壽山),母曰附寶,喬(蟲旁)氏女,父曰少典,有熊國君,娶於有喬(蟲旁)氏,被封有裹氏。
(台灣軒轅教以為黃帝出生於清明節)
前6018年(1歲),弱而能言,不到70天就能發出簡單的語詞,到1歲時,就語言明晰,常提出一些奇特的問題。
前6017年(2歲),學步,思維敏捷,聰慧過人
前6016年(3歲),幼而徇齊,才智周遍,語言表達能力強。
前6015年(4歲),初學於項先生,授之結繩記事之術。
前6014年(5歲),初習伏羲卦象「——」、「——」,初識陰陽之理。
前6013年(6歲),對神農氏以前主要文明成果基本涉列一遍,尤其痴迷伏羲卦象「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
前6012年(7歲),學習神農所重64卦,精解卦意——對天地萬物現象的記錄和規律性的解釋。
前6011年(8歲),長於姬水(今陝西黃陵境內環繞橋山之沮水),因而姓姬。長而敦厚聰敏,善於思辯問題,通過遊戲,在玩弄卵石、草棍中,發明了槓桿,以後又用繩子相系,用一塊石子在木棍的前後移動,就可以稱起不用重量的物什……這一發現,以後被發明為中國人用了幾千年的桿稱。
前6010年(9歲),看人們從山上滾下的木頭而發明了車輪,並進而想到,天地陰陽更替,周而復始,不也是車輪一樣旋轉吧?見一滾動的木頭帶動縱向搭於其上之木,感而有思,將車輪裝於縱木之下,形成最初的「獨木車」。
前6009年(10歲),成而聰明。是年少典逝世,因搏技和發明,襲封君之地,代有裹氏為姬王。知神農之弊。
「黃帝生平年表」初編(二)
前6008年(11歲),黃帝元年。初制冠冕,封王師(臣)項先生,調查氏族內部積弊與民情。
前6007年(12歲),黃帝2年。封附寶為王母。?
前6006年(13歲),黃帝3年。以土德王,注重農業,革舊弊,施新政,初建宮室。
前6005年(14歲),黃帝4年。得後土辯乎北方,積弊初治,但氏族實力仍弱小。
前6004年(15歲),黃帝5年。得蒼龍辯乎東方,知天下大勢。
前6003年(16歲),黃帝6年。得寧先生制陶,封為陶正,辯乎西方。
前6002年(17歲),黃帝7年。邊聲又起。炎帝神農氏所屬馬部落從西南搔擾,搶奪財物與婦女。
前6001年(18歲),黃帝8年。南方虎部落北逼。
前6000年(19歲),黃帝9年。邊聲日緊,馬、虎部落聯合進逼,馬部落進至馬山,兵臨城下;虎部落北進到老虎尾巴村。姬王開始東遷。東遷至龍首。
前5999年(20歲),黃帝10年,西南同樣受炎帝部落擠壓的白鼠(西陵)部落使者輾轉而至,傳達和親之意。東遷至交口。?
前5998年(21歲),黃帝11年。姬王將部族分為東西兩支沿葫蘆河、洛河北上。姬王走洛河,北遷至茶坊。?
前5997年(22歲),黃帝12年。北遷至今甘泉道鎮。得西部隴東一帶一學者指點,確定沿洛河西遷路線。封寧先生為前導。?
前5996年(23歲),黃帝13年。西遷至今甘泉橋鎮。?
前5995年(24歲),黃帝14年。西遷至陝甘交界之姬塬。?
前5994年(25歲),黃帝15年。遇廣成子一徒弟,初識「至道」。喜天下戴已,養正命,娛耳目,供鼻口,形色憔悴。南遷至今甘肅環縣,與走葫蘆河分支會合於華池。是年,西陵氏女嫘祖在故里鹽亭養蠶為絲。?
前5993年(26歲),黃帝16年。南遷至慶陽,改造「獨木車」為戰車、糧車、草車。?
前5992年(27歲),黃帝17年。南遷至寧縣。當地部落歸順姬王,封寧先生為當地鎮守(子史稱寧封子。於青牛與炎帝神農氏之牛部落遭遇,一役后西遷。?
前5991年(11歲),黃帝元年。初制冠冕,封王師(臣)項先生,調查氏族內部積弊與民情。?
前5990年(12歲),黃帝2年。封附寶為王母。?
前5989年(13歲),黃帝3年。以土德王,注重農業,革舊弊,施新政,初建宮室。?
前5988年(14歲),黃帝4年。得後土辯乎北方,積弊初治,但氏族實力仍弱小。?
前5987年(15歲),黃帝5年。得蒼龍辯乎東方,知天下大勢。?
前5986年(16歲),黃帝6年。得寧先生制陶,封為陶正,辯乎西方。?
前5985年(17歲),黃帝7年。邊聲又起。炎帝神農氏所屬馬部落從西南搔擾,搶奪財物與婦女。?
前5984年(18歲),黃帝8年。南方虎部落北逼。?
前5983年(19歲),黃帝9年。邊聲日緊,馬、虎部落聯合進逼,馬部落進至馬山,兵臨城下;虎部落北進到老虎尾巴村。姬王開始東遷。東遷至龍首。?
前5982年(20歲),黃帝10年,西南同樣受炎帝部落擠壓的白鼠(西陵)部落使者輾轉而至,傳達和親之意。東遷至交口。?
前5981年(21歲),黃帝11年。姬王將部族分為東西兩支沿葫蘆河、洛河北上。姬王走洛河,北遷至茶坊。?
前5980年(22歲),黃帝12年。北遷至今甘泉道鎮。得西部隴東一帶一學者指點,確定沿洛河西遷路線。封寧先生為前導。?
前5979年(23歲),黃帝13年。西遷至今甘泉橋鎮。?
前5978年(24歲),黃帝14年。西遷至陝甘交界之姬塬。?
前5977年(25歲),黃帝15年。遇廣成子一徒弟,初識「至道」。喜天下戴已,養正命,娛耳目,供鼻口,形色憔悴。南遷至今甘肅環縣,與走葫蘆河分支會合於華池。是年,西陵氏女嫘祖在故里鹽亭養蠶為絲。?
前5976年(26歲),黃帝16年。南遷至慶陽,改造「獨木車」為戰車、糧車、草車。?
前5975年(27歲),黃帝17年。南遷至寧縣。當地部落歸順姬王,封寧先生為當地鎮守(子史稱寧封子。於青牛與炎帝神農氏之牛部落遭遇,一役后西遷。?
「黃帝生平年表」初編(三)
前5974年(28歲),黃帝18年。西遷至王村、玉都,與涇河流域炎帝牛部落對峙(此種狀態直至玉王入川,玉皇軒轅出川后才結束)。?
前5973年(29歲),黃帝19年。姬王始稱玉王,以德令行天下(隴東)。前往崆峒山拜廣成子老先生為師,「再拜稽首」其「至道」,前後達3個多月。廣成子:「得吾道者,上為皇而下為王。」?
前5972年(30歲),黃帝20年。玉王得道后,西遷隆德以雲紀官,以土德王,一方面派寧封子繼續西進,於靜寧、會寧、寧遠與發源於青海湟河、洮河流域夏部落結盟,一方面派人回書西陵氏白(鼠)部落,表達和親意願。?
前5971年(31歲),黃帝21年。接到西陵氏回訊,南下經土門、天水到達成縣。?
前5970年(32歲),黃帝22年。封後土留守北方,帶寧封子,經望子關到武都,順白龍江而下至白水江,經白水、昭化到廣元,與北上迎親的西陵氏女嫘祖結為連理。黃帝自造「皇」字以志紀念。臣民口念:「天(乾——玉王方位)皇皇,地(坤——西陵氏方位)皇皇」以示祝賀,玉王自此始稱「玉皇」。同年,與岐坪識歧伯、旺蒼識蒼頡,拜為左右大臣。因玉皇有造車之功,又是天干與地支首配(子——鼠),蒼頡造出「軒轅」二字為玉皇號(軒字之「干」代表天干,轅字之「袁」,取土地、城池和衣服之意)。這時候的白(鼠)部落已經有了城池和衣服。史傳黃帝時「曹胡作衣,伯余造裳,於則制履」,而嫘祖蠶桑與蜀的關係,看一下蜀之古體(古體「蜀」字,上面象形蠶,下面似蠶吐出的絲)便知。「蜀」與「鼠」同音,白(鼠)部落得蠶桑實利后,保持了「鼠」音,而字形卻演變為金蠶吐絲了。?
前5969年(33歲),黃帝23年。嫘祖陪玉皇(軒轅)乘獨木舟(共鼓、化狄製作)順東河、嘉陵江南巡江水,生青陽。?
前5968年(34歲),黃帝24年。嫘祖在黃帝雄才大略鼓勵下,在其故里鹽亭(西陵氏部落)大建桑園。?
前5967年(35歲),黃帝25年。嫘祖大辦絲綢作坊。?
前5966年(36歲),黃帝26年。軒轅法定農桑。?
前5965年(37歲),黃帝27年。軒轅推廣製作衣裳,所轄華、夏、蜀地人民豐衣足食,步入文明生活。?
前5964年(38歲),黃帝28年。軒轅法定「興嫁娶」。?
前5963年(39歲),黃帝29年。軒轅法定「尚禮義」。是年,寧封子於青城山著《龍履之經》,黃帝專程前往拜讀,並築壇于山,封寧先生為「五嶽丈人」。問先生真一之道,寧封指引峨嵋山天真皇人,軒轅遂前往峨嵋請問「真一之經」。嫘祖於若水生昌意。?
「黃帝生平年表」初編(四)
前5962年(40歲),黃帝30年。憂天下九州之不治,竭聰明,進智力,營百姓,形色憔悴而齋戒三月,至道「知之」、「得之」。?
前5961年(41歲),黃帝31年。推廣架民房。?
前5960后(42歲),黃帝32年。初立左、中、右三台,又取合已者四人,謂之四面而治理。與蒼頡研究造字工作,倉頡造出天干地支文字以代卦爻文字。黃帝第一次頒布法令推廣象形文字。?
前5959年,(43歲),黃帝33年。蚩尤勢力(鹿部落聯盟)從冀中南下冀南、魯北與晉北,蚩尤與炎帝部族戰爭不斷,民不聊生。於是軒轅修德振兵,將所屬部落主力別為10支(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分置八方與中央,與八卦(天下方位)相對,稱為「天干」。又分出12支與天下12氏對應,命之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戊、亥,配為「地支」。將所治華(隴東)、夏(青海東部)、蜀地分為5個行政區(玉華、金華、女華、少華、翠華)。?
前5958年(44歲),黃帝34年。軒轅憂天下之蒼生,惜別西陵氏部眾,帶領主力從華、夏、蜀三路回師陝西。嫘祖隨軒轅北上,帶來了蠶桑技術。軒轅循嘉陵江北上,於黃牛鋪與炎帝所屬牛部落交戰,由鳳州出龍門入關中。?
前5957年(45歲),黃帝35年。五華匯聚關中。黃帝取「洛書」,以五華征戰融和炎帝神農氏之牛、虎部落於關中和陝北兔、龍、蛇、馬四大部落,回到黃陵,建「洛書——黃城」。?
前5956年(46歲),黃帝36年。「洛書——黃城」建成。倉頡取「皇」之音,象「洛書——黃城」之形和軒轅髮型,造出「黃」字,軒轅大加讚賞,遂以「黃」字作為軒轅族徽,並自改名號為「黃王」。杜康造酒祝賀。?
前5955年(47歲),黃帝37年。此時,離開陝西的炎帝部落聯盟羊、猴、雞及烏、雉等部落位居晉中南部和河南中原地帶,而強大的鹿部落聯盟已從冀、魯壓到黃河以北地區與晉北。
炎帝在冀南、魯北和晉北受到重創。軒轅黃王勵精圖治,積極準備逐鹿中原。王亥馴馬,牟夷和揮改良弓箭,派龜部落兵卒涉水山西,刻圖於龜甲。「五華」再次集聚關中。?
前5954年(48歲),黃帝38年。「炎帝欲侵凌諸候,諸候咸歸軒轅」,黃王分兵三路進取晉
中、晉南,出兵潼關進佔洛河以北地區,包圍和分割炎帝部落。6月,阪泉之戰一戰收羊部落,並得風后、力牧二位大將。7月,猴部落陣前起義。出洛陽龍門,二戰橫掃河南境內烏部落。直達魯北,娶方雷氏合親。?
前5953年(49歲),黃帝39年。8月,於雞公山大戰炎帝雞部落,然後「得其志」,娶彤魚氏合親,炎帝遂從隨州沿員(氵旁)水南下,退居湖南。軒轅立都有熊(新鄭),戴冕旒冠黃服,稱帝為「黃帝」,保留炎帝帝號實為南方之相。命大將祝融鎮守衡山。至此「炎黃結盟」,天下12氏已有10氏歸入黃帝軒轅氏領導的華夏部落聯盟。?
「黃帝生平年表」初編(五)
前5952年(50歲),黃帝40年。黃帝再次與倉頡研究漢字創造和推廣;倉頡創建「推廣中心」,各部落首領和巫師接受培訓。?
前5951年(51歲),黃帝41年。杜康於汝陽造酒。?
前5950年(52歲),黃帝42年。游襄城之野,牧馬童子授「為天下之道」。?
前5949年(53歲),黃帝43年。北逐葷粥,與鹿部落聯盟展開中華5000年史冊中第一次民族大統一的大決戰——涿鹿之戰。戰前先取「河之都圖」,兵分左翼、右翼和右中、左中,從北、西、南三個方向兵分10路進取翼中南鹿部落聯盟之狗部落與豬部落的大小81個部族。應龍水戰失敗。?
前5948年(54歲),黃帝44年。風后發明指南車破蚩尤霧。?
前5947年(55歲),黃帝45年。取昆吾山銅,制青銅兵器。71戰不勝,黃帝上博望之山淡卧3年後,出其鏘鉞,奮其戎兵,擒殺蚩尤於中冀之野,併發布禁令。身經百戰而天下平,立都涿鹿,築涿鹿「黃帝城」。至此,天下12氏全部歸入黃帝軒轅氏領導的華夏部落聯盟,黃帝真正成為中原各部落聯盟的共同首領。?
前5946年(56歲),黃帝46年。合符釜山,黃帝作《岡(木旁)古之曲》。?
前5945年(57歲),黃帝47年。安置蚩尤部落善者于山東鄒城。娶嫫母妃以輔政。?
前5944年(58歲),黃帝48年。確立「原始共和國體」,保留12氏圖騰,作為黃帝所屬
之「相」,亦作為天下人之屬相,12氏與10天干相配,一年一個值班。與倉頡研究已發明漢字的規範和文字的創造規律。倉頡發明的漢字已經在各部落首領與巫師間推廣流行。?
前5943年(59歲),黃帝49年。與玄女、風后、力牧、封胡、鬼容氏等研究「洛書」、「河圖」,總結戰爭經驗,一批兵書成書。同年,命容成造歷,隸首作數術。?
前5942年(60歲),黃帝50年。秋7月庚申,天大霧3日3夜,復甚雨7日7夜。派魚部落巡河入海,得繪水系圖。是年推廣使用筷子。?
前5941年(61歲),黃帝51年。推廣彩陶技術。?
前5940年(62歲),黃帝52年。發展農業,推廣種黍谷。?
前5939年(63歲),黃帝53年。推廣種稻米。?
前5938年(64歲),黃帝54年。制樂,損庖羲之瑟為25弦,長七尺二寸,命素女鼓之。
「黃帝生平年表」初編(六)
前5937年(65歲),黃帝55年。命雷公、岐伯論經脈傍通,問難81,為《難經》;教制九針,著《內外術經》18卷。?
前5936年(66歲),黃帝56年。命行九州,推廣鑿井技術。?
前5935年(67歲),黃帝57年。推廣煉銅技術。秋七月庚申,鳳凰(雞部落)至朝拜,龍圖龜書以授軒轅。?
前5934年(68歲),黃帝58年。天下大治,蔭及華胥氏之國。留丑、寅兩地支之一部與壬、癸兩天干(後土下屬)守涿鹿城。黃帝是年開始南巡,準備隨後「葉落歸根」,回陝西中部的老家去。?
前5933年(69歲),黃帝59年。貫胸氏來朝,長股氏亦來朝。詔令天下修築「官道」。是年巡至滄州。?
前5932年(70歲),黃帝60年。歧伯病逝,黃帝研究整理其醫著;於桑園嫘祖病逝,葬陵縣。封泰山,禪丸山。派風后帶河圖回黃陵改建「洛書城」為「河圖城」,亦叫做「天帝之下都崑崙曾城」,以作為帝之定都。?
前5931年(71歲),黃帝61年。從臨朐南下經蒼山、郯城、仰化、倉集、龍集,過洪澤,再經馬集、黃崗、六合、太平、龍潭到金陵。傳令委託炎帝神農氏教民開市通商。?
前5930年(72歲),黃帝62年。逆江水而行,號「帝江」。經馬鞍山、繁昌、昌橋、黃村到黃山修練數月,東至縉雲山煉丹,西行經橫渡、東至、黃柏、黃梅登廬山,再經黃石、黃岡、黃陂到武昌東湖。炎帝從韶山、祝融從衡山北上岳陽迎候黃帝,在君山(熊山)洞庭湖畔共同欣賞黃帝命伶倫創作的音樂作品《咸池》。炎帝聽后贊曰:「聽之不聞其聲,視之不見其形,充滿天地,包裹六極!」?
前5929年(73歲),黃帝63年。炎帝、祝融陪黃帝游衡山。黃帝看望了戌守在這裡的丙、丁兩天乾的兵士。送走黃帝后,炎帝神農氏去茶陵採藥。黃帝北上岳陽,經天門到鍾祥。前2804年(74歲),黃帝64年。炎帝神農氏嘗草死,葬炎陵縣。黃帝遂改道東北,前往炎帝故都隨州厲山隆重追悼,追封炎帝為南方「天帝」。?
前5928年(75歲),黃帝65年。從隨州經興隆集、太平、棗陽、黃龍、襄陽、太平店、谷城、黃家營上武當山。?
前5927年(76歲),黃帝66年。在武當山修「道」。在武當周圍黃龍、龍坪、黃化、龍口、白桑、黃雲鋪等地巡遊。在白桑,看到臣民養桑,想起嫘祖,封為「先桑娘娘」。?
前5926年至5925年(77~78歲),黃帝67~68年。繼續在武當修「道」。?
前5924年(79歲),黃帝69年。黃河水患。黃帝啟程北行。?
「黃帝生平年表」初編(七)
前5923年(80歲),黃帝70年。經襄陽、黃渠河、新野、桑庄、黃台崗、南陽、皇路店到南召。?
前5922年(81歲),黃帝71年。開始巡遊中原。經橋端、太平鎮、東村來到泰山廟。?
前5921年(82歲),黃帝72年。經上店、汝陽、臨汝、登封回到故都新鄭(有熊)。?
前5920年(83歲),黃帝73年。回顧南巡情況,總結治理天下經驗教訓,著《黃帝銘》六篇。?
前5919年(84歲),黃帝74年。繼續著述。?
前5918年(85歲),黃帝75年。刑天作亂。帝命祝融征討。?
前5917年(86歲),黃帝76年。帝北巡黃河。?
前5916年(87歲),黃帝77年。帝巡至偃師,祝融討滅刑天,斷其首,帝重新排定神(各部落圖騰)位與座次。貶昌意於若水。?
前5915年(88歲),黃帝78年。帝命取首山銅以鑄鼎,並傳命天下十二氏會盟荊山。?
前5914年(89歲),黃帝79年。帝開始西行。?
前5913年(90歲),黃帝80年。荊山九鼎鑄成,以象太一於九州,以銘天下12氏之位次。天下12氏會聚荊山,以成厭代(治理一代,滿足一代)之志,黃帝之孫顓頊(高陽)於此時出生,更為慶典增添了喜慶氣氛。此時,風后「河圖城」築好,駕龍車以迎黃帝回黃城。友人無為子及天下12氏的代表和臣僚72人隨從。?
前5912年(91歲),黃帝81年。帝經華陰、華縣、渭南來到臨潼,拜女媧廟,鑄12氏(屬相)銅鼎以祭之。?
前5911年(92歲),黃帝82年。帝北行經高陵、閻良、華原、黃堡、大同、濟陽、金鎖、女華以至黃城。?
前5910年(93歲),黃帝83年。各部落代表及臣僚搬入黃城。黃城在原洛書城(黃)的基礎上擴建為「5城(宮)12樓」,列佈於以中宮(橋山)為中心方方70華里的範圍內。中宮為黃帝居處,東宮居蒼龍,南宮居祝融,北宮居後土,西宮居大封(寧封),12樓為12氏代表所居,其他大臣與中小部落均按其天下方位與所屬分佈於中宮四周,宛如「天上的星星朝北斗」。因黃城在西北居乾位,所以後來的道家方士就將黃帝回黃城傳為「升天」了!?
前5909年(94歲),黃帝84年。拜天老、風后、五聖為三台大夫,居橋山(中宮)三台。風后明天道、太常察地利,屠(蒼)龍為土師,祝融為司徒,大封為司馬,後土為李(法官),得六相而天下治。蒼頡造文字居西原(蒼村),杜康居西川,左徹、馬師皇、沮誦、岐伯之後及雷公等各有所居。?
前5908年(95歲),黃帝85年。顓頊5歲,聰穎過人。黃帝教之:「爰有大圜在上,大矩在 下,你能法而同之,就可為民之父母官」。顓頊深領其意,帝確定顓頊為接班人。?
前5907年(96歲),黃帝86年。帝號「歸藏氏」,觀「河圖」以應天象,畫野分州,以分星 次。自此百官以為「星官」,12相及28宿均「天人合一」,此乃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次「封 神」。?
前5906年(97歲),黃帝87年。黃帝繼續推演伏羲、神農之卦象,開始著《歸藏》。?
前5905年(98歲),黃帝88年。帝繼續著述。?
前5904年(99歲),黃帝89年。《歸藏》著就,頒行天下。?
前5903年(100歲),黃帝90年。與健在的臣僚回顧總結經世方略,開始著《黃帝君臣》。 ?
前5902年(101歲),黃帝91年。繼續著述。?
前5901年(102歲),黃帝92年。《黃帝君臣》頒行天下。?
前5900年(103歲)。黃帝93年。開始著《黃帝四經》。?
前5899年至5898年(104歲~105歲),黃帝94年~95年。《經法》著就。?
前5897年到5895年(106歲~108歲),黃帝96年~98年。《十六經》著就。?
前5894年(109歲),黃帝99年。《稱經》著就。?
前5893年(110歲),黃帝100年。《道原》著就。九九重陽日,黃帝歸藏氏於橋山中宮逝世 。大臣左徹率臣僚削木為像而朝奉,取几杖立廟而祭之。是年,20歲的顓頊 繼位。七年後,被推為天下共主。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122

主題

8149

帖子

330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02
沙發
溫和寶 發表於 2007-1-24 10:39 | 只看該作者
按這個年表,對照著聖經看,有黃帝的時候,還沒宇宙呢。呵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paullian 發表於 2007-1-24 10:46 | 只看該作者
^_^。溫和的反基。你時不時的跳出來一次,會害的偶有心臟病哦。~~~~~~~~~~~~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主題

8149

帖子

330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02
4
溫和寶 發表於 2007-1-24 11:1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 paullian 的帖子

沒關係,下次我一定動作慢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paullian 發表於 2007-1-24 11:14 | 只看該作者

幸好偶有醫療保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3: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