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人中國觀悄然變化:威脅論降低責任論上升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7-1-23 19: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鼎盛軍事 錄入時間:2007-1-23 來源:人民日報

  最近,美國《時代》周刊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全方位評估中國崛起,指出「一個新的王朝已經降臨」,「中國世紀」將是毫無疑義的事實。文章全面分析中國近年快速發展之態勢,從中國在非洲的投資到在拉美的外交活動,從能源需求到地緣影響,從內部挑戰到外交成就,從民主人權到領土主權問題,無所不包。文章最後指出,中國崛起不必然導致類似當年德日崛起給世界帶來的恐慌,也不必然導致美中戰爭或失控的經濟競爭。「本世紀美國將走向衰落,中國將實現崛起,這塊蛋糕早就烤好了」。應該說,這是迄今為止美國主流媒體對中國崛起相對全面、深入、平靜的分析報道,反映了美國社會中國觀的變化,也與目前美國對華政策的大體基調相吻合。

  談論所謂「中國世紀」,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上世紀80年代,西方就有類似的預言,說21世紀是「亞洲世紀」或「中國世紀」。然而,當時的談論更多地是一種戰略預期,抑或一種西方人慣有的「於無聲處聽驚雷」似的戰略敏感。大體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美國先後掀起所謂「中國崩潰論」、「中國統計摻水論」等,對中國能否保持長久健康的發展持懷疑態度。而當中國挺過一個個難關,以一組組貨真價實的數據向世界昭示中國持續快速發展正從「將來時」變成「正在進行時」的時候,美國人又開始大談「中國威脅」,先後炮製出所謂中國「軍事威脅論」、「環境威脅論」、「能源威脅論」等,不能正視中國和平發展的現實。

  值得注意的是,從2004年底開始,美國掀起新一輪關注中國崛起的熱潮。其顯著特徵是,情緒化的論調逐漸減少,客觀務實的報道分析相應上升;「中國威脅論」的調門降低,「中國責任論」的聲音上升。這是一種進步。2005年初,美國《新聞周刊》關於中國發展現實的全景式報道可被視為風向標,而此次《時代》周刊如此高調談論中國持續發展,既是美國國內「關注中國熱」的延續,也是一種階段性總結。大體而言,它包含幾種複雜的情緒:一是感嘆,感嘆中國發展之迅猛,超出美國的預期;二是無奈,無奈美國深陷中東困局之時中國潛心壯大實力,無奈美國缺少應對中國快速發展的必要槓桿;三是憂慮,憂慮中國發展壯大對美國構成多重挑戰;四是觀察,觀察中國近年來內政外交的新變化;五是調適,調適自己的心態,以一種新的視野面對中國世紀的來臨。這幾種情緒其實已經體現在以「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和「兩面下注」為核心的美國新的對華戰略思維中,它表明,美國的中國觀正悄然發生變化。

  這種變化是值得肯定的。較之以往簡單化、情緒化甚至妖魔化中國的論調,應該說,美國政界、學界、媒體的對華認知正逐步客觀、理性、深入,對發展健康穩定的中美關係而言,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但是,正如《時代》文章字裡行間所顯露的,美國在看待中國這樣一個新興大國時,仍難以跳出根深蒂固的「美國中心論」、意識形態色彩濃厚的「民主和平論」和大國興衰的「歷史宿命論」。相應地,對如何應對中國持續發展的現實,採取的不是建設性合作達致雙贏的思路,而仍是謀求西方世界共同「管理」中國發展的傳統霸權模式。看來,要讓美國人真正理解中國,還需要更多時間。

  (作者為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副所長)袁 鵬

4

主題

774

帖子

15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9
沙發
maba 發表於 2007-1-23 22:46 | 只看該作者

永遠只有利益

人與人之間尚且無法互相理解,何況國家之間?想讓別國理解是幼稚的想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2: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