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ZT:「龍骨」的由來

[複製鏈接]

53

主題

821

帖子

21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apleave 發表於 2007-1-25 11: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龍骨」的由來

                          ·方舟子·

    雖然有的中國人自稱「龍的傳人」,但現代人都知道龍是神話中的虛構
動物。古人則不然,不僅相信龍是實際存在的,而且還用它入葯。《本草綱
目·鱗部》所列的第一味葯,就是「龍」,為上品葯。李時珍引經據典,對
龍的形態、習性、好惡做了介紹,因為這關係到如何正確地用藥:「醫家用
龍骨者,亦當知其性之愛惡如此。」

    龍入葯的部分包括龍骨、龍齒、龍角、龍腦、龍胎、龍涎。其中龍胎號
稱產自巴蜀,不知是什麼東西。今天中藥用到的「龍腦」又名冰片,是用龍
腦樹的樹榦蒸餾製成的產品,來源明確,似乎不該被誤會為龍的腦。龍涎現
在知道其實是抹香鯨腸胃的分泌物,被誤傳成了「群龍所吐涎沫」。至於龍
骨、龍齒、龍角,都是同一種東西,現在也還是中藥的一種,其實是古代哺
乳動物的化石。

    李時珍記載了古人對「龍骨」由來的爭論,以及他自己的看法。爭論的
內容是,龍骨究竟是死龍的屍骨,還是活龍的蛻骨?這又涉及到一個問題,
龍究竟會不會自然死亡?李時珍認為龍是神物,似乎不會自然死亡,但是根
據《左傳》、《述異記》、《博物志》等古籍的記載,又可以知道的確有自
然死亡的龍,所以「龍骨」應該是死龍之骨。雖然有爭論,也只是細節問題,
對於化石是「龍骨」,古代中國人並無人懷疑過。

    比李時珍早兩千年,古希臘哲學家色諾芬尼就已經對化石做了描述,正
確地推測出化石是生物——而不是神物——的遺跡。他在義大利西西里島的
採石場發現了魚的化石,又在馬爾他島發現了海洋軟體動物的化石,據此
得出了一個在當時相當超前的結論:山脈必定曾經位於海中,地球在歷史上
多次交替出現世界性大洪水和乾涸。

    但是在基督教在西方佔據統治地位后,化石的由來反而又變得不明不白
了。既然《聖經》記載了世界只有短短几千年的歷史,那麼顯然不能認為化
石是生物體經歷了長期的歷史過程而遺留下的遺跡。當時流行的觀點認為它
們是和生物體沒有任何關係的自然形成的石頭圖像。離奇一點的觀點則認為
它們是動物交配時精液濺到岩石上長出來的類似生命的東西。與這些觀點相
比,中國古人說化石是「龍骨」反而顯得更先進了。

    但是認為化石是動物遺跡這種離經叛道的觀點一直頑固地存在著。到17
世紀下半葉,終於有幾名著名博物學家通過仔細比較化石和生物體的構造,
令人信服地證明了化石必定來源於生物體。一旦化石的生物起源被確認,
那麼如何解釋遺留在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便成了難題。與《聖經》記載調
和的唯一希望,是認為化石是在諾亞大洪水中滅亡的動物的遺跡。但是這個
希望,在發現化石是分層分佈的之後,就被徹底地粉碎了:僅僅一次的大災
難,如何能使化石形成分層分佈,而且每一層都有獨特的動物和植物的化石?
世界肯定要比《聖經》所說的古老得多。

    另一個問題是:化石所代表的生物,有許多在現在似乎不存在了。例如,
人們很早以前就在馬爾他島發現有奇怪的類似舌頭的石頭,古羅馬博物學家
老普利尼認為它們是在月虧的時候從天上掉下來的。1666年,義大利托斯卡
納的漁民抓到了一條大鯊魚,托斯卡納大公命令將之送給正在當地行醫的丹
麥博物學家尼古拉斯·斯蒂諾解剖研究。斯蒂諾發現這種鯊魚的牙齒與「舌
石」的石頭非常相似,只是「舌石」要大得多。他因此推斷「舌石」是某種
巨鯊的牙齒化石,但是這些巨鯊都已滅絕了。

    然而,一個萬能而且仁慈的上帝怎麼會允許他的創造物滅絕呢?一些虔
誠的博物學家認為這些物種並非真正滅絕,而是還躲在某個偏僻的地方有待
發現,例如可能在某處的海洋里,就生活著被認為已經滅絕的巨鯊。

    不過,法國古生物學家居維葉還是能夠令人信服地舉例說明,至少有某
些物種已經滅絕了。他不以容易引起爭議的海洋生物為例,而是選擇了陸地
生物,而且是最能引起人們注意的大型哺乳動物。他指出,有許多種大型哺
乳動物(例如猛獁象、乳齒象)的化石與現存的哺乳動物(例如亞洲象、非
洲象)類似,然而又不相同。如果這些化石所代表著的大型哺乳動物還生存
著,那麼是很容易發現的,既然它們在世界各地都未發現,那麼可以認定它
們已經滅絕了。

    一旦知道地球的歷史極為古老,而且物種會滅絕,進化論也就呼之欲出
了,而這一切都是由於認定了化石的生物起源。正當歐洲發生這場思想革命
的時候,中國學者還絲毫也不懷疑化石是龍骨,而且是上品神葯。

2007.1.22.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5 07: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