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假記者」死於「真問題」

[複製鏈接]

6195

主題

6540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00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DT001 發表於 2007-1-23 02: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蘭成長被活活打死,無論他的身份多麼模糊,這首先是一個悲劇,新聞的悲劇,也是社會的悲劇。

  山西大同有關方面在認定蘭成長是「假記者」之後,又發布了主凶是「非法採礦礦主」的消息。(據《南方都市報》報道)於是這個故事更加值得解讀。「非法礦主」對付「假記者」,彷彿是「以非法對非法」的黑鬥了。

  有報道說,蘭成長在中國貿易報一年的「創收任務」是18萬。「假記者」的工作,用《大同市打擊假報假刊假記者專項行動通告》的描述,叫「以採訪名義拉廣告、搞經營、搞創收的行為;以宣傳報道為名義收取版面費、搞有償新聞的行為;以批評報道相要挾進行新聞敲詐,索要錢財,收取有價證券、信用卡等」。這是對某種新聞生態的集中概述。

  但什麼叫「有償新聞」,「新聞敲詐」,「以宣傳報道為名義」,「以批評報道相要挾」?很多人都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是表示憤慨,只是罵記者,或者連帶罵新聞行業,少數人認為很正常,無話可說。我覺得罵是值得欣慰的,罵說明對新聞繼續懷著傳統的希望,認為新聞應該獨自清流,應該堅持社會良知。

  我想請大家注意的是,為什麼「新聞宣傳」會換得「有償」?為什麼「假記者」能以「新聞」實現「敲詐」,現過現地收到錢來?直接的回答只能是:「假記者」可能會拿一個「真問題」去跟不法分子交換。否則,被敲詐一方為什麼不報案?因此,不要把沒有記者證的「假記者」完全想像成青面獠牙。有時候,他們還真的能發現真記者不敢碰的「真問題」。舉例說,某地的「地條鋼」(非法生產的建築用鋼條)形成了產業,便有專門「吃地條鋼」的「假記者」產生;某地生豬加工業發達,便有專門「打擊注水豬肉」的「假記者」;山西大同煤礦多,「假記者」自然盯的是煤礦。這是一條食物鏈的關係。由「假記者」的繁榮,可以推斷當地不法產業的類型和規模。在某種程度上,「假記者」成了某些不法分子的一種制約力量。在權利缺位的情況下博弈,隨著博弈的升級,某一方率先失去耐心和理智,悲劇於是上演。據報道,蘭成長去之前,該「非法礦主」已經接待了八撥「記者」。

  地方政府「打擊假報假刊假記者」的專項鬥爭,其實只是摁住了問題的一頭。如果只摁了這一頭,另一頭的不法分子的日子反而要好過得多了。試想,如果把另一頭的不法分子也摁住的話,「打擊假報假刊假記者」就輕鬆多了。進一步說,如果當地的法制環境使任何公民都能安全地舉報非法事件,又哪裡輪得到「假記者」出場?

  「真記者」為社會公義而殉職,才是新聞的光榮。

  「假記者」的悲劇,突現的是真實的社會矛盾。如何吸取血的教訓,接下來應該怎麼辦?

  (新京報 何三畏)
一個內心陰暗的人是容不得任何光明的,因為光明讓他們原型畢露,嘲笑正義、調侃崇高是他們的心理需要。

2189

主題

3562

帖子

2514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4

積分
2514
沙發
gskhg 發表於 2007-1-23 10:04 | 只看該作者
行話叫作黑吃黑,不過吃得不幹凈罷了。回想到武漢鐵路局的局長貪污巨款,指兇殺人,不過一個死緩,難怪黑吃黑如此盛行了。因為沒有法律和法制,只好自己解決問題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 05: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