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企業高層的洋麵孔

[複製鏈接]

1932

主題

2065

帖子

200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0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迷死佛陀 發表於 2007-1-22 15: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當比爾.巴尼(Bill Barney)從新老闆——中國網通(China Netcom)那裡拿到聘用合同時,他知道,自己再也不是在美國堪薩斯州了。這家中國政府控制的電信公司給巴尼的合同長達數十頁,而且完全是用中文寫的。他記得,他的律師看了一眼,說:「這可不行。」

  2003年3月,當中國網通牽頭的一個財團收購亞洲環球電訊(Asia Global Crossing)的時候,巴尼是這家地區性海底光纜運營商的總裁兼首席運營官(COO),當時該公司的美國母公司已經破產了。

  在巴尼和他的律師與中國網通簽定了一份修改過的合同(英文版的)之後,他在這家香港公司中的職位得以保留。這家公司重新命名為亞洲網通(Asia Netcom),隨後成為中國國有電信巨頭中國網通的全資子公司。

  提到當年商談合同的事,巴尼表示:「我們愉快地達成了妥協。」當時的爭論在於,在中國,國有企業的合同一般是為政府官員起草的,他們的薪水相對較低,但被委以管理巨額國有資產的重任。他們一般要承擔更多的個人責任,超過西方高管所能接受的程度。

  合同協商最終成功,讓巴尼成了最稀有的動物——一個西方人在中國國有企業最高層任職。2005年11月,他升到了更高的職位,擔任亞洲網通首席執行官(CEO)。這種非常罕見的經歷讓他增長了見識,而對於任何可能被派駐中國的非華人管理者來說,這些見識頗有借鑒意義。

  巴尼回憶道:「有的時候,董事會會議一上來就是8小時的報告(用中文讀)。很像黨代會。你只要聽就行了,然後才去理解他們說了什麼。」

  從海外招募資深高管,這在中國企業中變得越來越常見,尤其是在金融機構——這類任命常常是向外國投資者出售戰略性股份的一個條件。

  然而,在談論中國公司的生活時,這位40歲的美國高管比他的同行們更放得開。巴尼作為中國政府僱員的傳奇經歷於去年8月告終。當時,中國網通將亞洲網通出售給了安石投資管理公司(Ashmore Investment Management)、Spinnaker Capital和Clearwater Capital Partners等三家私人股本公司牽頭的一個投資集團。這家公司三年裡兩次易主,而巴尼在這家公司的職位也再次得以保留。

  同時,與大多數被任命到金融領域高級職位的外來人士不同,巴尼身為首席執行官,直接向中國政府任命的董事長和董事會負責。

  在中國網通旗下這家子公司工作期間,巴尼先後曾與兩任董事長合作。他指出:「他們對我下達工作指令——每一項戰略問題都要和他們討論。亞洲網通是在一系列因素的制約下運營的。在一些特定情況下(如大筆資金支出、年度預算等),我們需要他們的批准。」

  作為一家香港公司的負責人,儘管該公司被中國公司收購,但巴尼不用與公司內部自上而下的黨組結構打交道。這種結構存在於中國的國有銀行、保險公司和中國網通這樣的大型企業。

  在中國企業工作的外國人不願意公開談論這個話題。在這些企業里,黨的影響仍然很大。不過,私下裡,大多數人都說,只要黨的官員覺得自己在做重大決定,那他們就不會幹預日常經營。

  中國網通確實派出一個董事級的「聯絡官」,他的辦公室與巴尼的辦公室僅隔幾扇門。不過,這位聯絡員保持著低姿態,而巴尼也贊同,對待這種監督的關鍵是保持透明度。「只要你做事光明正大,他們似乎就不會介意。」

  此外,中國網通並不打算讓自己新收購的公司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也讓巴尼的工作變得更容易。事實上,中國網通把亞洲網通視為一個有價值的知識和技能來源。巴尼表示:「他們確實從我們這裡學了很多東西。」

  例如,母公司派出約40%員工去亞洲網通的財務和工程部門學習。中國網通渴望吸取西方最好的做法——比如,亞洲網通只用比中國網通少得多的員工,即能完成一項同樣的工作。

  巴尼也發現,中國網通和亞洲網通優先考慮的問題有著根本不同。正如中國大多數大型企業一樣,中國網通專註於龐大的國內市場帶來的機遇。與此相反,亞洲網通則是在香港尋找向外發展的機遇。亞洲網通運營著北起日本、南至新加坡長達1.98萬公里的光纜網路,而且非常渴望向正在復甦的市場拓展。

  巴尼表示:「在中國的生態系統中,他們必須使中國網通保持穩定,並且步入正軌。」他補充道,中國網通的高管們非常關心控制資本支出和使資產回報最大化。「他們高度關注那個問題。」

  其它因素可以使中國企業更加內向化。中國網通的高管們發現,從內部規定到某些國家的簽證障礙(如美國),使得他們很難在國外從事商業活動。

  「經營這些國有企業的都是政府官員,因此有許多與此相伴的規章制度,」巴尼表示。「說起來這是一家全球企業,但有的時候,為了出國學習2到3個星期,他們會遇到很多麻煩。」

  亞洲網通的高管們還發現,公有制並不妨礙中國國有企業之間發生激烈競爭。

  舉例來說,與固定電話領域的主要競爭對手中國電信(China Telecom)相比,中國網通在中國南方的勢力相對較弱,這使中國電信成為了一個對亞洲網通頗有吸引力的合作夥伴。但可以理解的是,中國電信對任何一個被其主要競爭對手控制的企業都心存戒備。

  「中國網通是一把雙刃劍。我們很難與中國電信合作,」巴尼表示。「我們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在中國南方經營,因為中國網通在南方沒有非常強大的網路。」

  因為亞洲網通已從中國網通獨立出來,這有利於亞洲網通與中國主要的電信企業合作,並投資擴大自己的網路。巴尼表示:「現在,我們擁有雄心勃勃的股東,它們希望擴展業務。」

  上周早些時候,亞洲網通宣布,計劃建設該公司首條跨越太平洋的光纜,並為這個項目籌集了逾6.5億美元私人股本融資。這將是第4個橫跨太平洋的光纜系統,可使亞洲與北美之間現有的通信能力提高逾1倍。相比之下,跨大西洋的光纜系統有14個。

  巴尼指出,不管是在私人股本新僱主手下,還是在中國網通前僱主手下,有一個東西從未改變:「管理企業,一切全靠信任——如果董事會相信你,他們就會信任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21: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