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誰來挺起手機中文輸入的脊樑

[複製鏈接]

1093

主題

4185

帖子

6753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75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oodoctor 發表於 2007-1-22 09: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誰來挺起手機中文輸入的脊樑  

本報記者張顯峰  
   
    中國已經有4億多人用上了手機;僅2005年,我國手機生產量已達3.03億部,佔全球手機產量的半壁江山。這似乎是一個令國人振奮的利好消息。

  然而,作為最基本的功能,我國90%以上的手機嵌入的漢字輸入法技術卻使用的是國外技術和專利,並且每年為此支付數億元的專利費。

  在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王立建看來,「這是很不正常的現象,不單是經濟利益問題,更是個臉面問題。」

  10月20日,國家信息產業部在北京召開國家標準《數字鍵盤漢字輸入技術通用要求》意見徵求會,中國移動、中國聯通、摩托羅拉、諾基亞、TCL等移動通訊運營、終端製造企業代表悉數到會。企業家和專家急切呼籲,漢字輸入技術關乎中華民族文化傳承,國家產業政策應該積極支持民族企業形成並推廣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和標準,共同挺起手機中文輸入的脊樑。

   ■產業現狀每年花數億元「進口漢字」

  手機被認為是中國信息產業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來自國家信息產業部的統計顯示,目前我國手機用戶已經超過了4億多,年手機產量超3億台,2005年全國手機發簡訊3000多億條,數字鍵盤漢字輸入法已成為我國1/3人口的日常基礎工具。

  然而,在這一領域,並沒有像計算機漢字輸入技術那樣,形成了獨立的產業,並理所當然地在技術和市場上絕對領先。與我國計算機漢字輸入技術幾乎佔據100%的市場份額相悖,我國90%以上的手機嵌入的漢字輸入法技術使用的是國外技術和專利。

  「中國人使用的每台手機都必須給外國公司支付0.3美元的漢字輸入技術專利費,每年為此支付的外匯達好幾億元人民幣。」中華中文信息研究院院長、漢字輸入技術國家標準工作組組長高精鍊說。

  王立建告訴本報記者,技術和市場長期被國外公司所壟斷,國內的手機廠商只能購買使用嵌入外國廠商知識產權製作的漢字處理技術的「核心模塊」晶元。手機廠商在手機上裝何種手機中文輸入法,手機用戶也就只好使用其中的中文輸入法。多年來,國內市場格局幾乎為美國的T9和加拿大的字源兩大公司分割,其中美國的T9佔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這些公司的嵌入式軟體產品進入我國市場較早,形成了一批用戶群。

  然而,據高精鍊介紹,國外公司多數召集在國外留學的華人開發漢字輸入法,隨著移動通信增值服務多元化,已滿足不了中國本土化需求,國外的手機漢字輸入法所採用的漢字標準多使用1980年發布的GB2312(6763個字)標準,早在2000年我國制定發布了強制性標準GB18030(27484個字),但由於在手機類產品上的漢字處理的核心技術不在中方企業手中,使漢字的信息技術標準在我國不能像PC軟體一樣,實現版本不斷更新和執行。

   ■業界聲音

  既要打破「洋碼壟斷」,更要防止「萬碼奔騰」

  近年來,在我國政府的大力推動下,數字鍵盤漢字輸入技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嵌入式技術研發逐步國產化的基礎上,國內湧現出了以國筆漢字輸入技術為代表的國產優秀軟體,在無縫切換、整句輸入及智能預測等關鍵核心技術上均率先申請了專利保護。設備廠商同時也具備了在嵌入式裝置上自行開發和移植多種應用軟體的技術能力。這使得國內自主研發的漢字輸入技術有了參與市場競爭的機會。

  「由於國外公司在市場上的壟斷地位,國產技術一時難以獲得更大市場。」波導公司的一位人士說,但「國筆」的出現給手機製造企業多了一種更好的選擇,等國內的產業真的成了氣候,國外公司的壟斷自然不存在。

  然而,王立建介紹說,目前國內從事手機漢字輸入法研發的企業不下五六十家,而且很多尚未有成型的產品。作為政府必須有選擇地扶持真正技術先進、而且在市場上已經有所作為的自主創新企業。「既要打破洋碼壟斷,更要防止萬碼奔騰。萬碼奔騰很容易導致低水平重複,更難形成產業競爭力。」王立建說。

  據悉,我國政府正在著手修訂相應的技術標準,用於規範數字鍵盤漢字輸入技術,通過技術標準的制定和實施,促進數字鍵盤漢字輸入技術進步,更促進我國信息產業在軟體研發、產品設計、產品生產等相關主體之間的聯動,實現我國數字化建設的全面、健康、可持續的發展。「而這個標準制訂工作就是要交給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先進和市場認可的企業負責。」王立建說。

  此次徵求意見的國家標準《數字鍵盤漢字輸入通用要求》,由廣東國筆科技有限公司負責起草修訂。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相關負責人羅雯說,中國移動開發最成功的業務之一就是簡訊業務,現在80%%的手機用戶都是用這一業務,但是要再有新的突破很難。希望新的標準能夠激勵先進的國產技術湧現,以提升移動通訊業務的發展。

  信息產業部標準化所信息中心主任吳志剛認為,標準不是一張紙,需要手機製造商、運營商去驗證其科學性和合理性。據了解,康佳、金立、宇龍、TCL、天時達、多普達、德信、展訊等面市的部分產品中已經使用了國筆輸入法,為新標準先行試水。

   ■專家觀點「買」來漢字「丟」了根

  一些專家認為,漢字輸入技術是中國信息化時代最主要的交流工具,伴隨著中國的數字化建設進程發展,數字鍵盤漢字輸入技術的應用範圍十分廣泛,不僅可以應用於手機、PDA、小靈通等通信終端設備中,還可大量應用在稅控機、信息家電、電子辭典等其他小鍵盤或手持類電子信息產品中,蘊含著很大的經濟利益和國家利益。

  這是一個不得不爭的市場。「如果我們不抓緊培育自己的產業,全國人民就要給外國打工。」王立建說。

  然而,透過金錢的背後,像王立建這樣對民族產業的積極支持者看到的卻是攸關民族文化前途的現實。王立建說,漢字是老祖宗留下來的,作為中華五千年文明的載體,它已經融入我們的血液,只有我們中國人才不會將漢字輸入混同於西文輸入,才會深入研究中文自身的規律和智能處理技術手段。而現在的境況很不正常。

   ■發明者說

  制定輸入標準就是保護我們的話語權

  從漢字二筆輸入法到手機國筆輸入法,高精鍊埋頭八年,希圖打破手機漢字輸入「洋碼奔騰」的局面。然而,他苦笑著告訴記者,發明一種輸入法不算太難,將漢字編碼錄入完在PC機就能實施使用,但手機上只能使用十個按鍵進行漢字編碼,看似比PC機的要簡單的多,但軟體演算法和核心引擎非常複雜,做到你想要的文字能以最少的按鍵顯示出來就很難了,要實現漢字漢語的語法語調等等的智能輸入就難上加難了,這隻有非常執著、專註、刻苦的一群人,一個甘願長期奮鬥的中國本土專家團隊才能有所作為。

  開發成功手機漢字輸入技術還需耗時幾年耗資幾千萬,這就令絕大多數投資者望而卻步,這也是只有如美國T9公司取得大筆風險資金乘機而入控制了手機輸入法市場的主要原因。即使你開發成功,技術很優秀,手機廠商未必用你的,手機市場不亞於伊拉克戰場激烈,他們要考慮技術安全性問題,技術介面問題,工程師們多數怕擔責任不樂意改變原有的技術,有些主管領導有意無意推脫等等,馬拉松式的談判司空見慣。國際品牌大廠商習慣和外國公司合作,不輕易更改合作對象,即使你的技術優秀的多,國內手機廠商跟風的多,好不容易簽定合同,執行也要半年以上才有產品進入市場,所以做手機輸入法的公司強大的資本介入和政府支持同等重要。

  「隨著漢字、漢語在國際上越來越普及,規範漢字輸入技術標準,推進普及國產自主創新的漢字輸入技術,提高技術門檻,制定數字鍵盤漢字輸入標準,就是保護漢字、漢語的話語權。」高精鍊說,因此,在我們資本尚不充足的情況下,國家應該儘可能多的支持技術更先進的本土自主創新企業發展,抓住這個產業機會,共同挺起手機中文輸入的脊樑。

   ■關於標準

  此次國家標準《數字鍵盤漢字輸入通用要求》(草案)對輸入法的短句輸入、無縫切換、漢字字量等都作了相應要求。由廣東國筆科技有限公司負責起草。這樣既能最大限度地保證漢字輸入技術符合我國百姓的使用習慣和中國文化的傳承,更有利於規範市場,防止「萬碼奔騰」導致低水平重複。

  目前,國筆輸入法已嵌入了康佳TCL、天時達、多普達等終端產品,打開了市場的缺口。多普達通訊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王峰說,多普達的很多款手機都採用了國筆輸入法,用戶的反饋很好,希望能夠與國筆繼續合作,因為共同奪回數字鍵盤漢字輸入市場的主導權不僅是市場的需求,更是中國企業的責任所在。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看好新修訂標準的產業前景。
正常生活的意思, 是指除了一個人的勇氣,品格,和能力之外,不需要依靠出賣自己的人格尊嚴,來達到人生的目的,尤其是不必依靠權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22: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