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最美的地方——蘇州園林[178P]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6Rank: 6

積分
258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fdgds 發表於 2007-1-21 11: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最美的地方——蘇州園林[178P]




蘇 州 是 中 國 著 名 的 園 林 城 。 蘇 州 園 林 歷 史 之 悠 久 , 數 量 之 多 , 造 園 藝 術 之 高 在全 國 首 屈 一 指 。 從 最 早 東 晉 的 辟 疆 園 起 , 已 有 一 千 五 百 年 治 園 經 驗 , 城 內 曾 有 大 小園 林 二 百 余 處 , 至 今 保 存 尚 好 的 仍 有 六 十 九 處 。 蘇 州 園 林 的 真 正 含 義 遠 非 蘇 州 的 園林 , 她 已 成 為 江 南 私 家 花 園 的 總 稱 。
回 避 傾 軋 的 官 場 、 喧 囂 的 塵 世 , 是 蘇 州 園 林 的 起 因 ; 尋 求 返 朴 歸 真 、 悠 閑 養 性的 氛 圍 , 是 蘇 州 園 林 的 意 境 ; 折 射 道 家 的 哲 學 、 文 化 的 韻 味 , 是 蘇 州 園 林 的 底 蘊 ;山 水 花 木 、 亭 台 樓 榭 構 成 蘇 州 園 林 的 基 因 , 粉 牆 黛 瓦 、 栗 柱 灰 磚 染 出 蘇 州 園 林 的 基調 。
蘇 州 園 林 是 濃 縮 的 自 然 景 觀 , 使 人 「 不 出 城 廓 而 獲 山 林 之 怡 , 身 居 鬧 市 而 有 林泉 之 趣 」 ; 蘇 州 園 林 更 是 珍 貴 的 人 文 景 觀 , 建 築 家 、 哲 學 家 、 詩 人 畫 家 、 平 民 百 姓各 自 從 中 體 味 到 了 他 們 所 尋 覓 的 線 條 、 哲 理 、 詩 情 和 韻 律 。 把 蘇 州 園 林 平 面 地 展 開是 一 幅 最 逼 真 的 山 水 畫 ; 身 居 園 中 品 茗 撫 琴 吟 詩 插 花 最 富 靈 感 ; 在 對 中 國 了 解 甚 少的 旅 游 者 眼 里 , 蘇 州 園 林 是 最 好 的 博 物 館 。
據 地 方 志 記 載, 蘇 州 城 內 大 小 園 林 將 近200處, 為 全 國 之 冠。 蘇 州 園 林, 在 布 局、結 構、 風 格 上 都 有 自 己 的 藝 術 特 色, 被 稱 為 蘇 州 四 大 古 典 園 林 的 滄 浪 亭 、 獅 子 林 、 拙 政 園 和 留 園 分 別 代 表 著 宋、 元、 明、 清 四 個 朝 代 的 藝 術 風 格。
蘇 州 著 名 的 園 林 還 有:
退 思 園 , 耦 園 , 網 師 園 , 環 秀 山 庄 , 怡 園 , 藝 園 。



滄浪亭

滄浪亭在蘇州現存古典園林中歷史最悠久,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被列為蘇州宋、元、明、清四大園林,是蘇州現在歷史最久的園林,景色自然,建築樸實簡雅,為典型的城市山林。
滄浪亭始建於北宋慶曆五年(公元1045年),詩人蘇舜欽購得唐末五代孫承右之池館,傍水建亭,以「滄浪濯纓」之典故取名。元明時改為佛寺,明嘉靖間僧人文瑛復建。清康熙間宋犖移亭於土阜之上,   
園林佔地1.1公頃,布局開暢自然,巧於因借,通過復廊,將園外縈迴之葑溪納入園景,是蘇州園林中唯一未入園先得景之佳構,入園為橫亘東西的土丘,土石相間,古木森郁,極富山林野趣。
北宋慶曆四年(1044年)北宋詩人蘇舜卿(字子美,自號滄浪翁)用4萬元買下吳越日寸廣陵王錢元的花園,歐陽修應邀作《滄浪亭》詩,有「清風明月本無價,可惜只賣四萬錢」,蘇舜卿借其句作「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
在河邊建築一亭,蘇子美借《滄浪之歌》中超脫世俗名利的清高意境,取名曰滄浪亭,蘇舜欽「時榜小舟,幅巾以往」在此清幽寧靜的山水氛圍中他感到「跡與豺狼遠,心隨魚鳥閑」,因此留下千古名篇《滄浪亭記》。

























歡迎你來到我的博客參觀http://hexun.com/fdgds/default.html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6Rank: 6

積分
25852
沙發
 樓主| fdgds 發表於 2007-1-21 11:07 | 只看該作者

獅子林

獅子林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歷史。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元末名僧天如禪師維則的弟子「相率出資,買地結屋,以居其師」。因園內「林有竹萬,竹下多怪石,狀如狻猊(獅子)者」又因天如禪師維則得法於浙江天目山獅子岩普應國師中峰,為紀念佛徒衣體、師承關係,取佛經中獅子座之意,故名「師子林」、「獅子林」。
獅子林既有蘇州古典園林亭、台、樓、閣、廳、堂、軒、廊之人文景觀,更以湖石奇峰,洞**而盛名於世,素有「假山王國」之美譽。
  元代流傳至今的獅子林假山,群峰起伏,氣勢雄渾,奇峰怪石,玲瓏剔透。假山群共有九條路
線,21個洞口。橫向極盡迂迴曲折,豎向力求迴環起伏。遊人穿洞,左右盤旋,時而登峰顛,時而沉落谷底,仰觀滿目迭嶂,俯視四面坡**如人深山峻岭。洞穴詭譎,忽而開朗,忽而幽深,蹬道參差,或平緩,或險隘,給游入帶來一種恍惚迷離的神秘趣味。「人道我居城市裡,我疑身在萬山中」,就是獅子林的真實寫照。
  蘇州園林甲江南;獅子林假山迷宮甲園林。



































歡迎你來到我的博客參觀http://hexun.com/fdgds/default.html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6Rank: 6

積分
25852
3
 樓主| fdgds 發表於 2007-1-21 11:07 | 只看該作者
拙政園
拙政園的特點是園林的分割和布局非常巧妙,把有限的空間進行分割,充分採用了借景和對景等造園藝術,因此拙政園的美在不言之中,有人說拙政園是蘇州四大名園之首。
拙政園是中國園林的經典之作,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始建於明代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因有江南才子文徵明參與設計,文入氣息尤其濃厚,處處詩情畫意。園以水景取勝,平淡簡遠,樸素大方,保持了明代園林疏朗典雅的古樸風格。景區分為東、中、西三部,另有原住宅處於1992年建成蘇州園林博物館對外開放,這亦是中國首家園林專題館。
園林是一門博大精深的綜合藝術,拙政園更是中國造園的、經典之作,與故宮、長城、孔廟、秦兵馬涌、布達拉宮等同屬國寶,亦是世界文化的瑰寶。
近年來,拙政園充分挖掘傳統文化內涵,推出自己的特色花卉,每年春夏兩季舉辦杜鵑花節和荷花節;花姿爛漫,清香遠溢,使素雅幽靜的古典園林充滿了勃勃生機。
拙政園西部的盆景園和中部的雅石齋分別展示了蘇派盆景與中華奇石,雅俗共賞,陶冶情操。到人間天堂蘇州,怎能不游拙政園。


































歡迎你來到我的博客參觀http://hexun.com/fdgds/default.html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6Rank: 6

積分
25852
4
 樓主| fdgds 發表於 2007-1-21 11:08 | 只看該作者
留園
留園在蘇州閶門外,留園是明萬曆年間太僕徐泰時建園,時稱東園,清嘉慶時歸觀察劉恕,名寒碧庄,俗稱劉園。同治年間盛旭人購得,重加擴建,修茸一新,取留與劉的諧音改名留園。科舉考試的最後一個狀元俞樾作《留園記》稱其為「吳下名園之冠」。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拙政園、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齊名,為全國「四大名園」。1961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留園佔地30餘畝,集住宅、祠堂、家庵、園林於一身,該園綜合了江南造園藝術,並以建築結構見長,善於運用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文化,吸取四周景色,形成一組組層次豐富,錯落相連的,有節奏、有色彩、有對比的空間體系。全園用建築來劃分空間,可分中、東、西、北四個景區:中部以山水見長,池水明潔清幽,峰巒環抱,古木參天;東部以建築為主,重檐迭樓,麴院迴廊,疏密相宜,奇峰秀石,引人入勝;西部環境僻靜,富有山林野趣;北部竹籬小屋,頗有鄉村田園風味。
全園曲廊貫穿,依勢曲折,通幽渡壑,長達六七百米,廊壁嵌有歷代著名書法石刻三百多方,其中有名的是董刻二王帖,為明代嘉靖年間吳江松陵人董漢策所刻,歷時二十五年,至萬曆十三年方始刻成。
留園三絕是:冠雲峰、楠木殿、魚化石。





































歡迎你來到我的博客參觀http://hexun.com/fdgds/default.html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49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248
5
純子 發表於 2007-1-21 14:51 | 只看該作者
園林大觀!要是圖片大一點一定更美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59

主題

1萬

帖子

4474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4474
6
風物狂沙 發表於 2007-1-21 16:48 | 只看該作者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4: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