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努爾哈赤祖、父之死看明朝的「民族壓迫」(轉)

[複製鏈接]

233

主題

510

帖子

31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1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ntindonesia 發表於 2007-2-8 01: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努爾哈赤的祖、父,是怎麼死的,可以從頭說起。
  
  抄一段書:
  《滿清前紀》:  
  
  「王杲既肆掠於北,王兀堂、阿住古、准嗒等部,肆掠於東。嘉靖四十四年十一月,由十岔口侵入,陷灑馬吉堡。四十五年二月,由十岔口進搶?陽堡等。隆慶四年八月,由大柞口搶入沿江等地。此外如草河等堡,搶掠人民牲畜等事,尤難悉數。故與撫順開市,長官先坐撫夷廳,酋長以次進至堂上,貢土產,長官乃驗馬。女真人之貢馬多羸弱,恆給善價以示羈縻。杲尤傲慢,至撫夷廳,輒奪酒飲。飲醉箕踞詬詈,無敢呵者。有新長官抑彼等下階,又驗馬之肥壯,杲鞅鞅引去,旋率眾鹵掠。朝廷為之罷免長官。杲益桀驁。」  
  
  王杲一夥不斷跑來搶掠人民牲畜,明朝為了求安寧,在撫順開市貿易。王杲供應的貢馬多「羸弱」,明朝都給好價錢。到了明朝的「撫夷廳」,王杲還要鬧 事,動輒搶酒來喝,喝醉了發酒瘋罵街,沒人敢去說他。鬧完了事還要率眾鹵掠,結果被罷免的倒是明朝的官員。原因是這個官員堅持原則,要檢查一下王杲供應的馬匹的質量,就得罪了這夥人,引起了他們鬧 事。這就是明朝的「民族壓迫」了。一邊是囂張跋扈,不可一世,一邊是息事寧人,儘力安撫。 這是為什麼?因為明朝是文明國家,每打一次仗都要從財政裡面貼錢,從骨子裡根本就不願意在邊境上生什麼事端。甚至寧願自己在互市貿易里貼錢來供養王杲這些女真部落買個太平。明朝的朝貢互市就是這樣了,「厚往薄來」,實際上就是經濟援助。包括努爾哈赤本人,也是從這種朝貢互市裡面撈夠了好處。相反,這些人,吃著明朝的,喝著明朝的,還要動輒滋事,搶劫鹵掠。 這是明朝與女真關係的典型寫照。
  
  到了後來這些事都不是事了。有個叫裴承祖的明朝官員前往王杲的營寨索要王杲他們綁架擄掠的明人,即遭王杲剖腹慘殺,連同帶去的從人數十人一併殺害。王杲的手下有人自己都受不了王杲的統治,逃入撫順請降。王杲以此為由便打破撫順大掠,後來又以明朝停止與他的朝貢互市為由,糾集土默特等部大舉進  攻犯擾遼陽、瀋陽。至此王杲一夥挑起的戰爭已經全面爆發,明將李成梁率部出擊進剿,王杲戰敗逃亡,在明朝政府發布的通緝嚴令之下,女真部王台綁縛王杲獻於朝廷,最後被送到北京磔殺。王杲死後,他的兒子阿台不服,打著復 仇的名義劫掠邊地、襲擊明軍,又進  攻王台部,再次遭到明軍的進剿打擊,這時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塔克世,或曰為明軍嚮導,或曰欲勸阿台歸順,或曰挂念他們的女兒阿台之妻,總之是跑到阿台的地盤去呆著,在戰爭中被誤殺身亡。
  
  「清史專家」閻崇年等人成天一副如喪考妣的樣子哭訴的努爾哈赤的「四重仇恨」、「民族冤讎」。大抵就是這樣了。所謂的「四重仇恨」,努爾哈赤的外公王杲是發動戰亂的罪魁禍首,罪有應得,死有餘辜;他兒子阿台不思反躬自省,反而冥頑不化、自取滅亡,又有什麼希奇?覺昌安、塔克世倒真是被無辜殃及的,明朝早就做出解釋和道歉,並且給了努爾哈赤大量撫恤,還給努爾哈赤加冠進爵,以示安慰。

    《東華錄》:「明遣使謝曰:『非有意也,誤耳!』乃歸二祖喪,與敕三十道,馬三十匹,封龍虎將軍,復給都督敕書。 」。  

    《清太祖實錄》記載:「明因誤害二祖,自此歲輸銀八百兩,蟒緞十五匹,以通和好。」,因為他的祖、父被誤殺了,除了一次性補償之外,從此年年都給他財產。

    他努爾哈赤自己,一輩子到處燒殺搶掠,屠  戮漢人以及他自己的同胞女真人有多少?其中多少無辜死者?他努爾哈赤有沒有向別人賠過一文錢?他的那個外公王杲打破撫順、遼陽、瀋陽,搶掠人民牲畜的事情數都數不清,同樣地有沒有曾經賠過一文錢?明明是這夥人燒殺擄掠,挑起戰爭,引起的一切死亡本來就應該由這夥人來負責。明朝為了保衛邊境的安寧,邊民的生存,其反擊完全是正當的,在戰爭中殺錯了人還要撫恤、賠償。這就叫做明朝的「民族壓迫」?剛好,完全可以看出在明朝和后金之間,文明和野蠻的區別是怎麼樣的。

    努爾哈赤對於這些東西,當然是照單全收。除此之外,對於明朝廷通過朝貢互市提供的經濟援助,也從不甘落後。萬曆十八年、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五年、二十六年、二十九年、三十六年、三十九年,到北京入貢討便宜,樂此不疲,這還不算他手下人代他去的。如此還嫌不夠。《東夷考略》:「清太祖朝貢之時,混入南關敕書三百六十三道。明廷但諭無得兼并而已。」。所謂敕書,就是明朝頒發的朝貢互市的許可證。明朝給別的女真部落的經濟照顧,努爾哈赤也要貪為己有。雖然明廷有命令各女真部族的敕書不得互相兼并,而努爾哈赤就是恃強搶奪了別人的敕書三百六十三道之多,用來混冒,向明廷朝貢討便宜。可見到底是誰在欺壓女真人。

    努爾哈赤的祖先猛哥貼木爾的部眾在朝鮮被人攻擊無法立足逃入中國境內,明朝好心收留他們,把自己的土地讓給他們住。又開辦朝貢貿易,貼錢來供給他們。到了努爾哈赤這裡,因為他的祖、父之死,無論是政治優待,還是經濟優惠,都到了極致。他的祖、父枉死,本該補償,明朝對於這兩個臣僚,也做出了應有的體恤。可是在努爾哈赤看來,他的爺爺、爸爸之死,已經超出親人之死的範疇了,早就成了一筆大賣的珍寶。孟森就評論過:「總之太祖乘其祖父之橫死,以恣要索,觀奏議文甚明。」,三十年間,利用明朝的同情和歉疚,撈夠了好處。可是一方的誠摯付出換來的卻是翻臉抹殺。三十年後,努爾哈赤發布七大恨,宣布,「明無端起釁邊陲,害我祖、父,恨一也。」,把他的外公王杲燒殺擄掠,挑起戰亂的事實一筆購銷,再把明朝給他的東西全部抹殺,隻字不提。由此起兵叛亂,製造出數不清的黎民黔首的喪親之痛。

    說這些多並不是要罵努爾哈赤,他早就死了。何況在有些人看來,無論如何兩面三刀、不擇手段,大概還是一種政治素質的表現。說這些就是為了看看有些「清史專家」咬牙切齒宣布的「女真與明朝,邊民與明軍,其怨其仇,其憤其恨,集中表現在其未來的首領努爾哈赤身上。」(閻崇年語),到底是不是如此。王杲、努爾哈赤之流到處燒殺,打破明朝的城市,殺害明朝的百姓,他們裝聾做啞,一筆帶過,明軍為了保衛邊境的安寧,邊民的生存,出兵平叛,立刻就成了「民族壓迫」。在今天那些真正的抵抗壓迫欺凌的事迹都變成了忌諱的時候,一個無論給漢人還是其他女真人,都帶來莫大災難的野心叛亂分子,他的什麼「民族冤讎」、「其憤其恨」,倒要勞駕「專家」來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裝模做樣,到處招搖。其用心的下作,不問可知。
人不能無恥到把屠殺自己父兄子女,姦淫母親妻女的野蠻人當成英明神武的先人崇拜.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21: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