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最近回國后發生急性腹瀉的朋友要小心了!

[複製鏈接]

1093

主題

4185

帖子

6753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75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oodoctor 發表於 2007-1-20 15: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防治方案(試行)

2007年1月1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1月16日,關於加強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諾如病毒(Norovirus)是一組杯狀病毒屬病毒,其原型株諾瓦克病毒(Norwalk-like viruses)於1968年在美國諾瓦克市被分離發現。由於該組病毒極易變異,此後在其他地區又相繼發現並命名了多種類似病毒,統稱為諾如病毒。諾如病毒主要存活於受污染的水源,容易造成人類感染性腹瀉。近期,諾如病毒在全球連續引起暴發流行,繼歐洲、澳大利亞及北美地區之後,日本最近也暴發了25年來最嚴重的由諾如病毒引發的感染性腹瀉疫情。據全國病毒性腹瀉監測網路對11個省份5歲以下腹瀉兒童的監測,我國諾如病毒陽性檢出率與往年監測結果基本相似,但專家預測,疫情傳入和擴散的風險較大。為有效防止疫情的傳入和擴散,保護我國人民身體健康,現就有關防控工作通知如下:

一、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感染性疾病科(或腸道門診)工作。各醫療機構要認真進行腹瀉病人的登記和篩檢,發現腹瀉病例異常增多的情況要及時報告;切實做好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病例的隔離和規範治療以及病人排泄物、嘔吐物、醫療廢物的消毒處理;嚴格掌握出院標準,防止疫情擴散。

二、各地衛生行政部門要建立與當地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之間的疫情聯絡機制,及時相互通報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疫情,有效預防輸入疫情的發生。

三、加強疫情監測,關注疫情動態,尤其要重視對飲食服務從業人員、學校、公共場所、流動人口聚居區、建築工地等重點地區和人群的疫情監測和管理。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強對醫療機構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疫情報告、疫情預防控制措施的監督檢查,嚴厲查處違法行為。

四、加強疫情的調查處理工作。各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每日審核分析網路直報疫情情況,密切關注感染性腹瀉疫情動態,一旦發現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病例,要立即進行流行病學調查並實施有效控制措施;加強對暴發疫情的疫源追蹤、密切接觸者的管理,切實做好疫點、疫區的衛生處理工作。

五、加大食品衛生執法力度。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進一步加強對餐飲業、集體食堂等消費環節的衛生監管,督促其加強自身管理,嚴格執行食品衛生制度。對不符合經營條件的,要限期整改;對拒不整改或整改不符合要求的,要吊銷食品衛生許可證。加強飲水衛生監督、監測,嚴防水源性腹瀉暴發疫情。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主動與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協調配合,對無證無照的餐飲攤點依法予以取締。

六、各地要加強預防感染性腹瀉知識的宣傳,提倡健康的飲食、飲水和個人衛生習慣,教育群眾注意日常飲食衛生,進食海水產品應徹底煮熟。

特此通知。

附件: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防治方案(試行)

衛生部辦公廳

二〇〇七年一月十二日

附件: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防治方案(試行)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是由諾如病毒屬病毒引起的腹瀉,具有發病急、傳播速度快、涉及範圍廣等特點,是引起非細菌性腹瀉暴發的主要病因。諾如病毒感染性強,以腸道傳播為主,可通過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氣等傳播,常在社區、學校、餐館、醫院、託兒所、孤老院及軍隊等處引起集體暴發。

諾如病毒遺傳高度變異,在同一時期和同一社區內可能存在遺傳特性不同的毒株流行。諾如病毒抗體沒有顯著的保護作用,尤其是沒有長期免疫保護作用,極易造成反覆感染。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在全世界範圍內均有流行,全年均可發生感染,感染對象主要是成人和學齡兒童,寒冷季節呈現高發。美國每年在所有的非細菌性腹瀉暴發中,60-90%是由諾如病毒引起。荷蘭、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也都有類似結果。在發展中國家,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普遍存在,也常引起暴發流行。在我國5歲以下腹瀉兒童中,諾如病毒檢出率為15%左右,血清抗體水平調查表明我國人群中諾如病毒的感染亦十分普遍。1995 年,我國報道了首例諾如病毒感染,之後山西、北京、安徽、福州、武漢、廣州等地區先後發生多起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暴發疫情。

一、診斷和治療

(一)臨床表現。

潛伏期多在24~48h,最短12h,最長72h。感染者發病突然,主要癥狀為噁心、嘔吐、發熱、腹痛和腹瀉。兒童患者嘔吐普遍,成人患者腹瀉為多,24h內腹瀉4~8次,糞便為稀水便或水樣便,無粘液膿血。大便常規鏡檢WBC<15,未見RBC。原發感染患者的嘔吐癥狀明顯多於續發感染者,有些感染者僅表現出嘔吐癥狀。此外,也可見頭痛、寒顫和肌肉痛等癥狀,嚴重者可出現脫水癥狀。

(二)診斷。

1.臨床診斷病例:主要依據流行季節、地區、發病年齡等流行病學資料、臨床表現以及實驗室常規檢測結果進行診斷。在一次腹瀉流行中符合以下標準者,可初步診斷為諾如病毒感染:

(1)潛伏期24~48h;

(2)50%以上發生嘔吐;

(3)病程12~60h;

(4)糞便、血常規檢查無特殊發現;

(5)排除常見細菌、寄生蟲及其它病原感染。

2.確診病例:除符合臨床診斷病例條件外,在糞便標本或嘔吐物中檢測出諾如病毒。

(三)治療。

目前尚無特效的抗病毒藥物,以對症或支持治療為主,一般不需使用抗菌素,預后良好。脫水是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的主要死因,對嚴重病例尤其是幼兒及體弱者應及時輸液或口服補液,以糾正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

二、疫情報告

(一)疑似暴發疫情的判定標準。

以村、居委會、學校、託兒所、養老院或其他集體為單位,一周內出現20例及以上病毒性腹瀉臨床診斷病例。

(二)暴發疫情的報告。

各級醫療機構和衛生人員發現疑似病毒性腹瀉暴發疫情時,應及時報告所在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各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及時按有關規定進行疫情核實和報告,並迅速組織專業人員到現場進行調查處理。

三、疫情調查和處理

(一)對病例、密切接觸者及醫務人員等進行訪視,結合實驗室檢測結果進行病例的核實診斷。

(二)開展病例的搜索、登記和個案調查,並進行流行病學分析,明確感染來源和傳播方式,追查傳染源。

(三)採集病例糞便和嘔吐物標本進行檢測,以明確病原學診斷。

(四)對病例進行及時治療,對病例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

(五)對病例的嘔吐物、排泄物及醫療廢物進行消毒處理。

疫情調查處理、標本採集和實驗室檢測等有關技術方案詳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網站(http://www.chinacdc.net.cn)。

四、其他預防控制措施

(一)疫情監測。

在病毒性腹瀉流行地區,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開展疫情監測工作,特別加強對集體單位急性胃腸炎病例異常增多情況的監測,以及時了解病毒性腹瀉的流行現狀、病原特徵,正確判斷疫情形勢。

(二)食品和飲用水衛生管理。

衛生行政部門在疫情流行季節應加大食品衛生執法力度,對存在食品衛生安全隱患的單位要限期整改;對拒不整改或整改不符合要求的,要吊銷食品衛生許可證。

衛生行政部門應協調有關機構,加強對集中供水單位的管理,確保飲用水安全。在當地政府領導下,大力開展愛國衛生工作,改善環境衛生狀況。

(三)健康教育。

加強預防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知識的宣傳,提倡健康的飲食、飲水和個人衛生習慣,要重點教育群眾盡量不吃或半生吃海水產品等食物,進食海水產品前應徹底煮熟。

www.med8th.com
正常生活的意思, 是指除了一個人的勇氣,品格,和能力之外,不需要依靠出賣自己的人格尊嚴,來達到人生的目的,尤其是不必依靠權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1: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