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鄭成功手下黑人士兵作戰勇猛 助其收復台灣

[複製鏈接]

304

主題

1576

帖子

54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opp19833 發表於 2007-1-19 22: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鄭成功手下黑人士兵作戰勇猛 助其收復台灣

  從澳門葡軍主力變成明軍衝鋒隊

  十六世紀,擁有「無敵艦隊」的葡萄牙成為世界海洋強國。在租借澳門之前,葡萄牙人已經在非洲和印度擁有了廣大的殖民地,眾多黑人不僅成為葡萄牙人的奴隸,而且被強征入伍,成為葡萄牙軍隊中的一分子。隨著葡萄牙人租借澳門,相當多的黑人開始出現在這新興的東方港口。

  根據明人的記載,當時澳門的葡萄牙白人基本上都有4—20名黑人奴隸,隨著白人的增多,澳門的黑人數目也隨之增長。而且隨著葡萄牙在澳門駐軍,葡軍中的黑人也來到了澳門。

  面對這些皮膚黝黑,短髮厚唇的外國人,中國人很感興趣。在驚訝這些黑人相貌的同時,中國人很快發現,這些黑人十分彪悍,而且忠於職守,在打仗的時候,往往叫囂呼喊,奮不顧身,一往直前。在中國的正史中更是誇張地說,「這些黑人能夠「入水不沉,走海面若平地」。

  不久,在葡萄牙與荷蘭爭奪澳門的戰鬥中,中國人真正見識了黑人的戰鬥力。當時葡萄牙駐紮在澳門的軍隊約有300人,其中士兵全是由黑人擔任。這支黑人軍隊是澳門葡萄牙軍隊的主力,他們常年堅持訓練,保持了極強的戰鬥力。

  作為後起的殖民國家,有著「海上馬車夫」之稱的荷蘭人對澳門也十分眼熱,早就想從葡萄牙人手中奪下這顆「東方明珠」。

  1622年,荷蘭人對澳門發動進攻,澳門的黑人軍開始奮力阻擊,他們一面利用大炮台轟擊荷蘭人的軍艦,一面主動出擊,以白刃格鬥打亂了荷軍的陣形。其中一名女黑奴還女扮男裝,參加戰鬥,親手殺死了兩名荷蘭人。由於黑人軍的英勇善戰,葡萄牙得以將荷蘭人擊潰,保住自己的殖民果實。

  儘管黑人在保衛澳門的戰鬥中立了大功,但他們作為奴隸的地位並沒有改變。由於不滿自己的處境,澳門的一些黑人常常乘機逃出虎口,投奔明朝軍隊。由於他們驍勇善戰,這些逃跑的黑人受到當地明軍將領的歡迎,這些將領將他們收編起來加以庇護。

  為了提高部隊的戰鬥力,明朝一些地方官員和將領往往私下出高價,招募澳門的黑人,誘使他們逃離澳門,加入自己的軍隊,並在剿匪中充當先鋒。為了讓這些黑人能夠安心作戰,這些官員和將領們還讓他們娶華裔妻子,在中國安家生子。

成為鄭成功的親兵衛隊 黑人雇傭軍立功台灣

  在明朝軍隊的黑人士兵中,最著名的便是鄭芝龍、鄭成功父子掌握的黑人軍隊,他們不僅成為鄭氏的親兵衛隊,而且在以後收復台灣的戰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

  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本是明末東南沿海的大海盜,後來被明朝軍隊收編,成為南明政權的軍事強人。鄭芝龍原名叫一官,小時候就跟著舅舅從事海外貿易,在經商過程中,他學會了葡萄牙語。鄭芝龍多次到過澳門,深知黑人的戰鬥力。

  與那些明朝將領一樣,鄭芝龍通過引誘和收編,組織了一支300多人的黑人衛隊,由一位名叫路易斯·瑪托斯的黑人統領。與鄭芝龍的軍隊中的那些白人和日本人比較,這支黑人部隊不僅軍餉低,而且忠誠可靠,更為重要的是,他們還精通火器的鑄造和運用。因此黑人雇傭軍成為鄭氏軍隊中一支奇兵,鄭芝龍對其十分看重。據當地傳教士記載,有一次在紀念耶穌受難日時,這些黑人士兵在黎明時一邊鳴號一邊朝天放槍。被驚醒的鄭芝龍不僅不生氣,還特意下令贈給這些黑人士兵酒水和糕點,並賞賜白銀讓他們白天繼續慶祝。正是由於鄭的籠絡,這些黑人士兵對其以命相報,更多的澳門黑奴也聞聲前來投奔。

  後來,通過招兵買馬,鄭芝龍實力大增,成為明朝在南方舉足輕重的人物。1645年,鄭芝龍在福建擁立唐王,成為南明政權的實權人物。第二年,清兵攻入福建,鄭芝龍見清兵勢大,急忙孤身投降清朝,但其子鄭成功卻拉起部隊,繼續反清。這支經過千錘百鍊的黑人精銳部隊也轉而效命於鄭成功。鄭成功將其中的精銳部隊組建為自己的貼身衛隊。

  1661年3月23日,為了營造一個穩固的反清基地,鄭成功決意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台灣。數百艘戰船滿載著2.5萬大軍從金門出發,首先攻克澎湖,接著在台南登陸,短短几個月內,便收復了台灣大部。這其中黑人衛隊不僅緊隨鄭成功的中軍,保護主帥,而且往往在戰鬥危急的時候,被鄭成功派往前線,成為扭轉戰局的奇兵。

  面對被圍困的荷軍,鄭成功決定圍而不打。針對荷蘭軍隊中有著大量的「烏番兵」(黑人士兵)的情況,他決定讓自己的黑人衛隊出面,對這些「烏番兵」進行勸降。黑人衛隊通過寫信和喊話很快就與荷蘭軍隊的黑人士兵取得了聯繫。經過一番攻心戰,荷蘭軍隊中的黑人士兵紛紛出逃,向鄭成功投誠。

  面對眾叛親離的局面,台灣赤嵌城內的荷軍宣布投降。幾個月後,台灣城內勢單力孤的荷蘭殘軍也繳械投降。1662年2月1日,荷蘭殖民者頭子揆一在投降書上簽字,被荷蘭侵佔達38年之久的台灣回到祖國懷抱。

受雇於洋槍隊和太平軍 黑人士兵參加中國內戰

  明末清初之後,雖然仍有一些零星的黑人士兵被清朝地方官員僱用,但處於和平時期的他們,除了維持治安之外,基本上默默無聞。但當人們開始將他們忘記的時候,近代爆發的太平天國起義,又使黑人重新被僱用,出現在中國戰場上。

  1860年,太平軍攻破江南、江北大營。當時清朝上海守軍薄弱,面對太平軍凌厲的攻勢,上海官紳驚恐萬狀,他們先乞求英法聯軍「派兵助剿」,在遭到拒絕後,清朝地方官員只得自己籌餉招兵買馬。於是華爾的洋槍隊應運而生。

  作為東方冒險家的樂園,上海此時聚集了大量的冒險家、流浪客和各國軍隊的散兵游勇。現在上海有難,上海道台吳煦首先想到的便是洋人,他找到在一艘商船上任大副的美國人華爾,讓他招募洋人組建了一支「洋槍隊」。

  華爾曾經在美軍和法國的外籍軍團服役,參加過幾次戰爭,戰鬥經驗豐富。從軍隊退役后,華爾跑到上海尋求發財的機會,但苦於沒有機會,正百無聊賴。一聽到吳煦的提議,他很是興奮,馬上就在上海的各家酒吧招募了幾百西洋「盲流」,拿著洋槍便去阻擊太平軍。結果這群烏合之眾被太平軍輕鬆擊潰,華爾狼狽逃回上海。

  痛定思痛之後,華爾開始招募一批在菲律賓和印度的黑人組成雇傭軍,同時招募了3000中國人,編成3個團,接受西洋的軍事訓練。一番訓練之後,洋槍隊戰鬥力大增,數次打敗太平軍,洋槍隊也被清政府命名為「常勝軍」。

  儘管洋槍隊人數不多,但這些人都是亡命徒,其中尤以黑人雇傭軍作戰最為勇猛,成為洋槍隊中的核心力量。後來,太平軍後期的主帥忠王李秀成在反思自己的失敗時認為,是「洋兵作怪」,他們「領李撫台之銀,攻我城池。洋兵見銀,打仗亡命」。

  在洋槍隊招募大量黑人的同時,太平軍也僱用了一些黑人士兵。由於太平天國信奉耶穌基督,所以起初他們對洋人並不排斥,甚至還向英國特使要求「兄弟團圓」。

  儘管沒有得到西方各國政府明確支持,但太平軍中卻有著許多外國人。原來,在戰爭期間,各國駐中國的軍隊士兵常常開小差。後來太平軍目睹洋槍隊的生猛,一些將領也開始有意雇傭一些外國人來參加太平軍。這些人雖然沒有單獨成軍,但人數可觀,其中就有相當數量的黑人。

  面對軍中士兵的逃離,英國政府很是頭疼,一度還與太平軍進行交涉。一次英軍有3名黑人逃離,投靠太平軍。英軍明確要求太平軍將這3人引渡給英方,結果遭到太平軍的婉言拒絕,最後事情不了了之。由於雇傭軍的問題,1861年英國皇家海軍還專門派雅凝艦長來華商討。儘管太平軍否認此事,但雅凝還是在蘇州的太平軍中找到140多名外國雇傭軍,其中有26名英國人,他們中大多數是黑人士兵。

  雖然黑人在太平軍和清軍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但隨著太平軍走向失敗,黑人雇傭軍也逐步失去作用。早在清軍藉助洋槍隊攻下蘇州、杭州之時,清廷見太平軍大勢已去,便醞釀裁撤洋槍隊。1864年,李鴻章在保留洋槍隊的一些精銳之外,其餘大部都予以遣散。同年,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太平軍中的黑人士兵有的死有的逃。至此,自明清以來的黑人雇傭軍終於走到了中國戰爭史的盡頭,並最終成為一個歷史名詞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20: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