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印戰爭的毛澤東:不能讓我當賣國賊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7-1-18 03: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cul.sohu.com/20061229/n247332302_1.shtml
時間:2006年12月29日09:27  我來說兩句(361)        

  62年發生的中印戰爭,是中國軍隊軍力的一個頂峰,中國僅以邊防部隊3萬餘人就重創了印軍主力,佔領全部爭議土地,逼得印度全國動員並乞求美國干預,在全世界丟盡了臉面,而中國威名大振,還落下一個好名聲,極大的改善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形象。

    一、特別是當時戰略環境十分險惡,居然也敢打。當時國內自然災害剛結束,台灣在東南沿海叫囂要反攻大陸。國際上,中蘇開始交惡,蘇聯、美國兩個超級大國都站在印度一邊,英國自不別說是在印度一邊;印度作為不結盟運動領導人,第三世界國家都站在印度那邊。中國是經濟、政治上都成問題。軍事上,本來原不準備列印,只是印度太氣人。所以,毛澤東說,印度搞我們那麼多年了,我們也該搞他一下。我理解只不過是要教訓一下而已。那時,毛澤東等人從來就未在乎過什麼「中國威脅論」。

  二、時機選擇得當。隆冬將至,搶在大雪封山,後勤和軍隊便於交通之時。最重要的是在美蘇兩國熱衷於古巴導彈危機之間。古巴導彈危機一結束,我便見好就收,充分適應現代局部戰爭有限性的特點。

  三、打得好。法國人、以色列人等西方國家高聲讚歎:「內行人的戰爭!」、「瀟灑至極的戰爭!」。俘虜印軍准將以下7000多人,而我無一人被俘;幾乎吃掉了印軍的主力,卻主動撤軍。毛澤東、劉伯承等人用兵如神。

  四、收得好。迅速回撤,還將繳獲兵器維修一新送回,戰俘及時送回,令達維爾等人既汗顏又口服心服。收兵之時,美國的航母已開至孟加灣企圖干預;蘇聯準備給印度新印武器;英國的新裝備已經運抵印度。後人常嘆曰:「不該打后又撤回麥線以北!」其實是不了解當時的險惡環境。

  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分東線和西線兩條戰線,東線又有兩個戰場,亞東戰場一線和達旺戰場一線,東線是成都軍區打的,西線是新疆軍區打的。

      先說東線達旺戰場,麥克馬洪線就在這裡,這裡也是中印戰爭的主戰場,印軍考爾中將的部隊就是沿達旺--邦迪拉--德讓宗一線展開的,我軍的反擊最早就是在這一戰場打響的,戰爭一開始,我軍就打垮了達維爾准將的一個旅,俘虜達維爾准將,打過麥克馬洪線,中國軍隊宣布就地停戰,等待印度回應。



在這期間中國軍隊緊急修了一條簡易公路,保證戰爭物資的供應。中國軍隊第二階段的目標是拿下達旺,但拿下達旺后,印軍的增援部隊分三部分正沿德讓宗--達旺公路展開,準備攻擊達旺,戰機顯現,中國軍隊立即兵分兩路,一路沿公路迎擊印軍,另一路沿貝利小道堵印軍的後路,結果把印軍一個半旅加一個師部夾在了達旺與邦迪拉之間,這就是中印戰爭最精彩的部分:其中就有一個戰士擊潰印軍一個炮連,繳獲四門大炮。八個戰士俘虜180印度兵。半個緊急湊起來的連,30來名戰鬥人員,硬是在邦迪拉外阻擊了裝備齊全的3000印軍,印軍打了幾次衝鋒死了幾百人還是無可奈何,印軍丟棄了所有重武器,沿小路狂奔,後面那半個連還窮追不捨,途中遇到那個連的副連長帶的一個重機槍班在橋頭阻擊,打光所有子彈后,眼睜睜地看著800多印軍蜂擁而過。這個連的任務本來就是切斷這條小路,副連長帶的掩護部隊不折不扣地執行了任務,連長帶的主力卻光顧抓俘虜了,但念在阻擊印軍主力有功(別的穿插部隊沒有及時趕到),降職使用,連長和副連長就地掉了個。

  我軍沿公里一路狂追,打到了德讓宗,其中一個連的先頭部隊,比逃跑的印軍還跑得快,在印度人目瞪口呆的眼皮下,一槍不發,穿城而過,一掉頭又把印軍堵在了德讓宗,就在這個連吃飯休息挖工事時,後面來了一個車隊,戰士們槍都來不及拿,這個龐大的車隊就進了德讓宗。等打下德讓宗才知道,車裡全是英美兩國緊急援助印度的第一批先進武器,連封條都沒拆,就急急忙忙送到了我軍的手裡,其中就有美國當時最先進的M16步槍。德讓宗戰鬥中,犧牲了一個副教導員(副營級),這是我軍在整個中印邊界反擊戰中陣亡的最高級別的軍官。

  戰後,中國軍隊撤軍過了達旺(就是第一階段停戰的地方),然後又宣布從實際控制線後撤20公里,就到了俘虜達維爾准將的地方。

  東線亞東戰場。亞東當時距中印邊界實際控制線約110公里,是中國、印度、錫金三國交界的地方,歷史上一直歸西藏管轄。1890年時錫金還是西藏的屬地,由噠癩喇嘛委託錫金部落王管理,后錫金部落王被英國人囚禁在印度,至死不願發表脫離西藏的宣言。由於滿清政府的無能,在李鴻章的授意下,清政府西藏事務大臣與英駐印度總督簽訂加爾哥達條約,錫金脫離西藏(也就是脫離中國),后英屬印度找借口發動戰爭趁機佔了亞東。期間英國為了避開晚清政府挑起西藏事端,突然不承認中國對西藏的宗主國地位,美國政府警告英國,中國對西藏的宗主國地位,英國政府已在加爾哥達條約及其他有關條約中予以認可,把英國弄個個大臉紅。現在中國政府還在引用這一事例堵美國的嘴。

  中印邊界反擊戰時,印度在這一地段駐有一定力量的兵力設防,我軍用一個師的兵力發動突然進攻,進展神速,當時考爾中將乘蘇聯援助還是由蘇聯人駕駛的米-8正在此地視察,還沒反應過來,直升機就被我軍繳獲,害得考爾中將坐牛拉的敞篷吉普冒雨而逃,要不是一個穿插的連隊迷路,勞爾中將就被中國人優待了。這架米--8直升機就是中國繳獲的唯一一架印軍的直升機。

  再說西線,西線地區廣闊,也有個類似於麥克馬洪線的XXX線,也是英國人搞得鬼,印度在現在的邊界談判中還在堅持這一條早已不存在的線,事關重大呀,近30萬平方公里。

  西線中國軍隊反擊時,印軍在獅泉河(現西藏阿里地區的首府),駐有一個連的兵力,整個地區是一個營的兵力,滾雷英雄羅光喜(四川人,不知大家還記得不)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在斑公湖地區駐有一個半連的兵力。當時新疆軍區的部隊,一直打過了喜馬拉雅山脈,離新德里就300多公里,嚇得印度在新德里大街上公園裡挖起了工事,大量市民逃離市區,各國駐外機構紛紛撤離。

  中印邊界反擊戰時,毛主席他老人家說過一段話,「中國人都知道,中國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小學課本里寫著哪,連小娃娃都知道,不能到了我毛某人的手裡就成了930萬平方公里,憑空少了30萬平方公里,你們不能讓我背著賣國賊的罪名去見祖先」。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沙發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7-1-18 03:33 | 只看該作者
(1)經過一個多月的戰鬥,中國軍隊戰力已達極限。一些人(包括一些前線指戰員)雖然樂觀的回憶說戰鬥後來很輕鬆,但實際上大多數人已感到疲乏了,畢竟在所有作戰物資均靠人員運送、翻越4、5千米高的大山,一路作戰南下一個月了。而敵人雖然被擊敗了,可這些只是其軍隊中很少的一部分,在平坦的印度大平原,裝備有坦克、重炮、飛機,人數在中國參戰部隊十倍以上的印軍(不計印度動員部分),輕易就可將輕裝的中國軍隊全殲。雖然中國有百萬大軍,可能集結到爭議土地上的能有多少!依當時的條件,集結保障3、5萬人作戰已是中國的極限了,而且還不能長期化。

  (2)後勤保障是中國退兵的決定因素。其實看過與那場戰爭有關的書的人,多少可以看到後勤保障的艱辛:往前線送彈藥補給全靠人力和畜力;為保障前線,連四歲的小孩都要背四筒八斤重的罐頭支前!這種靠氂牛和老百姓的雙肩維繫的後勤支援,不可能長久,也只短時間的適用於最前線。戰爭主要的物資供應,是靠汽車從數千公裡外的中國內地運上來的,運一車油到拉薩要燒掉半車,而當時中國還是「貧油」國,也沒有足夠的汽車來運輸……相比之下,依託印度大平原的印度卻能方便使用汽車、火車搞運輸。

  (3)西藏的冬季是可怕的:道路隨時可能被大雪封住,人畜皆不能通行,更別說車輛;中國軍隊在西藏邊境進行戰爭,裝備給養來自中國內地,從中國內地進藏的幾條幹線公路拋開艱險不說(唱唱「高高的二郎山」吧),隨時都有被大雪封山可能。在《喜馬拉雅山的雪》一書中,第五章就描述了我軍後續部隊遭遇雪崩的情景,有十五名優秀的開路戰士因此屍骨無存……難啊,苦啊!這些絕不是坐在桌前打電腦的磚家和憤青所能想象到的。時至今日,通向西藏和通向軍事分界線的道路仍比大多數人想象的要差,墨脫仍是中國唯一不通公路的縣。

  在這種情況下,儘管中國準備了打三個月的物資,僅打了一個月就退兵了,因為大雪馬上就要封閉西藏通向印度的崎嶇山路,因為內地通向西藏的公路也將被雪封閉,因為前線補給能力已極度透支……在現代戰爭就是打後勤的現實下,中國唯一的正確選擇就是退兵。

  綜上所述,中國軍隊退兵是必須的,不如此,這次中印衝突,則將以中國人地兩失而告終,喜馬拉雅山將成為中國人的一道「哭牆」,憤青們今日議論的就將是「中國為什麼不撤兵」了,那些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自豪和對印度「阿三」蔑視將不復存在!

  我們應好好想想,打了幾十年仗的老毛還不如你等連戰場都未上過的人?老毛的威信是如何樹立起來的?打仗!批評毛在搞經濟上有缺陷或還有依據,但在軍事戰略上,不論世界還是中國迄今都是無人能及的。

  62年中印邊境一戰後,打出了近半個世紀的和平!

  轉帖出處:ZT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234

帖子

15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3
3
3456 發表於 2007-1-18 13:27 | 只看該作者
我們應好好想想,打了幾十年仗的老毛還不如你等連戰場都未上過的人?老毛的威信是如何樹立起來的?打仗!批評毛在搞經濟上有缺陷或還有依據,但在軍事戰略上,不論世界還是中國迄今都是無人能及的。
..........精彩,精確的觀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主題

90

帖子

4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2

積分
48
4
aaron911 發表於 2007-1-18 20:2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5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7-1-19 02:3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 aaron911 的帖子

毛澤東不愧是偉大的戰略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6: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