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文革很難不重演——無法遺忘擺脫繞過的毛澤東

[複製鏈接]

16

主題

73

帖子

3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2

積分
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紅雨隨心 發表於 2007-1-18 16: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革很難不重演——無法遺忘擺脫繞過的毛澤東   原載:wehoo-威虎網  www.wehoo.net

作者:RAND     (轉者對副標題稍作改動,原副題為——對大眾歇斯底里以及集體迫害的研究)

  一、前言

  文革被否定后,相當一部分知識分子認為毛澤東時代是一場災難,中共對黑五類「地富反壞右」的指控是迫害,甚至是無中生有。我想對於這種言論的最好批駁方法是拿出一些證據,證明毛澤東時代鎮壓「地富反壞右」是必要的,合理的。比如說,我們可以找出投機商在建國初期囤積糧食、煤炭,故意破壞金融秩序,拒絕使用人民幣的案例。也可以找出在國家統購的棉絮里摻雜稻草,導致朝鮮前線志願軍凍死的案例等等。這項工作並不難,查一查資料就可以了。

  但是本貼子不想談這個。本貼子打算乾脆接受反革命右派的說法,我就當一回右派,我就承認毛澤東時代有駭人聽聞的人迫害人的現象,有冤假錯案。並且,我還會給出歷史上的發生在人類社會的三個大眾歇斯底里案例,然後從社會學的角度分析一下,人類社會為什麼會有迫害人的現象發生。

  我認為反思文革不能一頭扎在文革裡面去搞研究。文革中為什麼會發生大眾歇斯底里的現象?為什麼會迫害「黑五類」?要想研究這個問題必須從文革中跳出來,只有研究更多的人類社會歷史上發生過的迫害人的案例,我們才能找到文革的答案。這就好比一輛三菱卡車的輪胎脫落了,那麼到底是保養出了問題,還是汽車設計本身有缺陷?我們埋頭只研究這一輛卡車是很難找到答案的,永遠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是如果我們通過調查后發現許多三菱卡車的輪胎都脫落了,這樣就容易分析了,一定是汽車設計出了問題。

  二、歐洲中世紀的「女巫狂」

  人類歷史上最駭人聽聞的,持續時間最長的迫害是發生在歐洲中世紀的「女巫狂」。在15世紀到17世紀之間,基督教和天主教的教士們根據聖經所說的「行邪術的女人不可容她存活」的「基督語錄」發動了女巫狂運動,在這段時期內燒死了多達50萬名婦女。某一名婦女一旦被控告有巫術,她就必死無疑。她會被折磨得直到死去或認罪,然而即使認罪,她也會被處死。當時,誰若是否定有女巫存在,就會被認為是異端。人們普遍相信有許多婦女或者老太婆已經與魔鬼定下契約。歷史學家特雷佛。羅珀曾概括地介紹了當時被人們接受的幾種神話:

  每天夜裡,這些愚蠢的老太婆都在自己身上塗上「魔鬼油」來潤滑自己,這油是用被殺死的嬰孩的油煉成的。然後他們穿過裂縫和鎖孔,滑上煙囪,騎上掃帚柄、紡錘或飛船飛跑……飛到惡魔們的集合地去參加女巫們的聚會……她們都參加對魔王的參拜,在陰森可怕的音樂伴奏聲中繞著魔王跳舞,這些音樂是用古怪的樂器演奏的――馬的頭顱、人的頭骨等。她們畢恭畢敬地親吻魔王。假如魔王是一頭山羊,就吻他的屁股;假如魔王是一隻癩蛤蟆,就吻他的嘴唇。然後,魔王一聲令下,她們就淫蕩地胡搞亂交一陣,再坐下來大吃大嚼……在薩沃伊,吃烤熟的或煮熟的小孩;在西班牙,她們吃從墳墓里掘出的死屍,尤其喜歡吃親屬的死屍;在阿爾薩斯,吃油燜妓女肉……在這些公開舉行活動的間隙,老太婆們還抽空去給她們熟識的、演變成鼬鼠、田鼠、蝙蝠、癩蛤蟆或其他動物的妖精餵奶。

  人們還用「女巫」來解釋許多別的事,例如:冰雹、歉收和疾病都是她們造成的。被懷疑者一旦被人正是控告行過巫術,通常就只有死路一條:她們被捆綁在拉肢刑架上遭受折磨,常常被人用燒紅的烙鐵燙,直到她們招供或者被折磨致死;如果她們招供了,她們就會被活活燒死。此外,被認為是女巫的人還要被迫說出幾個假想的她們同謀的名字――這些人也會受到拷問,直到她們說出更多的假想的女巫的名字。女巫的人數自然會迅速增加,而對巫術的歇斯底里也會隨之增長。法官和牧師們從女巫狂中漁利:他們享受人們對她們的感激之情,甚至每燒死一名女巫后,他們還向死者家屬索取木柴錢和舉辦慶祝宴會的錢。在比較開明和合乎理性的思想在這塊大陸上最後佔上風之前,歐洲人有兩個世紀是生活在對女巫的恐懼之中。

  三、美國1692年的「塞勒姆女巫事件」

  1962年美國馬賽諸塞州的塞勒姆城(Salem),一群小女孩突然出現了怪異行為,他們哭泣,說感到難受並且四肢著地爬行。其中一人稱她受到了女巫的威脅。還有一位是基督教牧師的女兒。在訊問她們時,女孩子們並沒有告訴人們明確的答案,但是大多數人都懷疑一位名叫巴貝多的一個黑人女奴,還有一個醜陋的老婦女和一個妓女施用妖術和「魔術」誘惑了女孩。村民們迅速接受了這種說法,並提供了一些他們認為也是巫婆作祟的現象:他們的牛奶和乳酪無緣無故地壞了。有一個女人來看過一家的牲口以後,牲口就生下了一個怪胎,等等。這一切,對於村民們來說,似乎毫無疑問巫婆作怪的結果。

  這件事發生后不久,便颳起了審判、絞刑和火刑的旋風,高峰時,被逮捕者達到了200人之多,最後19名無辜者被處絞刑,4人死於監獄中。面對「女巫」指控,當時的法官接受「幽靈似的證據」,也就是說「提出證詞的證人並沒有真正看見被告,而是看見很像被告的鬼魂在干一些活動,如燒房子、沉船等等」,憑這樣的證詞就可以定罪。當時人人自危,就連殖民當局的上層都處於危險之中。

  被指控為「女巫」而被關押起來的人發現,她們陷進了一個怎麼也說不清的境地,弄不好就會給莫名其妙地弔死。為了避免這個厄運,她們不得不承認自己是巫婆,並且揭發別的惡魔和別的巫婆,用實際行動來證明她們棄暗投明,棄惡從善,甚至夫妻互相揭發,女兒檢舉父母。有人被揭發為巫婆的時候,家人紛紛表示「劃清界線」,贊同懲罰以表明自己的清白。

  這一令人難以置信的「追捕女巫」事件,被傳統地看成是集體狂熱的事例。那時的輿論和當局不知道如何從自然方面對這種現象進行解釋,而只能尋求做出當時社會能夠接受的解釋,也就是超自然現象的解釋。

  塞勒姆事件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麼呢?這個問題最終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美國馬里蘭大學歷史學家瑪麗馬托西安所著《往日的毒害》一書中得到了闡明。書中指出:造成這種怪異行為的罪魁禍首是一種「紫紅色麥角菌」的食物中毒。「紫紅色麥角菌」是寄生在黑麥上的一種微型毒蕈,毒性很大。來自黑麥的產品是塞勒姆地區居民有限食譜中的主要食品,當時人們食用的粗製黑麥粉被這種細菌感染,中毒主要表現是指甲脫落,指頭和關節脫落,或者是痙攣。它使神經功能紊亂,使人產生錯覺,幻覺,另外還有顫抖、抽搐和間接性的高燒。有40%的中毒者最終難以逃脫死亡。

  四、美國50年代的「麥卡錫主義」

  從20世紀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美國掀起了以「麥卡錫主義」為代表的反共、排外運動。美國人民在參議員麥卡錫的領導下曾對假象的「共產黨人」實行了歇斯底里的討伐。這位參議員揮舞著並不存在的「赤色分子」名單,不分青紅皂白地把批評他的人指控為共產黨的同情者,使許多人名譽掃地。麥卡錫主義涉及美國政治、教育和文化等領域的各個層面,其影響至今仍然可見。

  「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電影大師卓別林、著名漢學家費正清等人,就都是麥卡錫及其同夥瘋狂迫害的犧牲品。據估算,至少有800萬美國人要經常證明他們對國家的忠誠,這段時期在美國歷史上被稱為「忠誠宣誓的年代」。其間,大約有二千萬美國公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審查。告密者受到保護,列入秘密警察檔案的人數與年俱增。「忠誠調查」的對象範圍甚至擴大到了荒謬可笑的地步,在帕薩迪納,有個3歲的小姑娘為商店當廣告模特,她的母親接到通知書,小姑娘必須簽署忠誠宣誓書後才能領取報酬。在「忠誠調查」的影響下,美國的社會輿論也隨之右轉,學校里教授社會科學的教師如果不在課堂上大罵蘇聯和共產主義就會被解僱,辛辛那提紅色棒球隊被迫更改了名稱,甚至參加角逐美國小姐的候選人都必須陳述她們對卡爾。馬克思的看法。

  1950年2月9日,麥卡錫在這一天「炮打國務院」。他在共和黨全國委員會的安排下,發表了題為《國務院里的共產黨》的演講,聲稱國務院里有205名共產黨和間諜,並稱這些人至今仍在草擬和制定國務院的政策。緊接著,美國參議院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揭露和清查美國政府中共產黨活動的浪潮。

  朝鮮戰爭爆發后,麥卡錫開始翻歷史舊案,指責民主黨政府中有人暗中「私通蘇聯」、「出賣了蔣介石集團」、「幫了共產主義的忙」,並將曾經擔任駐華特使、美國國務卿和國防部長的喬治。馬歇爾將軍打成「叛徒」,並且將民主黨執政的20年稱為「叛國的20年」。到了1953年末,這股懷疑一切之風兜了個大圈子,首倡進行「忠誠檢查」的杜魯門總統本人對國家的忠誠也受到了攻擊。11月6日,共和黨人、美國司法部長小赫伯特?布勞內爾指控杜魯門本人有意識地庇護一個蘇聯間諜。

  1953年4月,麥卡錫在兩名年輕助手的協助下,開始對美國設在海外的大使館藏書目錄進行清查。在這次清查中,美國共產黨領袖威廉?福斯特、左翼作家白勞德、史沫特萊等75位作家的書籍全被列為禁書,甚至連著名歷史學家小阿瑟?史萊辛格,和幽默作家馬克?吐溫的作品也被列入「危險書籍」之列。據估計,被剔除的書籍總數有近200萬冊。在此影響下,美國國內一些城市和學校的圖書館也紛紛查禁甚至焚毀「任何可疑的書籍和雜誌」。被貼上「可疑」標籤的書籍包括關於雕塑、醫學、酒類、托幼和建築類的專著以及偵探小說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甚至,連一本介紹芭蕾舞的書也因為提到了「蘇聯」而被麥卡錫主義分子付之一炬。

  在美國國內,成千上萬的華裔和亞裔被懷疑為「間諜」。他們不僅被非法傳訊,不準寄錢給中國的親人,甚至被禁止公開談論自己的家鄉,還有不少人因被指責「同情共產黨」而受監禁、被驅逐甚至遭暗殺。在美國工作的著名核物理學家錢學森也因被指責在戰時參加了美國共產黨的活動,受到了聯邦調查局的傳訊。此後,錢學森多次發現他的私人信件被拆,住宅電話被竊聽,他的「國家安全許可證」也被吊銷。這表明,他已經不能繼續從事噴氣推進研究,甚至不能留在實驗室里工作了。直到1955年離開美國前,錢學森一直受到美國移民局的限制和聯邦調查局的監視。由於受到美國政府的限制,錢學森回國時不僅沒有帶回任何研究資料,甚至連一些私人生活物品都未帶回。甚至連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埃德加?斯諾也因受到「麥卡錫主義」的迫害,不得不偕同夫人離開祖國,遠走瑞士。1972年2月19日,斯諾客死日內瓦。

  五、對法制的反思

  一種觀點認為,社會上大規模的迫害、歇斯底里的發生是由於法制的不健全造成的。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1692年發生的塞勒姆事件留給後世的最重要遺產是法庭證據的「嚴格認定原則」。在塞勒姆審巫案中,被告和證人的互相坦白、揭發、道聽途說、逼供信都可以作為證據,這是塞勒姆審巫案法庭失控的主要原因。法制論者認為,塞勒姆審巫案給了人們一個嚴重的教訓,只有經過程序認定的,確切無疑的證據方能在法庭上作為陪審團判斷的依據。法庭必須排斥那些「不經呈證程序檢驗的證據」,必須排斥非法取得的證據,被告也必須享有專業律師為之作反辯的權利。

  塞姆勒事件之後的1791年,美國憲法修正案第六條規定:在一切刑事訴訟中,被告人有權接受「法庭律師辯護的協助」。1938年制定的《聯邦訴訟規則》中更是對證據開示作了明確規定,其中包括:證言筆錄(deposition)、質問書(interrogatory)、提示證物(production of documents and things)、身心狀況檢查(physical and mental examination)和要求自認(request for admission)。至此,法制論者的理想似乎是完美了,人們似乎可以鬆一口氣了,大眾歇斯底里式的迫害行為可以永遠離我們遠去了。

  但是歷史卻證明了法制的完善與防止大眾歇斯底里爆發似乎毫無關係。在《聯邦訴訟規則》出現之後的1938年,美國發生了荒誕的「火星人入侵地球大恐慌」,隨後發生了1944年的「馬頓幽靈麻醉師事件」和1954年的「西雅圖汽車擋風玻璃事件」。特別是1992年的「洛杉磯騷亂」 更是表現出了歇斯底里的人群故意暴力抗法的特徵。1998年發生在印尼的騷亂也存在明顯的暴力抗法特徵,在這次騷亂中有1200多人喪生,其中大部分是華人,5000多間華人商店和住宅慘遭燒毀,瘋狂的暴徒還在光天化日之下強暴了數百名華人婦女。

  法制並不能消除階級對立和社會摩擦,所以法制的健全並不能有效防止大眾歇斯底行為,也不能有效的制止恐慌與迫害的發生。另一方面,當「恐慌」在人群中蔓延開來時,陪審團的裁決往往使人們離真理越來越遠,歷史上哥白尼就是在一人一票的表決后被判決燒死。塞勒姆事件中的陪審團也沒有表現出絲毫的理智。當「人群」發生恐慌時,由「人」組成的陪審團只能使恐慌造成的迫害進一步加劇。

  六、對民主的反思

  二戰後的美國已經完全建立了所謂的民主體制,其中包括:三權獨立、兩黨制大選、軍隊國家化、新聞自由、輿論監督、宗教信仰自由、結社自由以及司法公正。可是這些並沒有防止1950年「麥卡錫主義」的出現。相反,美國政界的黨派鬥爭卻成了迫害人的溫床。共和黨人起初認為麥卡錫這個人是個禍害,黨內成員避之猶恐不及,但當他們看到麥卡錫扛著反共大旗引得眾人喝彩時,尤其是麥卡錫將矛頭指向民主黨,對執政黨進行殘酷無情和不顧後果的批評時,態度就變了。出於黨派鬥爭的需要,他們暗中對麥卡錫的活動加以慫恿。共和黨領袖塔夫脫吹捧麥卡錫是「戰鬥的海軍陸戰隊員,他冒著生命危險去保衛美國的自由」,是共和黨向民主黨進攻的橋頭堡。

  七、對領袖的反思

  「災難是由個別領導人的過失造成的」,這種觀點極具普遍性,以至於美國清教徒法官約翰·霍桑(John Hathorne),因參與了1692年塞勒姆迫害「女巫」事件而聲名狼藉。他的後代,著名小說家納撒尼爾·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甚至不得不給家族的姓氏增添了一個字母「W」,以解除一位被害「女巫」的丈夫對霍桑姓氏的詛咒。美國50年代歇斯底里的反共行為也被推倒參議員麥卡錫一個人頭上,以至於那場大規模的「政治迫害運動」到今天還被稱作「麥卡錫主義」。西方學者們在反思「麥卡錫主義」的時候,也往往流於對麥卡錫個人的批判和謾罵。

  領袖人物固然要在承擔一部分歷史責任,但是當我們具體研究「麥卡錫主義」盛行期間的種種社會現象,就會發現「災難是由個別領導人造成的」這一觀點顯得非常偏頗。事實上,共和黨人自1928―1946年11月的18年間從未在國會選舉中獲勝,那麼為什麼共和黨人會在1946奇迹般的獲勝呢?今天的大多數政治分析家們同意這樣一種見解,即「共和黨人在國內到處宣揚的關於共產主義威脅論」起了巨大的作用。可見「麥卡錫主義」在當時的美國政界有廣泛的支持。1933―1953年的20年間共和黨也從未在總統大選中獲勝,而正是由於馬卡錫主義的作用,艾森豪威爾才在1953年當上了美國總統。兩次選舉的結果表明,麥卡錫主義無論是在美國的政界還是民間都有獲得了廣泛支持。

  在麥卡錫主義猖獗的年代,身為民主黨人的總統杜魯門也是麥卡錫主義的始作俑者之一,是他發布命令要對250萬公務員進行新的安全審查。而這一舉動成為直接成為「忠誠宣誓的年代」的開端。麥卡錫早在1954年便走下美國的政治舞台,但是麥卡錫主義的影響卻遠未消失。美國對社會主義國家長期保持僵硬的敵視政策,從杜魯門時代開始,艾森豪威爾、肯尼迪和約翰遜幾屆美國政府誰也不敢主動提出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接觸,第一個與中國進行接觸的尼克松也是靠反共起的家。事實上,把罪責推到麥卡錫頭上,這種做法保護了大多數政客,其中也包括曾經為麥卡錫主義推波助瀾的美國總統杜魯門。

  八、人群的素質

  「災難的發生是由於人民的素質差」,首先提出這個理論的是法國貴族勒邦(Gustave Le Bon,1895),他和大多數上層統治階級成員一樣,非常討厭貧民階層的人群。勒邦主要從社會心理學角度對集體迫害行為進行分析。他認為,心懷不滿的人群很容易變成好鬥的暴民,群眾運動就是暴民政治。

  勒邦堅信,「人」在群體中會受到「感染」,在人群中,個人的文明程度會下降。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許頗有教養,但是到了人群中,他就變成了一個野蠻人,變成了一個按照本能行動的生物。而人群一旦被捲入發了瘋似的狂亂之中,他們就不能再進行理性思考。所以,勒邦建議政府對社會輿論進行監控,反對言論自由,只有這樣才可以防止大規模恐慌的流行和暴亂的發生,並且禁止一切民眾集會,甚至連只有3個人的集會也不允許。

  這種反民主的傳統看法一直持續到20世紀,形形色色的理論家都認為社會運動吸引的是一些「具有某種個性缺陷的人」,參加「運動」能使他們感到自己的重要性和用處,從而滿足了他們在心理上的需要。

  這種觀點在解釋「馬頓幽靈麻醉師事件」(對不起,篇幅有限沒有介紹這個案例)方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這種觀點也有明顯的缺陷。首先,如果社會運動的存在僅僅是為解決心理上的不滿足,那麼為什麼人們偏偏要參加這個運動,而不去加入那個運動?比如說,為什麼參加三K黨,而不參加解放黑奴的運動?為什麼加入共產黨,而不加入國民黨?為什麼加入左派,而不加入右派?顯然人們的選擇是理性的,而並不是單純的心理缺陷。第二,中世紀女巫狂、1692年的塞勒姆女巫事件的參與者並不完全是素質低的暴民,其中也包括基督徒和大法官,這些人在當時的社會上受教育程度是相當高的。另外,麥卡錫主義流行地也並不僅僅是社會底層,而是美國高層政界。這說明人的素質、受教育程度與迫害發生沒有直接因果關係。

  

16

主題

73

帖子

3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2

積分
37
沙發
 樓主| 紅雨隨心 發表於 2007-1-18 16:11 | 只看該作者

(續前)

九、社會緊張理論

  這一理論的代表人物是斯梅爾瑟(Smelser,Neil J.),他在人類集體行為的綜合論述方面非常有影響。他認為集體行為的發生有6個基本條件,如果這6個條件具備了,集體行為就不可避免。1。結構性助長2。結構性緊張3。概念化信仰4。催發因素5。行動動員6。社會控制機制。他論證說:集體行為實質上是人們在受到威脅或極度緊張等壓力下,為改變他們的環境而進行的嘗試。壓力越大,集體作出的反應就越有組織。斯梅爾瑟的「結構性社會緊張」理論認為,壓力來自於兩個方面:外部和內部。

  以「麥卡錫主義」為例,當美國社會瘋狂追查「赤色分子」的時候,正是美國與社會主義國家關係最緊張的時期。二戰後的美國,戰爭的陰影還沒有消失,冷戰的恐怖氣氛又接踵而至。美國在國際上對於蘇聯和中國1949年的社會主義革命抱有強烈的對抗和恐懼心理。這種「結構性緊張」直接導致了「揭發檢舉共產黨人」「宣誓效忠國家」「焚書坑儒」等等一系列社會歇斯底里。也就是說,當一國受到外國的戰爭威脅、貿易禁運、經濟制裁、策反分裂、干涉內政……時,這個國家的人民就會感到威脅、緊張、缺乏安全感,從而變得對內部成員的「不寬容」。「麥卡錫主義」的衰落也表現出同樣特徵,1954年12月,參議院以67票對22票通過「譴責」麥卡錫的決議案,這是麥卡錫主義走向衰落的標誌。此時,朝鮮戰爭也結束了,美國和蘇聯相互展開了和平攻勢,國際緊張局勢有所緩和,這就意味著麥卡錫主義存在的現實意義已顯得不是那麼太重要。可見,麥卡錫主義的猖獗與衰落的時間表與美國的外交壓力完全吻合。

  除了外來壓力,「緊張」也可能來自於本國內部。一方面,共和黨與民主黨的競爭白熱化。另一方面,二戰後美國經濟下滑,國內通貨膨脹指數急劇上升,在短短的一年中發生了3.47萬次罷工,共有450多萬工人走上街頭遊行。緊張理論認為,當人們感到受了剝奪、貧困、衝突、歧視、前途渺茫、不滿情緒增長時,社會同樣會陷入對內部成員的「不寬容」。最好的例子就是中世紀女巫狂與塞勒姆女巫事件,這兩個案例中社會緊張來自於糧食歉收、自然災害、怪病,等等原因。緊張理論強調,社會運動、集體迫害、大規模歇斯底里、騷亂等等現象的起因並不是心理狀況。也就是說,不是「人」出了問題,而是「社會」本身有問題。

  這種看法的可取之處是否定了勒邦的「暴民政治」理論。但是它也有嚴重不足。因為任何一個社會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緊張」,每個人都曾經感到自己在某方面受到了剝奪,人群中總是有對立、歧視、前途渺茫和不滿情緒存在,但是這些情緒在大多數情況下並沒有引發歇斯底里式的集體迫害。支持「緊張理論」的學者並不能預測騷亂何時會發生,就像地質學家明明知道地殼下面岩漿涌動,但卻不能夠預測地震一樣。這種理論不知不覺陷入了一種危險的循環:你怎麼知道曾經存在著緊張?因為出現了社會運動。為什麼會出現社會運動?因為存在著緊張。顯然這種理論也不完美。

  十、集體信念

  提出這一理論的仍然是斯梅爾瑟。他認為,結構性緊張本身並不足以引起集體行為。人們還必須對他們的處境形成某種集體信念。通過明確集體信念而達到對問題的共同看法,進而做出適當的反映。例如本文前面提到的有關女巫的神話,說女巫與魔王聚會、吃嬰兒等等,這種可怕的神話起到的是醜化女巫的效果。通過醜化女巫,使人們形成了必須燒死女巫的集體信念,並且有效地為自己的行為辯護。

  集體信念理論很好地為印尼的種族主義仇殺提供了註釋,但它的不足之處在於很難對集體信念進行量化,也無法證明,報有集體信念的人群一定會導致迫害。例如,大學里的舞會、宗教的復興大會、滾石樂節等都存在大眾歇斯底里特徵,但是並沒有迫害人的現象發生。

  十一、衝突論的觀點

  社會學研究有兩大派系,一個是「功能主義」,另一個是「衝突論」。讓我們來看看衝突論是如何解釋「歐洲中世紀女巫狂」的。

  馬文·哈里斯(Marvin Harris)認為,中世紀女巫狂的發生,起作用的有兩個歷史因素:1。在女巫狂時期,天主教和基督教之間的衝突達到了頂點,雙方都把控告巫術,作為對異教徒或者有可能成為異教徒的人實行社會控制的手段。2。當時歐洲正處在嚴重的經濟、政治、社會動亂狀態。

  畏懼巫術的作用是分散那些生活悲慘的農民的注意力,使他們不去注意造成其困境的真正原因。搜捕女巫制度和燒死女巫制度,造成的主要後果是使窮人逐漸相信迫害他們的並非皇族和教皇,而是女巫和魔鬼:你的屋頂漏水了嗎?你的母牛流產了嗎?你的燕麥枯萎了嗎?你的酒變酸了嗎?你的頭痛?你的孩子死了?物價上漲了?工錢降低了?職業不好找了?――這些都是因為女巫們作怪。教會和國家對人民的假想之敵進行了毫不留情的鬥爭。因此,女巫狂的實際意義在於它把中世紀晚期出現的社會危機的責任從教會和國家轉嫁到想象出來的化作人性的魔怪身上。它渙散了窮人和被剝奪者的鬥志,擴大了人與人之間的社會距離,使他們彼此猜疑,鄰里不和,人人自危,人人都感到孤獨無助,因此不得不依靠統治階級。

  十二、資源動員理論

  這種理論認為大眾歇斯底里可以有效的調動社會資源。思想狂熱可以有效地組織人力;對少數人的迫害可以加強政權凝聚力;迫害可以集中社會財富,同時也可以使社會壓力得到緩解。中世紀教會對女巫的迫害使政權得以穩定,斯大林的肅反運動使蘇聯紅軍戰鬥力大增,麥卡錫主義導致美國在冷戰中擊敗蘇聯,文化大革命使新生的中共政權頂住了來自蘇聯的核戰爭威脅。

  這種理論認為,大眾歇斯底里和迫害是歷史的必然產物,並且往往對促進歷史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這種理論同樣存在不足,它雖然可以解釋中世紀女巫狂和麥卡錫主義,但是對遊離於政治之外的塞勒姆女巫事件卻顯得無能為力。這個理論帶有嚴重的法西斯主義色彩。該理論的提出者是萬維天下論壇的鉗工。嘿嘿,順便販賣點私貨。

  十三、結束語

  這個貼子越寫越長,到這裡已經想停筆了。分析歇斯底里的理論還有很多,累了,不寫了。可以發現,以上各種理論都有一定道理,卻又都不完美。其中還有不少觀點是對立的,其中有心理學觀點,也有社會學觀點;有民主觀點,也有反民主觀點。各種流派的思想針鋒相對,看起來顯得雜亂無章。我在這裡可以給大家提供一個思考的脈絡。我認為,包括心理學、社會學在內的社會科學,它們的思想源頭都是一個,那就是哲學。以上所有觀點的辯論,最終都會匯聚成對哲學的辯論。

  面對大規模的社會運動以及群體迫害現象,擺在我們面前的始終有一個根本問題,那就是:這個世界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提出暴民理論的法國貴族勒邦以及主張民主法制觀點的學者們都是在「靜態」下研究社會問題。而提出「緊張理論」的斯梅爾瑟(Smelser, Neil J.)和完美解釋了中世紀女巫狂的馬文·哈里斯(Marvin Harris)都是「衝突論」者。而衝突理論中最傑出最雄辯的人物不是別人,正是卡爾 。馬克思。所有的衝突論觀點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認為――社會從根本上說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態的。他們把衝突看成是正常的,而不是反常的過程,並認為任何社會的現狀都蘊藏著萌發變遷的種子。馬克思說,階級衝突是引起社會變遷的原因,衝突使人們在相互作用中聯繫在一起。

  從馬克思的觀點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中世紀女巫狂事件、麥卡錫主義、洛杉磯騷亂、印尼騷亂、9.11事件中都蘊含著明顯的階級鬥爭因素。搜捕和燒死女巫的制度是國家內部上層統治階級對底層百姓的迫害。而麥卡錫主義的出現則提醒我們,階級鬥爭已經國際化。世界上出現了「資產階級國家」和「無產階級國家」的對立。資產階級專政國家在鎮壓共產黨人時表現出來的歇斯底里,與中國爆發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極其相似。他們的區別只不過前者是資產階級主持迫害,而後者是無產階級主持迫害而已。

  中國的知識分子們總是在思考,為什麼中國幾千年歷史不斷重複著王朝交替?為什麼每次朝代更迭都伴隨著暴力、歇斯底里、血腥和迫害?在人道主義思潮的泛濫的今天,很多知識分子逐漸從感情上投向美式民主的懷抱,他們希望通過三權分立、法制、納稅等等一系列「制約」達到社會穩定。他們期望一個國家能夠通過總統更迭的小規模內部「運動」,達到和平改朝換代的效果,從而避免暴力革命,達到國家形態上的「靜態」。而且,他們希望通過稅收政策抵制或消除階級分化,避免「社會緊張」。

  這種制約理論從哲學上來講屬於形而上學。它否定了唯物辯證法中「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的觀點。鼓吹靜止是絕對的,運動是相對的。這種形而上學觀點掩蓋了階級鬥爭的客觀性。

  我不得不承認,制約理論非常美好,非常有誘惑力,非常符合善良的人們的「人性」。但是這個理論存在致命的自相矛盾――它無法解釋這個問題:為什麼以美國為首的民主國家始終在不斷發動戰爭?

  戰爭,是社會學研究中最極端,最典型的集體迫害案例。士兵們為了某種崇高的目標歇斯底里的轟炸城市,屠殺人群,破壞人類的勞動成果。美國自二戰後從未停止對外戰爭的現實表明,對於「制約理論」的過分崇拜本身就可以導致大眾歇斯底里。崇尚制約的美國,卻在世界上失去了制約。

  美國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在讚美民主、法制、稅收如何消除「社會緊張」的同時,迎來了洛杉磯騷亂、人肉炸彈、9.11事件和伊拉克戰爭。「制約論」者以為新聞自由是輿論制約的先鋒,但是今天的美國各大媒體,卻在煽動新一輪的麥卡錫主義。那些曾在伊拉克戰爭爆發前後挺身而出,參加反戰遊行示威的名人,正在受到國內媒體的清算。他們被冠上了「不愛國」和「不是美國人」的標籤。他們主演的影片、主持的節目和撰寫的作品也正在受到抵制。

  形而上學論者告訴我說:「只要實現了民主,就能消除改朝換代的血腥暴力革命」。但是,他們推銷「靜態」觀點的手段卻是用戰爭這種「絕對運動」的方式進行。美國總統振振有詞地辯解說,薩達姆政權如何如何邪惡,自豪的講美國的反恐戰爭如何如何正義時,自己卻不知不覺陷入了列寧主義思維。列寧說過:「歷史上常常有這樣的戰爭,它們雖然像一切戰爭一樣不可避免地帶來種種慘禍、暴行、災難和痛苦,但是它們仍然是進步的戰爭,也就是說,它們有利於人類的發展,有利於破壞特別有害的和反動的制度。」看看,這與小布希總統的講演何其相像。

  思考到這裡,我不得不承認唯物辯證法比形而上學更接近真理。看來,靜止只不過是相對的,而運動才是絕對的。美國總統小布希自己就是一個主張暴力革命的列寧主義者。社會運動的重要性在於人們有意要干預歷史。他們不甘於消極地被社會勢力擺布,而是力求通過直接的行動來影響社會秩序。

  我們沒有理由拒絕暴力,按照衝突論觀點,戰爭並不是社會反常現象,而是正常現象。正像馬克思和恩格斯宣稱的那樣:至今所有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和階級鬥爭的歷史。而暴力,正是每一個孕育著新社會的舊社會的助產婆。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存在著深刻的社會矛盾,按照「社會緊張論」的觀點,人群永遠也無法擺脫歇斯底里,永遠也無法避免迫害的發生。

  當今中國的右派知識分子們口口聲聲反思文革,但他們卻不肯承認階級鬥爭,不肯反思文革發生的深刻社會背景。於是,他們只好把一味地把責任推到領袖頭上,不知不覺陷入了「反毛狂」的思想泥潭:外蒙獨立是毛澤東的責任、東北國土丟失是毛澤東的責任、台獨是毛澤東的責任、疆獨是毛澤東的責任、打朝鮮戰爭也是勞民傷財神經過敏,經常在網上看到有人指責毛澤東的婚姻生活,傳說毛澤東淫亂,腐化,整死彭德懷劉少奇賀龍周恩來……更有一些藝術家們拍了象《活著》那樣的電影――你的兒子被車撞死了?你的女兒啞巴了?你的孩子難產了?這些都是毛澤東在作怪……你沒上大學?沒分到兩居室?物價上漲了?工錢降低了?職業不好找了?中國出貪官了?馬路上有妓女了?中國大使館被炸了?這些都怪毛澤東,誰讓他是獨裁專制的罪魁禍首呢……「反毛狂」們對社會災難的假想之敵毛澤東進行了毫不留情的鬥爭。毛澤東的家人親屬也終日在網際網路上被臭罵,甚至連1970年才出生的毛新宇也難逃厄運。「反毛狂」們對待毛澤東的態度,與中世紀的「女巫狂」有何分別?完全是一種大眾歇斯底里。

  毛主席教導我們: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在這個歷史階段中,始終存在著階級,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始終存在著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兩條道路的鬥爭,始終存在著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性,始終存在著帝國主義對社會主義進行顛覆和侵略的威脅。

  當今世界,不是資產階級歇斯底里地迫害無產階級,就是無產階級歇斯底里地迫害資產階級。小布希象醜化「女巫」那樣醜化著薩達姆,右派們也用同樣方法醜化著毛澤東。醜化,對大眾歇斯底里的煽動功能直接被用於階級鬥爭。世界是運動的,世界的主流不是和平,而是戰爭,永遠是戰爭。美國不會停止對外戰爭,右派知識分子也不會停止反毛。人道主義者也不會停止對文革的哭訴。但是,人道主義者的哭訴永遠無法阻止歷史前進的步伐。因為只要階級鬥爭存在,令反革命右派們魂飛魄散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就一定會重演。

  60年前,一位令人尊敬的法國老人對路邊哭泣的法國青年說道:「不要哭泣,只要你還會說法語,法國就不會滅亡!」10年前,美國學者面對美國公眾大聲喊到:「只要我們一天還有憂患,美國就不會衰落!」
  
    我始終堅信中華民族的燦爛未來,因為中國人在歷史與現實爭論中無法冷落遺忘擺脫繞過毛澤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7 11: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