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情問題專家胡鞍鋼: 中國崛起有三大問題

[複製鏈接]

1932

主題

2065

帖子

200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0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迷死佛陀 發表於 2007-1-16 09: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有關中國崛起的話題仍在升溫。繼中央電視台製作的電視系列片《大國崛起》熱播引發爭議后,國情問題專家胡鞍鋼前天把1978年後出生的中國人統稱為「崛起的一代」。

 胡鞍鋼把1949年中共建國以來出生的中國人口分為三代:1949年至1959年出生的人口屬於「文革一代」,因為他們最寶貴的青年時代是在「文化大革命(1966年至1976年)」的動亂中度過的;1960年到1978年間出生的人口屬於「改革一代」,他們在青少年時期趕上了中國的改革開放;1978年以後出生的人口即目前的青年一代屬於「崛起的一代」,他們正趕上如今中國崛起的時代。

 胡鞍鋼說,「崛起的一代」是50多年來中國人力資本水平最高的一代,也是競爭意識最強的一代。他們和「文革一代」最大的不同點就是從「大革命」的歷史舞台轉換為「大崛起」的歷史舞台。他們比「文革一代」有更多的發展機會,有更大的選擇空間,有更高的成功概率。

 為此,崛起的一代需要了解這一歷史舞台背景,既要了解中國是如何崛起的,還要了解在中國崛起中他們是如何受益的,更要了解他們在推動中國的崛起中如何發揮更大的歷史作用,扮演更重要的歷史角色。

 《中國青年報》昨天引述胡鞍鋼說,中國過去20多年的崛起是迅速崛起、全面崛起、全方位崛起,但卻是不平衡崛起、不協調崛起、不匹配崛起。「中國崛起速度太快,崛起規模太大,崛起環境太複雜,不僅中國自己沒有來得及準備好,世界各國也沒有預想到更沒有對此做好準備。」

中國最大發展難題

是提供就業崗位

 現在,中國的綜合國力與美國的相對差距迅速縮小,由1980年的5倍減少到2000年的2.5倍。但中國最大的發展難題是為佔世界總勞動力1/4的各類勞動人口提供就業崗位。中國在比工業化國家收入水平低得多和老年人口總數大得多(將近兩倍左右)的條件下快速進入老年社會,其挑戰性在人類發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人口與資源、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成為中國未來現代化發展的最大制約因素。

 胡鞍鋼認為,中國既不能沿襲傳統的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蘇聯式的重工業化模式,也不能模仿和採用高消費、高消耗、高排放的發達國家的現代化模式,必須選擇適合國情的發展模式,充分利用豐富的人力資源,有效利用和節約稀缺的自然資源,大力引進和開發知識資源。

由於中國崛起成為近來的熱門話題,在上周舉辦的2007年北京圖書訂貨會上,有關中國崛起的圖書也成為訂貨會的一大亮點。其中,胡鞍鋼撰寫的《中國崛起之路》尤其令人矚目。
與其他西方國家

崛起模式不同


 胡鞍鋼認為,中國與其他西方國家的崛起模式不同,她是先衰落而後重新崛起:公元1500年到1820年是中國農業文明和農業經濟的高峰,出現了長期的停滯;1820年到1949年,中國農業文明進入迅速衰落期;1949年到1978年,中國開始進入準備成長期;1980年到2020年,中國進入現代經濟起飛階段,即中國經濟的起飛階段;2020年之後中國將進入經濟強盛期。

 但也有學者給「中國崛起」熱潑冷水。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助理王義桅前天在新華社下屬的《國際先驅導報》上發表文章說,目前的「中國崛起」並未定性、定型,而是全球化的階段性產物。

 他認為,中國崛起是一個被過度解釋的概念,蘊涵了過多的期望與聯想,急需「軟著陸」;要對中國崛起作超越歷史法則和全球化神話的全新解釋,「否則,我們難以看清中國的未來,也難以逃脫大國興衰律咒語。」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20: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