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挖掘定陵:考古史上千古遺憾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07-03-27         時報新聞網

  沈從文不願再看下去,走出接待室,對同來的助手說:「囊括了中華紡織技藝精華的明代織錦遺產,如此輕率地對待,還做這樣不負責任的解釋,不是出於無知,就是有意欺騙!」

定陵是新中國第一座經國務院批准,有計劃、有組織、主動發掘的帝王陵墓。然而,這座輝煌的地下宮殿出土之後,無數奇珍異寶在接觸空氣的瞬間暗淡成灰,三口金絲楠木精製而成的巨大紅漆棺槨被人遺棄而毀壞,三具雖已腐爛但卻有幸重見天日的帝后屍骨也遭到了焚毀……《考古中國:定陵地下玄宮洞開記》記載了這一段史詩般的發掘歷程,也為後世考古發掘中的文物保護問題敲響了警鐘。

中國第一座皇陵博物館

定陵發掘自1956年5月破土動工,到1958年7月底,清理工作基本結束。9月,萬曆帝后的殉葬品走出地下宮殿,登上故宮神武門城樓,向群眾展出。展覽后,定陵博物館籌建人員加速了修補、保護、複製殉葬器物的步伐。

首先要修補、複製的自然是三具屍骨。正在中國幫助工作的蘇聯著名雕塑家格拉西莫夫聽到此事,主動找來,請求把屍骨帶回蘇聯,做修補和模型複製。在這之前,格氏已為北京博物館修補和製作了古人類頭骨的模型。有關方面怕在這個問題上出現漏洞,婉言謝絕了他的請求。

三具頭骨被送往中科院古人類古脊椎動物研究所進行修補。同時,找了兩位從事雕塑的老師,做萬曆帝后的模型。由於萬曆皇帝在他們心中是封建地主階級的典型代表,模型的製作自然要按照地主形象進行藝術加工。兩個月後,萬曆帝后的三具人體石膏模型送往定陵。只見萬曆頭戴瓜皮金絲小帽,橫眉怒目,鷹鉤鼻子下掛著一張血盆大口,擺出一副要吃人的架勢。左腿長,右腿短,身體極不平衡地站立著,手握皮鞭,側身站立。似在追趕,又似在戰鬥和毆打。這獨特的造型給人的感覺像是舊時一個窮凶極惡的大地主,正在對交不起田租的窮人進行殘酷的蹂躪。兩個皇后則穿紅著綠,塗脂抹粉,頭戴鮮花首飾,妖冶而兇殘,一副典型的地主婆形象!

就在塑造萬曆帝后的同時,陵園內忙於對出土的織錦匹料進行技術處理和保護。有人建議,絲織匹料可以像古畫一樣進行托裱,背後襯用韌性大的紙張,以便卷舒。有人建議,糨糊內加入防腐劑,以便長久保存。裝裱完畢,著名文學家、後來又專門研究古代服飾的沈從文先生來了。他想看看匹料,做一點研究。他將裱品展開,用放大鏡一件件仔細觀察,迷惑不解地問:「怎麼有的裝裱成品顯露的是織品反面?」

「研究織品的結構不是要看反面嗎?」一位工作人員急中生智說。一句話激怒了沈從文,但他還是面帶微笑地說:「研究織品結構,要看反面,更要看正面。如果為顯示反面結構,留下一兩厘米,最多五厘米也足夠了,整匹反面,我看是裝裱的錯誤。」他的直言不諱,特別是說到錯誤,使站在旁邊的負責人顯得十分尷尬。

沈從文不願再看下去,走出接待室,對同來的助手說:「囊括了中華紡織技藝精華的明代織錦遺產,如此輕率地對待,還做這樣不負責任的解釋,不是出於無知,就是有意欺騙!」

有些袍服的處理,也不盡如人意。比如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加入軟化劑塗在半腐的衣服上,時間稍久,衣服顏色變深,軟化劑蒸發,質料變硬,硬作一塊,不能展開。未經反覆實驗,匆匆上手,效果不佳,只能停止。

定陵絲織品損壞的消息傳到北京,鄭振鐸、夏鼐等大吃一驚。正在焦慮不安、痛心疾首之際,外地傳來消息,有的省份正在組織人力,躍躍欲試,要向帝皇陵墓進軍。還有的省份也不甘落後,紛紛效仿。漢陵、唐陵、清陵等等,都響起了開掘號子……面對此種情況,鄭振鐸、夏鼐立即上書國務院,請求對這種極不正常的發掘之風予以制止。這份報告很快得到周恩來總理批准,並通令全國,一場劫難終於沒有降臨到一個又一個珍貴的文化遺產身上。

經過一年的艱苦努力,定陵的出土文物基本上已修補、複製完畢。1959年9月30日,定陵博物館正式宣告成立。

「複製的棺槨已做好,原來的就扔了吧……」

定陵博物館一經開放,遊客蜂擁而至。遺憾的是,在這深達27米的地宮深處,他們看到的只是一座空蕩蕩的洞穴。不少遊客都滿懷失望地問道:「皇帝皇后的原棺原槨哪裡去了?打開地宮的時候不是還在嗎?」

可是,現在卻消失了。頗具戲劇性的是,它的消失和定陵博物館的成立,竟是在同一天進行的。

1959年9月30日晨,曾鏟下定陵第一鍬土的民工王啟發,接到博物館辦公室主任的指示:「馬上就要開館了,既然複製的棺槨已經做好,原來的棺槨就沒用處了。你帶幾個人到地宮清掃,把那些棺木抬出來,好迎接領導來檢查清潔衛生。」

幾個職工圍住楠木棺,要取四周的銅環,揮鎬劈了起來。王啟發望著四個碩大的銅環鳴響著落到地上,心中莫名其妙地掠過一絲哀痛。「主任,那棺木不能再劈了,找個牆角放著吧。」王啟發近似哀求地說。

主任正忙於接待前的準備,沖王啟發一瞪眼,說出一句令人心寒意冷的話:「你是不是想留下給自己?」

「轟」的一聲,王啟發的腦子如同炸開一般。他強按怒火,退出辦公室,回到自己的木板房抽起了悶煙。

幾十名警衛戰士跟著主任來到棺木前。「大家辛苦一下,把這些木頭板子給我扔了。」戰士們在主任的指揮下喊著號子,將沉重的棺木抬起,來到寶城上。隨著主任一聲威嚴的口令「扔——」,戰士們一齊用力,三具巨大的棺槨被掀下牆外,嘩啦啦滾入山溝。

一個星期後,定陵棺木被扔的消息傳到夏鼐耳中。這位大師全身發抖,臉色煞白,不停地在房裡走動,馬上打電話讓博物館重新撿回棺木,加以保護。可是,空蕩的山谷早已不見棺木的蹤影。
當帝后屍骨遭遇「革命」

1966年,「史無前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開始了,定陵也沒能逃過紅衛兵小將的手掌。他們將地面的景物瀏覽一遍后,興緻盎然地要進地宮,砸爛這幾百年封建王朝的老窩。

「快交出倉庫鑰匙,我們要抓萬曆!」20歲的女講解員W對倉庫保管員李亞娟下命令。箱子被一個個打開,只見萬曆皇帝和皇后的屍骨完整地躺在裡面。

三具屍骨被擺到定陵博物館大紅門前的廣場上,由W組織人員進行批鬥。除屍骨外,還有一箱帝后的畫像、照片等資料性的「罪證」,和屍骨一同被抬了出來。帝后的三幅畫像是清理地宮時,發掘隊員曹國鑒精描細繪畫成的,僅畫像上的金粉就用了二兩之多。

W為了顯示這次聲勢浩大不同尋常的批鬥大會,特意作了一番精心安排。她派人到長陵管理處、長陵供銷社、林場、糧站、學校等單位聯繫,要求他們派人前來聲援。與此同時,有人建議批鬥結束后,將帝后屍骨砸碎焚燒,以示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決定和氣魄。W當機立斷,拍手贊成。下午2點15分,定陵園內的廣場上已是人山人海。除邀請的幾個單位人員外,還有附近農村的農民、紅衛兵、學生,人們紛紛前來,不管是出於什麼樣的動機,都見證了這一段沉痛的歷史。

三具屍骨整齊地擺放在一起。萬曆皇帝的屍骨在中,兩個皇後分居兩側。周圍堆放著帝后畫像和照片資料等實物「罪證」。一切準備就緒,W開始帶頭高喊革命口號:「打倒保皇派!」……

口號剛一結束,W沖人群大喊一聲:「革命現在開始!」話音剛落,十幾個大漢便把懷中抱得太久的石塊,猛力向屍骨投去。隨著一陣「噼噼啪啪」的響動,三具屍骨被擊得七零八落,一片狼藉。

人群開始涌動,驚訝、困惑、麻木、讚歎、歡喜……各種目光一齊向W射來。W心中一熱,立即吩咐身邊的人員:「點火燒了他們!」

一聲令下,烈焰騰起,廣場一片火海。木柴伴著屍骨,在烈焰中「啪啪」炸響,似在呻吟,又像在反抗。煙灰四散飄落,紛紛揚揚,空氣中散發著刺鼻的氣味。隨著一聲炸雷,大雨傾盆而下。燃燒的屍骨在涌動的水流中浮蕩飄搖,和翻起的泥土融為一體,重新回到了廣袤的大自然之中。

七條人命:棺槨的詛咒

1990年秋,當我們來到定陵打撈歷史的碎片時,聽到了一個恐怖而又令人不解的消息:當年扔掉的棺槨被當地農民撿去,並有七人為它喪了命。

1959年,萬曆和兩個皇后的楠木棺槨被扔進寶城外面的山溝后,當天下午就被附近的農民一搶而光。大家見到這塊表面雖剝蝕、整體卻完好的棺木,如獲至寶。有一對年邁的夫婦,特地用這珍貴的楠木請人打做棺材,以備後事。第一具棺木製成后,老太太蹬腿歸天;第二具剛剛完工,老頭子也一命嗚呼,前後不到半個月。

五個月後,一個更加神秘恐怖的故事發生了。

在撿棺木的公社社員中,裕陵村農民XX收穫最大。棺木扔下寶城時,他正和老婆在陵牆外的山坡上勞動。他意識到這是難得的好木料,於是立即行動,和老婆一起將寬大厚實的金絲楠木板一塊塊連拖帶拉弄到自己地里,找人做成了兩個躺櫃,端端正正地擺在堂屋裡。村人不無忌妒地警告說:「皇帝的東西不是隨便可以用的,要是沒那福分,消受不起,還會搭上性命……」這些話,XX沒放在心上。不久,悲劇真的發生了。

這是一個星期天的中午,XX和老婆帶著滿身泥水收工回家時,突然發現四個孩子不見了。當夫妻倆轉了一圈重新回到屋裡時,驀然發現躺櫃邊放著四雙小鞋。兩人迅速打開櫃蓋,只見4個孩子相互擠壓著,早已氣絕身亡。孩子們的手指根部滲出了血漬,櫃壁布滿了抓過的痕迹。當地公安人員將4個孩子(3男1女,最大的12歲,最小的女孩僅5歲)的死因作了詳細分析后,得出「系缺氧憋死」的結論。

4個孩子死後,夫妻倆在短短的幾年中又生了4個(這次是3女1男)。令人悲嘆和困惑的是,他唯一的兒子高中畢業不久,未能施展自己的抱負,卻在一個靜謐的深夜,趴在躺柜上神秘地死去。據說是因為燒煤引起一氧化碳中毒而死。

我們走進屋裡,潮濕陰暗的堂屋中,兩個朱漆躺櫃依牆而卧,儼然兩副棺槨,令人毛骨悚然。XX的妹妹主動上前講述30年前那悲慘的一幕:「在櫃蓋和櫃壁之間有一個鐵掛鉤,櫃蓋蓋嚴后可以鎖上,孩子們一定是鑽進躺櫃里打鬧時,不料蓋子自動落下,掛鉤正好掛住。這樣,任憑裡邊怎樣叫喊掙扎,也只有死路一條。」

當我們問XX為什麼不將躺櫃扔掉時,他的妹妹說:「我看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沒有這個躺櫃,5個孩子也不一定能保住……」轉了一圈又回到命上。

(摘自《考古中國》,海南出版社)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269

主題

2880

帖子

72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28
沙發
東海艦隊副政委 發表於 2007-3-28 21:00 | 只看該作者
出過一本書,叫風雪定陵,定陵由當時政務院周總理批准挖掘,定陵是明萬曆帝的陵墓,當時文物保護措施比較落後,不少文物因一接觸空氣而變形,很可惜

[ 本帖最後由 東海艦隊副政委 於 2007-3-29 01:48 編輯 ]
人在高潮時享受成就,人在低潮時享受人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264

帖子

9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2

積分
90
3
大漢天字 發表於 2007-3-30 07:45 | 只看該作者
可那命令扔掉棺木的豬腦殼主任不該原諒!他絕沒有好下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040

帖子

416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16
4
搗鼓 發表於 2007-3-30 23:10 | 只看該作者
挖墳掘墓,沒好報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02

主題

3990

帖子

191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915
5
xwsxws 發表於 2007-3-31 10:15 | 只看該作者
可悲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1296

帖子

27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3
6
定軍山321 發表於 2007-3-31 20:1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 20: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