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不必嘲笑「沒有過性生活的雞」

[複製鏈接]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7-1-6 13: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近來,由於有餐館把菜名「童子雞」翻譯為「還沒有過性生活的雞」,很多人笑掉了大牙。有人惡作劇地推衍道:這還不夠貼切,該翻譯成「還沒有過性生活的公雞」才對;如果是小母雞,該叫「處女雞」。更讓人笑瞎了眼睛。不過,真要把「童子雞」翻譯得盡善盡美,「信達雅」兼具,並不容易。哪位高人不信邪,不妨試試。因此,把這麼個大難題交給

開餐館的老闆,不怎麼公平。人家不是專職翻譯,而是搞實業的,一味苛求,未免如韓愈所說:「責人也重以周」了。退一步說,即使老闆們是翻譯界的行家裡手,有通天徹地之能,既然開著店子,期待的當然只是財源滾滾,怎麼會把大把的時間花費在這無謂的菜名上?

  去年,上海舉行的翻譯資格考試,趣聞不少。在漢譯英題目里,有「人之初,性本善」、「富貴不能淫」等婦孺皆知的孟子格言,有考生赫然翻譯為:

  「Since the beginning of human beings,sexisal was good(人之初,性愛本來美好)」,

  「Berich,but  not  sexy(要富貴,不要性感)。

  你看你看,預備專門從事翻譯的專才尚且譯得如此烏煙瘴氣,何必嘲笑開餐館的老闆?

  何況,翻譯之難,更在中外民族的生活習慣、文化背景、審美趣味、價值取向、民族習性等各個方面的迥異。聖經中有一句話:「天使的心像雪一樣潔白」,本是個極好的比喻。可是,當聖經傳入非洲赤道一帶的時候,當地人沒見過雪,無法想像雪是個怎樣的潔白法,人們只好更換喻體,說成「天使的心像鹽一樣潔白」。雖然鹽沒雪那麼貼切,以它來形象天使的心,未免有褻瀆之嫌。但是,誰叫當地不下雪呢?

  當年梅蘭芳去蘇聯演出,有一齣戲,叫《貴妃醉酒》。在文人雅士眼裡,一個禁宮中的妃子,淺淺地喝了三五盅,臉頰酡紅,醉態可掬,風雅之至。可是,如果直接翻成俄羅斯語,說是一個女人,喝酒喝醉了,發著酒瘋。何等地大殺風景!因此,蘇聯人只好轉而求其次,最後翻譯成「一個妃子的煩惱」。 我們覺得很不過癮,沒能狀寫出楊妃醉酒的風韻,然而實在是沒辦法的事情,只能怪咱泱泱中華文化中賦予了醉酒那麼豐富的文化內涵了。

  我一直很疑惑,我們中國古詩那麼精神博大,微妙難言,可西方人似乎並不欣賞。有朋友從歐洲回來,說歐洲的書店,很難看到中國古詩。仔細推敲下,是很有道理的。我們的古詩,本來就追求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講究羚羊掛角,無跡可求。被詩論家稱道的好詩,更是如青天月輪,輪外圓暈,讓人云里霧裡。我國時下的年輕人,尚且無法領悟其中妙處,苛求文化背景、欣賞趣味迥然不同的外國人狂追熱捧中國古詩,無異於痴人說夢。一個言簡意賅的成語「胸有成竹」,難保外國人不叫人瞠目結舌地理解為「胸膛里長著一竿完整的竹子」,何況韻味比成語豐厚得多的古詩?

  中國的東西,要恰到好處地翻譯到外國去,難哪。我們覺得熱鬧喜慶的,外國人不一定買帳;我們深為嫌惡的,有時偏偏為外國人所喜好。賈寶玉有個好好的「怡紅院公子」的外號,到了英國,居然成了「綠色公子」。紅色何等熱烈喜慶,可是英國人以為代表暴力恐怖。而中國人對綠色似乎不怎麼認同,用在物上尚且不多,人更難以見到以「綠」為號,因為很容易由此聯想到綠帽子。可是英國人偏偏以為那是和平溫馨!你能有什麼辦法?

  因此,如果以為餐館老闆把童子雞翻譯成「還沒有過性生活的雞」可笑,你不妨先來幫老闆們翻譯一下源自「佛聞棄禪跳牆來」一語的廣東菜名「佛跳牆」。

  據說,英國的曼徹斯特盛產煤,因此英國有個俗語:「把煤運到曼徹斯特去」,其意思恰可用中國的歇後語「脫下褲子放屁,多此一舉」表述,也算得貼切之至。遺憾的是,不同的語言系統里能有如此對應貼切的俗語,只能說是「佳偶」天成,非人力所能強至。
震驚的70碼。

6

主題

412

帖子

9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2

積分
97
沙發
白山寒水 發表於 2007-1-7 13:37 | 只看該作者
此言甚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

主題

1500

帖子

34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44
3
angelo391969 發表於 2007-1-8 05:31 | 只看該作者
學問很大的翻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2

主題

3015

帖子

931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31
4
mengxxy 發表於 2007-1-14 11:26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4: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