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刺馬》片場 徐靜蕾李連杰戲里情人戲外路人

[複製鏈接]

9777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積分
1200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ullbird 發表於 2007-1-6 12: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老徐老李互不搭理

徐靜蕾一臉漠然

老徐的古裝造型顯得臃腫

超一流的明星陣容,耳熟能詳的經典題材,讓 《刺馬》 成為了跨年度的最熱門華語大片。本報記者經過一番打聽,獲知《刺馬》的拍攝地點,數次長途奔襲,親臨片場,目擊了該片的拍攝場面,並搶先拍到了李連杰、徐靜蕾顛覆性的造型。幾次「探營」下來,記者感受到「刺馬」戲里之痛苦,戲外之艱難,而難的不是拍攝的辛苦、環境的惡劣、資金的駕馭和人員的管理,難的是創作上的突破和挑戰。

老徐老李互不搭理

兩大明星片場漠然相對 在北京門頭溝區齋堂鎮附近的野嶺孤村裡,一個月來一支電影拍攝大軍打破了這裡往日的寧靜,掛著《刺馬》牌子的各種車輛在山間公路上來回穿梭,在拍攝地的村子里出現了許多穿著盔甲的士兵和舊式棉袍的山賊,彷彿時光倒流,讓這裡又退回到了一百多年以前,而偶然瞥見李連杰、劉德華和金城武的村民則爭相傳播自己看見了難得一遇的大明星,電影《刺馬》在這個寒冷的冬日,在這個有點偏僻、荒涼的地方不聲不響而又熱火朝天地拍攝著。

戲內:落魄李連杰追趕「村婦」徐靜蕾

張徹版的《刺馬》人物造型最遭人詬病的是片中三位男主角雖然扎著辮子,但卻都留著頭髮,這不符合清代人們剃光頭留髮辮的歷史事實,而陳可辛的《刺馬》中李連杰和劉德華都剃了光頭,金城武一直帶頭套和帽子,這就比張徹版要顯得更真實。然而出現在記者視線中的李連杰和徐靜蕾比老版《刺馬》幾乎有了顛覆性的改變。

2006年12月28日記者趕到劇組時沒看到李連杰,29日劇組又在齋堂鎮的劉家峪村拍攝,劉家峪村位於群山包圍之中,經過一段崎嶇的沙石路,記者來到這裡時發現村民已全部遷走,只留下了一片片廢棄的房屋。當天的戲是在村旁的一片雜草叢生的凹地上拍攝,李連杰和徐靜蕾像一對初戀情人那樣在這裡上演了一段「女走男追」的場面。

在老版《刺馬》中,狄龍扮演的馬新貽無論是身著長袍,還是穿著官服,形象都很英武瀟灑,他一身正氣,雄心勃勃,只是因為墜入情網,又聽信小人挑撥,才鑄成大錯,而當天出現在記者視線中的李連杰則比狄龍少了許多英武,他穿著一身棉衣,上身套著甲胄,髮辮零亂,滿臉煙灰之色,一副落魄寒酸的樣子。陳可辛接受採訪時曾指出他沒有把馬新貽當成「反派」來塑造,而是著重寫他的兄弟情義和雄心壯志,李連杰一貫擅長扮演純樸而又些孩子氣的英雄,所以老成有謀略的馬新貽對他來說肯定是一個挑戰。大概是為了有別於李連杰以前的形象,突出人物的老成沉重,造型師為李連杰設計了一撇八字鬍,但卻讓李連杰看上去有點滑稽。記者了解到為了突出人物的特性,劇組為李連杰進行了多種設計,在兵器上為他設計了「袖中劍」,為了突出人物的文采,為他準備了很多古書的道具,在對待與女主角蓮生的情感上,劇本還為他設計了一個傳家的銅鏡,作為他與蓮生的定情之物。

徐靜蕾扮演女主角蓮生,曾引來了很多人的質疑和爭議,覺得她的形象難以讓三位男主角「反目為仇」。在老版的《刺馬》中,女主角的名字叫米蘭,扮演她的井莉嫵媚溫柔,頗有點小家碧玉的感覺,服裝也精巧漂亮,而徐靜蕾與井莉的形象大相徑庭。在與劇組的工作人員聊天時記者得知,女主角蓮生原來是青樓女子出身,後來成為曹二虎的妻子,她知書識理,是一個比較有文化的女性,共同的志趣使她與馬新貽產生了真摯的情感。然而這一天徐靜蕾在片中的造型,仍然穿著前一天晚上的大棉襖,毫無風塵女子的妖冶,看上去更像個村婦,不僅說不上漂亮知性,甚至有點土氣。當天她和李連杰的鏡頭反覆拍了好幾次,動作是徐靜蕾背著行囊快走前行,李連杰在後急追,導演要求徐靜蕾「腳步要快,要堅定,不要猶豫」。

戲外:徐李互不理睬,陳可辛在布篷里避寒

雖然拍攝時天氣寒冷,服裝笨拙,但李連杰顯得興高采烈,不時地與工作人員說說笑笑,似乎對拍攝很滿意,難得閑暇時他還點上一支香煙,一邊抽著,一邊露出人們熟悉的那種頑皮的笑容。與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徐靜蕾興緻不高,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在當天的拍攝中,李連杰和徐靜蕾沒有什麼台詞,李連杰喊她,她也不應,而在休息的時候,兩人也互不理睬,幾次擦肩而過,都無言以對,甚至都不看對方一眼。看來雖然在戲里演一對情人,但在戲外兩人的交情還很不夠。

不知是巧合還是什麼原因,陳可辛拍攝《如果·愛》時也選在了寒風凜冽的冬天,那次在北京安定門的片場陳可辛非常活躍,自己還拿著DV拍個不停,而這次在《刺馬》的片場,記者卻一直沒有看到他。後來知道他一直躲在放監視器的布篷子里。前些日子陳可辛被凍病了,回香港休息了幾天。當天在現場指揮拍攝的是攝影指導黃岳泰,他戴著一副墨鏡,樣子很酷,儼然一派大家的風度。


老徐急忙找助理


李連杰扭頭走開

徐靜蕾忙自己的

《刺馬》去年12月初在北京突然開機,當時很多記者猜測該片可能會在京郊一些影視基地拍攝,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陳可辛卻選中了鮮為人知的門頭溝區齋堂鎮的川底下村。據記者了解,《刺馬》在北京的拍攝結束后,劇組將輾轉河北、上海、橫店等地繼續拍攝。


川底下村離市區有100多公里遠,地點比較偏僻,來往也非常不便。《刺馬》開機之初,記者乘車一路打聽,直奔位於山巒環抱之中的川底下,村中有很多明清風格的四合院,建在緩坡之上,高低借落。當天劇組正在一個名叫「一線天」的山澗進行拍攝,劉德華、金城武扮演的山賊劫持李連杰扮演的馬新貽押送的送糧車隊,不打不相識的三個人從這結為異姓兄弟,為了突出搶劫時黃土飛揚的效果,劇組在地上鋪滿了黃土。眼見無法靠近片場,記者只得離開,此後十幾天劇組一直在「一線天」拍攝。

12月中旬,記者驅車又來到了川底下村,因導演生病,整個劇組停機待拍,再次無功而返。12月28日記者獲悉《刺馬》劇組轉場到村裡的深宅瓦舍間拍攝,於是記者第三次驅車來到川底下。當天正拍攝官兵圍村,山賊逃亡的大場面,工作人員和群眾演員加在一起足有200多人。川底下村在片中的名叫「礦坑村」,是三兄弟做山賊時的「巢穴」。扮演山賊的群眾演員都穿著老式棉袍,臉都被抹得黑黑的。徐靜蕾演的是山寨夫人蓮生,記者問他們徐靜蕾的造型漂亮嗎?他們說「還行」,一個胖胖的女孩自稱是徐靜蕾的替身,記者問她難道徐靜蕾的服裝造型和別人沒什麼區別嗎,這個女孩笑著說:「有啊,我有這個」,說著指了指別在髮髻上的一朵銀制的蓮花。

川底下村氣溫比市區要低很多,劇組的很多工作人員和群眾演員都被凍得感冒了,瘦弱的徐靜蕾一拍完戲就躲在為她準備的賓士商務車裡暖和。吃過晚飯後,劇組繼續開工,在村頭用35米高的「吊雞車」打出巨型光柱,把整個村落照得亮如白晝。在半山坡上,劇組利用一間廢棄的房屋搭了一個小煤窯。終於徐靜蕾出現在煤窖口,也穿著又厚又重的黑棉襖,頸上系著一條藍白相間的圍巾,頭髮有點零亂,臉上儘是灰塵,與記者想像中「風情萬種」的女主角相距太遠。這個鏡頭先由徐靜蕾的替身試了幾次,她自己又反覆拍了幾遍,而導演陳可辛一直沒有出現,好像是坐在放監視器的布篷里。徐靜蕾拍完后,接著是一個大場面,清兵們高舉火把,但見川底下村人喊馬嘶,火光點點,煞是壯觀,為了追求最佳效果,這個鏡頭也拍了好幾遍。




擦肩而過互不相望


功夫皇帝片場抽煙
劍走偏鋒,陳可辛轉型寫實武俠路線
從李安的《卧虎藏龍》到張藝謀的「古裝三部曲」,從《無極》《夜宴》,華語古裝大片場景奢華,而陳可辛這部話題之作卻反其道而行之,走的是歷史寫實的路線。
老版《刺馬》是片場制度下的產物,格局和場面都很局促,而新版《刺馬》都是實景拍攝,選擇具有典型北方特徵的山村作為影片的重要場景,很少有道具裝飾,為影片增強了年代背景的真實感。
在服裝上,新版《刺馬》中人物服裝的顏色以黑灰為主,單一,樣式簡單,粗糙,演員的歷史造型感很強,按照年代特點仿製,沒有服裝設計師們的隨意發揮。在道具製作上,片中的大量道具也很粗糙質樸,如兵器,農具、生活用品等等,與以往大片中道具的精緻奢華完全不同。
在武打上,據記者了解,目前影片拍攝的打戲不多,動作以貼身打鬥、真刀實砍為主,很少用威亞,劇組還準備了大量的血漿,突出打鬥時真實、慘烈的效果。
陳可辛導演的作品以文藝愛情片見長,但這次卻選擇了歷史武俠片,從拍攝現場來看,他並不渲染「視覺奇觀」,而是刻意營造真實、慘烈、凝重的歷史時代風格,這對他本人來說無疑是一場巨大的挑戰,但對於已經有點看膩了張藝謀式的華麗大片的觀眾們來說,影像風格的為之一變,或許正是人們所熱烈期待的。《刺馬》什麼樣?
記者此番探班的是《刺馬》「前傳」故事,講述馬新貽、張汶祥、黃縱三人不打不相識,結拜成兄弟,殺賊奪寨,自立為王,出發投清。

李連杰 — 馬新貽(殺友奪妻)

劉德華 — 黃縱(慘被奪妻並殺害)

金城武 — 張汶祥(為兄弟憤而刺殺馬新貽)

徐靜蕾 — 蓮生(黃縱妻子,與姦夫謀害親夫)
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我可以增加它的深度,我不能左右天氣,但我可以掌握心情;

我不能改變容顏,但我可以展露笑容,我不能控制別人,但我可以主宰自己;

我不能預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握今天,我不能樣樣第一,但我可以事事儘力。

0

主題

128

帖子

27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27
沙發
yyclng88 發表於 2007-1-10 21:21 | 只看該作者
李連杰不是不打了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1: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