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佛教的起源

[複製鏈接]

5682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280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aby 發表於 2006-9-27 09: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CENTER]泰國曼谷涅磐寺收藏的394尊鍍金佛像[/CENTER]




自從他第一次看到了一位老人、一個病人、一隊哀悼的人和一位聖人之後,喬達摩·悉達多王子高貴的宮廷特權生活從此被永遠改變了。經過了多年的尋找,他發現了一直困繞著他的那個問題的答案。

喬達摩·悉達多出生在公元前560年的印度東北部——最大的思想和文化中心之一。一個有關他出生的神話故事說,他的母親瑪雅(Maya)夢見一頭白色的大象進入了她的子宮。十個月後,她在五月份分娩了,那時候大地顫抖,天上掛著一輪滿月。瑪雅在分娩七天後就死了,神話傳說因為生了佛的人就不能做其他的用處。孩子由他的叔叔帶大,生活得極端奢華。


  羅怙羅(RAHULA)


  年輕的王子娶瞿波(GOPA或YASHODARA)為妻,他把他的第一個兒子叫羅怙羅,意思是「鏈條」,因為他感覺自己被自己的生活方式禁閉了起來。當他成功地偷偷跑出宮殿時,他的四次經歷又加強了他的這種感覺:


  1,他看到了一位衰弱的老人,目睹了衰老如何摧毀他的記憶、美麗和強壯。他以前從來沒有碰到老人。


  2,他看到了一位被痛苦折磨著的病人。看到他因如此劇烈的痛苦而「顫抖得象一輪充滿漣漪的水面上的月亮的倒影」,他非常震驚。他以前從來沒有碰到痛苦。


  3,他看到了一隊哭泣的去送葬的人,他們被悲傷所折磨著。他以前從來沒有碰到死亡。


  4,他看到了一位遊盪的聖人,聖人顯得很滿足和高興,帶著一個化緣缽到處行游。他突然理解了人生的樂趣在於沒有任何價值。現在他希望得到的是真正的知識,因此他在午夜時分離開了王宮去尋找它。  


  然後,當他目睹了第三個景象時他想:「哎呀,所有活著的事物把自己消磨殆盡。他們一次又一次地被生下來,變老,然後死去,過渡到另一種新生活,然後又被重生。而且,貪婪和荒謬的希望迷住了他們的眼睛,使他們自出生之日起就被蒙住了眼睛。他們感到恐懼,但是卻不知道如何擺脫這種這種巨大的疾病。」悉達多發現,缺乏對自我的了解是這個問題的關鍵。 ——佛經


  註:當喬達摩·悉達多非常小的時候,一個印度教的婆羅門預言他將成為幫助別人克服生活中的痛苦的啟蒙人,另外8個婆羅門也贊成這種看法。
☆★世上有些緣份是好緣,
有些時候也要放棄,有些緣份根本就不算甚麽★☆

170

主題

1364

帖子

753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53
沙發
冷不丁 發表於 2006-9-27 15:07 | 只看該作者
沒讀明白。這個王子肯定就是佛祖了。

對於恐懼、疾病,「缺乏對自我的了解是這個問題的關鍵」,這是否說明佛教是一種「內視」的宗教,所以更強調個人修行?

相對而言,基督教是一種比較「外張」的宗教,更強調宣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3
laodai 發表於 2006-9-27 19:46 | 只看該作者
這麼簡單?

我只知道在世界三大宗教中,為教義、教派而引發的兵戎殺戮是最少的。而佛義經文著作是最豐富的。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9

主題

3785

帖子

1085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085
4
徽塵 發表於 2006-9-29 08:0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2549

帖子

518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18
5
laoda1 發表於 2006-9-29 16:19 | 只看該作者
已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paullian 發表於 2007-1-9 11:1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laodai 於 2006-9-27 19:46 發表
這麼簡單?

我只知道在世界三大宗教中,為教義、教派而引發的兵戎殺戮是最少的。而佛義經文著作是最豐富的。




同感...人家佛教徒們討論經文..重來都是彬彬有禮的......把想基督徒們..哦不..是(猶太,基督, 依斯蘭)教徒們..這麼血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主題

412

帖子

9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2

積分
97
7
白山寒水 發表於 2007-1-9 11:54 | 只看該作者
在各大宗教中,鄙人更加喜歡佛教一些,因為其教義不是那麼咄咄逼人。特別是禪宗,很是溫和和智慧。
呵呵,該說的都說完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paullian 發表於 2007-1-9 12:01 | 只看該作者
同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40

主題

6187

帖子

2113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盤古教主

Rank: 4

積分
2113
9
kickbird 發表於 2007-1-10 03:04 | 只看該作者
他將成為幫助別人克服生活中的痛苦的啟蒙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paullian 發表於 2007-1-10 12:35 | 只看該作者
佛說.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眾生若苦,吾必安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

主題

1184

帖子

32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0
11
qew123 發表於 2007-1-10 23:3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0 paullian 的帖子

這樣的說法與聖經也很相似,聖經上說,勞苦重擔的到我這來,必得安息。上帝也是唯我獨尊。看來萬教歸一是有基礎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paullian 發表於 2007-1-10 23:43 | 只看該作者
佛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胸襟,比你的上帝好太多了.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0
13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07-1-11 01:3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冷不丁 於 2006-9-27 15:07 發表
沒讀明白。這個王子肯定就是佛祖了。

對於恐懼、疾病,「缺乏對自我的了解是這個問題的關鍵」,這是否說明佛教是一種「內視」的宗教,所以更強調個人修行?

相對而言,基督教是一種比較「外張」的宗教,更 ...


基督教並不是一種比較「外張」的宗教。

是聖經的寫法容易引起誤會, 使得教徒們走入偏激的路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

主題

1184

帖子

32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0
14
qew123 發表於 2007-1-11 02:0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2 paullian 的帖子

耶穌以自身之死贖世人之罪,與你說的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是不是一樣的胸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

主題

1184

帖子

32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0
15
qew123 發表於 2007-1-11 02:0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 白山寒水 的帖子

同意,每個人都要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宗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7: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