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新約聖經的神跡

[複製鏈接]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apleTree 發表於 2007-1-7 03: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神跡」這個字,按原文含有「奇妙的事實」之意,是一種超乎自然定律的事實,使人看了有驚奇的感覺。神在創造宇宙時,就定了許多自然的定律,藉以管理這個宇宙;又使萬物和人類都順著他所定下的規律而生活。然而神也會在特殊的情形之下,顯出他超自然的能力來證明他的權能,這就叫做神跡

五旬節的時候,彼得對眾人說:以色列人哪,請聽我的話;神藉著拿撒勒人耶穌,在你們中間施行異能奇事神跡,將他證明出來,這是你們自己知道的(徒二 22)。保羅也對希伯來人說:我們若忽略這麼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這救恩起先是主親自講的,後來是聽見的人給我們證實了;神又按自己的旨意,用神跡奇事,和百般的異能,並聖靈的恩賜,同他們作見證(來二3、4)。使徒約翰說:耶穌在門徒面前,另外行了許多神跡,沒有記在這書上。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約二十30、31)。我們現在來默想耶穌所行的神跡,也是同樣的意思,但願主奇妙的作為與豐富的慈愛,再一次堅固我們的信心,使我們認識他更深,愛他更多!

第一個神跡 以水變酒

經文:約翰福音二章一至十一節

第三日,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親的筵席。耶穌的母親在那裡。耶穌和他的門徒也被請去赴席。酒用盡了,耶穌的母親對他說,他們沒有酒了。耶穌說,母親,我與你有什麼相干。我的時候還沒有到。他母親對用人說,他告訴你們什麼,你們就作什麼。照猶太人潔凈的規矩,有六口石缸擺在那裡,每口可以盛兩三桶水。耶穌對用人說,把缸倒滿了水。他們就倒滿了,直到缸口。耶穌又說,現在可以舀出來,送給管筵席的。他們就送了去。管筵席的嘗了那水變的酒,並不知道是哪裡來的,只有舀水的用人知道。管筵席的便叫新郎來。對他說,人都是先擺上好酒。等客喝足了,才擺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這是耶穌所行的頭一件神跡,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顯出他的榮耀來。他的門徒就信他了。

以水變酒是主耶穌所行的第一個神跡。如果要顯揚名聲,一鳴驚人的話,這頭一個神跡應該行在京城耶路撒冷的君王諸侯面前才對;主卻行在拿撒勒東北十一哩遙之小小村落里,在一個藉藉無聞的農家婚宴上。可見主行神跡的目的,純然在解決別人的需要,絕沒有為自己的念頭。要不然,在曠野四十晝夜的禁食,他老早可以將石頭變成餅了;也可以在殿頂上跳下來,受萬人喝采了。

一、婚姻喜筵

猶太人的俗例,婚姻有七日的筵席。這家主人與馬利亞若非親屬,也是厚友,因此她早去幫忙了。可是這家主人多麼聰明!他把耶穌和他的門徒也請去。任何喜筵上,沒有主同在,就沒有真正的喜樂!任何婚姻,沒有主的承認,就不會美滿!在耶穌所行的神跡中,多半是家裡有人病得要死,才把主請去的。惟獨這家,是在最快樂最得意的時候請主去。他不是求主去幫助他,乃是愛主,要主與他同享快樂。他真是配得第一個神跡的家庭。

他不但請主,連主的門徒也請去,所謂「愛屋及烏」,這是愛主極深的表現。如果他為了馬利亞的親戚關係,敷衍一下,請耶穌夠了,最多再請兩三個耶穌的弟妹,何必請這些門徒?再說這些門徒少說也有三四個,坐上來就佔了大半桌;跟耶穌也不過只跟了一兩日,沒有什麼長久的交情,何必多此一舉?但愛是不計較這些的,愛主就很自然地愛主的門徒,愛主的僕人,愛一切跟隨主的人!你說愛主,我要看你怎樣愛主的教會,愛主的僕人,主的兒女們?愛不是口頭說說,是要用行動來表現的。

二、不幸酒盡

俗語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人生就是如此,在最高興的時候,會有掃興的事突然來到。這個喜家在預備婚筵的時候,一定是早早就打算,事事都安排的。除了親友幫忙外,還有專管筵席的。葡萄酒是筵席上主要的飲品,而且是猶太人日用的飲料,絕沒有預備得不夠的道理。然而毛病就出在這裹,人以為最不需要顧慮的東西,偏偏就是最須要顧慮的。幸好主在那裡,把不幸改為大幸,把缺欠變成豐滿。

愛主的人,主總不會虧待他的。這家主人事先並不知道會出這個岔子,他也不知道主會行這個神跡。他不是請耶穌來保庇平安,他只是單純的愛耶穌,尊敬耶穌,以耶穌參加他的婚筵為榮。因此主也免除他的焦急憂慮,暗暗地就把他的不幸扭轉成為幸福。他可能當時毫不知情,因為聖經上沒有記載他一句話。等到酒變好了,管筵席的還叫新郎來說,怎麼把好酒留到如今?可見酒用盡了的事,新郎和客人們在外邊都不知道。多少時候,主也是這樣暗暗的保守我們,免去我們一切的驚嚇,把我們的羞辱變為榮耀!把我們的疏忽成為他祝福的緣由。

三、信心等候

馬利亞一聽說酒用盡了,就跑來告訴主耶穌。照理說,她應該先去告訴管筵席的,這是管筵席的人份內的事。主耶穌是客人之一,告訴客人有什麼用?可是在馬利亞信心的眼光中,主耶穌不是常人,也不是她的兒子;他乃是至高者的兒子。馬利亞被神揀選,做主耶穌肉身的母親,就因為她是一位相信的女子,他相信主對她說的話,都要應驗(路一45)。相信的女子是有福的,她自己蒙了大恩,也使別人因她得福。

馬利亞還有信心的榜樣。你想這些用人怎麼會乖乖的聽耶穌的話,把缸倒滿了水?又怎麼會這樣大膽,把舀出來的水送到管筵席的那裡去?他們從來沒見過耶穌行神跡,可能根本沒見過耶穌這個人。他們對主耶穌的謙卑順服,完全在乎馬利亞對他們講的那兩句話:他告訴你們什麼,你們就作什麼。馬利亞如果沒有好榜樣,如果一向不受用人們的尊敬,她的話就不會發生效力。用人相信主耶穌,是因為先相信她。她的話一向靠得住,她所介紹的人的話,一定也靠得住。信心就是這樣影響信心,這樣堅固信心的。你我為仕么不能說出這樣權威的話來,使人相信主呢?是不是因為我們沒有擺出生活的見證來?我們叫人家信呀信呀,自己卻沒有凡事先信靠主。我們對人不信實,以致人家以為我們的主都是不信實的。

四、缸滿了水

感謝主!他的恩典真是豐富,他的愛真奇妙!這六口石缸擺在那裡,是預備人來遵守猶太人的潔凈的規矩的,是律法的束縛,是遺傳的儀式;主耶穌卻把它用來做祝福的工具,歡樂的來源。律法是外表的,這六缸水最多洗凈了人的手腳;恩典卻是內心的,六缸酒使人心裡歡暢。律法時代的摩西,用水變血,使人受刑罰;恩典時代的主,用水變酒,使人得快樂。用水變血,是摩西在埃及降十大災難的第一災;用水變酒,是主耶穌所行的神跡。這證明:主耶穌用他的寶血,立了新約,使我們的罪得赦,不再受刑罰,而是與他一同到父國里喝葡萄汁,享受永遠的福樂(太二十六 27-29)。

六口水缸是卑賤無用的器皿,主一使用,它們就成為祝福的工具。用人也是低級的微民,主一使用,他們就成為主行神跡的幫手。主並沒有叫門徒動手,一方面是主不像變戲法的人,需要特別的助手,他行神跡的權能是真的。原有的石缸,原有的水,原有的用人,可以證明能力單單是從主而來的。另一方面門徒的信心還不夠被主使用,這次神跡以後,他們才進一步地相信主。沒有充足的信心的人,是不能被主使用的。主不需要你的才幹學問金錢,他只需要你的謙卑順服的信心。

五、好酒在後

管筵席的說:人都是先擺上好酒;等客喝足了,才擺上次的?這是人之常情,最好的東西總是先擺出來給人看,以後就越來越不對了。大而紅的橘子總是放在水果攤的最上面?請朋友吃的第一頓飯,菜總是最豐富的。魔鬼給你的東西更糟,是先甜后苦。浪子初離家時,多逍遙自在!以後卻苦得連豬狗都不如。羅得在所多瑪,先是發達,後來僅剩得一條命逃出來。財主在世享福,死後卻受永遠的刑罰。但是神所給的完全不同,神的恩典是越來越甘美,越久越芬香,就像美酒一樣。

酒是奢侈品,並非必需品;何況客人已經喝到相當程度了,酒的好壞都不大嘗得出了。主耶穌又何必變那麼好的酒給他們呢?隨便水裡加一點甜味不就夠了?從這裡,我們又可看出神豐富的恩典來。他不能變出次好的東西來,他只有最好的。凡是經過他手出來的東西,都是出乎我們意外的佳美;他寶庫中流出來的一滴,已經足夠我們享用不盡。然而他還甘願把他最寶貴的獨生子賜給我們,主耶穌把他的命都傾倒出來,為了擔當我們的罪(賽五三12)。親愛的弟兄姊妹們!你們還憂慮什歷呢?好酒在後面。

六,顯出榮耀

門徒雖然沒直接參與這個神跡,可是他們與主在一起,一定完全聽到馬利亞和主耶穌所說的話,也親眼見到這個神跡的平淡過程,並且我想一定也會去嘗嘗主變的美酒。他們本是聽了人家的見證而來的,現在親身領受到,親眼見到了神的榮耀。他們必會像約伯一樣說: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伯四二5)。像示巴女王對所羅門王說的:人所告訴我的,還不到一半;你的實跡,越過我所聽見的名聲(代下九6) 。又像撒瑪利亞人對那婦人所說的:現在我們信,不是因為你的話,是我們親自聽見了,知道這真是救世主(約四42)。

主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他本有父獨生子的榮光;可是他隱藏了卅年,在一個木匠的家裡,自己卑微,存心順服。現在他顯露的時候到了,他遵照神的旨意,按時顯出神的榮耀來,堅固門徒的信心。不論他是顯露還是隱藏,都是為了愛我們的緣故,要給我們新的生命,以致在我們的身子上,也可以彰顯出神的榮耀來。

讀了這個神跡,我們不得不想到啟示錄的羔羊的婚筵。那是主自己的婚筵,我們將要歡喜快樂,將榮耀歸給他。就個人來講,我們要被請赴羔羊之婚筵,成為有福的賓客。就整體講,我們合在教會裡要成為羔羊的新婦,享受無窮的榮耀(啟十九)。讓我們儆醒等候那榮耀之日來臨吧!
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沙發
 樓主| MapleTree 發表於 2007-1-7 08:53 | 只看該作者
第二個神跡 醫好大臣之子

經文:約翰福音四章四十六至五十四節

耶穌又到了加利利的迦拿,就是他從前變水為酒的地方。有一個大臣,他的兒子在迦百農患病。他聽見耶穌從猶太到了加利利,就來見他,求他下去醫治他的兒子。因為他兒子快要死了。耶穌就對他說,若不看見神跡奇事,你們總是不信。那大臣說,先生,求你趁著我的孩子還沒有死,就下去。耶穌對他說,回去吧。你的兒子活了。那人信耶穌所說的話,就回去了。正下去的時候,他的僕人迎見他,說,他的兒子活了。他就問什麼時候見好的。他們說,昨日未時熱就退了。他便知道這正是耶穌對他說,你兒子活了的時候,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這是耶穌在加利利行的第二件神跡,是他從猶太回去以後行的。

這是主耶穌在加利利行的第二件神跡,並不是說主在用水變酒後,就沒有行過別的神跡;而是說以加利利這個地區來說,這是主所行的第二件神跡。當主用水變酒後,就下迦百農去。以後他沿約但河向南走,到了耶利哥京城耶路撒冷。在耶路撒冷,他趕出聖殿里作買賣的人,守了逾越節,就在猶大鄉村四處遊行,醫病趕鬼,行了許多神跡。以後他特意經過撒瑪利亞,回到加利利來。在撒瑪利亞,他救了那婦人與城裡的許多人。現在他再次到了加利利的迦拿,其間約佔一年的時間。

一、變水為酒的地方

迦拿這個小村落是沒有名聲的,只有約翰福音提了四次,大概因為約翰是加利利海邊的漁夫,才熟悉這個地方。約翰每次提起迦拿,都說加利利的迦拿,可見這個地方小得若不說加利利,人家根本不知何在。現在考古學家也不能確定它的遺址在那裹,只推測是在一塊高地上,因為聖經中提到從那裡下迦百農去。迦拿出了一個真以色列入──拿但業,但沒因此而出名。它現在出名是什麼呢?是因為主在那裡行了第一個神跡,變水為酒。所以現在約翰不止說加利利的迦拿了,他加了一個註腳:就是主從前變水為酒的地方。

我國有句俗語說:「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去年我們開車經過俄亥俄州的時候,公路上發現一個牌子寫看:大發明家愛迪生之出生地──米蘭鎮可由某某路錢到達。孩子們聽慣了愛迪生的名字,嚷著非去不可。我們到了那裡,發現整個小鎮幾乎都是靠此為生了。除了一所舊屋子是愛迪生的出生地外,有愛迪生圖書館,博物館;還有賣紀念品的小店,旅館,餐室等。到了那個地方,你只記得愛迪生,不記得米蘭旗了。使徒與歷史上的許多主的僕人,都原是沒有學問的小民;但經主在他們身上顯出能力后,他們的名字就永遠被人紀念。在他們名字的後面,不是世界上的銜頭,乃是與主有關的,榮耀主的銜頭。例如主所愛的約翰,從死里復活的拉撒路,改革宗教的路德馬丁,信心辦孤兒院的慕勒,哦!巴不得我們的名字也是這樣被人記念:人一提起我們的名字,就聯想到神的作為,將榮耀歸與神。

二、在迦百農患病

迦百農在加利利海西北,是一個通商口岸,漁業興盛之地;有稅吏的辦事處,高官的住宅,人民會堂等。耶穌初期傳道時,曾以此城為工作的根據點,講了許多要道,行了許多神跡;但這是一個不信的城。主曾責備它說:迦百農阿,你已經升到天上;將來必墜落陰間,因為在你那裡所行的異能,若行在所多瑪,他還可以存到今日;但我告訴你們,當審判的日子,所多瑪所受的,比你還容易受呢!(太十一23、34)

一個大臣的兒子,處身於這樣敗壞不信的都市裡,怎麼會不患病至死呢!富貴家庭的縱容,社會風氣的沾染,我相信這個少年的身心都患了極重的病。幸好這位父親聽見了耶穌的事情,而且為了愛子心切,肯來求告耶穌,才得到醫治。這位父親怎麼會聽見耶穌的事情呢?是因為有人傳。傳福音是多麼重要啊!無論得時不得時,我們都應該傳。這個大臣也許老早聽到耶穌了,現在兒子病重,才催促他到主面前來。我們所撒的種,不一定馬上就有收成的,但到了時侯,就必收成。我們的責任只在撒種,多多的撒,快快的撒,到處都撒;神自己會負責以後的事。

三、求他下去醫治

這個大臣來的時候,還不是很有信心,還不認識主的大能。他仍抱著請良醫的態度,求耶穌與他一同下迦百農去,而且還催耶穌快一點去,怕路途遙遠,趕不及救他兒子的命。他不知道主的能力是超過空間與時間的,空間與時間不過是人類所受的恨制,主耶穌是神的兒子,在他干年如一日,一日如干年;天是他的座位,地是他的腳凳。神的一句話,可以創造整個宇宙,難道不能由迦拿到達迦百農?可見這個大臣還沒有認識主,還沒有相信他是神的兒子。

但大臣有一樣好處,他謙卑,他迫切直求。他沒有到主面前來先表明一番身份資格,怎樣行為正直,行事公義;兒子也聰敏過人,日後定能造益人群,所以求耶穌醫好他。他不像自以為義的法利賽人,覺得配受神的祝福;他乃是像稅吏一樣,只說:神阿,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他只有一個理由求耶穌,這個理由是:他兒子快死了,表示承認他自己無能為力,只仰望主的憐憫。主責備他的不信后,他也沒有發脾氣,還叫主:先生,這表示他的謙卑與迫切。我們每次到主面前來的時候,都應該有如此的態度,主就會憐憫,答應我們的禱告。信心不足的地方,主也會幫助。

四、你的兒子活了

大臣一聽見主說這句話就信了,而且就照著做,回去了,不問個究竟,也不帶個藥方,路上還宿了一夜,毫不著急。他怎麼突然一下有這樣的信心呢?無疑問的,這是主的話所發生的能力,主加給他的信心。第二天,半路上碰見僕人來報喜信了,一定是主母知道他著急,差僕人來找他的。他一問,知道兒子病好的時間與主說話的時間相同,他的信心就更加堅固了。前是因主的話,使他得著信心;現在是事實的證據,使他更加深信。我們的主真是一位體貼人的主,一位信實的主,他說的話,必定成就;人的軟弱,他必扶持。他用這麼明顯而準時的神跡,使大臣的信心得到堅固。

大臣離家的時候,是憂急萬分;現在回家的時候,是喜氣洋洋。他一定沿途想,怎樣一回到家裡,就召開一個盛大的感恩會,把親友鄰居,家人仆婢都聚在一起,聽他述說主的奇妙。現在他不把主耶穌單單看為良醫了,他已經認識了主耶穌就是彌賽亞,就是基督。是他們的救主,也要成為他家的家主。

回到家裡,垂死的兒子居然在門口跳跳蹦蹦地迎接他;多日愁眉苦臉的妻子,現在是笑容滿面;仆婢們也都興高彩烈,侍立兩旁;整個家庭都改觀了!主耶穌來到了這個家庭,把所有的陰霾都掃去了,帶來了光明,喜樂與平安。全家人都親眼經歷到了主的奇妙,怎麼會不相信主呢!我想這個孩子一定獻身做傳道,把主怎樣救活他的事,四處見證給人聽。在這個不信的城裡,這家人要成為黑夜中的明燈,照亮在人前。

你全家信了主沒有?這是主的一個應許,需要你用信心的禱告來兌現的。或者你禱告過一個時期,後來漸漸地忘記了,疏忽了,懈怠了,現在你不再那樣著急,關心他們靈魂的事了。或者你沒有生活的見證,攔阻了家人的信主。或者你自己的信主還有問題。這裡說,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自己在先,你可以自己領導他們到主面前來,你也可以自己擺在前面,作他們的絆腳石。巴不得主憐憫我們,使我們一家一家的到主面前來,享受屬靈的福樂。
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480

帖子

10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2
3
clwx 發表於 2007-1-7 14:31 | 只看該作者
表明上帝萬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4
 樓主| MapleTree 發表於 2007-1-8 02:21 | 只看該作者
第三個神跡 網魚的神跡

經文:路加福音五章一至十一節

耶穌站在革尼撒勒湖邊,眾人擁擠他,要聽神的道。他見有兩隻船灣在湖邊。打魚的人卻離開船,洗網去了。有一隻船,是西門的,耶穌就上去,請他把船撐開,稍微離岸,就坐下,從船上教訓眾人。講完了,對西門說,把船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魚。西門說,夫子,我們整夜勞力,並沒有打著什麼。但依從你的話,我就下網。他們下了網,就圈住許多魚,網險些裂開。便招呼那隻船上的同伴來幫助。他們就來把魚裝滿了兩隻船,甚至船要沉下去。西門彼得看見,就俯伏在耶穌膝前,說,主阿,離開我,我是個罪人。他和一切同在的人,都驚訝這一網所打的魚。他的夥伴西庇太的兒子,雅各,約翰,也是這樣。耶穌對西門說,不要怕,從今以後,你要得人了。他們把兩隻船攏了岸,就撇下所有的跟從了耶穌。

這是主耶穌初期的工作,在加利利海邊呼召四個漁夫做他的門徒時所行的神跡。其中安得烈本是施洗約翰的門徒,自從約翰指給他看「耶穌是神的羔羊」以後,他就跟從了主耶穌;而且在哥哥西門彼得面前見證主是彌賽亞,帶哥哥去見主(約一40-42),但是他們認是認識主了,跟也跟過幾天,卻沒有撇下一切專心跟隨主;因此主要行這個神跡,使他們在「跟從主」這件事上有更深的認識,有更大的決志。

一、離岸

看上文我們知道主在加利利各會堂講道,醫病,趕鬼,工作極其緊張。想退到曠野去休息一下,群眾又跟著他,不讓他有休息的機會。現在主來到革尼撒勒湖邊,就是加利利海邊,眾人又都擁擠他,要聽神的道。我們看主是多麼柔和謙卑,他從來不推卻人們的要求。雖然他身體疲乏,也沒有適合講道的場所,他卻仍然照他們的要求供應他們。

他見有兩隻船灣在那裡。一隻是西門和安得烈的,一隻是西庇太的兒子雅各,約翰的。主上了西門的船,因他已經認識了主。主又吩咐他把船撐開,稍微離岸,就坐下,從船上教訓眾人。西門彼得沒有說一句話,他無條件地把漁船交出來為主用。

他沒有向主要租金,然而主不虧負人。主只用了一條船,卻賜給他們兩船滿滿的魚。這樣的工價比世人賞給的何止百倍?

你有什麼東西願意分別出來為主用嗎?甘心樂意的離開岸──從世界當中分別出來,只為主而用?我告訴你,一離岸,你就要看見神跡。像彼得的船一樣,一改成福音船,主的祝福就大大來到。很多人認為奉獻給主只有來生的福氣,但主親口應許:在今生也要得到百倍的賞賜的(路十八29、30)。

二、深處

主對眾人講完了道,就對西門說:把船開到水深之處。主不但將有福的教訓講給群眾聽,而且有更隱藏而寶貴的教訓留下給跟隨他的人。「開到水深之處」,這是極其寶貴的真理。水深之處是什麼地方呢?就是離岸最遠的地方,就是海心之處。稍微離岸是向眾人傳福音的地方,而水深之處才是親眼看見神的權能的地方。我們多少時候不肯跟主到深處,只稍微離岸就算了,就認為很滿足了。到海心要費很大的氣力,也許還會遇見風暴,冒生命的危險,何必呢?你的親友也會勸你,受了洗還不夠?每個禮拜天都去做禮拜還不夠?還要怎麼樣?做基督徒好是好,但何必那麼熱心,那麼入迷呢?但主對你的要求是:「開到水深之處」。你聽主的話,才能享受深處的恩典,深處的安息。

沒有深處生活的人,好比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種子,土既不深,發苗最快,日頭一曬,就枯乾了。他們受不住患難、逼迫,因為心裡沒有根,在暴風雨中站不住。他們也受不了恩典,像希西家王一樣,一受了祝福就得意忘形了,把自己寶庫的金子、銀子、香料,貴重的膏油,和他武庫的一切軍器,並所有的財寶,都展示給敞人看。可憐!他展示了多少,就失去了多少(賽卅九)。一個人的跌倒並非偶然,實在是沒有深處的生活所致。我們信徒外表敬虔的生活行為固然要緊,但內里與主同到深處的生活更加要緊。詩人說:「你的瀑布發聲,深淵就與深淵晌應。」(詩四二7) 深處發聲,只有深處晌應。淺處永遠聽不到深處的聲音,外面永遠摸不到裡面深處的東西。你曾否有過深處生活的經驗?今日教會的冷淡就是沒有遵主的命,把船開到水深之處,傳道人沒有深處的生活,在講台上永發不出深處的聲音。求主憐憫我們每一個人,引領我們進入更深之處。

三、依 從

按常理來說,西門彼得是很難依從主的話的。第一、彼得是道地的漁夫,對加利利海打魚的情形,真是了如指掌。講屬靈的道理當然是你主耶穌內行,但打魚的事是我彼得的本行,怎麼能依從你的話?第二、昨天晚上剛剛整夜勞力,都打不著什麼。失敗的痕迹猶新,失敗的地方猶在,你主耶穌並沒有新的方法,新的工具,也沒見你行什麼神跡來改變水流或風向,仍然是這樣下網打魚,那會有效果?但感謝主!彼得雖滿懷疑惑,知勉強的依從了;而充滿慈悲憐憫的主,也就接納了他這種勉強的依從,將恩典傾倒在他身上。

主行神跡,總是先要人依從的。人先把石頭挪開,主才叫拉撒路出來;人先一排排地坐下,主才分餅和魚給他們吃飽;人把缸里的水倒滿了,主才將水變為酒。這些人何嘗是心甘情願的依從,但主也接受他們這種半信半疑的順服。主真是體恤我們的軟弱,只要我們稍微聽從他一點,他就滿足了,他就為我們行神跡奇事。各位!你依從了主多少?既然他是我們的救主,是我們的君王,既然我們稱為他的精兵,他的門徒;難道我們不應該絕對的服從他嗎?不要憑理智,不要顧常情,只要絕對的相信,絕對的服從。

四、得 人

下網的時候,彼得還是內心嘰咕,勉為其難的;可是把網拉上來的時候,彼得看見這空前的一網,兩船滿滿的魚,馬上就看到自己的不信是何等可惡!這位彌賽亞是全能的神,自己卻僅把他當成夫子。於是,他俯伏在耶穌膝前說,主阿!離開我,我是個罪人。在神權能的彰顯下,在神榮耀的光照中,誰能站得住呢?誰不覺得自己的渺小污穢?以賽亞如是,以西結、但以理如是,保羅、約翰亦如是。你我也只有在聖靈的光照之下,才會真正認識自己,是從腳掌到頭頂,沒有一處完全的(賽一6)。惟願你有過一次這樣的經驗!惟願你天天有這樣的經驗!越在深處與主相交的人,越會看出自己的敗壞!

彼得是一個心直口快的人,他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他的第一個念頭就是:主阿!離開我,我太卑污了,我不配站在你面前。他忘記了彌賽亞來世的目的,就是要拯救罪人;他甚至忘記了自己需要救贖。然而,神的恩典是浩大無限的,神不只救他,並且把重要的責任託付給他。請聽主慈愛的聲音說:「不要怕,從今以後,你要得人了。」他們把兩隻船攏了岸,就撇下所有的跟從了耶穌。他們並沒有賣完了那兩船魚才跟從耶穌,因為他們認識了主是至寶,有主才有魚。現在他們是專心跟從,完全跟從,撇下所有的跟從了。主沒有改變他們的職業,主是升高了他們的職業。他們從前是網魚的,現在是網人的。從前是把魚從海中網起來,現在是把人從世界中救出來。

主今日呼召你跟從他,並不一定要你放棄你的職業,但他要提高你的職業的目的。從前你的目的是賺踐,現在是救人;從前是為自己的福利,現在是為榮耀神,造就人。跟從主的人是不會吃虧的,為神做的生意決不會虧本的。撇下所有的,來跟從主吧!在今世你要得百倍的恩典,來世要得永生。
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5
 樓主| MapleTree 發表於 2007-1-9 09:25 | 只看該作者
第四個神跡 驅逐污鬼

經文:馬可福音一章廿一至廿八節

到了迦百農,耶穌就在安息日進了會堂教訓人。眾人很希奇他的教訓。因為他教訓他們,正像有權柄的人,不像文士。在會堂里有一個人,被污鬼附著。他喊叫說,拿撒勒人耶穌,我們與你有什麼相干,你來滅我們嗎?我知道你是誰,乃是神的聖者。耶穌責備他說,不要作聲,從這人身上出來吧。污鬼叫那人抽了一陣瘋,大聲喊叫,就出來了。眾人都驚訝,以致彼此對問說,這是什麼事,是個新道理阿。他用權柄吩咐污鬼,連污鬼也聽從了他。耶穌的名聲,就傳遍了加利利的四方。

約翰福音記載主所行的頭一件神跡是水變酒,顯出主的榮耀來,使人從他得喜樂。馬太福音第一次記載主所行的神跡是潔凈大麻瘋,顯出主的慈愛來,使人從他得醫治。而馬可和路加這兩本福音第一次所記載的神跡,就是我們現在要思想的驅逐污鬼,這件神跡是顯出主的權柄來,使人從他得自由,得釋放。

一、進了會堂

主耶穌常在安息日進了會堂教訓人,也常在安息日行神跡醫治人的疾病,解除人的痛苦。這顯明神設立安息日,乃是使人得益處;也證明主正是安息日的主,在他里 面才有真正的安息;脫離魔鬼的轄制,才有真正的自由。主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十一28)

當時,主曾因此遭文士和法利賽人的攻擊,受群眾的非議,以為他違背了摩西的律法。主要他們知道,真正遵行摩西的律法,不在乎「守」,乃在乎「作」。神的旨 意乃要我們作當作的善事。他曾用比喻說:「你們中間誰有一隻羊,當安息日掉在坑裡,不把它抓住拉上來呢?人比羊何等貴重呢?所以在安息日作善事是可以的。 」(太十二11-12) 連同我們現在所講的神跡,主耶穌一共在安息日行了七次的神跡,如醫好生來瞎眼者,醫好十八年彎腰的婦人等。惟本神跡──驅逐污鬼,乃直接向撒但挑戰,顯出他的權柄來。

猶太人的會堂是個莊嚴華麗的地方,有念著禱文的祭司,穿著長袍的法利賽人,虔誠守安息日的會眾;但也有個被鬼附的在裡面。主耶穌沒進會堂的時侯,污鬼在會 堂里與其他的人相安無事,人與鬼,鬼與人,濟濟一堂,同流合污。但主耶穌一進了會堂,一開口教訓人,污鬼就受不住了,就站不住腳了。它非顯露出來不可,非 逃出去不可。今日我們的內心,家庭、教會都是同樣的情形。有主在其中,有主的話在其中,魔鬼就沒有立足之地。可惜許多教會都像猶太人的會堂一樣,虛有其表,會友與鬼友混淆不清,禮拜堂里沒有耶穌的存在,講台上聽不見主的言語。真是巴不得主耶穌今日進了我們的禮拜堂,在我們當中親自教訓我們。

一次,一個妻子對丈夫說:「今天牧師來過。」丈夫說:「他說些什麼?」妻說:「他問,基督在這裡嗎?我真不知道怎樣回答。」丈夫說:「你為什麼不告訴他,我們每禮拜天都去做禮拜。」妻說:「他沒有問這些,只問基督在不在這裡?」是的,這是最重要的問題。如果這個答覆是肯定的,別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了。

二、有權柄的教訓

主耶穌所行的神跡常叫人希奇,可是在這裡,他的教訓也使眾人希奇,因為他的話里有權柄(路四32),不像文士平日的教訓。到底主講些什麼教訓呢?聖經沒有記載。但從別處的經文,我們知道:

(1) 他宣講天國的福音(太九35)。世上的人所講的是世上的事,世人也聽慣了;只有從天上來的才會講天國的福音,叫眾人希奇。主耶穌不是把天上的事講得玄妙離 奇,或是形容得天花亂墜;他仍然講地上的事,但他在這些事上使你看出更高更深的意義來,使你體會到天上的生活。神是我們天上的父親,他既然養活不種不收的飛鳥,裝飾不紡不織的百合花,難道他不供給我們的需用?像這樣淺顯而深遂的教訓真是個新道理啊!是從來沒有人講過的,也是人講不出想不到的。惟有從神那裡來作師傅的(約三2),才有這等的智慧和異能(太十三54)。

(2) 他傳神的聖言。在拿撒勒,他長大的地方,他經常在會堂里念聖經,講解聖經(路四16-17)。不但如此,他的話又直接從神那兒領受過來。他屢次說,我的教訓不是我自己的,乃是那差我來者的(約七16)。我說這些話,乃是照著父所教訓我的(約八28)。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 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來四12)。神的話當然有權柄,可惜文士們是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太十五 9),宣傳自己的高言大智。

(3) 他宣講自己親身的經歷。他對尼哥底母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我們所說的是我們知道的,我們所見證的,是我們見過的(約三11)。親身的經歷是最有權威的 言語。主的教訓都是他自己力行過的,不像那些文士和法利賽人能說不能行,他們把難擔的重擔,捆起來擱在人的肩上,但自己一個指頭也不肯動。他們一切所作的 事,都是要人看見,假冒為善(太廿三3-5)。

今日主差遣我們出去傳福音,也將教訓人的權柄賜給了我們。只要我們忠心傳神的話語,並且力行他的教訓,我們所傳的就能發生效果,領人得救。

三、有一個人被污鬼附著

這個人在外表上看來一定沒有什麼異樣,不像格拉森人的地方那個被污鬼附著的人,衣服也不穿,晝夜住在墳瑩里,又喊叫又用石頭砍自己(可五1-20)。這個 鬼是個斯文鬼,穿戴整齊,在會堂里──公眾的地方出入。這種鬼實在比格拉森的那種鬼更多,更厲害,更難防備。它混雜在教會裡,使人跟鬼做了朋友還不知道。 它慢慢的影響你,使你冷淡,使你與世界妥協,使你遠離真道。如果你不儆醒禱告,如果你給魔鬼留地步的話,它就進入你心中,終至附上全身。

一次有個少婦坐火車,恰巧坐在一個英俊的男子旁邊。兩人由寒暄而終至談情說愛,到下火車的時候,少婦竟想跟丈夫離婚而嫁給這個男人。她去徵求牧師的意見, 牧師反對。她就說:「神阿!我恨你!為什麼你要造得我這麼多情,而偏偏讓我坐在一個漂亮的男人身邊?」這個女人真有點像這個會堂里的鬼,喊叫說:「拿撒勒人耶穌,我們與你有什麼相干,你來滅我們么?」雅各書第一章里說:各人被試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慾牽引誘惑的。私慾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我親愛的弟兄們,不要看錯了!神給你的只有最好的,壞的東西都是你自己替魔鬼留地步弄來的,不能怪神。

這個被鬼附著的人,不論他外表是如何斯文,內心仍然是被鬼充滿的。鬼在他內,他在鬼內,合而為一。他是鬼,鬼是他,雖人實鬼。鬼管理他的一切思想,支配他 的一切意志,使他言不由衷,行不自願。見善而不能從,見惡而不能改。這樣一個人有什麼希望呢?他不能相信,甚至也不能禱告,不能呼求主。你如果認識一個這樣的人,不早對他灰心了,認為他無可救藥了嗎?然而我們主的權能大大勝過魔鬼的力量,雖然這個人不會求,主有權柄的教訓卻叫那個鬼站不住腳,叫那個鬼自己承認出來。因此我們對任何罪人都不要灰心,直接用主的話勸戒他們,領他們到主面前來。

鬼說:「我知道你是誰,乃是神的聖者。」這樣的鬼最難對付。你勸他信耶穌,他一味贊成;你問他信不信,他毫不猶疑地說信;你邀他來做禮拜,他也一口答應。可是他從不付諸行動,只用這種軟方法來推託,敷衍,使你難以繼續下去。主耶穌在這裡並沒有稱讚他的知識淵博,也沒有謙和地接受他的諂媚;他卻是責備他說:「不要作聲,從這人身上出來吧!」

神學的知識有什麼用?口頭的承認有什麼用?最要緊的是行動,離開罪惡,趕出污鬼,把主耶穌迎接到心中來作王,才能得救。許多人在得救的門外徘徊了許多年, 始終沒有決心跨進門來。他們沒有勇氣跟魔鬼一刀兩斷,他們怕魔鬼出去的時候,引起的那一陣抽瘋。其實不用怕,路加是一位醫生,他記載得更詳細。他說:「鬼把那人摔倒在眾人中間,就出來了,卻也沒有害他。」(路四35) 跟魔鬼脫離是可能在眾人面前丟面子的,是免不了受眾人的輕視的;但你不會受損害,主會暗中保守你。日後,眾人反而會驚訝主在你身上所行的奇事。你要得到自由與永生,主的名要在你身上得榮耀,得到彰顯。
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paullian 發表於 2007-1-9 10:26 | 只看該作者
哦 .哦 ............
給偶一個網.3缸水..一群跟偶混吃混喝的傻子....
偶也成了..........
哎...難道你們不知道三人成虎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7
 樓主| MapleTree 發表於 2007-1-10 10:27 | 只看該作者
第五個神跡 醫好卅八年之病人

經文:約翰福音五章一至九節

這事以後,到了猶太人的一個節期。耶穌就上耶路撒冷去。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門,有一個池子,希伯來話叫作畢士大,旁邊有五個廊子。裡面躺著瞎眼的,瘸腿的,血氣枯乾的,許多病人。(有古卷在此有等候水動,因為有天使按時下池子攪動那水,水動之後,誰先下去,無論害什麼病,就痊癒了)。在那裡有一個人,病了三十八年。耶穌看見他躺著,知道他病了許久,就問他說,你要痊癒嗎?病人回答說,先生,水動的時候,沒有人把我放在池子里。我正去的時候,就有別人比我先下去。耶穌對他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走吧。那人立刻痊癒,就拿起褥子來走了。

這段經文記載猶太人的一個節期,主耶穌第二次上耶路撒冷去。他並不如同別人一樣,在節期的時候,上京去趁熱鬧;他乃是利用這個時候去尋找可憐的病人,給他們醫治。

一、畢士大池旁

主耶穌來到耶路撒冷附近,聖殿的北部,靠近羊門的地方。在那裡有一個池子,名叫畢士大池,按原文,是發慈悲的意思。畢士大池的旁邊有五個廊子,池四邊各一,中間又有一廊橫貫,成為「日」字形。這些廊子大概是一班慈善人士集資建造的。因為傳說有天使按時下池子來攪動水,水動之後,先下去的病人就可得醫治。有許多病人因此都等在池旁,這些慈善家便蓋起廊子來,免得病人等的時候,有日晒風吹之苦。

試想想這一個池子是一幅多麽凄慘的圖畫!池旁躺著的都是病人,有的瞎眼,有的瘸腿,有的血氣枯乾,有的腫脹,老幼男女,呻吟痛苦,看了真令人心酸。這些人躺在一起,如果能同病相憐,表現出一些互助相愛的精神,也可減去一些悲慘的意味;但可惜他們所表現的恰恰相反,大家的眼睛都望著水,要搶先下去。病情輕的一定推開病重的,自己先跳下去。我們看這個卅八年的病人開口就對主耶穌說埋怨的話,便知道這個池旁不止是病痛的地方,還是鬥爭的地方。
這不是今日世界的寫真嗎?有誰不痛苦?有誰無罪惡?而痛苦的人聚在一起仍然互相殘殺,互相鬥爭,自私自利,不顧他人死活。今日世界需要的正如當日畢士大池需要的,主耶穌的來到。

二、病了卅八年

我們不知道這個人生的是什麽病,也許是癱瘓,也許不是。因為照他所說的,他還是可以下到池子里去,不過下得比別人慢就是了。不管他生的什麽病,躺了卅八年總是事實。

主耶穌還沒降生以前,他就在那兒躺了,躺到現在,成為畢士大池的元老了。卅八年是一個人大半生的日子,他這大半生就這樣荒廢了,一事無成。先不要說他身體上所受的痛苦,單精神上的折磨已經夠受了。主耶穌沒來到我們的心中以前,我們都是這樣可憐,都是這樣虛度光陰的。你在社會上可能是元老,在神的國度中卻是無份無關的。用屬靈的眼光來看,你是躺著等死的病人,受惡魔捆綁的死囚。

以後主對他說,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比以前更加利害。可見他的病是由罪而來的。我們不知道他以前犯的是什麽罪,但是知道他現在至少有兩樣罪。

(一)發怒言 -- 主問他要痊癒否,他開口就埋怨別人,把不能痊癒的責任推在別人身上。我們犯罪,是否也專門怪壞朋友的引誘?我們冷淡,就說是牧師不會講道,去聚會也得不著什麽。

(二) 懶惰 -- 耶穌一年以前就在耶路撒冷的聖殿,趕出過做買賣的,以後也行了很多神跡。這些轟轟烈烈的事情,他應該早有所聞。但是他懶得聽,也懶得相信。過一日是一日,因循苟且下去。就是躺在這個池邊,也懶得要等人來把他放下去。越躺就越慣,這一輩子日就這樣算了吧!這是魔鬼最厲害的武器,給你一張軟床,使你由懶而放棄奔走天路。許多人五天工作,禮拜六齣去野餐,都是一早起來,非常勤快。一到禮拜天,懶病就來了,全身酸軟,眼睛死也睜不開。你要認清楚,這是靈命的病,要求主醫治你,解開魔鬼的捆綁,拿起褥子來,走到聖殿中去。

三、主耶穌醫治

我們看主耶穌醫治人真是按著各人的需要而用不同的方法的。他先問他,你要痊癒嗎?就是要喚醒他迷睡的心志,把他將熄的希望之火,挑旺起來。可惜這個病人看見救主在跟前,聽見他的聲音還不認識他。他把他看成跟別人一樣,最多蓋個廊子,或是等下次水動的時候,用最敏捷的手法把他拋下池去;他全沒想到這裡有一位與眾不同的,神的兒子。他有更容易,更完全的救法。這種方法是跟古老的傳說完全不同的,是人不能幫什麽忙的,是全然出於神的言語,出於神的能力的。你認識這位救主嗎?你聽見他慈愛的聲音嗎?千萬別再用理由來推託他的邀請,趕快求他醫治你,救你。

主有豐盛的慈愛,雖然病人答非所問,主仍然憐憫他,對他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走吧。那人立刻痊癒,就拿起褥子來走了。請注意:痊癒在先,拿起褥子來走在後。並不是他自己用了什麽力,掙扎著起來,主才醫好他;乃是主的力量施在他身上,使他痊癒,他才能起來拿著褥子走。我們人不能作什麽來幫忙自己,只能順服遵命。主叫他拿褥子走,是要他明白本身的責任。從前成為社會的負擔,現在要負擔起社會的責任來。負什麽責任呢?負作見證的責任。他拿著褥子,才引起以後跟猶太人的那些麻煩,才深一步認識了主耶穌,才有機會公然為主作見證。

走吧!不要再留戀這塊住了卅八年的老地方,不要再留戀這個等人發慈悲的地方。悔改了的酒徒,不要再將馬綁在酒店門口。要離開舊的生活習慣,完全過新的生活,作新造的人。現在他可以自由走動了,多麽快樂,高興去那兒就去那兒,高興做什麽就可以做什麽。但主警告他說,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主已經救了你了,已經加給你力量了,如果你再故意犯罪,就是踐踏上帝的兒子,將那使你成聖之約的血當作平常,又褻慢施恩的聖靈。這樣,你要受的刑罰該怎樣加重呢(來十29)!

各位!你是一個躺著的呢,還是走著的?你是教會的負擔,還是負擔教會的?你是在畢士大池發怨言的,還是在聖殿中見到主耶穌的?你仍然等候人的幫助,還是仰望神的救法?願聖靈光照我們每一個人,使我們認清自己的現狀,阿們。
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7: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