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誰在誤導中國人艷羨美國?

[複製鏈接]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7-1-7 21: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誰在誤導中國人艷羨美國?

美國是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它的繁榮當然是不言而喻的。但經過一些人的加工想象,美國已經成了每個角落都閃著金光的風水寶地。實際上,美國雖然擁有數量龐大的中產階級,整體生活水平較高,但貧困問題一直是一大困擾。在美國的各大城市,都有規模不小的窮人區。首都華盛頓的鬧市區,街道兩旁「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的,是那些拿著紙杯子要錢的窮人。美國人的概念是,你窮是因為你懶,沒有必要同情。政府給他們發食品券,提供低價住房。

但是並不等於他們不被忽視。窮人區的房子年久失修,學校是最差的,秩序混亂,搶劫、槍殺,層出不窮,新聞媒體不報道,警察也懶得管。在那種地方住著,永遠是在社會最底層。要是不願意認命,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當兵,如現任國務卿鮑威爾,即是最成功範例。二是當體育或演藝明星,比如喬丹。但這種空前絕後的成功故事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能上演,絕不僅限於美國。而且窮人區幾乎清一色是有色人種,不能不說有種族歧視的成分吧?

誤導之二:對美國生活方式的無原則崇拜

這裡面還包含著一層誤解,就是什麼是美國的生活方式。在一些人眼裡,似乎無拘無束就是美國生活方式的體現。自己做了什麼事,受到社會輿論壓力,往往會來一句「這要在美國,算什麼呀!」其實,只要在美國住的時間稍長,就可以明顯地感到,美國社會的階層分得很清楚,主流社會概念清晰。主流社會控制著美國的政治、經濟、社會生活,影響力強大,他們的孩子也基本上生下來就被決定了今後的生活道路。美國的生活方式,絕對不是片面的吃漢堡,喝可樂,聽搖滾,快車,隨隨便便地結婚離婚。看看布希的母親芭芭拉和夫人勞拉,再看看尼可•基德曼,怎麼可能下結論後者就代表美國的生活方式呢?

誤導之三:美國的自由,特別是新聞自由

這一點在國內,是誤解最深,也是爭論最大的。「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算新聞」之類。但是這一切,都是在一個大原則下進行的。那就是美國新聞界強烈的一致意識:美國是世界上最好的,凡是美國做的事都是對的,和美國不一樣的想法就是錯的,不照美國規矩行事的國家都是邪惡的。這一點從美國各大媒體的報道中不難看出來。平時的報道看起來五花八門,包括尼克松的「水門事件」,柯林頓的「拉鏈門事件」,都敢往外揭。

但是如果事關國家利益,主流媒體就會眾口一詞,一致對外。科索沃戰爭時期,有過任何一點質疑么?美國主流媒體負責人自己都說,每天早晨一上班,頭等大事就是看《紐約時報》的社論。不為別的,就是要為自己的報紙「定方向」。美國媒體平時各說各的話,背後其實有兩隻看不見的手在操縱,一個是黨派利益,一個是經濟利益。尼克松和柯林頓,就是當了黨派之爭的「炮灰」。

誤導之四:美國的政治

美國的政壇就像一個大舞台,各色人等「你方唱罷我登場」,熱鬧非凡。於是我們一些同胞就看戲入了迷,以為美國政治真的那麼透明,那麼乾淨。再一提到國內的貪污腐敗,就更痛心疾首了:「看看人家!」這讓我想起《圍城》里的一句話,大意是說,貪官不肯放下身段去偷錢袋,是因為錢袋裡的錢太少,根本不值一偷。同樣,美國大致是不會出貪污腐敗案的,因為美國的政界人士幾乎根本不用腐敗。首先,你要是沒錢,根本就從不了政。 要想當官,不論哪一級吧,總要競選,競選就要有經費,就要拉贊助。贊助拉得多,以後高升的希望就大。做到州長的,哪個背後都得有幾個響噹噹的大財團。

總統競選就更不用說了。其次,所有從政的人,從政壇退下之後,都自己「下海」或是做顧問,根據在任時的級別,收入各有不同,但都極為可觀。這些人靠的,全是當初政壇上的老關係。美國還有一些團體專靠吃政治飯發財的。他們舉行各種集資晚宴,每個桌上請來各路政壇人士,再留一些空位給各大公司。每個空位都有明碼標價,要想參加的公司就要掏錢。集來的錢,用於競選,搞大型活動等等,提高政界人士聲望。所以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完全用不著背後塞錢送禮,而是把腐敗公開化,合理合法化了。

被誤導的深層原因其實某些誤導,只要用自己的頭腦冷靜思考,是不難化解的。但是我們有不少人,偏偏願意相通道聽途說而來的東西,而不願認真地做一點研究。這其中,是有一些深層次原因的。最根本的原因,是近百年來根植於部分中國人內心深處的自卑心理。 自從鴉片戰爭打破中國人的唯我獨尊之後,對「洋」的東西既崇拜又恐懼的心理在長時間主導著部分中國人的意識。所以,改革開放初期,國門一開,難免讓我們認為「月亮都是外國的圓」了。

改革開放不過20多年,我們取得的成就應該說有目共睹。但用20多年的時間完全改變國人的心態,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何況,我們仍然是發展中國家,與西方,特別是美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這種差距可能激發的,一種是迎頭趕上,奮發圖強的鬥志,但是更多的,恐怕是慨嘆己不如人的自卑了。有人往往會用人家的優點來比自己的缺點,越比越比出了自己的不行。一旦聽人說美國的缺點,就斥為謊言,甚至一副「老虎屁股摸不得」的架式,比別人說了中國的壞話還要生氣。

第二點原因,在於我們的部分宣傳媒介多年來有一些誤導。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部分媒體出於一種希望,對西方,特別是對美國,先進的一面說得多,希望我們學習的一面說得多,給人的感覺好象整個美國都籠罩在玫瑰色當中。 近幾年,中國報刊大發展,又介紹了不少有關美國的另類生活方式,又使人覺得似乎美國人個個「酷斃」,搞得我們國內的主流社會倒像另類。

另一部分的誤導,來自於翻譯小說。讀得多了,我們會以為洋人個個溫文爾雅,偶爾氣急了說句「該死」,還要自責罵了粗話。想起當初在大學課堂上,老師突然來了興緻大講英文中的粗話,我們立刻目瞪口呆。原來所有的粗話都可以在漢語中一一對應,有的甚至更加難聽。前一陣讀黑馬的一篇文章,說到他正試圖用北方鄉村方言翻譯英國諾丁漢的人說話,不禁拍手叫好。

第三點原因,還在於海外華人對國內的誤導。 海外華人在異國他鄉創業艱難,大部分留學生過得也相當艱苦。有人終於熬出頭來,回家的時候,以一比八的匯率將美元換成人民幣,隱去在餐館打黑工的日子不提,單撿當今的好日子說。在一些經濟欠發達的地區,這點最為有效。還有人即使說現在的日子,也添油加醋。比如說自己買了一座大HOUSE(房子)。只要跟華人多打打交道,就知道很多人的大HOUSE分期付款還差很多沒有還完,上面租出去給人住,自己全家擠在地下室里。

混得不好的,往遠了說,一去幾十年沒有消息;往近了說,如今的留學生,很多連封信都不給家裡寫,還編出眾多理由,包括出國多年,已經忘了怎樣寫中文之類的離奇說法。說得不客氣一點,在美國的華人,要不扎在各地的唐人街和中國城,要不扎在各大學的實驗室里打工,擠入主流社會的寥寥無幾,他們說的美國,有多少可信度?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1294

主題

6625

帖子

8373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373
沙發
sujie_alex 發表於 2007-1-8 02:31 | 只看該作者
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1212

帖子

28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83
3
nnd 發表於 2007-1-8 03:11 | 只看該作者
其實美國沒有什麼好的,根本沒有國內人們想的那麼天堂.美國人也沒有想象的那麼有秩序有教養有素質,他們也自私、也操蛋、也毫不利人專門利己、也佔小便宜...總之大多數也素質差得很。社會也沒有想象的那麼繁榮,盜竊、搶劫、販毒、兇殺、校園槍擊、整天擔心恐怖襲擊、出國外出提心弔膽、種族歧視根深蒂固。在宣傳中,這群英國和法國罪犯的後裔們倒成了各個天使,這個四處狂轟亂炸的頭號流氓國家倒成了某些人嚮往的天堂,這個到處烏煙瘴氣的社會倒成了某些人羨慕的天國,真他NND想不通,再說一句----真他NND。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2

主題

2384

帖子

263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4

積分
2636
4
人的思索 發表於 2007-1-8 03:52 | 只看該作者
美國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獄,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美國。不像某些人說的那麼完美,但更不像某些人說的那樣一無是處。如果有機會你可以到這裡來看看,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但就整體而言美國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富強,民主,自由的國家。因為也是人類生存的地方,自然就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喜樂哀愁,但決不是一個到處烏煙瘴氣的社會。因為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接觸到的信息也是五花八門,再加上每個人追求的生活目標也是不盡相同,很自然就會有不同的評價。還是希望你自己如果有機會來這裡親自看一看,好與不好看了之後再下定義,千萬不要人云亦云,道聽途說。
願你的夢想成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1212

帖子

28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83
5
nnd 發表於 2007-1-8 03:56 | 只看該作者
你也在美國呀?有空到明洲來會會?我是做傢具生意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2

主題

2384

帖子

263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4

積分
2636
6
人的思索 發表於 2007-1-8 04:16 | 只看該作者
答覆nnd: 很高興結識新朋友,如有時間一定到明州轉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276

帖子

6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2

積分
64
7
Sanshanwu 發表於 2007-1-8 05:49 | 只看該作者
同意6樓的說法。人們認識事物的過程就這樣,忽左忽右。美國人中國人都一樣,眼見為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121

帖子

6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3
8
Manofchinese 發表於 2007-1-8 07:32 | 只看該作者
部分同意樓主觀點。

美國貪污少,的確是美國的權威人士可以合法的拿大把的錢,只要安數交稅就可以高枕無憂。而中國的高官收入和付出卻有很大的差距,就我所認識的中國廳局級以上的幹部和國營企業的老總,基本上沒有節假日,全天候的為政府或公司操勞,如果沒有隱性收入的話,收入和付出是極不平衡的。在美國,一個老總為公司掙得巨大利潤的同時,自己也可以得到上百萬甚至上千萬的獎勵,而中國只發象徵性的幾萬元獎金。也許有人會說這幾萬元已經很高了,下崗職工一年都拿不到一萬。但這種比較其實是極不合適的。要知道,並不是沒個人都有能力把上萬人的企業或上百萬人的城市領向繁榮的。

貪污成風其實也不能總歸結為領導個人的素質問題,分配製度本身也有很多值得考慮的地方。如何調動社會精英的積極性其實是中國目前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試想如果沒有拉開差距的工資收入,有多少精英還願意夜以繼日的為政府和國營企業效力。這也是為什麼有這麼多留美的學生最終都選擇留在美國工作了(如果能找到工作的話)。

國內有很多人都喜歡用愛國,奉獻等大話來說那些精英,但想一下如果讓你選擇,一個是回國每個月掙5000元的工資,一個是在美國每月5000美元的工資,此外還有年終獎和股票獎,你選哪個?我有個朋友去年博士畢業,國內某大學願意給他年薪20萬外加實驗室主任,但他最終還是選擇留在美國為一家公司干,因為那家公司給他年薪12萬美元外加股權和獎金。這種例子很多,也很容易理解。但國內的很多人總看不到這一點。總把精英和平庸的人放在一起比。

我對陳良宇的問題不了解,但我覺得他一定也很委屈。夜以繼日的為上海這樣的一個大城市操勞,上海的發展成就是世界上有目共睹的,最終卻因為幾千萬人民幣而坐牢,落罵名。他如果為高盛公司干,他一年的年終獎就可以超過一千萬美金,還拿得心安理得。憑他的領導才能,管理一個跨國公司只是小菜一碟,還不用為政治上的勾心鬥角而煩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89

主題

3562

帖子

2514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4

積分
2514
9
gskhg 發表於 2007-1-8 08:57 | 只看該作者
畫龍點睛到最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1

主題

367

帖子

164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64
10
waterfallsz 發表於 2007-1-8 10:22 | 只看該作者
法國總統候選人洛亞爾來華:不踏上中國大地,不能是一個偉大的歐洲國家元首發貼者

歐洲評論:洛亞爾作為法國社會黨候選人,她此次首先訪問中國,第一站就是前往中國的標誌建築物:長城。洛亞爾是目前在法國政壇新生的左派力量。

  洛亞爾:在法國自身存在很多嚴重問題的情況下,我們更加應該注意這些,我們的失業與流浪者問題,嚴重情況。大批的法國的青年人失業。而且流浪人員更加增多的趨勢。

  但是,洛亞爾的選舉智囊團為其制定的所謂:國際宣傳路線,她的首站並不是中國,而是印度。但在最後的行程中發現,競爭派撒爾克琦首先出訪國家就是印度。因此,她才決定選定選擇相反地道路,來到中國。法國記者無疆界機構稱:洛亞爾應該為挽救被北京當局扣押的32名記者作出努力。

  但是,目前中國派遣的接見的最高透露官員則是中國國家聯絡部王家瑞在明天接見洛亞爾,法國隨行的外交事務使團,正在積極與中國方面協商,希望能夠得到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接見。洛亞爾此次來華主要聲稱:要與中國法學家見面,以及接見那些被扣押者的辯護律師。

  而中國香港文匯報給予了法國左派一定的批評:法國左派不能做到長遠利益考慮,作為法國政治界,對於中國的評論與見解,保持著很多偏見與顧慮,而洛亞爾作為新型的左派領導人,應該注意在這些地方修正自己。

  歐洲評論:目前洛亞爾的外交使團透露,很可能會得到中國政府領導人溫家寶的接見。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作為目前的中國元首,已經開始完全顯露自己的「大國元首」身份。作為歐洲大陸最大的法蘭西國家,應該可以與中國平起的地位,但是,中國此次現實的更多的是傲慢與遲疑,但是,這是與洛亞爾所持的來華態度分不開的。目前中國政府不願意去與外國首腦談論,他的內部事務。也不願意別人對自己的內部事務進行干涉。洛亞爾在法國啟程階段,所稱:要接見被扣押者的律師,這一點明顯觸動了中國領導人的神經,因此,遭到一定的傲慢冷落是完全可以想象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1

主題

367

帖子

164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64
11
waterfallsz 發表於 2007-1-8 10:27 | 只看該作者
法國總統候選人羅亞爾:
囚禁維權律師和記者 中國當局做法反人權


  (北京法新電)正在北京訪問的法國女性總統候選人塞格萊納·羅亞爾(Segolene Royal),昨天促請中國政府接受國際社會公認的人權標準。

  羅亞爾昨天參觀紫禁城接受在場記者訪問時,批評中國當局把為基層人民爭取權益的維權律師和記者送進監獄的做法,違反人權。

  「人權問題不能和其他問題脫鉤。」羅亞爾表示,法國跟中國發展關係並不意味著「放棄我們的基本價值觀」。

  她說:「至於被囚禁的記者和律師……這些積極參與維護人權的專業人士本身的權利,也應該受到保護。這是中國對國際社會做出的承諾之一。」

  羅亞爾表示,她希望中國立法機構能夠批准中國政府在上世紀90年代簽署的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公約》。

  她說:「希望中國能儘快全面執行(所簽署的)國際公約。」

  現年53歲的羅亞爾,是法國社會黨推出的總統候選人。如果勝選,她將成為法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

  根據法國的民意調查,在所有總統候選人中,羅亞爾的名望最高,最有可能接替希拉克出任下任總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中國邪乎 發表於 2007-1-8 10:45 | 只看該作者
「人權問題不能和其他問題脫鉤。」羅亞爾表示,法國跟中國發展關係並不意味著「放棄我們的基本價值觀」。

  她說:「至於被囚禁的記者和律師……這些積極參與維護人權的專業人士本身的權利,也應該受到保護。這是中國對國際社會做出的承諾之一。」

  羅亞爾表示,她希望中國立法機構能夠批准中國政府在上世紀90年代簽署的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公約》。

  她說:「希望中國能儘快全面執行(所簽署的)國際公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中國邪乎 發表於 2007-1-8 10:51 | 只看該作者
而中國的高官收入和付出卻有很大的差距,就我所認識的中國廳局級以上的幹部和國營企業的老總,基本上沒有節假日,全天候的為政府或公司操勞,//

不能同意,中國高官的收入並不少。
他們的住房,傭人,司機,保健醫生,保鏢這些都是錢,而且,他們如果做到市長一級,退休后,相關的待遇也由許多可以保留。

基本上做到高官的GCD黨員,他們的工資是可以一分錢不用花的。一切都有特供,
特供的食品,日常用品的品質遠遠高於市場上可以買到的同類產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主題

582

帖子

12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7
14
浙江玉環 發表於 2007-1-8 12:22 | 只看該作者
民主=金錢
自由=權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61

帖子

3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5
15
yugs76 發表於 2007-1-9 00:42 | 只看該作者

這篇文章確實不錯

比較理性和全面.
特別同意八樓的觀點,從紅塔集團的老總事件,就可以看出國內一些制度的缺陷,不過現在一個有所改善.政府的事業單位改變不大(其實他們待遇肯定不差,日常什麼開銷都是國家出的,只是沒有成功民營企業老闆那麼風光),國企的老總已經改變很大,比如一個市級的移動聯通的老總,年薪是超過100萬的.

前些天,看鳳凰衛視的世紀大講壇,在談美國的雙重標準時說,其中提到正因為美國對外和對內的雙重標準,我們也要分開來看美國的文化,不能因為美國的對外政策表現的霸權而認為美國一無是處,也不能因為美國的先進而對美國過分崇拜,我非常認同!
美國從一個移民民族,發展到現在無論軍事,文化,經濟都是最發達的國家,確實值得我們學習.至於不卑不亢,理智和冷靜,全面和客觀的態度是應該的,相信很多人都明白,我也沒有多高水平來談這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03: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