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外媒關注我軍裝備殲10戰機 稱性能堪比F-16

[複製鏈接]

304

主題

1576

帖子

54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opp19833 發表於 2007-1-3 14: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外媒關注我軍裝備殲10戰機 稱性能堪比F-16

      來源:《環球時報》  

  ●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薩 蘇 ●本報台北特約撰稿人 司馬岩 ●本報特約記者 張學峰 馬 俊 常 喆●本報記者 程 剛

  被西方稱為「中國空軍最富神秘色彩」的殲-10戰鬥機正式解密,成為年末世界軍事界的一大話題。12月29日,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在播出《2006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後,報道了殲-10戰鬥機「已經批量裝備部隊並形成戰鬥力」的情況。

    在這次解密前,世界上關於殲-10有過不止一次報道高潮,但卻沒有一張確實的照片,所有的猜測也都缺少可信的數據。制空權是未來戰爭的頭等大事,而中國的航空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明顯,殲-10則被認為是「重要的追趕」。據稱能與美製第三代主戰飛機F-16對抗的中國造殲-10,對中國空軍究竟意味著什麼,這個對西太平洋具有戰略影響的問題正逐漸變得清晰起來。

  可媲美西方先進戰機

  12月29日晚,中央電視台在「新聞聯播」中用長達3分鐘的時間,以「殲-10戰機批量裝備部隊」為題詳細介紹了殲-10戰機。此前,中國官方在對外介紹解放軍新型武器裝備時往往出於保密要求,很少透露具體型號,只使用「國產新型」的稱呼,一些在當年國慶大閱兵時亮相的新型裝備,至今都未公開過確切型號。

  中央台在報道中還配發了大量的圖像資料。從新聞畫面上,可以看到包括殲-10的緊急短距起飛、空中機動、超低空突防對地攻擊、空中加油、導彈打靶等畫面,以及殲-10各個方向的精細圖像,信息非常豐富。而當年中國媒體報道殲-8戰機時,只有一張在機頭前下方拍攝的照片。

  英國離中國遠,但其軍事雜誌歷來是西方報道中國軍事動向的源頭。英國《空軍月刊》此前就已猜測殲-10戰機已經裝備中國軍隊,稱這表明中國空軍決策者認為在未來戰爭中,空軍要「首當其衝,全程使用」,整個空軍要準備當主角,進行「相對獨立的戰爭」。而在傳統上,中國軍隊的主角是陸軍,空軍只是配角。從「配角」到「主角」的轉變,是中國空軍未來發展戰略的新取向,而兼備空中格鬥、截擊和對地攻擊能力的殲-10戰機將是中國空軍在物質方面的第一準備。

  美國《防務周刊》報道稱,殲-10的最大速度可達2馬赫(音速的兩倍),作戰半徑1100公里,該報道特別注意到殲-10的發動機是在俄羅斯第三代蘇-27戰機裝備的發動機基礎上改進的,有足夠的推力來滿足執行各種機動動作的需要,甚至可以在空中格鬥狀態下輕鬆垂直爬升。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則稱殲-10作戰性能與美國F-16C/D相當,具有很強的超視距空戰、近距格鬥和對地攻擊能力。

  海外媒體還關注到中國《解放軍報》30日的消息。據報道,日前,在中國西北某機場上空,兩架殲-10戰機與「敵」4架第三代戰機展開了空中對抗演習。在空中較量了4個回合后,殲-10均先「敵」發現、先「敵」鎖定、先「敵」開火,空戰對抗取得全勝戰績。據軍事專家分析,雖然《解放軍報》沒有指明4架「敵」第三代戰機是什麼型號,但除殲-10外,中國目前裝備的第三代戰機只有蘇-27系列戰機。據此,新加坡的《聯合早報》認為,中國自主研發的殲-10戰機的戰力,「全面超過了西方仍在服役的第三代戰機」。

  海外想方設法打探消息

  事實上,殲-10戰機從上個世紀80年代就開始研製,但之前一直處於絕密狀態,從未正式公開,國外媒體對它更是猜測不斷。早在1994年10月,美國軍方就聲稱間諜衛星拍到了一張模糊的殲-10照片。1996年,美國海軍情報辦公室公布了一張殲-10的想象圖。從此,殲-10的身影開始逐步展露在人們的面前。自然,由於缺少可靠的情報,西方自以為是公布的種種數據充斥著錯誤和自相矛盾,反而讓殲-10更加神秘。

  西方一直在關注著殲-10,除了大量搜集有關的各種情報外,還一直渴望見到中國自行設計的第三代戰機的「廬山真面目」。在2002年的珠海航展前,不知從哪裡傳出殲-10要在航展上亮相的消息,結果很多國外軍事情報人員紛紛來到航展現場。當時,《環球時報》記者就遇到了一些來自美英國防部的參觀者,據他們說,費了不少心思來到這裡,就是想看殲-10。一位來自專業防務雜誌的外國記者特地向記者展示了他搜羅的殲-10各種資料。雖然他說跟蹤殲-10已經20年了,並稱殲-10已是「透明的秘密」,但很顯然,這些帶有特殊使命的外國人,極其渴望親眼看到殲-10,希望以中國官方公布的信息來核實他們掌握的情報。在此後的每次珠海航展上,記者總會碰到一些有意無意問起殲-10的境外人員。

  美國《防務新聞》評論稱,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軍事技術交流環境的改善,融合眾多先進科技並且還在不斷改進的殲-10戰機久不露面,甚至形成了一種奇特的「心理威懾力量」。

  各方反應不盡相同

  隨著中國殲-10戰機摘去神秘面紗,日本媒體擔心的聲音也越來越多。許多軍事媒體和網站對中國具備研製如此先進戰機的能力表示驚訝,認為這對日本和其他周邊國家的軍事平衡構成了威脅,要求日本大力開發或引進新型戰鬥機進行抗衡。在日本不久前出版的《自衛隊對中國軍》一書中,殲-10被列為中國空軍的未來主力機種,該書稱其和中國裝備的蘇-27戰鬥機構成的組合威力強大,與日本自衛隊現裝備的F-15/F-16戰鬥機組合相比,在若干方面具有優勢。日本自衛隊在更換駐守沖繩那霸空軍基地的戰機時,提出現有的戰機「無法應對數量日益增多的中國空軍第三代殲-10和蘇-30戰機的挑戰」,因此需要更加先進的F-15J戰鬥機。

  殲-10戰機也成了台灣各媒體的焦點。據報道,島內一些自認為戰機性能「領先大陸」的軍方人士,心中忐忑不安。台灣「國安會」報告稱,「中國殲-10戰機可對抗西方現役先進戰機」,因此,「台灣的空中優勢可能無法維持太久,將對台灣安全造成重大影響」。

  印度媒體的報道則有點「酸」,儘管《印度人報》的評論稱,殲-10的服役不會挑戰目前印度空軍在南亞上空的霸主地位,但同時不得不承認,印度空軍的先進戰鬥機都是一水的進口貨,國產的LCA戰鬥機距離服役還遙遙無期。

  新戰機也有「軟肋」

  俄羅斯學者亞歷山大·阿尼西莫夫認為,殲-10正式列裝是中國軍事改革的一件大事。俄媒體也認為,中國的實際軍事實力對於外國而言是個謎。中國動用自身武裝力量參加的少數衝突給世人留下的印象是,中國在可能的大戰中將主要依賴陸軍的數量優勢,相當長時間內中國確實沒有其他選擇,但殲-10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已經開始了國防工業的現代化計劃,旨在消除中國軍隊對外國先進裝備的依賴,如果這一計劃得到有效實施,將極大改變世界軍事格局,到時候中國將成為能獨立生產各種軍品的「第三大國」。

  不過,也有媒體認為,殲-10仍然有許多不足之處。《聯合早報》評論稱,殲10的發動機仍需從俄羅斯進口,這也成為中國空軍暫時無法克服的「軟肋」。台灣媒體也認為,殲-10戰機在許多主要部件上依賴「國外的裝備」,將對中國空軍戰力形成「較大的制約」。

  新戰機有助掌握制空權

  毫無疑問,以包括殲-10在內的第三代戰機作為中國主戰飛機的主力,從整體上大大提升了中國的空中軍事實力,對中國在正當國防需要的範圍內掌握制空權意義重大。中國軍方一位軍事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在現代軍事理論中,制空權的重要程度是不言而喻的,戰場上,誰能奪得空中優勢,對戰爭的勝負能產生關鍵性的影響,而且,離開了制空權,現代國防中格外強調的制海權也絕對無法實現。一般而言,制空權取決於對空偵察和空中預警、空中戰鬥、對空防禦三方面的能力,而殲-10等第三代戰鬥機提高的主要是空中戰鬥能力。

  《漢和防務評論》認為,殲10的出現將更好地貫徹中國空軍「攻防兼備」的作戰思想。殲-10與蘇-30MKK、蘇-27一旦同時裝備中國空軍后,表明中國空軍已從以大量的普通戰機來戰勝敵方先進戰機、奪取制空權的「以量勝優」的時代,進入了「以優勝優」時代。

  中國國防工業領域內的一位資深人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的軍事裝備研發一般都有一個「裝備一代、在研一代、預研一代」的規劃,既然中國自己開發的第三代戰機殲-10已經部分解密,那麼可以想見,中國自己的新一代先進戰機肯定已經處於如火如荼的研發中了。

  西方軍事分析人士認為,殲-10是「中國邁向航空強國的決定性一步,也是中國航空工業發展過程中的里程碑」。雖然殲-10戰機性能不如美國第四代戰鬥機,但其優良的基礎設計和大體國產化的配套設備使其能夠與西方戰機抗衡,更重要的是,通過研製過程培養出的專業科研隊伍更是其他許多國家望塵莫及的。

0

主題

66

帖子

26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6
沙發
小魚的魚鉤 發表於 2007-1-3 21:54 | 只看該作者
厲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16: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