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武漢冬天的回憶

[複製鏈接]

52

主題

80

帖子

18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放 發表於 2006-12-23 05: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周末的早上,在暖暖的被窩裡睡得正香,不小心把一隻腳伸到了被子的外邊,本來想在周末睡個懶覺的,卻被腳凍醒了,不由抱怨起來:「怎麼這麼冷?簡直快跟武漢一樣冷了。」

調溫控制器里顯示的溫度是60度(16攝氏度),這是平時家裡人上班上學時的維持溫度,忘記把調溫控制器設成周末模式了,所以家裡的溫度就降下來了。看著這個溫度,身上不禁打了個寒顫:「把家裡弄得跟武漢一樣了,冷死了」。說到冷,我總是會把武漢扯進來的,武漢的冬天確實是該詛咒的,武漢的冬天太難過了。武漢冬天的絕對溫度其實比華盛頓冬天的溫度高多了,但在武漢就是覺得冷,冰徹肌骨地冷。

武漢夏天的名氣很大,著名的火爐,無人不曉。武漢冬天的名聲也很大,而且名聲在外,連生活在高緯度地區的白種老外都懼怕三分。前不久與一個新認識的洋人朋友聊天,問我在中國生活的城市,我說是武漢,他說是中部的那個武漢嗎?那裡冷得很,他說是從《華盛頓郵報》上讀過一篇專門講武漢冬天的文章里知道的。我後來去查了,那篇文章是從《華爾街日報》轉載的,在他們的筆下,「武漢的溫度降到了零度左右,但幾乎所有的房子都沒有暖氣。與此同時,北京市民的家裡,暖氣熱得夠嗆,得開窗降溫。」

是的,武漢冷就冷在沒有暖氣設備,按《華爾街日報》的說法,這是由於國家的一項政策造成的。早就聽說國家規定以黃河為界,河南為南方,河北為北方,北方的城市由國家建造供熱中心,由國家統一供暖。南方的城市嘛,聽天由命、看天吃飯哈。暖冬,算你逃過一劫;寒冬,嘿嘿,算你倒霉。武漢的地理位置正在南北交界處,不南不北,剛好劃成南方,這跟武漢的經濟地位差不多,不上不下,正好尷尬。冬天的武漢人,穿著厚厚的棉襖在家裡遙望北京,首都人民幾乎生活在溫室里;遠眺廣州,春意盎然,無冬無雪,天然溫室處處在。正應了中國那句老話「人比人氣死人」,命哪。嘆口氣,那氣都成了汽,一團一團的,吹到窗外都不散的。那是武漢人的冤氣啊,自然是「冤魂不散」的。

冬天的武漢,絕對溫度並不低,但沒有取暖設備的家裡,跟家外一樣冷,坐在屋裡跟坐在室外一般,睡在床上可以堪比睡在馬路上。長時間在這樣的溫度下,那真是透心涼,讓你渾身冰個透徹。所以武漢人都練就了一身鐵打的筋骨,難怪登山運動是湖北的強項,冰天雪地何所懼,風餐露宿只等閑,個板滿(TNND),拐子(哥們)就是這樣長大的。

那時候,晚上睡覺一定要蓋上厚厚的棉被,然後把身上脫下來的所有的衣服都蓋在棉被上,被子壓得嚴嚴實實地,只露個頭出來。即使這樣,我還是嫌冷,要把整個頭都埋到被子里。這時,我奶奶就會把我的頭從被子里楸出來,然後嘮叨一番。其實,把頭埋在被褥里,只是個小動作,脫衣服鑽進被褥里的那幾分鐘才是最「凍人」的,這時的棉被,裡外溫度都是一樣,比冰點高不了多少,脫衣服時就感到屋裡的寒氣,到了被褥里,還是一股寒氣,屈卷著身子不敢伸直,特別是那雙腳,感到冰涼冰涼的。等睡著了,身子才在迷迷糊糊中伸展開來,但也不敢過分輕舉妄動,頭側動一下都會感到被褥外面的涼氣,翻身沒有翻到捂熱的地方,或許會冷醒。早上起床又是一個難關,離開暖了一夜的被褥確實需要一番勇氣,別說還要穿上已經沒有一絲熱氣的衣服了。通常的辦法是把要穿的衣服都拿進被褥里捂熱,然後再一件件地穿。趁我奶奶不注意,我也要把襪子帶到被褥里捂熱。

睡覺如此,平時穿衣服亦然,武漢人的冬裝一般都是里三層外三層,上身:背心,襯衫,秋衣,毛衣,棉襖;下身:秋褲,毛褲,棉毛褲,再加上棉褲。棉衣棉褲,雖然屬於外套,其實上從早上起床穿上,就脫不下來了。一件棉衣,一天到晚這麼穿著,一個冬天下來,非成油布棉衣不可,那領口袖口早已鑲了厚厚的油嘖黑邊,油光滑面的,反光能力特強,在黑暗中也能閃閃發亮。武漢人還得往臉上手上抹防凍膏雪花膏之類的東西,往衣服上一蹭,就是一片油跡。

武漢人喜歡在外面過早,就是到餐館食堂這些地方吃早餐,大人如此,小孩也是這樣,夏天如此,冬天也一樣。到街頭的小飯館,要一碗熱乾麵,師傅問要二兩的還是要三兩一碗的,你說二兩的吧,再加一個面窩。於是師傅抓一把面放到一個竹制的漏勺里,再把勺在滾燙的湯里來來回回涮幾下,把面燙透燙熱乎了,提起漏勺,瀝乾麵里的水,把面倒扣在碗里,然後往面里加芝麻醬等佐料。那芝麻醬是專門為熱乾麵調製的,那時候不是用勺子舀芝麻醬佐料,而是用一節竹片子,提起竹片,那掛在上面的醬就自動地流到熱乾麵上了,師傅再麻利地抓幾把其它的佐料:「你家,接好」,一碗熱氣騰騰的熱乾麵就好了。你一邊拌勻熱乾麵里的佐料,一邊要一個剛出鍋的油炸面窩,你就可以開吃了。小時候的早點攤子,沒有幾張凳子,大部分人手裡端著面就站在路邊吃。冬天的武漢,呼口氣都凝成了白煙,那煙跟熱乾麵里的熱氣混在一起,倒是熱鬧。只是那腳在外面站久了,冷得非跺幾下不行,一邊跺腳一邊罵:「個板滿的,么樣這冷沙」。吃完了熱乾麵和面窩,嘴上都是醬,手上都是油。小時候我們也不用紙擦,兩隻手在頭髮上抹幾下,去油,再把手在嘴上抹兩下,算是擦去了殘醬。離開小飯館,頭髮油亮油亮的,還散發著面窩的香味,那是我們的第一種純天然護髮劑,嘿嘿。兩隻手趁著熱乾麵的熱乎,交叉地放進衣服的袖筒子里,再也不願意拿出來了,如有鼻涕從凍紅的鼻子里流出,把鼻子湊到袖筒上來回地擦兩下,兩隻手依然留在袖筒里暖和著。一個冬天下來,那棉衣能不「劣跡斑斑」?

小的時候不懂事,不覺得穿著油瀝的衣服有什麼不自在,也不覺得叫花子有什麼寒讒。大概覺得世界本該如此吧。只在半大的時候,特別同情還在穿開襠褲的小娃娃們,里三層外三層地那麼穿著,小棉褲也是厚實厚實的,可襠卻是開著的,屁股凍得紅紅的,那小玩藝兒冷得縮成一團,真不敢想象我的小時候是怎麼過來的。據說,那也是一種鍛煉,武漢的夏天熱,把它烤得發燙,武漢的冬天冷,就像把燒紅的鐵條放到冰水裡,那叫淬火。你說說,經過這樣鍛鍊出來的能不是一塊好鋼嗎!曾經寫過一篇《武漢男人》,武漢男人真男人也,究其成為真男人的原因很可能與這種鍛煉有關。

在孩子們的眼裡,世界總是美麗的,孩子們感覺不到苦日子,也感覺不到武漢冬天的寒冷,有東西玩、有遊戲做,就能開心。小時候,跟所有的孩子一樣,特喜歡下雪,雖然沒有條件滑雪,但打雪仗同樣讓男孩子們開心。雪也是男孩子們惡作劇的好材料,抓一把雪,放到對方的衣領里,對方自然不甘心,也去抓一把雪回應,你來我去不亦樂乎,或者從屋沿下敲一條冰柱下來,當劍拼殺,打鬧完了便把「劍」當冰棍吃掉。做一個大雪球扔到正在跳「橡皮筋」的女同學們中間,開心地看她們驚叫著跑開,但看到一個女生眼淚汪汪地清理長頭髮上的雪的時候,便知道闖了禍,併發誓要憐惜女生,儘管兩天後就把誓言忘了,並故伎重演。武漢的孩子們還喜歡踢毽子,武漢話叫「毽多」,冬天裡幾乎每個孩子都穿棉鞋,正好適合踢毽子,女生喜歡踢,男生也喜歡踢,女生比誰踢得多,男生比誰的花樣多。我們學校里毽子踢得最好的是一個男生,我們都叫他「假姑娘伢」,說話和動作都十足的女性。那時候不知道有同性戀,可能連他自己都沒有這方面的意識。前幾年,我回去探親還見過他,一起吃飯的時候,有人來兜售絨毛玩具,他給自己買了一個,高興得像一個小女生一樣心花怒放,仍然是女性化的動作,仍然是女性化的口氣。那時他正在鬧離婚,我沒有看出來他對同性感興趣,但他對異性沒有興趣倒是顯而易見的。扯遠了。

武漢的冬天難過,是我們離開武漢后才體會到的。那時候,我們總喜歡跟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第三世界人民比,喜歡跟生活在冰天雪地的東北人比,我們自認為是上帝的寵兒,幸運得不得了。有一次,我父親要去參觀大慶,第一次去那麼北的地方,一家都擔心,琢磨著武漢都這麼冷,在遙遠的北方豈不是在冰窟窿里過日子?我們生長在南方的人怎麼能受的了那番苦?所以,我奶奶千叮萬囑,不要用手去摸鐵的東西,整個手皮都會粘扯下來的,在外面千萬不要摸凍了的鼻子,一碰會掉的。我倒想提醒,萬不能在室外小便,滋出來的尿會立馬成冰柱子的。我爸也不敢馬虎,專門找部隊的朋友要了一套軍用棉衣褲和棉大衣,甚至找空軍的朋友要了一雙飛行員專用的皮毛手套。我父親在大慶待了十幾天,回來時滿嘴都起了泡,火氣鬧的,說那裡太熱,屋裡熱得只要穿襯衫,食物都是熱量大的東西,熱得適應不了。我們這才知道,大慶的「干打壘」比武漢的房屋暖和,才知道那裡的人不用在屋裡穿棉衣。

來到北美,我生活地方的緯度屬於地地道道的中國北方。但這裡的冬天比武漢好過多了,家裡有暖氣,出門開汽車,感覺不到寒冷,真是穿一件毛衣就能過冬了。市政對冬天也有一系列配套的措施,一下雪,馬路上鏟雪的、灑鹽的,好不熱鬧。特別是學校,天上飄一點雪花,就大驚小怪地宣布學校停課了,哪有武漢人的氣節?。

給武漢的朋友打電話,他說今天4度,冷死了。我一看我們這裡的溫度,正好也是4度,嘿嘿,舒服死了。

126

主題

2718

帖子

79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有房有車(十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98
沙發
tangyuan 發表於 2006-12-23 08:3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96

帖子

8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2

積分
84
3
shawn6209 發表於 2006-12-23 09:26 | 只看該作者
畢竟是城裡人啊!你那點冷在我們鄉下是算不了什麼的。不過佩服你文章寫得不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

帖子

2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
4
netwhp 發表於 2006-12-23 19:33 | 只看該作者
寫得好!深有同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主題

311

帖子

27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0
5
Mythologist 發表於 2006-12-24 12:41 | 只看該作者
Hi 小放,

You didn't talk about the running water! There must be somebody else wash your clothes for you. I was once in Wuhan in January. I don't remember how bad the weather was but definitely remember the icy-cold water. It numbed my fingers.

Perhaps I was used to the coldness but not used to the cold water. In my hometown,  no matter how cold it is, the running water is always warm.

Bachchina has improved. There is spelling check. I will make less typos than I used to.

Happy New Year 小放, and everybody!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1

帖子

29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9
6
lightspeed 發表於 2006-12-26 10:57 | 只看該作者
武漢的冬天、夏天都不好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

帖子

2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
7
peepcn 發表於 2006-12-31 02:19 | 只看該作者
武漢因為有長江 冬天是濕冷 北京那種乾冷 只要沒有風一點都不感覺冷 在武漢呆過去冷的熱的地方都不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6

帖子

2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
8
springstone 發表於 2007-1-1 10:40 | 只看該作者
武漢冬天時間很短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1: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