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矛盾的心理,美國對中國軍力判斷摸不著頭腦!

[複製鏈接]

304

主題

1576

帖子

54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opp19833 發表於 2006-12-31 01: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矛盾的心理,美國對中國軍力判斷摸不著頭腦!

    在中美第一次戰略經濟對話剛剛落下帷幕之時,美國新任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也走馬上任了。雖然這位新任國防部長承擔著「伊拉克救火隊員」的重擔,但是他在參院軍事委員會接受審核時對中國軍力的含糊其辭及要「協防」台灣的言論,卻值得讓人玩味。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拉姆斯菲爾德辭去國防部長而由蓋茨接替的這段時間內,美國智囊機構又出台了兩份有關中國軍力報告,報告對中國軍力關注的「相對客觀」與蓋茲對中國軍力的含糊其辭,似乎構成了美國智囊與國防部對中國軍力判斷的某種困惑。

    對中國核軍力的重新判斷
   
    在11月底,由美國科學家與工程師協會的三位專家——漢斯"克里斯坦森、羅博特"諾里斯及馬修"邁金茲共同撰寫了一份長達249頁題為《中國核力量與美國核戰爭計劃》的報告。報告審梳理了美國長期以來針對中國核武器現代化的討論,並回顧了中國核武的組成與發展。同時,報告還描述了目前美國核武庫把中國作為目標、並利用政府的軟體模擬了中國與美國展開核戰將造成的後果。

    作者認為,這份報告的關鍵發現就是:「中美核關係明顯不成比例地偏向美國,儘管美國長達半個世紀一直在繼續著各種以中國為目標的核攻擊計劃,但是中國卻從來沒有以此為由大規模發展核力量去回應,而且在未來中國也不太可能這樣做。因此中國核武器無論從質量還是數量上都比他們的美國對手要劣勢得多。」
    同時報告中也指出,「在我們對美國政府公開以及解密的文件進行研究時,我們驚訝於幾十年來美國針對中國核武力量的評估被誇大的程度。中國的核武庫的規模被嚴重誇大了,有時候達到幾倍,而對新武器什麼時候投放的評估則總是過早。這些誤判中還包括所謂中國對自身軍力的隱瞞狀況,美國情報機構一些分析家總是傾向於誇大他們的結論,而五角大樓的將軍們則傾向於最壞的打算。」
   
    2006年美國國防部中國軍力報告上聲稱中國海軍將制定第一、第二島鏈戰略
   
    報告在具體的實例和細節方面也十分注重。比如在談到中國海軍彈道導彈核潛艇巡航頻率的問題上,報告指出:「利用『2004年中國漢級核潛艇事件』作為所謂的中國海軍軍力發展的的事例,顯然是有選擇的或者說是有意而為之的。事實上。根據最近『信息自由法案』獲取的美國海軍情報顯示,中國海軍攻擊型核潛艇只進行了相當少的巡航。」

    從這份報告對《考克斯報告》批評,到通過自由情報法案獲取數據對布希政府國防部的中國軍力報告有關核力量部分誇大的指責,可以看出這份報告體現出了一種「民主黨式的客觀」。換句話說,報告指責了布希政府在當政的6年內在中國核軍力上的誇大。正如報告在一開頭就寫道的那樣:「美國與中國之間的核軍備競賽正在發端。這兩個國家已經把他們的核武器瞄準對方几十年了,但現在美國由於缺乏像前蘇聯這樣的確定性敵手,已經把中國提升到這個位置來填補空白,為美軍軍力現代化尤其是維持核武現代化尋找理由。而中國也把美國作為其軍事現代化的理由,這兩個國家正在形成當年冷戰時期的行動與回應的模式。」

     雖然這份報告對中國核戰力進行較以往幾年有了相對客觀的評估,但是美國軍方在12月4日至14日舉行的「警覺之盾—07」核戰演習計劃中,仍有兩處提到了中國會介入對美國的核戰爭。而新任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在參院回答「你認為包括中國發展核武器在內的中國軍力現代化的主要目的是什麼?」的質詢時,蓋茨仍含糊其辭地回答說:「中國同時也在通過發展戰略武裝力量加強其威懾能力,儘管現在『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還沒有變,但是中國已經在發展機動性強的核力量,這就給中國的領導人提供了危機時施壓和能夠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新選擇。」

     仍然關注中國航母

     在拉姆斯菲爾德辭職前一天的11月7日,美國著名的防務智囊機構國際評定策略中心副主席理查德"費舍爾發表了《中國航母最新計劃》的評論文章。而在12月,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剛剛成立不久的「中國海上力量研究所」兩名資深研究員又在該學院的院刊上發表了題為《中國航母的困局》的封面文章。

    在《中國航母的困局》一文中作者認為,這份報告主要就是調查中國到目前為止發展航母的計劃以及未來中國航母問題的走向,並「詳細討論一旦航母最終進入解放軍作戰序列后的幾種方式。」在這篇文章一開頭,作者就陳述了報告的主題,聲稱中國現在正面臨著海軍戰略如何抉擇的困擾。並接著指出:「在中國海軍現代化過程中所面臨的眾多課題中,最為廣泛也是影響最為深遠的課題就是北京方面正面對到底是專註於發展巨型甲板式航母還是繼續以潛艇為基礎和主力的選擇。要給出這個問題的答案卻沒那麼簡單。」

    隨後報告分5個部分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討論,第一部分主要回顧了中國海軍航母發展的歷史以及未來的抉擇。在這一部分作者詳細討論了中國有可能採取的及種建造航母的方式,其中包括由國外建造、本土自己建造和從海外購買加部分改造的方式建造。第二部分則討論了中國擬建航母上配備的硬體設施,第三部分則是探討航母對中國海軍戰略學說上的影響。第四部分,作者詳細討論了直升機航母,仍為中國有可能在近期把小型直升機航母作為未來過渡期的妥協舉措。第五部分,作者認為中國的決策者正在建立一個有關航母的新的黃金準則,作者認為,中國一方面仍在繼續提升潛艇軍力,同時也在積極討論航母問題。「尤其是2004年東南亞海嘯事件后,一些中國官員聲稱「東南亞海嘯中的航母救援根本性地轉變了中國人對於航母使用方式的思維。」

    作者隨後認為自2005年後,「中國的決策者們開始考慮中國的兩個潛在任務和競爭者,不是美國和前蘇聯而是印度和日本。因此,發展巨型甲板的大型航母的這一全球航母黃金準則已經不再是對於中國來說唯一的,甚至是最誘人的選擇。北京曾經在台海戰略中反對建造小型直升機航母作為反潛作戰的平台而建造巨型航母,因為對於中國南部和西南部的海域來說,多用途航母也能發揮更為有效的作戰和外交作用。但現實是,一艘能夠滿足比如海岸安全以及人道主義救援任務的直升機航母,恐怕是中國近期最有可能的選擇。」 接著作者從技術層面論證了以潛艇為主要作戰力量的中國海軍,更需要12~15艘小型直升機航母作為反潛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與11月7日理查德"費舍爾發表的《中國航母最新計劃》相比,《中國航母的困局》一文不僅大大降低了對中國發展航空母艦的判斷,同時用發展航母的選擇而淡化了中國軍力發展以美國介入台海局勢為牽引的色彩。但是在羅伯特"蓋茨隨後回答參院軍事委員會關於台灣問題的質詢時卻非常直接地回答說:「我們應該密切監視中國軍力的發展,並接續向北京施壓要求更大的透明度。同時在對台關係法下,我們應該保持我們反對中國使用武力或者威懾台灣的能力,同時幫助台灣維護其自身的防衛。」

     中國、中國還是中國

   「你要是去聽空軍的情況彙報,他們口裡說出的除了中國,中國、還是中國。」這是曾經參與撰寫五角大樓2006年度《四年防務評估報告》的美國國防部一名高級官員在接受《洛杉磯時報》採訪時所說的一句話。
     在11月美國參議院地蓋茨提名的聽證會上,美國參議員針對中國的問題,共提了五個而且排在了美國國內軍力改造問題之後第一個,超過了朝鮮的3個問題,俄羅斯的2個問題以及伊朗的3個問題。從蓋茨回答的5個問題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這位國防部長對中國的態度。

    在美國國防科技的軍事網站上,對蓋茨在聽證會上的回答發表了一篇文章,文章的題目是《蓋茨的中國抉擇》。作者認為對於蓋茨來說,他就任后即將面臨的一大抉擇就是如何處理與北京的關係。隨後作者又分析了美國國防部的兩派勢力,指出,「簡單地說,目前在國防部內部有兩派,一派主要是那幫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的傢伙們希望重組我們的部隊,他們主張追緝恐怖分子並打擊反美武裝力量。但是另一派,主要是空軍和海軍,則認為伊拉克和基地組織將分散美國針對真正在長期威脅到美國利益的致命敵人——中國的打擊。」

   值得注意的是,布希政府在北京時間20日晚上表示支持擴充7萬的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的兵員,而對羅伯特"蓋茲又稱美國將派更多的海上力量前往中東,接著又將第82空降師派往科威特,這位新任的美國國防部長未來兩年對中國軍力的判斷會有影響嗎?

     附:羅伯特"蓋茲在接受參院軍事委員會質詢的問答。

     問:你認為美國應該如何回應中國的軍力現代化?

     答:我們的戰略必須首先滿足在該地區保持和平和穩定,但同時這一戰略又必須靈活,我們必須通過繼續改革美軍在亞洲地區的武裝力量、維護我們在全球的軍事存在,增強與盟友的關係來支持我們的這一戰略。

     問:你認為我們是否應該在對中國的軍力對比上調整我們的軍力質量或數量?假如需要,到底應該做哪些調整,為什麼?

     答:我們應該密切監視中國軍力的發展,同時接續向北京施壓要求更大的透明度。同時在對台關係法下,我們應該保持我們反對中國使用武力或者威懾台灣的能力,同時幫助台灣維護其自身的防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0: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