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為了建設和諧社會,就必須大力提高企業退休職工的養老金待遇!
作者:蜈蚣王
=====================
新華網北京10月6日電(記者 柴海亮 范迎春 劉謹)駐北京的一些分析人士說:
[在過去的20多年裡,中國已從一個收入分配較為平均的國家,迅速成為貧富差距之大位居世界前列的國家之一。
中國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係數已遠遠超過0.4的國際警戒線.
而這個巨大差距,主要體現在企業退休職工和機關事業退休職工之間的,由於政策和制度上的缺陷所造成的巨大收入差距
*****************
現在,在我國存在著多種收入分配差距:如城鄉之間的貧富差距。但是,這是由於改革開放的不同步造成的,是改革開放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問題。現在,國家已經加快了對農村改革的步伐,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個問題就可以解決。另外還有壟斷行業的高收入問題,那也是改革開放中出現的問題,只要儘快引入競爭機制,也會迅速解決這個問題。
但是,企業退休職工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職工之間的三到五倍的收入差距,卻不是改革開放應該出現的問題。這是完全違背了憲法規定的「社會主義按勞分配」原則,完全背離了鄧小平同志和黨中央當初提出改革開放的初衷的結局。
自從國家對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職工實行雙軌制管理以來,[B]在短短的七八年的時間裡,就使這兩批人的收入達到了三至五倍的差距,這是人為的,政策性的結果,是世界首創的高速度!
事實非常清楚:難道說,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職工對國家所作出的貢獻,就能是企業退休職工對國家所作出的貢獻的四五倍嗎?難道說,一個機關事業單位退休的勤雜工的貢獻,就是一個企業退休高工的貢獻的兩三倍嗎?不對吧,應該完全相反才對。企業退休職工為國家所作出的貢獻,不僅不低於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職工,而且還遠遠高於他們。到底誰對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貢獻更大,大家到憲法里去找答案吧!憲法里說:「社會主義的建設事業必須依靠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所以,沒有這批已經從企業退休的廣大職工一輩子的無私奉獻,我們的國家能有今天的富強嗎?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兩批人的收入倒置呢?答案很明顯,就是因為那個「退休職工雙軌制管理」造成的。這個「雙軌制」,使一部分人的收入竟然是另一部分人收入的三到五倍,造成了我國目前收入分配差距最大,最不公平的一種社會不和諧因素。
本來,現已退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他們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其在崗和退休后的收入,都相差不大,可以說基本持平。但是,卻就是在1998年對企業退休職工單獨實行養老保險退休制度以後,才開始造成了巨大的差距。一方面,在退休金的結算上,就存在著巨大的差距。而另一方面,在十幾年裡,企業退休職工總共才增加了不到200元的養老金,而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職工們,也不知到是根據什麼政策,竟然在短短的幾年裡就增加了上千元,甚至是幾千元的退休金。而在這一次的增資中,企業退休職工,雖然是「一次出台,三年連調」,但是,其增加的總數還沒有另一伙人一次就增加的多。這就使差距進一步拉得更大了。
目前,全國共有企業退休職工近五千萬人,(如果再加上當年失業的,下崗的,和後來被強制辭退及內退的,現在也退休了的原企業老職工,那麼,人數將更多). 現在,這些人大多都兒孫滿堂,所以,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全國總人數就有2.5至3億人口左右,約佔全國總人口的五分之一.
這是一個多麼龐大的人群啊,如果國家不能合理的儘快的解決這一問題,不能給他們和其貢獻相符的;合理的社會地位及退休待遇,我們還能建設和諧社會嗎?社會還能安定嗎?
[B]所以,我們要想建設和諧而又安定的社會,如果不儘快改變企業退休職工的社會地位,不儘快大力提高他們的基本養老金水平,不把這批為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做出了畢生貢獻的人從貧窮中解救出來,別說建設和諧社會不可能,就是想長期的持續發展和科技興國都是辦不到的.
國家,政府和全國人民都知道:沒有分配上的公平和正義,就不可能有社會的和諧與安定! |
|